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重點打造「一湖兩江四帶」 煥城市更新之「輝」

2020-12-13 騰訊網

改造後的水東街成為街區經濟發展的亮點。

作為惠城區「3+2」系統工程的重要一環,該區在開展城市微改造中,堅持民生與發展並重,通過惠民空間改造來改變面貌、便利群眾,同時注重產業的導入與培植,更新提升城市的功能。設區30多年以來,惠城區城郊原來那些舊街區、舊工業區隨著時間的推移,都已經納入中心區域範圍。這些老街區老廠區該如何借新興產業之光,拂去時間的侵蝕,煥發生機?

目前,惠城區在老城區開展了一批試點改造,通過舊廠改造、舊樓宇更新、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等方式,主動淘汰落後產業,引入創新型優勢產能。

在「城市發展」「城市再生」的思維主導下,惠城區的產業更新實現空間重構和土地重配,推動優勢資源和要素集聚發展,在產城人的全新融合發展中蹚出一條新路。

現狀

城市更新工作亟需「有章可循」

翻開惠城區城市更新的篇章,在很長一段時間,面臨著「兩無兩缺」(無機構、無職權,缺規劃、缺細則)的局面。一直沒有被賦予「三舊」改造的職能,沒有專門的城市更新機構,也沒有相應的職權,因為事權未下放,審批因種種原因基本停滯。

市級層面缺乏有關城市更新的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相關配套政策、實施細則和操作指引也很少,導致惠城區城市更新幾乎「無章可循」。

這種局面造成惠城區的城市更新項目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以房地產為主,高端產業並不多,產業轉型速度緩慢。

一方面是步履維艱的現狀,另一方面是迫在眉睫的需求。

城市更新是城市發展、產業升級的需求倒逼。惠城區作為我市中心區,當前面臨的困境亟需通過城市更新來解決:僅有352.9平方公裡建設用地規模,90%被舊城鎮、村莊、市政建設、產業項目、生活配套設施等佔用,導致每年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大部分無法有效落地;城市的快速擴張,直接導致中心區的城市公配、道路交通、教育資源、醫療衛生等嚴重滯後於城市發展;文物資源豐富,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活化呼聲也屢屢被提出。

馬克思說,「一個問題,只有當它被提出來時,意味著解決問題的條件已經具備了。」惠城區帶著危機感,正視問題,直面挑戰。

去年,惠城區提出「3+2」系統工程,將城市更新納入三大重點工作中,並不斷邁出探索的步子。

今年8月,惠城區主動作為,成立「惠城區城市更新事務中心」,明確專門的編制和人員,負責全區城市更新具體工作,打破惠城區原來城市更新「兩無兩缺」的現狀,率先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推進城市更新是惠城區盤活存量建設用地規模、釋放土地集約節約利用的有效手段;同時也能為高端產業騰出更多空間,是該區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抓手。」惠城區城市更新事務中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城市更新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構建良性的政策環境和制度保障。」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區域發展規劃研究所所長劉祥認為,要儘快出臺城市更新的條例及相關規章制度,指導城市更新工作。

記者了解到,在市區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市區應共同研究制訂出臺相關配套政策措施,比如全區城市更新總體規劃、實施細則、申報流程、驗收標準、審核制度等等。這樣,惠城區城市更新工作各個環節都能有章可循、運作規範。

亮點

老舊廠房改造成為「億元樓」

面對現實的掣肘,惠城區並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堅持政府引導,注重企業選擇,強化公共利益,鼓勵社會創新,積極探索新的改造模式,如利用老舊廠房及閒置樓宇,在不大拆大建情況下,探索開展「工改工」「工改文」「工改新」等,冒出了不少舊改的「億元樓」「億元街區」,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品質,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今年,這些城市更新帶來了不少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老舊手袋廠全面改造,引進深圳軟體優勢資源,打造了弘毅雲谷產業園,今年園區產值預計達1.5億元;橋東街道將水東街、東坡祠、東坡糧倉組合打造,成為惠州文旅經濟的亮點,預計今年橋東街道文旅項目營業總額將超3億元;野島文化生活社區,佔地12000多平方米的社區內,18棟老廠房、老建築部分已完成改造,30多個藝術團體和商戶集聚在這裡,這條老舊的小巷裡隱藏著新興的文化部落……江北街道惠民大道邊,原大進位衣廠通過改造升級,形成了產業聚集、人才聚集、資金聚集、技術聚集的現代化的惠州信息產業園,不少科創型的微企小企在此逐步孵化成長起來。

