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早上好!
對於很多人來說,CC是一個神話,它在10年前被引入國內時,打破了B級轎車只能四平八穩的印象,也讓很多非大眾的粉絲,對這個一向嚴肅、刻板的品牌刮目相看。
雖然名氣不小、口碑也不錯,但CC在銷量常年霸榜中國市場的大眾產品體系內,一直是個不起眼的小眾車型。過去十年裡,CC的銷量只有兩個月份突破了5千輛,其餘絕大多數時間,都徘徊在月銷3千、甚至2千輛的狀態。
這一代CC在2018年換代之前,率先從海外進入國內的圖片,讓它收穫了大量的讚美,而隨著在國內正式上市以及更多信息的公布,和邁騰過於雷同的內飾,瞬間讓期待的人們產生了不小的落差。而在CC忠實粉絲的眼中,換代之後的CC,也失去了經典CC獨特的風韻。
如今,大眾CC進行了中期改款,如果這只是一次常規升級的話,這款車其實不值得專門寫一篇文章。但是在它上市的同時,帶來了一個全新的衍生車型——CC獵裝版。
別的不說,就衝它目前在國內獨一無二的定位,還是值得好好聊聊的。
CC為何始終火不起來
聊新的CC和CC獵裝版之前,有必要先討論一個問題:設計出彩的CC,為什麼在市場上始終火不起來?
第一個主要原因很簡單,就是「貴」。改款之前的CC 2020款,指導價24.68-30.18萬,對比同平臺、同級別的邁騰,如果把1.4T版排除掉的話,邁騰的入門門檻只有21.99萬,主銷版330TSI豪華型的指導價也只有23.39萬,而CC的主銷款是26.28萬的魅顏版。
上圖為2020款大眾CC
考慮到終端優惠的話,CC改款之前的優惠幅度和邁騰2020款接近,都在4萬元左右,邁騰330TSI豪華型的終端裸車價,基本在19萬元出頭。而配置水平相當的CC魅顏版,裸車價依然需要22萬元以上,差價達到3萬元。
上圖為2021款大眾CC內飾
CC的壓力當然並不僅僅來自於邁騰,其較高的價格定位,已經和奧迪A4L、沃爾沃S60、凱迪拉克CT5等車型有了很大的重疊。性能、配置都接近的情況下,CC中高配的版本,基本都對同級別的豪華品牌車型觸手可及。
上圖為沃爾沃S60
邁騰、帕薩特這類主流B級車,和同級別豪華品牌轎車能保持5萬元以上的價格差距,依然受到了不小的壓力。而CC和這些車型的距離更近,在CC的個性定位與豪華品牌之間做選擇,絕大多數人都會傾向於後者。
除此之外,CC個性化的風格,本身也是把雙刃劍,它討好的是追求特色的年輕消費者,但年輕人能獨立負擔得起CC的卻並不多。真實的場景是,當年輕客戶帶著家長去選車,手握預算的家長,往往會建議選擇更穩重、實用的邁騰,或者一步到位選BBA。因為這層阻力,CC錯失的客戶又少了一批。
最後一層,是CC本身的問題。這一代CC雖然仍有很強的轎跑風格,但是純粹、獨特的氣質卻大不如前,很多老CC的擁躉,恰恰是吐槽這一代CC最多的人。而丟分更嚴重的是,這一代CC的內飾和邁騰過於雷同,過於沉穩的座艙,和張揚動感的外觀有強烈的割裂感。
上圖為2021款大眾CC內飾
聊了這麼多CC賣不好的原因,是因為剛剛改款的新CC,依然存在這些問題,所以可以預見的是,新CC短期內的銷量前景依然不會太樂觀。而新增的CC獵裝版雖然也存在相同的問題,但它的賣點卻比CC多了一層,即便是從未對CC動心過的我,也產生了很強的興趣。
那麼本身就從CC上「繼承」了不少缺點的CC獵裝版,到底值不值得買呢?
CC獵裝版的賣點是什麼?
