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分享】歐陽娜娜的音樂冒險——用美育的教學法啟蒙音樂

2021-03-02 美育廊坊分校

面對「我讀過很多書,但後來大部分都被我忘記了,那閱讀的意義是什麼?」的疑問,我聽過一個較為巧妙的回答: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我吃過很多的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麼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我的骨頭和肉。閱讀對思想的改變也是如此。而音樂對於人的滋養也是如此吧!歐陽娜娜這個冉冉升起新星在的啟蒙為她添上了最初的羽翼,滋養了精神與心靈!

這本書中,傅娟(歐陽妮妮,歐陽娜娜,歐陽娣娣的母親)分享了和三個孩子鬥智鬥勇的人生歷程。 全書以歐陽娜娜0-10歲的音樂教育之路為主線,分享了如何去發現孩子的擅長點? 如何幫孩子確認自己?如何咬著牙渡過重重難關? 父母如何以健康、不逼迫、不給壓力的心態來支持孩子的親子歷程。

歐陽三姐妹和媽媽傅娟


歐陽娜娜8歲考入青少年交響樂團,11歲以大提琴得到全臺第一,12歲成為臺灣有史以來年紀最小的獨奏家,考取美國排名第一的寇蒂斯音樂學院。13歲參演電影《北京愛情故事》。
友友娜音樂百寶盒

四大兒童音樂教學法

「達克羅茲」、「奧爾夫」、「高大宜」和「鈴木」是目前最流行,被並列為二十世紀的四大音樂教學法。

一八九一年達克羅茲從維也納到日內瓦音樂院教學,他發現學生進教室時身體充滿韻律感,但只要一坐到鋼琴椅上就變得很僵硬。他發現他們雖然有技巧,但是節奏並不精準,完全沒有音樂性。他認為正確的音樂學習,先要學會用耳朵聽。他讓學生把身體當作樂器,聽老師的即興彈奏舞動,只要彈奏一變,就迅速變化動作。隨著鋼琴的旋律,假裝是在大海浪上的水手;或跟著鋼琴節奏,踏步行軍。達克羅茲教學法在那個年代是很創新的,他影響了後來的奧夫、高大宜。

德國音樂教育家奧福認為:「音樂教育的目的不在培養音樂家,而在造就健全的『人』。」所以奧福不只是音樂,還結合了唱歌、律動、美術、舞蹈、喜劇、文學、畫圖等各種藝術。老師還會透過樂器合奏和即興創作的方式,讓小朋友一邊玩一邊探索聲音的形式並發揮想像力。

(摘自歐陽娜娜的音樂冒險——《成為最好的自己》P52頁)
書中對美育創始人曾琤老師的認可。

專研「奧福音樂」(奧爾夫音樂)及「達克羅茲」音樂教學法的專家曾琤說:「貿然學鋼琴,就如同不會聽英文、不會說英文、不會讀寫英文就要英文打字,實在是不容易呢!相較於英文二十六個字母,要孩子以把十八個僅有黑白之分的琴鍵,一邊視譜,一邊以雙手、十指準確地隨節奏旋律此起彼落地彈奏,可想這是何等困難!我也同意太小的孩子在什麼都不懂的情況下,就要進入反覆的練習過程,會很難練出成就感,也就容易產生挫折。娜娜因為沒有那麼早學,她對這些東西的接受度和反應都很好,所以反而很快就能彈出讓自己有成就感的曲子。她常聽到:「哇!你怎麼這麼棒!」不時感受到旁人的讚美。在這種讚美聲中,彈琴對她來說是愉悅的美感經驗,而這樣的美感經驗從此會滋養她的生命,並讓她以各種形式持續學習。

(摘自歐陽娜娜的音樂冒險——《成為最好的自己》P49頁
就像歐陽娜娜書中說到的,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太晚,活出天賦,成為自己。

生活如此,音樂更是如此。跟隨著美育,堅持正確的方法及理念學習音樂。讓更多的孩子感受達爾克羅茲和奧爾夫教學法,讓更多的孩子感受音樂的快樂!


♪---♩---♬---♫---♩---♫---♩---

我們的願景:

讓更多的孩子感受音樂的快樂!

 

美育,全名為美育音樂舞蹈國際機構。1983年成立於臺灣,現在已發展成華人世界最專業的兒童音樂教育品牌。  目前,美育在臺灣地區,全臺專業教室近四十所;在香港地區,園中園六十餘所;在中國大陸,更覆蓋二十七個省市,專業教室超過三百所,目前已成華人世界最專業的幼兒藝術教學中心及師資課程培訓機構。每年有超過四十萬個孩子使用美育音樂教材。 三十年來,美育不惜耗費心血與鉅資,開發原創音樂影音教材,為0~8歲的學齡前及適齡兒童打造了特有的音樂教學法,積極從事兒童音樂律動課程、0-3歲寶寶親子課程、鋼琴團體課程、創造性舞蹈課程、師資培訓課程等,現有講師、專任教師數百位。 2000年起,美育推廣至香港、上海、北京、成立上海事業部及北京事業總部、粵港澳教育推廣中心,深得廣大專家、學者及家長的讚賞與肯定。 