「又拿下了一個8億元的大單!今年企業產值有望突破1.3億元。」採訪中,惠州市安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永斌很是興奮,攻堅了兩年的合作終於談下來了。

兩年前,黃永斌考察了惠城區的創業環境後,毅然決定率隊從杭州來惠,進駐信息產業園,開展「網際網路+金融」科創研發和營銷。當時,企業的年產值只有200萬元,但隨後的發展出乎黃永斌的意料:2018年產值5000多萬元,去年產值8000多萬元,今年將直接過億元。

連續的豐收,讓黃永斌和團隊的創業激情越發澎湃,下一步他們計劃以惠州為據點,拓寬與金融機構的合作,進軍深圳市場,同時考慮拓寬網際網路積分營銷市場。

產值過億的科創型企業在惠州信息產業園裡並非孤例。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這次疫情期間,我們反而因為技術過硬、功能全面,實現了逆勢增長。」廣東雲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偉榮告訴記者,今年疫情防控初期,不少寫字樓和校園亟需門禁監控測溫設備。從研發、裝備到施工團隊一應俱全的雲海科技,立馬感應市場需求,成為了逆勢「黑馬」。

「5G時代,產業園重在構建『大數據+』的產業體系,為園區60多家科創型企業提供『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產業資本—產業學院』為一體的創業生態體系。」惠州信息產業園負責人黃文輝告訴記者,在數字經濟的發展帶動下,園區今年預計實現5億元產值,每畝產值將突破2700萬元。

科創型產業園生態風生水起,「文創+樓宇」力量也正在崛起。在河南岸街道港惠新天地斜對面,高高製衣廠的舊廠房內,一派熱火朝天的趕工景象。

「我們計劃打造惠州首個年輕人的潮流文化基地,將在元旦開園。」跟隨惠州市和勝創意文化有限公司項目招商運營總監李佳斌的指引,記者來到了33號青年文化街區,佔地8000平方米的老廠房,如今立起了6個國潮風的主題單體建築,一改舊廠區的頹勢。

街區內部設置公路街區,復原一條可以用於打卡拍照的網紅「公路」,還有國潮青年公園,主打街頭文化,配套建設滑板運動場、攀巖運動、街頭音樂、舞蹈表演舞臺等。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北歐色彩公坊區域,莫蘭迪色漸變的七彩拱門布滿外立面,在視覺上引人入勝。功能上,這個區域將低價租售給惠州的手作藝人,以文創凝聚青年人氣,帶動街區發展。

「現在,文藝零基礎體驗課程很受青年人歡迎。我很期待工作室的成立,希望以零基礎體驗式油畫課程,留住城市老街記憶。」「可樂和油畫」工作室是街區公坊首批進駐的工作室之一,負責人劉樂和從小習畫,以低於市場價一半的價格租到商業黃金地段的工作室,劉樂和壓力和負擔降低不少,對未來充滿信心。

「目前,惠城區還有兩三百個舊廠房。從區位優勢來看,這些對於很多新興產業投資者來說,都很有吸引力。」惠城區科工信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比方說,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華南區總部暨「智能穿戴工業設計產業創新研究院」項目就落戶龍豐街道,選址在原通利廠房,由廈門拙雅、惠州蔚途投資,計劃3年內打造成為省級工業設計中心,有望成為惠城區生產性服務業的重點項目。

