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愛孩子一直是教育路上的一個鴻溝,作為父母當然會心疼孩子,因為自己曾經吃過的苦,所以就想拼盡一切對孩子好,把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都堆放在孩子的面前。
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對孩子好。
但是父母過於關注物質生活和學習之餘,是不是也該認真想想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對於孩子好呢?
現在社會上,在新聞中,經常你會看到諸如此類的新聞,哪裡哪裡的熊孩子又做錯了什麼事情,得到了社會的一致聲討,引發了嚴重的後果。
其實熊孩子並不可怕,更可怕是熊家長,熊孩子不受控制能夠理解,因為孩子尚小,但是熊家長不管教就不對了,所謂子不教父之過就是這個道理。
而熊家長的一個經典臺詞就是,他還是個孩子,你怎麼和他計較啊?
的確,當孩子還太小的時候的確可以因為他的年紀小,我們對他稍加寬鬆寬容。
但是倘若一個孩子不從小進行良好的教養,他以後出入社會了,那麼社會上的法律,還會對他寬容嗎?
作為父母,就是孩子人生路上的指航燈,無底線的容忍,對不規範行為視而不見,那只會害了孩子,每個人都望子成龍,每一個父母都是望女成鳳。
但是沒有教會孩子做人又怎麼能夠收望孩子今後能夠順風順水幸福一生呢?
所謂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愛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就是為孩子的成長,護衛陪伴孩子一生平安幸福的長大。
而用不好,那麼就是一把迴旋劍,不僅傷了孩子,終歸終歸也向父母自己悔之晚矣,懂得放手才是真愛。
作為父母的不能凡事事事替孩子打算,幫助孩子避開的某些風險,可能以後生活中在社會中會如數奉還給你的孩子。
而那時候你的孩子並沒有應對這些風險的能力,那個時候才是真的無能為力。
而你替孩子走過的路,孩子可能仍然需要自己重新走過一遍。很多時候父母最大的錯誤就是為孩子是一張白紙。
的確孩子小的時候當然是一張白紙,我們完全可以替孩子描繪未來設計未來,但孩子其實也並不僅僅是讓白紙,而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種子,我們做父母的就是那就是給孩子施肥的園丁。
我們不能代替孩子成長,孩子需要自己成長,而我們所做的就是給孩子一個健康良好的教育環境,所以今天給大家分享10大慣字特徵來看看你中招了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