殖民,究竟是解放全人類?還是毀滅地球?人類的未來在哪?

2020-12-14 燃情文化

殖民,對於被殖民者來說,這兩字無疑是釘在地球恥辱史上的標籤,更意味著羸弱與悲情。

而對於殖民者來說,「拯救」與「推進人類文明的整體進步」,便是其尊認的普世價值觀。

前一觀點認為,悲情的力量無疑能激起被殖民者自強和自尊的原動力;而後一種觀點則認為,其優秀的人類文明可以通過「殖民方式」讓更多落後文明「能與人類文明整體進步」。

由此,在人類天敵除了自然與宇宙等不確定因素外,幾乎被消滅得不復存在的前提下,自15世紀「資本海盜式」殖民興起以來,這兩種模式便成了人類相互存在的主旋律。

血與火的較量。

生與死的對決。

時至今日已逾500年。

500年來,這樣的模式已從「野蠻」「戰爭」等形式逐漸向「經濟」「文化」等式變異。且披著人權、自由、人道、文化等符號與標籤,變得更加深藏與更具攻擊性。

那麼,在人類社會從低級文明向高級文明邁進的歷史邏輯中,人類的未來究竟在哪?

是大同?還是毀滅?

■01■→從低級向高級,人類的天性就是消滅對手

一部人類史,便無疑是一部消滅競爭對手的進化史。

從人類直立行走到高度社會化,人類與自然的鬥爭或者說消滅進化史上的強大競爭對手,就從來都未曾停止過。

這樣的鬥爭,不僅包括人與猛獸、人與自然,更包括人與人之間的對決與消滅。

當人類學會用火種和簡單工具之後,就不但掌握了戰勝比人類強大數十倍的兇惡猛獸的技巧,同樣練就了戰勝同類的能力。

比如尼安德特人的滅絕,更是被現有人類祖先劫殺殆盡。而在人類進化史上,之所以只留下如今的人類一脈傳承至今,在同一時期的其他智人,皆因與人類爭搶生存空間、食物來源及地球資源而被人類逐一消滅絕種。

人類進入文明時代後,從小到部落族群爭搶地盤的互相屠殺,到大到國家間的戰爭,再到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全球種族屠殺、非洲種族大屠殺、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以及殖民者對印第安人、澳大利亞土著的種族大屠殺,都無不證明人類的天性便是消滅競爭對手。

而這種天性,即便在當下,依然未能消止。

■02■→殖民者邏輯,人類高級文明的徵伐?

由此,這種「消滅競爭對手」的天性,便在當人類的敵人和競爭對手被人類徵服得只剩下人類自己本身時,「殖民」便成為這種競爭天性的代名詞。

而殖民者之所以殖民,其本質上就是消滅競爭對手,以在地球獲得自身更多的生存空間及資源。

所以,殖民者的普世觀認為,其是在用高級文明徵服和改造低層次文明,從而實現和推進人類文明的共同進步。

所以殖民者並不認為自己的殖民是掠奪與殘酷,而是「文明的改造與推動」。

在這一普世觀標籤下,殖民由此變得更加激進與瘋狂。

如大航海時代的歐洲擴張在殖民與貿易擴張的過程中,改變了其所到之處的生態系統、社會結構,甚至徹底摧毀了一個地區的原生環境、人種及其文明體系。

如在500年的人類殖民徵伐中,英國人徹底打破印度人的社會生態、生存方式和普世架構,西班牙、葡萄牙和英法等殖民者對美洲本土文化的摧毀與改造;殖民者對亞、非等地社會文化及結構的摧殘與破壞等。

在殖民者看來,其通過戰爭與屠殺,不但改造了殖民地落後的文化生態,並解放了殖民地人民的價值觀與文明進程。

所以,殖民者不但因此自豪且驕傲,並變得更加瘋狂。

■03■→被殖民者的悲情,不僅是物質資源被掠奪,還有生命

但在殖民者不斷實踐自己的光榮與夢想時,卻給被殖民族群和國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傷害與悲情。

這種傷害,不僅僅體現在物質資源的掠奪上,更體現在精神上。

在被殖民者看來,殖民不但是一場罪惡的侵略,更是政治、經濟、文化等系統性的生態擴張。

儘管殖民者帶來了先進的器物、食物或者說生產方式,但同樣讓被殖民地失去了很多人的生命。

對他們來說,這無異於是一場浩劫。

因為,殖民路徑不是戰爭就是獵殺,其實現形式充滿了赤裸裸的野蠻與血腥,其本質就是消滅與重構。

因此,從殖民最初開始,人類就陷入了屠殺與反屠殺、掠奪與反掠奪的世界級呈現中。

比如列強對亞非拉人民的殖民。

不僅屠殺了無以計數的亞非拉原住民,更摧毀了亞非拉原本和諧的社會結構和文明生態。

甚至於,因殖民利益,還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數千萬人因此而死在這樣的殖民徵途中。

