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情緒改變,也許是在表達「負面情緒」,正向引導很重要

2020-12-13 騰訊網

文丨飯飯媽

負面情緒是每個人都會出現的。但是在一些家長的認知中,他們會認為孩子每天所接觸的事情非常少,而且一家人都圍著孩子團團轉,所以孩子應該是沒有負面情緒的,但這個觀點並非正確。

同事老張最近就被他孩子的負面情緒折騰夠嗆,這是因為他家孩子在前段時間,每天下午放學後,都會拼命找東西吃,常常前腳剛剛吃完一大碗飯,之後又能順利的吃完一份麵條。

一開始,老張以為孩子是長身體,所以覺得孩子這麼吃,也沒有多大的問題,反正能夠被消化吸收。

但好景不長,隨著孩子的這種暴食,體重上漲了很多,這才讓老張意識到,問題可能並沒有這麼簡單。

於是老張趕忙帶孩子前去了醫院,想看看孩子是不是在某些方面出現了問題。

醫生在了解了孩子的情況,並做了相應檢查後表示,孩子之所以會出現暴食的情況,其實和孩子的負面情緒有關。

後來孩子才和老張說了實話,原來是孩子前段時間,成績出現了下滑,老師對孩子進行了當眾批評。

所以孩子的情緒出現了波動,甚至對自己產生了自我懷疑感,因此出現了通過暴食發洩自己負面情緒的舉動。

那麼像老張孩子的這種情況,在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甚至有很多時候,孩子明明已經出現了負面情緒,可是家長對此毫不知曉,甚至會把孩子的怪異行為,當成其他原因。

那麼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往往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呢?下面就帶各位家長一起了解一下。

小孩出現負面情緒會有什麼表現?

當小孩出現負面情緒後,他們會通過一系列的舉動,來表達自己的這種情緒。所以家長會認為自家孩子,可能是出現了一些問題,但並不會往這方面想。那麼孩子會有哪些表現呢?

孩子的作息發生了改變

有的時候,家長會發現孩子的生活作息,突然出現了改變。例如晚上睡得非常早,早上起的很遲,但是在白天的時候,卻也總是想睡覺,變得非常嗜睡。

其實當孩子作息出現了一定改變的時候,就有可能是因為孩子負面情緒導致的。因為孩子內心出現焦躁或者不安的時候,身體就會釋放激素,使得孩子會通過嗜睡或者改變作息的方式,來應對自己的負面情緒。

孩子出現了自殘的表現

有的時候,家長會發現自家孩子,可能會出現一些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情況。例如會自己掐自己,或者在做錯某些事情的時候,狠狠的咬上自己一口。

那麼孩子的這些表現,也是驗證孩子出現了負面情緒。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表示,當孩子在出現了一些自殘行為的時候,其實是一種個體的偏差行為。這說明孩子內心的負面情緒已經達到了飽和,所以他們要通過這種方式,來發洩自己的內心情感。

孩子情緒出現了變化

有的時候,家長會發現自家寶寶情緒,出現非常明顯的變化。例如之前非常乖巧的寶寶,突然變得情緒波動很大,甚至在和父母說話的過程中,也會出現頂撞的情況。

這其實也和孩子出現負面情緒有一定關係。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實驗過程中發現,孩子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因為與父母的距離最近,所以他們會通過向父母展現負面情緒,來發洩自己。這也是為什麼人們,總是會傷害和自己關係最為密切的人的緣故。

孩子為什麼總用負面情緒支配家長?

孩子在出現負面情緒後,可能會向家長表達自己這種負面情緒。當孩子用負面情緒去支配家長的時候,可能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們與家長的關係比較近,其實還和其他一些緣故有關,下面就帶家長具體的了解一下。

1、家長對孩子過於寵溺

有些家長會發現,孩子在想要達到某種目的的時候,總是會通過負面情緒對家長進行表達,甚至會做出一些比較過激的行為。特別是當孩子將這種負面情緒,發洩在最為寵溺自己人的身上,這其實和家長對孩子的溺愛脫不了干係。

因為孩子通過察言觀色,會發現自己使用負面情緒支配家長的時候,誰最能上鉤。所以他們在此之後,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這種方式對同一人進行支配。

2、孩子迫切希望得到家長的關心

現在很多家長的工作非常繁忙,所以他們在帶孩子的時候,可能也會缺少陪伴。這就使得很多孩子在談起家長的時候,總是希望家長,能夠抽出更多的時間去陪伴自己。

因此有些孩子,會通過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將自己的負面情緒展現給家長,以此來換得家長的關注和關心。