樣板

「江湖街巷」展現嶺東雄郡獨特魅力

如何讓城市更新的「盆景」變成「風景」。除了「點」上的爆破,今年,該區還謀劃推動實施重要交通節點、重點發展片區連片示範改造,以期打造「面」上的樣板。

為此,惠城區重點打造「一湖兩江四帶」城市會客廳,旨在建成全域性「江湖街巷」旅遊景觀體系,實現城市風貌與文脈傳承高度融合,展現嶺東雄郡的獨特魅力。

從地圖上看,「一湖兩江四帶」城市會客廳,嵌入了半城山色半城江湖之中,美不勝收。以西湖為據點,平湖門一出來,對面就可進入金帶街。這條曾經文人墨客聚集的文化老街,猶如一名文質彬彬的儒生,餘韻和氣質自內而外,溫潤謙和如蘭草君子,承載著這座城市的風雅氣韻。

從金帶街出來,經過朝京門,沿著東江走到東新橋,在橋頭鳳凰樹下就可見民國風情街——水東街。沿著水東街走出幾百米,進入東坡祠,在時空穿越中對話東坡。再回首一望,夜幕下,燈火闌珊處,水東街與合江樓交相輝映,東江水流淌出街區的無限風情,流光溢彩。

而西湖的另一邊,可以進入祝屋巷,今年惠城區政府投入2000萬元專項資金,撬動了2億元社會資金,讓曾經殘舊斑駁的老街區,隨著60多家文創團隊的進駐和文創業態的湧現,蝶變為嶄新的城市名片……

走訪中,記者了解到,年底,作為惠城區「一湖兩江四帶」城市會客廳建設中重點打造的「兩街一巷」(水東街二期、金帶街、祝屋巷),將全面完成改造升級。

屆時,一城之下,一湖兩江,島樓街巷,串珠成鏈。有山水點綴的景色,有古今交融的面貌。走入惠城區的城市會客廳,就走入了最美的惠州城市風光。

智庫觀察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區域發展規劃研究所所長劉祥:

「城市更新, 不能一刀切」

城市更新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和社會的共同參與,構建良性的政策環境和制度保障。一是要儘快出臺城市更新的條例及相關規章制度,指導城市更新工作。二是城市更新要以產業為導向,鼓勵開發主體帶產業資源,提前考慮產業運營。三是政策要創新,保障開發主體利益,充分調動社會資源,激發市場活力。四是有機更新,不能一刀切,可以拆除重建、綜合整治、功能改變3方式相結合。

「一湖兩江四帶」城市會客廳

一湖兩江

依託西湖、東江和西枝江的區位優勢和嶺東雄郡的千年文化底蘊,打造「江湖聯動、產城融合、城水共生、主客共享」的城市會客廳,實現「亮、靚、淨、旺」的目標。其中「兩街一巷」(水東街二期、金帶街、祝屋巷)的改造備受關注。

◆水東街二期:修舊如舊,恢復街區風貌,水東街鋪設青石路,濱江路鋪設地面;

◆金帶街:挖掘金帶街歷史文化內涵,重煥崇文重教的文化氣息,將其打造成科舉文化展示街;

◆祝屋巷:設置幻光水舞臺、花舞秀場、筆墨小廣場。街區沿街商戶外立面統一改造。慈雲路路段統一設計景觀燈具,打造街區牆繪。

四帶

「廣惠高速汝湖出口」「惠城區西出口」「白雲前南出口」「惠博大道(惠城段)」等4個城市主幹道出入口更新改造。

1「惠博大道(惠城段)」:原來的市政道路提升為快速路,打造濱江活力區域。

2「惠城區西出口」:增加道路兩側護坡的景觀造型,利用空閒土地,建設「口袋公園」及公共停車場。

3「白雲前南出口」:該路段白雲前高速出入口、古塘坳立交橋、惠州市客運站、創客公園等進行重點景觀提升。

4「廣惠高速汝湖出口」:出入口周邊,包括匝道、交叉口及沿街民房景觀進行全面改造、提升。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謝菁菁 特約通訊員郭慧 通訊員劉德佳 程理均

