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可憐的一個民族,被人用來祭祀,現在只剩下來幾百個人

2020-12-10 大大大紅袍子

我們國家官方確認有五十六個民族,當然人口最多的是漢族,人口最少的是只有不到一萬的珞巴族,只有幾個小村莊的規模。但從歷史上看,在這個國家居住過的人比在這個國家居住過的人多,只是時間久了大部分就消失了。正如今天的人類一樣,我們的足跡遍及世界的每個角落,而地球上的所有種族都能彼此通婚,不會出現生殖隔離的現象,這是因為我們擁有共同的祖先,即智人。人類曾經也有許多親緣關係,只是在智人擴張的過程中被擊敗,慢慢地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無論怎樣同情,但這個世界仍然很殘酷,因為世界如此之大,資源如此之多,我們所使用的許多資源是不可再生的,都是地球母親經過數億年,甚至更長時間,才慢慢地製造出來的。

歷史記載中,中華大地上曾有一個非常悲慘的民族,他們活著的角色居然是供奉,這裡供奉的東西不是什麼神職、榮耀的東西,而是供奉的供品,他們是供奉上天的供品,這種命運是多麼悽慘,他們是「奚族」,很多人幾乎從未聽過。

商朝時期,「奚族」已確定存在。當時,奚是奴隸的意思,由此可以了解到這個民族的苦難。它們就像曾經的黑奴,被人們隨意捕捉,甚至被用作祭品。如此毫無人性的做法,讓我們現代人完全無法接受,只是人類的劣根性所致,難道即使到了今天,這種不人道的事也不常發生嗎?中東那邊有人肉炸彈,有時竟喪心病狂地用嬰兒做炸彈,真是難以想像他們究竟是怎樣的人?

那時,受到如此侮辱的奚族,沒有生存的空間,只能四處遷移,後來又遷居到新疆那個地方,漸漸地就沒有了他們的音訊。之後,它們與同樣生活在草原上的契丹人爭奪生存空間,但彼此都無法取得完全的勝利。唐代時,他們為了生存而依附於大唐。於是他們竟勾結宿敵契丹人叛變,結果差點滅族。