老話說得好,會哭的孩子有奶喝,這其實也蘊含了這一層道理。正是因為孩子的內心缺少安全感,所以他們需要通過這種方式的發洩,來換取家長對自己的關心。

3、孩子語言表達能力較弱

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在小的時候,常常會用哭鬧來表達自己的各種情緒和各種問題。例如孩子餓了,就會用哭鬧告訴家長,想要睡覺犯困了,也會用哭鬧告訴家長。

那麼哭鬧,就是還不會說話的孩子,通過負面情緒進行語言上的傳遞。

那麼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雖然哭鬧的次數會慢慢減少,但是這種方式,仍然是很多語言表達能力較弱的孩子會採取的方式。

他們會通過表達負面情緒,來告訴家長自己的一些內心感受,但很多家長對孩子的這種做法並不太理解,所以會造成誤解,甚至批評孩子,這就導致惡性循環,讓孩子負面情緒繼續積攢。

家長如何正確應對孩子的負面情緒?

那麼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後,家長顯然不能一味地接受孩子負面情緒,或者一味接受孩子負面情緒後的請求或者要求。

因此家長採用一些正確方式,往往能夠很好地應對孩子的這種情緒需求,同時也能對孩子負面情緒的表達,進行相應的改觀。

1、不要急著回應孩子

很多家長在看到孩子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特別是在一些公共場合,為了某些要求,不惜撒潑打滾的時候,往往會感到非常著急。

但事實上,家長如果想要對孩子負面情緒,進行正確回應或者引導的話,那麼對於一些不合理的情緒要求,家長可以採取冷處理的方式。

因此家長可以不要先著急回應孩子,而是看一看孩子在表達了負面情緒後,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如果孩子在此之後,並沒有其他動作,甚至立馬恢復了先前的情緒,那麼家長就可以採用這一方法進行處理。

通常這一方法使用幾次後,往往也能讓孩子意識到,採用負面情緒對家長進行示威,可能並不好使。

2、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

很多家長在面對小孩負面情緒的時候,往往是用成人的思維,思考小孩的問題,這也會使家長與小孩之間出現很多衝突或者矛盾。

例如孩子在學校,和同學發生衝突的時候,可能家長在了解了整個過程後,認為這並不是一件什麼太大的問題。他們甚至會認為,既然問題已經發生了,那麼不如主動讓步,往往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

但是很多孩子,並沒有家長的見識或者思想,所以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這些事情,而且不同人,也有不同的理解角度和想法。所以家長如果能夠更好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孩子的負面情緒,往往也能用更為簡單的方式,化解掉許多矛盾。

3、給孩子制定一些規則

那麼當小孩負面情緒出現後,可能很多家長都不喜歡這種表達方式,例如大哭大鬧或者在地上打滾,甚至會讓家長感到特別丟人。

所以家長不妨可以在孩子出現負面情緒後,和孩子進行一些規則的制定。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他們可以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但是要通過一些比較正向的方式。

例如在出門前,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如果在外面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應該用低調的方式告訴家長。

那麼通過這些規則的制定,孩子也能知道家長的底線在哪裡。即使他們想要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或者想要用這個方式來要挾家長,往往也會採用家長能夠接受的方法。

其實孩子出現負面情緒,並不一定是一件壞事,因為這是孩子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和家長進行溝通,也算是一座溝通的橋梁。