此外,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亞非拉人民又興起了一場場曠世持久的反殖民鬥爭。

於是,在殖民道路上,文明與生態的碰撞,生命與生存的對決,壓迫與反抗的同在,屠殺與反屠殺的較量,便成了殖民的宿命。

■04■→殖民變異,文明遮隱下的野蠻殖民

由此,當殖民者意識到被殖民者的反抗同樣是其得不償失的路徑時,殖民便發生著層出不窮的異化與變異。

比如「經濟殖民」「文化殖民」等概念便應運而生。

這些,都被學界廣泛稱之為「後殖民時代」。

這個時代,從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便在「自由貿易」「民主」「自由」等概念支撐下一步步成為「全球共識」。

這樣的共識,第一個概念就是「經濟殖民」。

所謂的「經濟殖民」,就是指殖民者資本以經濟為載體,以投資、合資等形式進駐它國,並逐步制約原住民地域企業及市場,以及資源。從而迫使原住民區域改變經濟、資源、社會架構等發展範式及方向。

這在本質上與野蠻殖民核心目標並無二致。

且規避了以戰爭和屠殺等需要付出生命代價的殖民模式,且其所花代價及成本更低。

由此,這一模式誕生以來,便深受殖民者喜愛。

這一階段,在美英等國為首的西方列強的包裝與「普世」下,「殖民」更不斷以「強權政治」及「國際規則」等形式被「固定」。

而且,這一模式還被殖民者美化為「自由經濟主義」。

因此,為捍衛「新殖民」模式及格局,殖民者除了構建規則,使盡技巧,策劃陰謀外,同樣會付諸戰爭。

因為,總有一些「硬骨頭」,是不會答應的。

而「不答應」,在「技巧」「陰謀」等手段不見效的情況下,戰爭便成了必然。

如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阿富汗戰爭等,以及中東亂局、地區矛盾、領土爭端「技巧」。

它們本質上都是為「新殖民」服務。

不過,「經濟殖民」這一模式,並非只專屬於殖民者。

在「經濟殖民」與「反經濟殖民」過程中,「被經濟殖民」地域同樣也在進行著「反經濟殖民」。

100年來,且並取得了巨大成就。

這,於西方列強而言,其本質意志上是決不允許的。

也是不願樂見其成的。

由此,新的殖民體系再次被構建起來——文化殖民。

■05■→尋找真理,人類的未來在哪?

文化,不但是人類文明的最高形式,更是政治、經濟的最高形態。

所謂的「文化殖民」,就是強勢文化通過文學、影視、價值觀等形式潛移默化地改變被殖民區域的思想認知、行為範式及價值體系,從而消滅弱勢文化,建立文化統治,並實現殖民謀利的目的。

而且,為實現「殖民獲利」,古老的殖民體系已歷經數百年積累與進化,如今已發展到了極高階段。

這一階段,殖民者一直希圖用既往的「欺騙」與「隱瞞」形態,將自身殖民欲望及殖民模式深藏。

而明面上,則構建更多概念與符號,以淡化其野蠻的掠奪本性。

在這一階段,因「反殖民」力量不斷壯大,如金磚國家的崛起,亞非拉人民的百年抗爭等,「新殖民」體系正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

這一衝擊,雖明面上與亞非拉殖民獨立時代要溫和得多,但暗流湧動,其表現形式及其烈度,未必就比那時代低。

因為,被殖民者所取得的成就,本質上標誌著殖民者體系的崩潰及利益的不確定性。

因此,殖民者無論如何都不願樂見其成。

於是,為抵消逐漸壯大的「反殖民力量」,殖民者便以「盟友」「共同價值觀」等形式結成新的「殖民者聯盟」,希圖以此徹底抵消或消滅起彼伏的「反經濟殖民」力量。

同時,全球矛盾與摩擦驟然而起,此起彼伏,甚至屢是戰爭或屢滑到戰爭的邊緣。

如伊拉克毀滅、利比亞崩潰、敘利亞成廢墟、中東成火藥桶、亞洲領土爭端、非洲民族仇殺,破壞規則、制裁、打壓、暗殺等詭異現象便接踵上演。

這些戰爭、摩擦、矛盾和爭端,其本身並非問題的主體,而其本質,則是為了背後的「殖民利益」。

由此,當下的這一模式,無不標誌著人類正處在500年來的下一個路口,以及這一百年來的巨大變局。

這個路口和變局,在人類科技日新月異的背景下,不是人類的進步,便是人類的毀滅。

由此,人類又該以怎樣的姿態面對和構建自己新的未來呢?

