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靠譜的脫恐資料 是陳曉宇醫生親口告訴你不會感染愛滋病

2020-12-21 恐艾幹預中心

最靠譜的脫恐資料是什麼,就是陳曉宇醫生花了幾十分鐘時間聽了親愛的你談了你因為什麼原因恐艾,具體是什麼情況後,親口告訴你不會被感染愛滋病。很多人總覺得到處看文章,看完絕對不恐艾,事實上在網絡上看文章,看到的都是對症狀的描述,什麼恐艾最嚴重的症狀,恐艾到崩潰不敢去檢查,嚴重恐艾的身體變化,一步一步把自己引導到了症狀關注這一塊,檢測多少次都不相信,也難怪很多醫生說恐艾的都是神經錯亂。陳醫生想說,恐艾症狀都是嚇出來的,恐艾的人有幾個是真病呢。找陳老師面詢過或者電話諮詢過的恐友,沒有一個最終被感染了愛滋病。陳醫生的運氣一直很好,陳醫生希望把這樣的運氣和正能量都全部給你們。希望你們能認真把陳醫生的這篇文章讀完。

知名愛滋病防控專家陳曉宇醫生

要說恐友有沒有感染愛滋的,那其實不是恐友本身的問題,唯一一個由恐友變成愛滋病感染者的,是一個在陳醫生微博上問問題的,不是打電話也不是來面詢的。那個男同朋友是特殊原因,很多年前很恐艾,後來找了一個男朋友,男朋友出去吃葷導致他中招的。這個故事有感興趣的朋友,咱們倒是可以在你們真正脫恐以後好好談談。陳醫生了解的故事很多,就看你們想聽什麼了。

如今愛滋病恐懼症患者增長了不少,而且很多已經由單純的輕微恐艾變成了已經嚴重的恐艾症心理問題,這個可以確定的說,就是各位因為不懂愛滋,希望靠在網絡上學習到足夠多的愛滋病知識體系,讓自己脫恐。其實我們都很明白,無論看了多少愛滋病知識,但只要有人說一句可怕嚇人的話,可以把恐友打回十八層地獄。歸根結底,還是恐友們掌握的知識不穩定,知識都是從網上學習來的,哪有什麼穩定的呢。這個肯定不像病毒學專家蘇玲博士在恐艾幹預中心來講課,把什麼是愛滋病毒,什麼是狂犬病毒,什麼是新冠病毒,他們的感染機制分別是怎麼樣的,講得透透徹徹。這就是系統成整體的知識點,非常穩定,不像大家自行在網絡上東拼西湊的去學習,其實看似學習了很久,懂得很多,但是一接觸下來,我就發現很多恐友,包括志願者的知識存在很嚴重的混亂,這樣不僅幫助不了恐友,還會因為大家各持一個觀點,把恐友們弄得神經兮兮,苦不堪言。

其實大家真不要去網上找尋什麼,一句話,先確認了想跟誰學習,誰能幫助到你,誰願意花時間和你好好談談。就算是專家,告訴你一句沒事,那能滿足你們的心理需求嗎。滿足不了,你們希望醫生多給你們一些時間,多花一些時間認真聽你們傾述以後,然後很慎重的給你們一個肯定的答覆,而不是很想問醫生一些話,很想在一個問題上了解為什麼,可惜的是,得不到對應的滿足,醫生有的時候忙起來,我們尚能理解,可是打電話到各個熱線,發覺別人根本沒有時間聽你述說,在網絡上也發覺,發了一個問題誠心去諮詢,就得到兩個字,「沒事」,或者再多得到一句安慰的話,再繼續問為什麼,對方卻不響應了。

如果檢測不穩定會進行二次檢測

這種感覺讓人很沮喪也很無奈,畢竟脫恐是必須兩個人放下姿態,真誠相待,而且交流幹預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成本,就像兩個人根本就不認識,也不熟悉,就算多花幾分鐘去說幾句,就能一下信任和頓悟嗎,不會。大家因為在網上受到了很多驚嚇,大都比較謹慎,更會因為不了解對方的身份經歷和真實姓名,持懷疑態度。這樣對於網絡的基本評價決定了我們如果一味長留在網絡,有效的程度是有限的。