相關焦點

  • 惠州如何鍛造涵養 和提升城市品質
    建設品質城市,既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本質要求,也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迫切需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市生態修復、功能完善工程,強化歷史文化保護、塑造城市風貌。一流的城市要有一流的規劃設計水平。
  • 精心描繪兩江四岸美麗畫卷 傾力打造近悅遠來美好城市
    初夏的長江之畔、嘉陵之濱,大江大河間奔湧著城市發展的蓬勃生機。兩江四岸是重慶城市發展的主軸,像一幅徐徐展開的唯美畫卷。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包含長江、嘉陵江交匯區域的朝天門—解放碑片區、江北嘴片區、彈子石—龍門浩片區,建成後將充分展示「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獨特魅力。江北嘴江灘公園是兩江四岸整體提升的重點項目之一。
  • 重慶兩江新區龍興開發區打造未來城市新「樣板」
    如今,重慶兩江新區龍興開發區將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成渝雙城地區經濟圈和長江經濟帶建設,踏上兩江新區「二次創業」新徵程,加快建成兩江新區智慧之城的主陣地、內陸開放門戶的主窗口及高能級產業的主戰場。力爭通過3-5年的時間,將龍興打造成為未來城市的新「樣板」。
  • 打造歷史人文風景眼、山水城市會客廳、商業商務中心區 兩江四岸...
    而在這個「金三角」圍合區域,兩江交匯之處,一個新的重慶地標——長嘉匯大景區正在崛起。4月20日、21日召開的市規劃委員會和市城市提升領導小組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分別審議了《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實施方案》。其中提到,要按照國家5A級景區標準,推動長嘉匯大景區高品質發展,將其打造成全球著名旅遊目的地、一張集中展示「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城市新名片。
  • 【2020網絡媒體行】重慶:兩江新區龍興開發區打造未來城市新「樣板」
    這就是——歷經十年滄桑、蓄勢一朝積發的重慶兩江新區龍興開發區。如今,龍興開發區將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長江經濟帶建設,踏上兩江新區「二次創業」新徵程,加快建成兩江新區智慧之城的主陣地、內陸開放門戶的主窗口及高能級產業的主戰場。力爭通過3-5年的時間,將龍興打造成為未來城市的新「樣板」。
  • 與城市共建 融創三大項目刷亮兩江四岸城市名片
    這裡,長江與嘉陵江交匯,山水相依;這裡,是重慶城市的靈魂所在,是城市的客廳和窗口。  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高質量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以長嘉匯大景區16平方公裡為核心、打造國際化山水都市風貌展示區的重慶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工程,已於5月13日全面啟動。
  • 主城都市區兩江四岸核心區「蝶變」丨將打造成「近者悅 遠者來...
    李顯彥 攝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涉及28項重點任務、188個重大項目(包),涵蓋岸線治理、山城步道、城市陽臺、風貌整治、商業文旅等。兩江四岸核心區將如何進行「蝶變」升級,未來又將以怎樣的面貌呈現「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獨特魅力?
  • 兩江之遇`知遇兩江 兩江人才公寓品牌形象LOGO正式上線
    兩江之遇 知遇兩江!記者從兩江人才公寓公司了解到,兩江人才公寓品牌形象LOGO及推廣語已正式上線,將進一步提升兩江人才公寓的品牌認知度、美譽度,打造人才綜合社區整體形象。
  • 兩江四岸核心區如何打造成重慶新名片
    5月13日,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工作全面啟動:今年率先啟動實施76個項目,總投資規模約440億元。 按《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力爭到2025年,兩江四岸核心區將打造成為「近者悅、遠者來」的全球著名旅遊目的地,集中展示「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城市名片。