所以家長如果能夠正確利用孩子的負面情緒,往往能使彼此間的關係更加親密。家長也可以通過孩子負面情緒的表達,更加具體的了解孩子內心想要的是什麼,同時孩子也能通過家長的一系列引導,讓他們在未來更好的成長。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兒童情緒變化,可能是在表達「消極情緒」,積極引導非常重要
    在孩子們遇到負面情緒之後,他們會通過一系列的動作,來表達自己的這種情緒。因此家長會認為,自己的孩子,也許出現了一些問題,但不會就此思考。那小孩會有什麼表現呢?兒童的生活習慣發生了變化。有時候,家長會發現孩子的生活習慣,突然發生變化。
  •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負面情緒
    那麼今天我們就和家長們聊一聊如何幫助孩子正確的梳理負面情緒,幫助他們更好的處理自己的情緒 1、客觀地看待負面情緒; 首先我們應該正確的看待負面情緒,畢竟即使是成年人也有心情不好,想發脾氣的時候。
  • 孩子亂發脾氣,家長遠離這三種處理方式,正向引導孩子把控情緒
    孩子表達情緒,也是人的真性情的流露,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感,也不能下意識地及時作出調整。嬌生慣養,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很多孩子從小一直被嬌生慣養,不管是要什麼,都能夠得到滿足。正確表達情緒發脾氣並沒有錯,可是家長應該告訴孩子發脾氣不能解決任何的問題,而且一個情緒不穩定的人,不能帶給身邊人安全感,人際交往也會受到影響。
  • 五種培養正向情緒的習慣
    ,奉獻的精神,卓越的追求,充滿著正能量,開啟你新的人生旅程,為實現中國夢·完美夢作貢獻!如果你這麼做,宇宙會傳送給你許多的理由。你該詢問的是:「我要怎麼才能回學校讀書呢?」因為你的語言與你達到目標的意圖一致,宇宙會將能夠心想事成的方式傳送給你,以響應你的正向情緒和樂觀態度。  你是否容易對自己不斷重複負面思維呢?例如:「那幾天假日令人沮喪,因為我沒有辦法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或者:「星期五的夜晚很寂寞,因為從來沒有人在這時候陪我出去。」
  •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網絡群體情緒的正向引導
    【關鍵詞】重大疫情 網絡群體 群體情緒 【 中圖分類號】G206 【 文獻標識碼】A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針對疫情要營造良好輿論氛圍,講好中國抗疫故事,發出好聲音、傳播正能量。引導網絡輿論健康發展,了解網絡群體情緒的產生機理,激發網絡群體的正性情緒,避免網絡群體消極情緒的產生,是當前思想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對於疫情防控常態化具有重要意義。
  • 孩子常陷入負面情緒?了解「鐘擺效應」,幫孩子走出負面情緒陷阱
    負面情緒,其實對孩子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影響,如果說家長沒有正確地引導孩子走出負面情緒,那麼會導致孩子因此陷入更加嚴重的狀態當中,甚至對人格的成長會有一定程度的扭曲。在這裡家長可以了解一下,如果孩子經常陷入負面情緒的話,會有哪些較為明顯的危害,通過這些清晰的認知深刻認識負面情緒的危害。
  • 孩子總陷入「負面情緒」,了解「鐘擺效應」,讓孩子脫離負面效應
    原因二:沒辦法將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因為年齡關係,孩子雖然擁有很多情緒,但是他們不知道該怎樣將自己的情緒說出來。當他們沒辦法表達自己,而又希望家長理解自己的時候,就會逐漸被負面情緒左右。原因三:家長給孩子的壓力太大。
  • 孩子哭泣時,內心的負面情緒並不是單一的,父母如何讀懂他的秘密
    可知,除了第四種,前三種家長對孩子的負面情緒都沒有起到該有的疏導作用,最終導致的一定是積少成多、一日爆發,還會決定孩子將來的情商。當然,更重要的還是讀懂孩子的情緒,唯有如此才能給出對應的正確處理。比如:爸爸無意間穿了媽媽的拖鞋,孩子一定要爸爸把拖鞋還給媽媽,家長都覺得是小事就忽略了這個行為,於是孩子一邊喊一邊打爸爸。這就是孩子的秩序感和物權意識,他覺得物品是誰的就是誰的,不可以被佔用。此時家長應該正向引導,和孩子一起拿回妥協,穿回媽媽的腳上,並告訴孩子更多這方面的知識。
  • 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地宣洩情緒?
    11月,不少學校迎來期中考試,心理聊吧的一則傾訴中,一位母親在為孩子亂發脾氣而痛苦時,通過溝通發現孩子情緒不穩的背後是學習壓力。作為家長,如何從孩子的日常表現看出他需要宣洩呢?又如何合理地引導孩子宣洩呢?聽心理老師聊一聊。傾訴:孩子亂發脾氣,我氣急敗壞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我對孩子,經歷了狂怒到心痛的過程。