近幾年,專家偶然發現了一處名為奚莊村的地方,經核實,這裡的人很可能是這個民族的後代。

相關焦點

  • 人類歷史上8個人吃人的例子,溯源包括作為食物到祭祀、治病等等
    根據2019年6月發表在《人類進化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大約在90萬年前,在現在的西班牙,人類的祖先——人屬,可能出於實用性而同類相食。人類是中等營養食物而且容易捕獲,使他們成為一個極好的獵物選擇。2.尼安德特人:我們更近的史前祖先我們最近的近親尼安德特人,有時也會吃人。
  • 揭秘史上最殘忍的祭祀儀式——人祭
    古代祭祀儀式種類繁多,表現形式也根據朝代和地區的不同有所變化,在眾多祭祀儀式中最殘忍的莫過於「活人祭」了。人祭,顧名思義就是拿人作為祭品來祭祀神靈,古書稱「用人」後世稱「人祭」。現在影視作品中也常常出現,著名小說《盜墓筆記之蛇沼鬼城》中也出現過「活人祭」的記載,如「人頭陶罐」等。這種活人祭祀的此種祭祀方式起源於原始社會,通常將戰俘、婦女、兒童殺害用以祭祀神靈以告勝利。
  • 祭祀就是跳大神?No,詳解圖騰崇拜與滿族的舞蹈傳統(上)
    合作方:青創優學(吉林師大歷史文化學院官方活動帳號)舞蹈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藝術之一,是表達人類情感最直接、最形象的方式。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就已經學會了用圖騰舞來表達對祖先的崇拜。作為最早現於歷史文獻記載的少數民族之一——滿族,更是一個性格豪放、能歌善舞的民族。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滿族祭祀與筵宴舞蹈,感受其獨特的魅力吧!
  • 活人祭祀,崇拜玉米,瑪雅文明是怎麼被折騰沒的?
    正因為這一點,瑪雅人無法系統性的記載他們的歷史,僅僅通過碎片式的記載一些事件,這也就造成了瑪雅文明的斷層,後人不知道前人的歷史,這就意味著文明的行將消亡。瑪雅文明是一個因地制宜的文明,良好的地理環境給瑪雅人創造了繁衍文明的外部條件。
  • 從定義,歷史以及民族價值三個角度,談談毛南族儺面具的傳承意義
    本文將從儺面具的定義,歷史以及民族價值三個角度,談談毛南族的儺面具的傳承意義。什麼是儺面具?儺面具儺(nuó)是古時中國人們進行的一種祭祀活動,是原始民族對自然,祖先,鬼神的崇拜。世界上的每一個民族,都會經歷這樣一個原始的階段,有過原始的信仰,這種祭祀活動則是通過巫師來驅鬼敬神。在古代文獻當中,有許多關於儺文化的記載。儺文化是由巫文化發展並衍生的,其祭祀對象是鳥類。因為當時的人們已經進入到了農耕時代,而當時的鳥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儺面具是儺文化的表現形式之一,儺面具種類眾多,造型各異。
  • 「祭祀」意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但這個活動往往太殘忍
    民族的不同,構成各具風格的祭祀文化。中國歷代各民族的祭祀是一門歷史文化。自古祭祀對象分為三類:天神、地祇、人神。天神稱祀,地祇稱祭,宗廟稱享。古代中國「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祭祀有嚴格等級。天神地祇由君主祭,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祭祖先和灶神。所以,「祭祀」也意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
  • 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包攬五分之一諾貝爾獎,3個人就影響全人類
    世界上有很多國家,也有很多民族,像我們中國就是民族種類的最多的,有56個。每一個民族,都有不同的特點,大家都沒有優劣之分,但在一些方面,部分民族確實比較優秀。比如說,在智商方面。「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這個名號,本來應該是很多人都爭論的,但這個民族一出現,大家就都認可了。而這個民族就是猶太民族。每當提到猶太人,大家就會對他的們的智商讚不絕口。全世界現在的猶太人大約有1600萬,僅佔世界總人口的0.25%左右。
  • 商朝活人祭祀來源竟是羌人戰俘,和現代羌族同源
    您輕輕一個關注,一個點擊、一個贊、一個評論,就是對原創文字的最大支持!在此先謝!商代對於用活人進行祭祀活動的熱衷讓現在的我們除了感嘆殘酷以外就只有震驚了。在位於河南安陽殷墟西北崗的殷墟王陵區,密密麻麻的整齊排列著2500座以上的祭祀坑,這還僅僅只是當時用於祭祀的一部分,還不包括殷墟宮殿區的祭祀坑,以及沒發現的。
  • 什麼是拖雷伊金祭祀?成吉思汗聖火祭祀文化如何傳承?
    本文以拖雷伊金祭祀為主要內容的成吉思汗聖火文化的內涵及歷史上的傳承情況,並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繁榮,建設文化大區、文化強區的號召下興起的搶救、保護、傳承成吉思汗聖火文化的具體實踐和今後發展的前景。他又是蒙古帝國蒙哥、忽必烈兩位大汗的父親,在蒙古歷史上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史稱「也可那顏」(大官人),追上廟號睿宗。於是拖雷逝世後,窩闊臺汗為他建立靈帳白宮,把拖雷畫像和火鐮、火撐等作為聖火的象徵,祭奉起來,並從蒙古各部落遴選守護拖雷靈帳白宮的達爾扈特人,時時代代守護宮帳,祭祀聖火。達瑪道爾吉、門都、仁慶道爾吉、布仁巴雅爾都是那些達爾扈特人的後裔。