  • 惠城印記 | 水東街:繁華老街的前世今生(下)
    (普通話版)(惠城話版) 新時代的商業街區和商圈在惠州大地雨後春筍般拔節生長,在喧鬧中固守原有商業生態的水東街,雖然被很多人記起,但也被很多人遺忘。然而,水東街的騎樓以及背後更為久遠的歷史遺存,在城市的集體記憶中,自成一段風韻,也是惠州一道不褪色的風景線。
  • 對話兩江四岸核心區 透視彈子石CBD新價值
    兩江四岸核心區是重慶城市發展主軸,展示城市形象的「客廳」和「窗口」。根據《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實施方案》,重慶將以「一門、一石、一嘴」為突破口,重點推進兩江交匯區域岸線治理提升,進而帶動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其中「一石」指的就是位於南濱路的彈子石-龍門浩片區。
  • 兩江四岸核心區如何打造成重慶新名片?
    按《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力爭到2025年,兩江四岸核心區將打造成為「近者悅、遠者來」的全球著名旅遊目的地,集中展示「山水之城·美麗之地」的城市名片。一直以來,夜景、火鍋、橋都、溫泉等都是名聞遐邇的「重慶名片」。兩江四岸核心區這張城市新名片,「新」在哪兒?如何打造?最終將呈現出何種模樣?
  • 深業鷺棲府三大城市展點開放
    每座城市,都有一些經典,傳承著土地的氣質,當千億深業幸會洋湖,深業鷺棲府應運而生,一席人文府邸,書盡東方風骨。成立36年至今,集團資產總額已達千億、在全國50個城市開發了100多個精品項目。深業此次筆落洋湖新城,希冀打造一個生態人居新範本,為洋湖帶來更舒適的人居空間、更具質感的都市生活。筆落洋湖新城匠造生態人居藏品項目毗鄰嶽麓山科技產業園、科研文化產業發展區、創新創意產業發展區,十多萬人才聚集於此,匯聚世界澎湃資本。三地鐵交匯,直達火車站、高鐵站、機場及各大商圈。
  • 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概念規劃暨啟動區詳細城市國際設計諮詢正式啟動
    兩江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光榮出席啟動活動,他表示,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是兩江新區積極響應重慶市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的實踐載體,希望通過設計團隊之手描繪出美好的藍圖,助力重慶兩江協同創新區成為推動重慶創新驅動、引領發展的核心引擎。
  • 上海城市更新大提速,理想與未來同頻——鑫耀中城·2020首屆城市煥...
    上海城市更新大提速,理想與未來同頻  ——鑫耀中城·2020首屆城市煥新研討會成功舉行  「上海,一座極具魅力的城市,海納百川的城市型格提供多元而自由的選擇。  面對2035年的不遠未來,我們究竟對上海期待些什麼?」  身處2020年,每當站在時間的特殊節點,人們總是會想像城市未來會怎麼樣?
  • 中新示範項目輝聯埔程智慧物流平臺2018年上半年開工建設
    中新示範項目輝聯埔程智慧物流平臺2018年上半年開工建設2018年兩江集團開工項目20個 竣工項目25個 2018年03月02日 15:27 來源:兩江新區官網     近日,記者從兩江集團獲悉
  • 劉光濱調研「兩街一巷」:讓老街巷成為傳承城市記憶的重要載體
    今年以來,惠城區城市更新加快步伐,「城市會客廳」、「兩街一巷」升級改造項目加緊推進。為了更加精細、更高標準推進城市更新工作,10月28日下午,區委書記劉光濱帶隊到橋東、橋西、和江南等地調研,區領導張文正、丘素芳、張向城等陪同。 水東街二期保留傳統風格,凸顯文化底蘊
  • 大事記-兩江新區
    20個現代服務業項目落戶兩江新區,籤約總金額212億元,涵蓋金融、商貿物流、總部經濟、城市綜合體、教育、生態環保等多個領域。此次開工的項目涉及工業板塊和城市建設板塊,在進一步壯大兩江新區產業集群的同時,將打造更加宜居的現代都市新區環境。
  • 一城活水漾宜城——從「一湖九河」到全域水系治理的「安慶實踐」
    近年來,安慶市以打造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水環境為目標,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為指導,通過「滲、滯、蓄、淨、用、排」各項工程措施,實施一系列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治理「一湖九河」,構建一城活水生態水網;整治黑臭水體,還市民魚翔淺底好風光;推深做實河長制,以河長制促進河長治……在做活水文章的同時,做優水生態,「一城活水漾宜城」的生態畫卷正在古皖大地上鋪展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