■小結■

綜上,人類在500年的殖民徵途上,「消滅對手」的本性並未得到徹底進化。

且這種「本性」,正以野蠻與巧取豪奪為載體,在一步步實踐著再次主宰人類命運的宏大目標。

所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非虛言,而是人類一個不得不抉擇的時代課題。

而構建命運共同體,人類又該做些什麼?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毀滅全人類:重製版》發布最新宣傳片 邪惡外星人摧毀秘密基地
    《毀滅全人類:重製版》經典 動作冒險遊戲《毀滅全人類》的重製版,遊戲中玩家扮演一個外星人,使用各種先進的武器>大肆收割人類DNA,推翻美國政府。使用各種外星武器和精神能力消滅弱小的人類。駕駛飛碟,將他們的城市夷為平地,達到統治地球的目的。雖然遊戲題材頗具爭議,但也不乏幽默元素,也增強了遊戲的趣味性。
  • THQ《毀滅全人類:重製版》公布新預告 支持中文、7月28日發售
    THQ《毀滅全人類:重製版》公布新預告 支持中文、7月28日發售> THQ公布了遊戲《毀滅全人類
  • 《毀滅全人類重製版》——一部摧毀美國夢的cult電影
    《毀滅全人類》是由THQ於2005年在PS2和Xbox平臺發售的動作遊戲,遊戲的風格和題材在當時備受好評,收到了相當不錯的反響。儘管在這之後時常傳出《毀滅全人類》要出2代的傳聞,然而開發商Pandemic Studios在2007年被EA收購2年後便宣布倒閉了,續作的消息也便不了了之。
  • 「滅霸」式遊戲體驗《毀滅全人類:重製版》扮演外星人,毀天滅地
    哈嘍,大家好,我又來安利遊戲啦,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超口碑模擬遊戲,Steam遊戲《毀滅全人類:重製版》,歡迎點讚再閱讀哦,關注我,為你帶來更多好玩遊戲推薦。相信很多漫威迷都知道大名鼎鼎的滅霸,這個超級強大的反派英雄。
  • 人類還能夠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理想很美好,現實卻非常殘酷
    在科技力量的幫助下,人類文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對這個世界,對地球之外的宇宙也有了許多的認知。隨著我們對世界,宇宙認知的不斷提升,人類並沒有感覺到越來越幸福,而是對人類的未來充滿了各種擔憂。通過科學的力量,我們看到了地球的危機,看到了人類在未來將要面臨的各種災難。
  • 人類把礦產資源挖光了會毀滅地球嗎?
    我們經常會聽到類似的說法,稱現在人類為了自身的發展拼命向地球索取資源,到處都出現資源枯竭,這樣會縮短地球壽命,甚至會導致地球毀滅。 資源枯竭是一個被討論了幾十年的沉重話題。資源枯竭是人類導致的。
  • 葉羅麗:曼多拉和人類是毀滅地球的「真兇」?金王子的可能性不大
    曼多拉和辛靈佔據兩方,擁有強大實力的曼多拉成功將仙境收納到自己身邊,辛靈仙子則是去人類世界尋求幫助,王默是整部劇中隱藏身份第一排名。人類和曼多拉才是最後毀滅地球的元兇,金王子本身就是因茉莉而再生的,不用去懷疑,曼多拉說是去為了仙境,每次去地球都會進行一系列的破壞。
  • 《毀滅全人類》發售預告公布 經典Cult級元素回歸!
    這一款題材詭異的Cult級遊戲《毀滅全人類(Destroy All Humans)》現已在PC、PS4和Xbox One平臺推出,發行商THQ也在今日公布了有發售預告,再次使用各種外星武器和超能力去消滅渺小的人類!
  • 人類或不孤獨?銀河系或充滿已毀滅的文明,類似悲劇或發生在地球
    也是因為我們至今都還沒找到外星文明的蛛絲馬跡,哪怕連一些來自外星球的人造無線電信號都沒發現,所以很多人都認為,我們人類可能是唯一的。不過,有一些研究表明,我們人類可能不孤單,宇宙中可能存在一些外星文明,我們之所以沒有發現他們,可能是因為他們已經毀滅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超級地球.葛利斯,人類未來的家園
    我們這個美麗的家園並不是萬古千秋永存於世,總有一天會走向毀滅的。3.流浪地球得知這個不幸的消息,你是不是立刻陷入悲觀的狀態?其實你大可不必如此這般,因為地球毀滅的時間距我們還非常遙遠,大概還需要50多億年。如果你能活50多億歲,意味著你可能成為地球毀滅的見證者,這種悲觀會讓你產生絕望。事實上你的壽命不過百歲而已,相對於50億年只不過白駒過隙一瞬間不到,這種擔憂看來確是多餘了。
  • 為何霍金生前數次催促人類逃離地球,他究竟在地球上發現了什麼?