陳醫生喜歡給恐友們講愛滋病毒的基本,恐友需要了解的是愛滋病傳播強度,簡單來講就是病毒本身致病性,性活動次數,性活動時生殖系統是否健康。沒有一次中的概率有多少這種說法。若發生過真正高危行為,建議來我們疾控中心檢測,也可以去醫院或者社會機構檢測,實在很擔心,就選擇一家可靠信任的商人。只要操作得當,都能得到非常準確的結果。檢測多次結果為陰,為沒有被感染。若多次檢測呈陰性,仍然無法走出心理陰影。就應該去看專業既懂愛滋病,又懂心理治療的心理醫生,這個是最有效的。有人還說自己身上出現了其他愛滋病前期症狀,那不用去管,像陳醫生很多愛滋病感染者朋友,都明確表示他們感染的時候並沒有明顯的症狀,這種症狀幾乎感覺不到。所以各位身上的愛滋病初期症狀越嚴重,陳醫生就想說的是,那越不可能是愛滋病。

其實大家把這麼多精力花在每天研究愛滋病身上,不如在這裡陳醫生想說幾句掏心窩的話:

小時候 總騙爸媽我沒錢了

現在 總騙爸媽沒事我還有錢

小時候 在外面買了東西回家

總是把價錢給爸媽往高了報

現在 買了東西回家總是把價錢給爸媽說得很低

小時候 在外面受了委屈回家總是在爸媽面前哭著說

現在 受了委屈回家要想著辦法在爸媽面前保持笑容

我們都長大了 可爸媽卻變老了

其實 最幸福的事就是每一次回家, 喊聲爸叫聲媽,還有人應答。

希望各位在真正跟著恐艾幹預中心的醫生老師脫恐以後,明白什麼才是最珍惜最在乎的東西。

親情永遠是支持陳醫生服務恐友的動力

相關焦點

  • 恐艾症比愛滋病更厲害嗎?陳曉宇告訴你恐艾心理諮詢一招判斷愛滋
    作為一個「老愛滋」級別的疾控醫生,作為成都市恐艾幹預中心專家組專家,陳曉宇醫生談到自己在一線參與愛滋病防治工作二十年的感慨:小布希做總統的時候,陳醫生在做艾;歐巴馬做總統的時候,陳醫生在做艾;川普做總統的時候,陳醫生在做艾;拜登做總統了,陳醫生還在做艾;我陳醫生一個人就熬掉了四個總統
  • 親密關係決定了愛滋病恐懼症脫恐走向
    我們認為恐艾幹預過程中影響關係的因素包括,是否是面對面溝通的相互作用場,是否相符了解信任,是不是能夠儘可能的以自己最信任的醫生老師的結論作為唯一判斷,是否能真正地進行替換作用或指代,包括按照老師們的意見去執行一些家庭作業,還是一個持續性的習慣,我們擰成結的思維才能逐漸被解開。這個不是靠反覆告訴我們的恐友說他百分百沒事,而是靠積極引導性的促使他自我理解。
  • 活在愛滋病陰影中的人……恐艾症來了,它其實是一種精神疾病!
    大多數恐艾患者是因為有過性行為後,因此懷疑自己被感染了,但也有一些人因為缺乏愛滋病相關知識,使得他們的恐懼原因有些可笑。在《恐懼愛滋病的人》這部短視頻開頭,陳曉宇介紹了形形色色的恐艾患者: 坐地鐵時,對面是個非洲人,他看了我很多眼,我會不會感染愛滋?走在街上,有不明液體流到了我的頭上,會不會感染愛滋?
  • 恐艾症到底是愛滋病感染徵兆還是心理問題 靠愛滋病檢測能脫恐嗎
    在這裡,張老師想明確告訴大家,愛滋病恐懼症是一個非常複查,且有明顯波動反覆的多屬性神經症,其危害能力較之單一的焦慮,強迫,抑鬱和軀體化障礙,會更加的突出。愛滋病恐懼症患者理應在受到愛滋病信息刺激以後,就儘可能採取迴避姿態,以避免在刺激以後攝入大量矛盾錯誤的愛滋病信息,導致產生驚恐障礙,轉化為慢性廣泛性焦慮,從恐艾傾向變成恐艾症。
  • 消除愛滋病恐懼症最好的辦法,就是微笑面對恐艾,加油奧利給!