  • 品漢服之美: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
    如今中國的經濟和生活方式日益與國際社會接軌,但隨著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神州大地上出現了一種恢復中國傳統的新趨勢,有人將其稱之為「文化復興」。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一些人試圖將360年前一直主導中國社會的漢服帶回新時代。  漢服是中國漢民族的民族服飾。
  • 有個民族歷史上最不在乎財富,卻喜歡珠寶,把積蓄都戴在女人頭上
    歷史上大部分藏族是以遊牧形式存在的,他們居無定所,根據草場的變化不斷的搬家,家的概念不是房屋,而是草場和他們的牛羊。這生活習慣和習俗,也早就了他們對財富認知的不同,沒有固化的財產,但有移動中的希望。這樣既顯示自己的尊貴,也是對參加活動的敬重,用來顯示財富和精神氣質,當然彼此之間也是顯示和羨慕。所以每次活動,女人最想的除了穿上漂亮衣服,一定要把頭飾戴上,這樣才可以美美的出門。
  • 古代祭祀勞民傷財,文化傳承不失為優績股
    古代財政開銷中,祭祀也是其中一項,國家大事中,祭祀與打仗同等重要。在科技水平低下,認知存在局限的古中國,認為世間萬物由神靈主宰,對自然界災荒十分畏懼。洪水地震,海嘯風暴等自然現象都認為是神靈發怒降責世人,現在很多網文小說之中仍有類似情節。
  • 祭祀:中國節氣文化的核心(上)
    對中國人來說,節氣中的祭祀,蘊含著對生命的寄託,蘊含著對美好未來的期盼。祭祀是節氣系統中的核心意象。伏惟大地知四時,敬畏歷史向未來。在中國古代,祭祀對象分為三類:天神、地祇、人鬼。因之祭祀可分為三個類型:民家、地方以及國家層面。民家的祭祀,最鮮明最突出的,當然是清明。清明祭祀叫上墳。也就是說,帶著祭品,去祖先或者死去的家人墳頭去燒紙燒香、去緬懷。清明是節氣,也是節日。因為「不到清明天地不明,到了清明天清地明」,於是名之曰清明。在歷史演進中,「思時之敬」,於是便有了清明節,便有了清明上墳。
  • 鄉愁普洱 | 哈尼族:一個把歷史和財富都鑲嵌在衣服上的民族
    鄉愁普洱 | 哈尼族:一個把歷史和財富都鑲嵌在衣服上的民族 2020-12-17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祭祀大典古風蘊新意 精彩演繹「和美」五糧液精彩
    12月17日上午11:38分,一年一度的五糧液酒聖祭祀大典正式開始。傳承文化歷史、緬懷釀藝先輩、弘揚工匠精神……莊嚴、盛大的典儀採用傳統祭祀禮儀的形式,將古老酒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印,使釀藝匠心與時代精神和鳴,促和美文化與民族精神共通。
  • 祭祀音樂,一種持續存在的文化
    在民族音樂學領域中也有其普遍性特徵。因為民族音樂學研究者最終需要解釋的音樂事象中心—聲音現象的文化內涵注釋和內容解釋證據,也就是從文化中理解和詮釋音樂,再從音樂中去發現和闡釋文化。同時文化這一特殊的社會屬性又是在發展進程中時刻以相互碰撞、彼此交融的方式共進,亦具有互文的特徵。
  • 愛狗吃狗都有歷史,有民族差別,有東西方區別
    一、歷史上有沒有吃狗肉的傳統?有的。在中國歷史上,夏商時代就有吃狗肉的習慣。最早,狗肉是用於祭祀的,祭天祭地祭祖宗的時候,把狗肉煮熟,和牛羊豬肉等一起給神們吃。當然事實上神都沒有吃,最終這些肉還是祭祀的人吃了。那時候只有宮廷貴族才吃狗肉,民間基本不吃的。但這並不說明民間不養狗。
  • 中華歷史上的三大罪人:導致中華倒退數百年,第三個罪行罄竹難書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是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的一句話,從古至今多少文人志士都為之嚮往,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做到青史留名。 確實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都會湧現出這一批人,推動著中華文明的前進,但是前進的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總會有那麼一些蛀蟲,阻擋前進的道路,這些蛀蟲就是中華歷史中的罪人,為了一己貪私,將整個民族,整個國家都置身於水深火熱之中,中華文明因為他們的存在,不僅沒有快速發展,還出現了倒退的情況。
  • 一個女人最可憐的時候
    女人需要人疼愛,尤其是中年女人,青春漸行漸遠,找工作也失去了優勢,但是女人為了自己,為了孩子,不得不站起來,咬緊牙關,好好活著。一個女人最可憐的時候,往往是以下幾種。最可憐的女人,不是臉上流著淚,而是「淚往心裡流」,有苦難言。
  • 如今深受女性喜愛的香水和高跟鞋,在幾百年前卻有一段黑歷史!
    古時候,歐洲等國家可不像現在這麼講究衛生,在他們眼裡,當時的中華民族就是個太愛乾淨的民族,甚至香水也是因為他們長年不洗澡而研發的,而最後是什麼原因讓他們痛下決心改掉不愛乾淨毛病的呢?圖片來源於網絡:古代臣子享受的沐休假一、歐洲人為什麼不愛乾淨?同樣的進化史,可是由於宗教信仰的不同,東西方在生活習慣上有了天壤之別。《禮記·大學》中記載,在商朝,中華民族就有了洗澡的習慣,並且隨著歷史的演變,個人衛生習慣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