對於CC來說,最大的賣點就是顏值,或者說格調。動感的造型、優雅的線條、逼格滿滿的無邊框玻璃,CC最大的亮點,全都在和客戶第一次接觸時,就展現地淋漓盡致。
而在之後的價格、配置、空間等等方面,都不再是它的長板,最終能否促成訂單,就看客戶對顏值的衝動,能否壓制其餘各種缺點的總和。
相比普通版,CC獵裝版在造型更加個性、獨特的基礎上,還彌補了一定的實用性短板。
比如CC在實用性方面一直被詬病的後排頭部空間,雖然這一代相比之前已經大有改觀,中等身高坐在後排基本不會頂到頭,但頭部狹小的空間還是會讓視線感覺有些壓抑。
從圖片就能看出來,CC獵裝版的車頂線條比CC平直了很多,一直到D柱尾門的位置才明顯向下,這就為後排頭部留下了充足的發揮空間。
上圖為CC獵裝版後排空間
實際的體驗,CC獵裝版後排的乘坐感受確實比CC開朗了很多,頭部進行了明顯的挖空設計,且獵裝版全系配備了CC普通版不具備的全景天窗,這樣一來,不管是頭部的空間還是整體的視野,CC獵裝版相比普通版都有了質的提升。
大眾CC獵裝版
大眾CC
所以,和CC相比的話,獵裝版首先就解決了「不實用」的大短板,很多人喜歡CC的造型,但考慮到20多萬買一臺後排乘坐有短板的車,總會有些糾結。而如果選擇CC獵裝版的話,,這方面的擔心就基本消除了。
而和普通B級轎車相比,CC獵裝版在儲物方面還多了一個巨大的優勢。
下面邁騰的後備箱:
下面CC的後備箱:
而CC獵裝版的後備箱,是這樣:
而如果將後排座椅放倒,又變成了下面這樣:
CC原本在整體實用性上的短板,在CC獵裝版上則變成了優勢,這種產品特性的轉變,確實讓CC獵裝版面向的使用場景有了明顯的變化。
所以,除了顏值、調性的賣點之外,功能性也成為CC獵裝版新增的賣點,而和CC相比,CC獵裝版的價格沒有高出太多,相近配置水平的話,差價在7千元,CC獵裝版還多出了全景天窗、車頂行李架、方向盤加熱等配置。
這樣看來,CC獵裝版和CC幾乎是在等價銷售了,這在之前是比較罕見的。合資品牌很少會將旅行車引入國產,像沃爾沃V60、大眾蔚攬、奧迪A4 Avant等車型都是通過進口引入,價格整體就會比國產的轎車版高出數萬元。
而像明銳旅行版這樣極少數國產的旅行車,剛剛上市時,旅行版僅比轎車版貴5千元,但是明銳本身不是一個熱門車型,且明銳旅行版本身設計也不算出彩,有旅行車的結構,卻缺乏旅行車的優美和格調。
和CC相比,CC獵裝版的價格明顯就很具有吸引力了,但是它也僅僅解決了與轎車版差價過高的問題,CC獵裝版真正的對手,是比它便宜數萬元的主流品牌B級車,以及優惠後和它價格相當的豪華品牌車。
CC獵裝版與豪華品牌如何選?
上面我們提到過,中期改款之前的CC終端優惠已經達到4萬元左右,如今2021款CC和CC獵裝版剛剛上市,目前只有8千元左右的折扣優惠,短期內不大可能放出2萬元以上的折扣。所以就算是真的對這款車動心,也建議儘量等到半年之後再看看情況。
保守地看,CC獵裝版的產量和庫存穩定之後,優惠預計也能達到3萬元左右的水平,我們分析它的性價比和產品力,就可以按照這個優惠,和同價位的競品來對比一下。
目前凱迪拉克CT5、奧迪A4L、沃爾沃S60的終端優惠都比較可觀,我們選擇了其各自裸車價在25萬元左右的版本,和CC旅行版的中配,也就是指導價27.49萬的獵心版進行對比。
理論上講,CC旅行版的預算,絕對是可以買到豪華品牌轎車的,但是真的細究同價位的話,可以看出CC旅行版在性價比上還是佔盡了優勢。
自適應巡航、主動剎車的門檻都比豪華品牌車型要低,此外還有同價位豪華品牌不具備的電動後備箱、方向盤加熱、座椅通風、後排獨立空調等配置。即便是拿CC獵裝版的入門版來對比,在裸車價25萬元左右的豪華品牌車型面前也並不吃虧,而未來優惠之後,這個版本的裸車價可能只有22萬元左右。
上圖為CC獵裝版無框車門
當然,CC獵裝版的性價比,是無法和邁騰、帕薩特、凱美瑞、雅閣等標準的B級轎車媲美的,但如果你是在CC獵裝版和豪華品牌B級車之間考慮的話,CC獵裝版依然具有一定的性價比。
考慮CC獵裝版之前,你首先要滿足三個必備的條件:
1、覺得這款車顏值好看,很喜歡;
2、對豪華品牌沒有執念;
3、預算達到25萬元左右。
如果這些恰好切中你的情況,CC獵裝版會成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旅行車還會火起來嗎?
旅行車在國內為什麼火不起來,原因也並不複雜,一是國內旅行車選擇少,二是進口的形式導致價格偏高,三是三廂轎車在國內深入人心,旅行車不夠主流,四是SUV的興起進一步擠壓了旅行車的市場。
實際上,就算是在號稱旅行車大本營的歐洲,旅行車的市場份額也在不斷遭到SUV、跨界車的蠶食。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旅行車的份額早在2018年就已經萎縮到了1.4%,而斯巴魯傲虎一款車型,就佔據了1.2%的市場。
值得留意的是,斯巴魯傲虎本身是一臺具有四驅系統和較高離地間隙的車型,它本質上其實是旅行車和SUV的結合版,所以美國市場傳統旅行車的市場份額,可能連0.2%都不到。
而CC獵裝版其實也並非一臺標準的旅行車,和海外版相比,國內的CC獵裝版的車身增加了具有SUV屬性的塑料包邊,但為了和SUV儘量產生一點關聯,不惜破壞原本渾然一體的優雅氣質,也能說明旅行車本身定位的無奈。
不過,旅行車依然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和轎車相比,它有更好的儲物空間和靈活性;和SUV相比,它的油耗更低、且操控性更好。實際上,雖然旅行車的價格偏高,但和同價位的SUV相比,旅行車的儲物能力往往更出色。
而且就我個人的審美而言,旅行車是所有類別車型中造型最優美的,一臺普普通通的三廂轎車,推出旅行版後,顏值都會明顯提升。
上圖為海外版2020款阿特茲旅行車
所以,如果你問旅行車還會火起來嗎?那麼答案可能是不會,在可預見的未來,旅行車、獵裝車都會保持小眾的身份。
但你要問我旅行車值得買嗎?如果你真的喜歡,並且有能力承擔價格的話,旅行車、獵裝車,依然會成為一個不會後悔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