美育,帶領音樂教育由缺憾到普及,從普及走入專業,引領音樂教育的新革命。

美育廊坊分校諮詢電話

0316—2383608        0316—6891198

地址:廊坊市廣陽區新華路萬達廣場百貨六層

美育官網:www.kidsmusic.com.cn

美育創始人曾老師博客:http://blog.sina.com.cn/meiyualice

美育聽音樂APPhttp://t.cn/zT2LiDK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美育?音樂教學就一定屬於美育嗎(張燚)
    這對於音樂從業者無疑是重大利好,隨之而來的是音樂課更受重視了,音樂教師的地位比以前更高了,音樂課程基本能開齊開足了……但正如《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的判斷,「美育仍是整個教育事業中的薄弱環節」,「急需改進」。所以,這裡仍有一個基本問題亟待釐清:什麼是美育?音樂教學就一定屬於美育嗎?
  • 淺析初中音樂教學中的美育教育
    音樂教學是審美和教育有機結合的產物,是一種依照美的標準培養人的形象化教學。初中階段是學生審美觀念逐漸成熟的階段,在初中時期加強美育教育,對學生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對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激發學生形成健康審美情趣,將美和愛傳遞給學生,使學生懂得如何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
  • 以音樂為媒,助推美育教育新模式——曉雯音樂「成都市溫江區文化館...
    加強美育教育是培育創新人才的迫切要求,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學校全面加強美育教育做出的重要指示。李豔副局長在參觀後表示,此次「全民藝術普及基地」的授牌,不僅僅是一次教育資源的投入,更是一次音樂教學的升級,希望通過此次授牌活動,使基地真正起到實踐新時代打造踐行新理念、高質量美育教育的目的,真正起到專業示範與輻射推廣的作用
  • 開展美育教育,成都市音樂教育知識公益講座舉行
    12月5日,由成都市溫江區文體旅局、區教育局、區婦聯主辦,區文化館、曉雯音樂、溫江區二十一世紀學校共同承辦的成都市音樂教育知識公益講座舉行。中國音樂家協會、新興音樂教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葉軍帶來主題講座,現場近千名音樂愛好者、音樂教育工作者及家長到場聆聽,共同感受美育教育的精神價值與意義。
  • 中國十大品牌少兒教育機構候選單位候選名單:美育兒童音樂舞蹈國際...
    》》》進入「2010致青年 TO YOUTH 中國教育年度總評榜暨搜狐教育年度盛典」專題  我們是美育兒童音樂舞蹈國際機構,主要從事2-8歲兒童音樂舞蹈教育,1983年成立於臺灣。  師資:  a、美育的教學總監曾錚老師畢業於奧地利莫扎特音樂學院,83年於臺北安和創立美育。
  • 美育教育不用愁,專業老師來幫忙,輕鬆美育啟蒙
    現在身邊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給孩子們報繪畫班,說是藝術教育啟蒙,自己教不了,就報班讓外面的老師教。從小提高孩子的審美能力,給孩子美育啟蒙在父母的心中比重越來越大了。大家知道了審美的重要性,美育也要從娃娃抓起。那麼如何進行美育,從小提高孩子的藝術審美能力呢?
  • 如何讓體育美育強起來?
    胡高雷攝(影像中國)  圖③:江蘇海安市城南實驗小學學生用畫筆描繪家鄉美景。  翟慧勇攝(影像中國)  核心閱讀  《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日前印發,對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美育工作進行了系統設計和全面部署。
  • 「以美育人,多元發展」——鄭州市第四中學讓美育之花盡情綻放
    為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和造就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鄭州市第四中學提出了「以美育人 多元發展」的辦學特色,充分發揮雪域藝術團引領作用,帶動各學科進行美育教學,從而全方位深層次挖掘美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讓美育之花盡情在這裡綻放。
  • 音樂殼滕慧:用科技賦能教育,助力音樂普及
    A:音樂殼應該說是國內最早採用AI視頻互動教學的在線音樂教學平臺,目前公司有面向成人的AI音樂學院和面向兒童的音樂殼兩個平臺。音樂殼針對3—8歲兒童音樂啟蒙,是國內目前規模最大、用戶付費最多的聚焦音樂啟蒙教學品牌。值得一提的是,音樂殼的教研團隊有來自國內、美國、德國的很多非常專業音樂院校的資深老師。
  • 美育及其重要性!
    美育又稱美感教育。即通過培養人們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從而使我們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養。狹義的美育是指「藝術教育」,一般的定義認為美育是指「美感教育」「審美教育」「審美觀和美學素養教育」等。廣義的美育是指將美學原則滲透於各科教學後形成的教育。