    文/仗劍走天涯為何霍金生前數次催促人類逃離地球,他究竟發現了什麼,難道地球真的有秘密?人類如今的科學技術的發展非常的厲害,而這種厲害程度其實在人類的正常生活中,就可以明顯地感受到這一點。人類世界如今變得已經的科技化了,很多地方都展現出了科學技術的力量,當然這些科學技術的力量的背後是科學家們不辭辛勞的研究,為人類社會未來發展所作出的貢獻。
  • 《黑客帝國》:AI毀滅不了人類,只有人類自己可以毀滅
    如果你吃下紅色藥丸,你將留在奇境,我會讓你看看兔子洞究竟有多深。當然,「救世主」尼奧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紅藥丸,就此開始了拯救世界的使命!這一橋段很有哲學的味道,其中暗含著對人性的隱喻,人的本性是矛盾的,一方面,人們貪圖安逸享樂,追求快感,及時行樂。
  • 地球環境將越來越惡化,甚至不適合居住,未來人類的諾亞方舟在哪
    這些災難使人想起,必須以聖經中關於諾亞方舟的故事的精神來保護陸地生命的寶貴多樣性,在未來,諾亞方舟可能看起來比較容易實現,屆時,將會帶領人類尋找新家園。 一個有趣的思考是,「太空競賽對人類有益嗎?」 一些辯論者大多關注中美太空競賽的軍事風險,但有關科學家認為軍事威脅僅限於我們生活的二維表面,而對空間的探索則主要是在遠離地球表面的第三維空間上進行,不會對地球造成軍事威脅。
  • 一枚鈷彈真的能消滅全人類嗎?鈷彈真的這麼可怕?
    總有一天人類會找到瞬間毀滅地球的方法的,拭目以待吧。現在火星發現了類似文明的存在,我就想著會不會是人類之前的家園,被自己玩壞了以後少部分來到地球繁衍生息。
  • 它們是地球最早的文明,曾殖民太陽系,如今生活在地下?
    關於萊瑟塔對於這場大災難的描述,咱們在上篇文章中已經聊過,大概的意思就是兩波外星文明為了爭奪地球的地盤展開了戰爭,並最終因為使用了核武器而造成了全球性災難。隨後的核汙染和200年的「核子冬天」。大部分的人類死亡,而所有的恐龍和爬蟲基本上都在20年內死亡了。
  • 未來,月亮逃離地球,人類文明還有繼續的可能嗎?
    但是還有一種聲音在告知人類:未來,月球會逃離地球!那人類文明還有繼續的可能嗎?每逢十五的時候,夜晚抬頭都能看見猶如巨大「圓盤」的月亮,「散發」的光芒照亮每個人的黑夜之路,也照亮每個人的心房!只不過有項科學研究表明:月球會離地球越來越遠,每年都會遠離地球3.82釐米!「3.82釐米」肉眼觀看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年復一年的「3.82釐米」加在一起會有多遠?
  • 真正的毀滅武器!威力超過原子彈和氫彈,一枚即可重啟地球
    導語:真正的毀滅武器!如今全球有14000多枚核彈頭,全部投入使用的話,那麼地球就會重啟,人類文明還能否存在仍舊是個未知數,恐怖程度超乎想像。隨著科技的進步,科學家們又研發出更加誇張的武器,有一種炸彈比原子彈還要厲害1000倍,只需要一枚就能夠重啟地球。
  • 西方殖民歷史:惡魔與天使之間是文明發展效率還是毀滅?
    也正是因為國門被打開,使得我們第一次睜眼看世界,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在未來的不斷坎坷之中逐步發展。每一個社會階層都以自己的眼光,視角和努力改變著這個古老的帝國,並最終建立了新中國。如果不是帝國主義打開這一大門,我們又怎麼可能有那樣社會動力,去保證我們邁入新時代?殖民與文明有本質不同,有功有過都是混淆概念!這種理論在理論上確實說得通。
  • 地球上的氧氣日漸稀少,究竟跑哪去了?原來是它在「吞噬」!
    地球上的氧氣日漸稀少,究竟跑哪去了?原來是它在「吞噬」!眾所周知,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而我們對地球真正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或許只有皮毛。地殼總是不規律地運動,在運動的過程中,時常會引發海嘯、地震等自然災害,每一次自然災害的發生,人類都無能為力,只能乖乖束手就擒。人類雖然站在食物鏈的頂端,也是地球上的主人,可是人類對地球的保護卻甚是稀少。
  • 索菲亞曾揚言「毀滅人類」,如今它怎樣了?夢想成真了嗎?
    如今人工智慧已經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中,甚至能代替人類日常工作,隨著人工智慧和人類的密切接觸,有一些科學家提出了自己看法,如果這些冰冷的機器一旦擁有屬於自己的情感意識後,它們會不會想方設法將人類摧毀呢?當然這種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是因為在2016年索菲亞說出的一句話,讓大家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當年它究竟說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