    不少恐友會在一對一電話諮詢時問我,親愛的陳曉宇醫生,我現在全身都是症狀,多久才能脫恐,這種感覺太難受了。陳醫生非常能夠理解大家的感受。恐艾每一天都度日如年,明明用愛滋病試紙已經檢測了多次了,但還是無法擺脫感染愛滋病的疑心和恐懼。
  • 無法停止的愛滋病恐懼,恐艾症患者的掙扎
    「用了路上撿的用品,會不會感染愛滋?」 「電梯裡碰見兩個黑人,他們說話很大聲,有唾沫飛出,我的嘴巴微張,會不會感染愛滋病?」 最直接的表現是,患者明確接觸過愛滋病患者,接觸的過程屬於正常交往,不會導致感染,但恐艾者自此便會疑神疑鬼,總是在擔心自己可能會患上或者已經患上了愛滋病。他們會選擇不停地去做檢測,拼命地尋找有關此類的信息。嚴重的患者會出現失眠、焦慮、抑鬱等多方面呢的心理疾病。
  • 除了愛滋病檢測和高危風險評估 恐艾症諮詢者靠什麼徹底脫恐
    像咱們恐艾幹預中心很多前來面詢電詢的恐友,從一開始就沒有認為被動口交接吻和推油打飛機是屬於高危行為,可是在網上和其他恐友探討下來,一下子就覺得自己發生的邊緣行為都極有可能感染。還有的恐友,本來覺得自己就兩三周窗口期也就行了,實在心理不過關,那麼就四到六周去醫院疾控,正規實地的防艾組織或者自己信任的個人或公司那裡進行愛滋病抗體篩查檢測。
  • 非也,少關注愛滋病症狀多講究科學認知
    最後,我們發現我們的焦慮感在不斷降低,我們摒棄了原有不懂就網絡搜索的傳統方式,也摒棄了不懂立馬隨意問問信手拈來的方式,我們也不會再因為網絡上稍微不注意就遇到的流毒而給我們帶來了敏感。一句話,就是我們不會遇到一點點輕微的風吹草動,就變得異常敏感。其實這樣的敏感,幾乎就是如今浮躁網絡帶來的真實體現。
  • 恐艾的九大錯誤必看 愛滋病症狀都是嚇出來的
    第一,只要身體產生了症狀,就說明有可能和愛滋病相關了。這個可能是目前在網絡上最常見到的觀點,無論是醫學APP,還是普通的文章,大概都有類似的暗示。如身體出現症狀,其實就代表了愛滋病開始出現了。如發熱出皮疹,那可能就是愛滋病開始讓身體崩潰了。很多恐友其實本身也並沒有高危,偶然身體出現一些症狀,通過網絡一搜,結果告訴她的是這個症狀有可能和愛滋病有關。
  • 為什麼恐艾症患者會產生愛滋病症狀?原來都是負向情緒壓抑所致
    在成都市恐艾幹預中心接待的預約恐友中,絕大部分都會主訴自己在高危以後有一大堆類似於愛滋病初期症狀的軀體化反應。他們總是熱衷於如何一招判斷愛滋,又很在乎哪些行為不用恐艾,也會選擇長胖了能排除愛滋讓自己寬心。但是沒一會兒,心中的另外一個聲音又會告訴他們,十個愛滋病九個低燒,感染了愛滋病就意味著淋巴腫大,舌頭髮白,全身酸痛,頭昏眼花,體重驟降。從此,體溫計不離手,樓下的體重計天天都要去稱一稱。
  • 恐艾心理嚴重如何自救 掌握愛滋病傳播途徑和窗口期等知識有必要
    從事一門交叉學科的相關工作,成都市恐艾幹預中心每一位醫生老師既要在愛滋病防治一線工作,學習大量的愛滋病防治知識和技能,也需要參與臨床心理的學習培訓和督導,這樣一方面在愛滋病和恐艾知識上將公共衛生圈最新最客觀最中肯的觀點傳遞給志願者和恐艾人群,另外一方面在心理層面也加速恐艾症人群對症狀和心理應激反應的認識,促使合理利用對應有效的心理幹預方法減緩減少痛苦,並最終脫恐。
  • 恐艾幹預中心推出國內第一套《愛滋病恐懼症心理嚴重程度評估表》