  • 蘇城校園美育美心 「快樂+動心」課堂受歡迎
    考核以教育部《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為依據,以初中階段現行教材的教學內容為範圍,含有5%的地方優秀藝術文化內容。 隨著學校美育工作的不斷深化,不僅要讓上美術課音樂課成為重要的事更能成為學生的「美事、樂事」,這成了蘇州學校藝術老師們的重點教研課題。
  • 美育課程「全覆蓋」 寧波大學:「大美育模式」讓思政教育潤物無聲
    在寧波大學,「大美育模式」讓思政教育潤物無聲。「寧波大學的『大美育模式』實踐,始終致力於讓所有在校學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機會,通過對美的認知、體驗、感受、欣賞、創造,塑造屬於每一個學生對美的理念、情操、品味、格調與素養。」寧波大學音樂學院黨總支書記屠春飛說。
  • 大世界裡開出美育大課堂,戲曲詩詞音樂中講述「中國故事」
    過去的這個周末,在上海大世界二樓戲曲茶館,大世界中華美育講堂開張了,第一講「戲曲不神秘,京劇亦風流」由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國家一級演員趙群來做京劇藝術啟蒙。臺上,趙群娓娓講述中華傳統文化戲劇之中美的故事,臺下,大小觀眾們聽得津津有味,到精彩之處給予熱烈的掌聲和開懷的笑容。
  • 創新教育樣本調查(四):啟蒙音樂的AI化還需攻破哪些難點
    而圍繞啟蒙音樂這類素質化教育開展的AI課程還尚未形成較大規模,在啟蒙音樂教育AI化的過程中,有哪些痛點難點問題需要解決?這一模式的推廣又將給家長在音樂學習上的認知觀念帶來哪些新的變化?創新教育樣本調查第四篇,將針對啟蒙音樂AI化的問題展開討論。啟蒙音樂的AI之路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育正越來越被家長們所關注。
  • 清華美育說 | 孫墨青:清華大學美育思想的傳承與創新(1911-2021)
    如果把論題放回百年清華文脈中便不難發現:清華美育雖然兼具藝術教育、興趣培養、德育等因素,但其主旨在於增進大學人才的藝術修養,提升審美與創新意識,關乎師生對人文價值的體認與人格的整全,有助於促進一所大學的凝聚力。換言之,大學美育即大學教育的人文與審美之維,是全人教育理想的一種體現。若想闡明美育在清華教育史中的意義,則需對清華大學教育觀與美育思想的相互作用,作一番簡要的回顧。
  • 美育是心靈的教育
    所以,實施美育,不僅僅是教學生學會唱歌,學會畫畫,欣賞音樂,欣賞美術,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心靈美」,使青少年具有一顆美好的、善良的、感恩的、愛的心靈,懂得珍惜生命,珍惜美好的事物,懂得幫助他人,懂得愛父母,愛他人,愛祖國山河,愛天地萬物。美育是對人們自身的高尚情操的召喚。這是中華美育精神所蘊含的一個重要觀念。
  • 音悅臺創始人時穎:發現心流,給愛音樂的孩子一個出口∣美育沙龍實錄(中)
    稱鳳凰傳奇和小蘋果為神曲,是因為這種旋律讓孩子就跟中了魔一樣的,對發散性是不好的。這裡跟大家分享一個視頻,男孩在這個階段7-12歲,精力過於旺盛,很喜歡音樂,喜歡跳舞,韓國一群學跆拳道的孩子們自己排練的「龍拳小子」。如果孩子真的有興趣,有很好的引導的話,說不定還可以成為你們家的「搖錢樹」。註:不是時老師分享的原版視頻哈,只支持騰訊視頻,木有時間再上傳呢.Flow,當孩子沉浸於一件事,不用打擾他,反而能從這種狀態中學到很多。
  • 《新時代中小學美育課程與教學創新實踐探究》開題論證會舉行
    2020年12月7日,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新時代中小學美育課程與教學創新實踐探究》開題論證會在院辦會議室舉行。   校長派校長智庫研究院院長、美育課程與教學創新教育研究院院長謝文輝對《新時代中小學美育課程與教學創新實踐探究》課題進行了匯報,會議由美育課程與教學創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宋傳利主持並致歡迎詞。
  • 當前美育和藝術教育關係的若干認識問題
    20世紀初王國維、蔡元培等前輩學者對美育也做了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蘊含的闡釋,提出「無用之用」論,也就是以審美和藝術的無直接個人功利性(「無用」)來闡釋美育的功能在於去除個人「私慾」,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用」)。這種觀念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形成了中國美育思想的現代傳統。
  • 美育兒童音樂舞蹈國際機構
    簡介:美育品牌1983年成立於臺灣,本著「我家的孩子最快樂」的教育理論,30多年來積極從事兒童奧爾夫音樂教育、創造性舞蹈課程的研發、師資培訓,現有講師、專任教師數萬名,在加拿大溫哥華有專業課程研發團隊。2000年起,更推廣至香港、上海、北京、馬來西亞等地,並成立上海教育事業總部及粵港臺教育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