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紀,英國的金融家格雷欣爵士,提出格雷欣法則:當市場上實際比價與法定比價不一致的情況下,比價高的良幣會逐漸減少,比價低的劣幣將逐漸增加,從而形成良幣退藏,劣幣充斥的現象。
劣幣驅逐良幣的概念,其實早在西漢時期,賈誼就曾指出「奸錢日繁,正錢日亡」。這個法則,不光適用於貨幣市場,在任何市場競爭中,突破基本底線的惡性競爭,必然導致整個市場上商品質量的降低。
反觀我們的和田玉市場,這種現象也越來越明顯,似乎到處都是「撿漏」的料子。
什麼是真正的撿漏?在市場裡,確有「性價比」這一說,除了獨籽、原石,大部分的玉石活計,是要把一塊料子切割後再做,這就會出現「貨頭」和「貨尾」,貨頭做精工賺到了成本,剩下的貨尾,很多都是料子有瑕疵,或者工不好的,為了收回最後一筆利潤,這批貨尾也就低價拋售,成了「撿漏」的料子。
而現在的一些直播間,或者一些商家,把握住玉友們想要撿漏買好料的心理,找一些很白的俄料,去碰瓷羊脂玉,或者做成很漂亮,油光滑亮的皮色,外表看上去,像真的籽料一樣,在其對比下,真正的羊脂玉,顯得發黃,真正的籽料,也沒那麼油亮,反而黯淡粗糙。
這樣看來,很多人開始覺得他們放出來的「羊脂」,才是性價比之王,殊不知那只是普通的俄料,甚至是韓料。
對和田玉來說,評判料子的優劣是什麼?很多玉友們,能說出那肯定是油性啊,密度啊,老熟度,皮色啊什麼的。
但經過精心的打光、曝光、修圖,透過手機屏幕呈現出來後,這些標準已經顯得蒼白而乏力。
長時間的輸出下,很多沒怎麼見過好貨的玉友,也便逐漸弱化了判斷力和鑑賞力。這樣下去,受傷的是堅持做真貨的商家、和想要找好貨的消費者。
幾年前,路虎的一款SUV「極光」,被國產車陸風X7抄襲了外形設計,極光在抄襲面前,居然顯得沒那麼潮流前衛了,再加上陸風X7的低價,讓很多人都跑去買「性價比更高」的陸風X7,隨之兩家車企打了很長一段官司,最終以兩家外觀專利都被撤銷而告終。
之後雖然陸風X7看上去名氣大增贏得了牌面,卻因車子的品控方面做得太不嚴謹,後續銷量慘澹。
這就和和田玉的「性價比」料一樣,哪有什麼真正的「撿漏」料,那些真的低價放出來的貨尾,也是因為它是剩下的,料子或者工沒那麼好的。
現在大行情不太好,再加上網際網路的縱容,一些商家為了回籠資金,低價出售一些尾貨庫存,市場上的「性價比」變得越來越畸形,這最終只會兩敗俱傷。
所以玉友們應該儘量多看,多選擇真正的新疆和田玉,切莫被畸形的「性價比」料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