  • 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0-6歲的孩子還不能對自己的情緒負責,即便他們已經能聽懂並接受某些道理,但也不要要求6歲之前的孩子能理性地對待情緒問題。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對孩子一生影響深遠,這是一個漫長且反覆的成長過程。如果要想讓孩子擁有正面情緒,家長的有意識培養十分重要。
  • 孩子陷入悲觀情緒怎麼辦?正確培養樂觀心態,助孩子擺脫負面情緒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的成長過程非常重要,不但要掌握各種各樣的生活技能,同時需要擁有一個良好健康的心態更為重要。如果孩子面對生活的情緒很悲觀,那麼即使小孩再優秀,以後也不能取得好成就。許多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會發現:孩子的情緒波動很大,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瞬間整個人就陷入了低谷。
  • 為什麼孩子容易深陷負面情緒陷阱?家長可先了解「鐘擺效應」
    其實,這是小孩子陷入了負面情緒陷阱,也就是說沉溺於負面的情緒走不出來,但同時又不會表達導致的。那麼,孩子為什麼容易陷進負面情緒陷阱?所以家長一定不要強制要求孩子只能用一種情緒,比如一定要孩子快樂,像是悲傷的情緒也是可以適度的。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引導孩子做到情緒管理,支配自己的情緒呢?如何引導孩子支配自己的情緒?
  • 學生作弊被抓後跳樓身亡:為什麼孩子處理負面情緒時,總這麼極端
    三、3招,教會孩子管理情緒1、提高幼兒自我認同感認同自己,讓孩子喜歡自己,這是解決低情緒管理能力的重要措施。這是因為許多人會因為對自己的抱怨而變得暴躁,比如這件事自己沒有做好,他就會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沉浸在負面的情緒中,而不是選擇解決問題。
  • 情緒溫度計:讓孩子的情緒不發燒!
    對於一個成年人來說,也許你會覺得有時候發發脾氣,鬧鬧情緒,是非常正常的。畢竟人不可能每時每刻都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對不對?對不對?對不對?所以說,小朋友們的負面情緒,爸爸媽媽們也不用太過焦慮~和成人一樣,孩子也有自己的煩惱,他們也會鬱鬱寡歡、怒不可遏、無理取鬧,這很正常。在與同伴的集體生活中,孩子有時也會出現打架、砸玩具等行為。作為老師和家長,我們首先應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這也是孩子的一種表達方式。
  • 孩子的負面情緒如何處理?7個核心技巧,和「壞」情緒說拜拜
    內心的大象對遇到壞事比遇到好事的反應更強烈,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更有生存優勢,但它的副作用是會放大負面情緒反應,讓人類感到不幸福。如果騎象人能夠正確引導大象的話,人就有可能找到通往幸福的道路。」有些孩子不知道如何控制情緒,一點小事就會點燃心中怒火;當他們傷心時,身邊的一切又能觸景生情;當他們著急時,身邊的一切,都成為障礙,讓自己掉進壞情緒的漩渦裡。
  • 比金錢更重要的是情緒!6個建議,幫你快速走出負面情緒!
    年底了,各種業績壓力比以前更高,單身人士的婚姻問題也會被父母重新提及,一年結束,銀行卡的餘額只減未增……各種壓力鋪面而來,網友們說年底了沒有準備慶祝新一年的喜悅心情,有的只是負面情緒地蔓延。近日,微博熱搜話題,#比金錢更重要的是情緒#,引發網友熱議,也引起了康康的注意。
  • 經絡越通,負面情緒越少,12經絡對應的情緒一覽!
    ,認為負面情緒產生的原因是經絡中能量堵塞的原因,如果疏通了經絡,負面情緒就會自然地消失。負面情緒過多,就會堵塞本臟器的經絡。通過疏通這些堵塞的經絡,就可以消除由於不良情緒對人體產生的垃圾,進而改善或消除不良情緒。正向能量是主中正、決斷;負面情緒主焦慮。膽的功能強健,決斷力強,中正無私;若膽經淤堵,就會出現焦慮不安,優柔寡斷的心境。
  • 冷靜地面對負面情緒
    冷靜地面對負面情緒絮絮叨叨又一篇不要糾結於小事,學會平靜接受
  • 風靡日本的負面情緒掌控之書 | 去你的,小情緒:擺脫負面情緒的9個習慣
    但是,活得舒心自在的人,都善於擺脫這些壞情緒,而不是無動於衷或者徒勞地怨天尤人。那麼,究竟該如何科學、高效地掌控自己的情緒,徹底消除負面情緒呢?下面要介紹的這本書裡,就有你想要的答案。定價:49.90元開本:32開 尺寸:145mm×210mm頁數:7.25印張,232頁只要改變思維習慣,你就能告別弱者心態,擺脫負面情緒,走向成功人生!
  • 英文原版兒童童書情緒管理繪本毛毛兔 When I'm Feeling 8冊,教會孩子控制情緒
    ,幫助孩子認識和管理自己的情緒 ★ 濃濃溫情,給孩子愛與關懷,建立開朗樂觀、正面積極的人生觀 ★ 引導孩子正向思考,促進情緒智力提升,培養自信心和自尊心 ★ 溫柔細膩的植絨工藝,讓孩子動手觸摸,獲得感官的愉悅和閱讀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