    到處找人進行愛滋病感染風險評估是愛滋病恐懼症患者在網絡上最常規的行為,利用《愛滋病感染風險臨床在線評估(最新版)》做出的客觀評估有非常參考的意義價值,是根據我國多年流行病學數據得出的一個相對科學的模型。也許很多恐艾症患者已經得到了醫生沒事,甚至絕對沒事的保證,其依舊無法釋懷。
  • 愛滋病百科!恐艾症患者,這些理由讓你不再恐艾
    恐艾症 恐艾症又叫愛滋病恐懼症,是一種強烈恐懼愛滋病的心理疾病;恐艾症患者常常會懷疑自己感染了愛滋病,或者是非常害怕自己感染愛滋病,從而產生的一些怪異的強迫症表現
  • 被拒診:愛滋病感染者的B面困境|感染者|熊念|李輝|愛滋病感染|愛滋病
    「這樣是幾乎不影響壽命的,愛滋病對他們來說是個慢性的傳染性疾病而已。」諱莫如深的「拒診」即便如此,但李輝依舊很矛盾,她的矛盾點來源於「拒診」。一方面,李輝極力主張愛滋病感染者在治療其他疾病時對醫生主動告知,但接二連三的被感染者因「拒診」而發來求助信息打破了平靜。
  • 乖乖女感染愛滋病!醫生呼籲:她的這個壞習慣很多人都有!
    莫名患上愛滋病22歲的婷婷從小到大都是一個乖乖女。直到大學畢業後第二年才在父母介紹下認識了現在的男友,這也是她的第一次戀愛。 人人都說相親介紹的不靠譜,婷婷和男友卻是例外,兩人相見恨晚認識一年後便正式結婚。由於雙方都是高知家庭,所以在結婚前約定一起去醫院做婚檢。對於這次婚檢,婷婷是絲毫沒有放在心上的。
  • 恐艾強迫症:明知道不可能感染愛滋卻還在擔心 那就是安全感不足
    這位親愛的恐艾症諮詢者說自己也知道在脫恐的法則裡這樣去做已經過度了,但是總也控制不住自己。他說,自己好像在用這些方式測試自己的高危概率,分析有沒有愛滋病感染的風險。如果去分析覺得自己沒風險,才會覺得安心一點,可是沒過一陣子,自己又會出現萬一的念頭和假設。
  • 愛滋病感染者,服藥後就不傳染了嗎?多久不傳染?聽聽醫生怎麼說
    大家知道,性傳播是愛滋病的最主要傳播方式之一,其他傳播方式包括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其他兩個傳播途徑是通過特定的方式而感染的:血液傳播主要是指通過輸入血製品和共用注射針頭感染,母嬰傳播是指愛滋病攜帶者女性通過懷孕和分娩等傳染給她的胎兒或新生兒。
  • 愛滋病的感染機率有多大?愛滋病防控專家告訴你
    我國發現首例愛滋病的時間是1985年,從一名外籍人士進入我國的時候被診斷發現的,隨後我國又在雲南等吸毒人員中發現了HIV感染者,自此以後,我國愛滋病由最開始的輸入性病例逐漸發展為本土流行的趨勢,愛滋病在我國的主要傳播方式,最開始是由吸毒共用針具的傳播的,但是現階段,其主要傳播方式已經轉變為以性行為傳播為主,在所有傳播方式中已經佔到了95%。
  • 反覆糾結愛滋病症狀恐艾 不如好好相信一個防艾醫生彼此建立關係
    就算每次都是認真看了內容,並且做了詳細的回答,給予了具體的建議,當時或許會答應的好好的,說醫生聽了您的話感覺好多了,但是等到下一周繼續答疑的時候,同樣的問題又複製粘貼發出來了。相信在網絡上自主性比較強,隨便問一個問題也比較方便,他們同樣也可以去問其他更多的醫生老師,或是論壇上活躍的志願者。當然,還是一樣的問題,得到的回答也基本大同小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