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諸經要集》裡有講三種的忍行,就是忍辱的修行。第一個跟這一條後面的意思是相同,遇到一些惡緣,遭受人毒打,甚至於割截,像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割截身體。佛在經上引用這個故事很多,說得最詳細的在《大涅槃經》,這個故事詳詳細細的說出來了,《金剛經》上只略略的提一提。忍辱仙人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釋迦牟尼佛在修菩薩道的時候,沒成佛,修忍辱波羅蜜,忍人之所不能忍,一般人忍受不了的他都能忍。實際上是諸佛如來示現這種形相給我們看的,來啟發我們,讓我們看到他們這種行持,我們自己深深去反省、去覺悟,要向他們學習,難忍能忍。沒有不能忍的,只要你能夠把世出世間一切法看淡一點,不要那麼認真。在經上,在我們這篇文章上,總的題目是「法界圓明自在用」,那是說的誰?說的法身大士。他對於宇宙實相完全明白、覺悟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他執不執著?不執著;他分不分別?不分別。不但沒有分別執著,起心動念也沒有了,所以他十波羅蜜圓滿。 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感應道交那個樣子很像日本江本博士的水實驗一樣。水沒起心動念,我們起心動念有感,它就有應;我們一個善念,你看它的結晶那麼美,我們一個惡念對待它,結晶就很醜陋。江本博士做了十幾年的實驗,天天在做,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法性,我們前面學的自性清淨圓明體,那是法性,法性裡面沒有物質現象,也沒有精神現象。所以精神現象、物質現象都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它怎麼會起心動念、怎麼會有分別執著?那才叫正確的。諸佛菩薩應化在十法界,形相上跟我們沒有兩樣,穿衣吃飯、學習工作沒有兩樣,實際上骨子裡頭完全不相同。所以叫隨緣妙用。隨緣是眾生有感他就有應,這個感應是隨緣。妙用在哪裡?在日常生活當中,他們不起心、不動念,這是佛,不分別、不執著,這是菩薩。我們呢?我們在作用當中,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所以這叫凡夫。我們相形之下,他妙我們不妙,所以他什麼都能受,我什麼都要計較,斤斤計較,一點都不懂得忍讓,那就叫造業。造業就有報應、就有因果,生生世世糾纏不清,你看多苦。所以佛在大乘經裡教我們要學菩薩隨緣妙用,那你就快樂無比,與一切眾生和光同塵。你在外表上什麼都看不到,可是會看的人就清清楚楚,會看的人是什麼?順境裡面不貪戀,逆境裡面不生瞋恚,從這個地方能看得出來。如果再嚴重一點,別人輕視你、瞧不起你、毀謗你、侮辱你、陷害你,你也能夠忍受,也沒有怨恨,也沒有報復的念頭。不但沒有報復心,沒有怨恨的意思,剛才說了,真正修行人是天天在這裡接受考試,天天提升自己的境界。境界愈高,你受的侮辱就愈嚴重,你遭的難就愈苦。關關都通過,那恭喜你,你成佛了。 忍辱仙人最後那一關是被歌利王割截身體。歌利是梵文,翻成中國意思就是殘暴不仁,我們中國人稱為暴君。他是個王,這不是一個好的王,是一個不通人情、不講理的惡王,暴君。遇到這麼一樁事情,那真叫無緣無故,他一不高興,他把你殺掉。殺還不是一刀把你殺死,叫凌遲處死,就是用刀慢慢的來割,把肉一片一片割下來,一直到你割死,受這麼大的屈辱。忍辱仙人告訴歌利王:我將來成佛第一個來度你。所以在這一次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第一個得度的、證阿羅漢果的,憍陳如尊者,憍陳如尊者的前世就是歌利王。你看忍辱仙人不但不怨恨他,不但不報復他,還很感謝他,我將來成佛頭一個度你。這是正確的。佛不度無緣之人,這個緣有善緣、有惡緣,善緣、惡緣在佛菩薩心目當中平等得度,哪個緣成熟的先度。佛為了報恩,這是給我們看的,讓我們學習,我們應該這樣學習。殘害沒有比凌遲處死更嚴重的,他能夠接受、能受得了,所以釋迦牟尼佛提前成佛了。在賢劫千佛名次排列,釋迦牟尼佛是第五尊佛,名字在彌勒佛之後。因為歌利王割截身體,忍辱波羅蜜的圓滿,提前了,所以他提前為第四位成佛。彌勒菩薩呢?彌勒現在是菩薩,將來在釋迦牟尼佛之後他接著成佛,他們兩個位次顛倒了,他提前了。忍辱仙人對他的感激有道理,幫助他提前成就。我們能不能體會這個意思?體會到這個意思,你遇到逆境惡緣,你不會有一點怨恨心,你會有歡喜心。為什麼?我提前成就的機會到了,他給我的,他來考我,我這一關通過了,沒有怨恨心。 所以說經上講的,「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這兩句話特別用在現前這個時代。我們現在這個時代,諸位知道,天災人禍異常的頻繁,居住在地球上的眾生苦不堪言,我們遇到了,多少人在這個環境裡面被淘汰了。真正修行人遇到這個環境,好環境,這是什麼?大考,不是小考,大考。你能關關通過,你不是提前成就了嗎?所以說「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問題我們要以真誠的心待人接物,要以清淨心、平等心、智慧心、慈悲心學諸佛如來永恆不變。無論是在善緣、是在惡緣,是順境還是逆境,決定要保守,真正能做,決定得三寶威神加持,再困難的難關你也會通過。苦是要受的,應當要受,以苦為師。
文摘恭錄: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二十四集)
2009/5/8 臺灣高雄 檔名:12-047-0024
「十念法」,你真的好好的去念,一兩個星期就感覺到效果,就能感受出來
淨空老法師十念法詳解(點擊查看)
👉👉👉十念法 👈👈👈
十念法念佛做功夫的訣竅
淨空老法師:我現在念佛跟從前念佛不一樣
學佛文集匯總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漢語拼音版)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視頻領讀版)
地藏菩薩本願經
(漢語拼音版)(視頻領讀版)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有聲書)
👉勸人學佛,從認識佛教下手
👉佛法的說明書《佛學十四講講記》
👉細講《弟子規》全集目錄
👉集福消災之道(太上感應篇)目錄
👉淨空老法師講解太上感應篇(195集)
👉佛說十善業道經 目錄(149集)
👉了凡四訓 全集目錄
👉阿難問事佛吉兇經 目錄(九十集)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講記 目錄
👉淨修捷要報恩談 合集
👉無量壽經(新加坡二次宣講 1994.11 共二十九集)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注(1-200集)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注
👉勢至圓通疏鈔菁華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目錄
👉無量壽經玄義(匯總)
👉《靜老說的話》匯總
👉無量壽經·親聞記 有聲書(合集目錄)
👉淨空老法師:怎樣念佛往生不退成佛 (助念答問)
👉《中峰三時繫念法事全集》
👉西方確指 (匯總)
👉地藏菩薩本願經 合集
👉釋自了法師專輯
念佛隨身聽
👇👇👇
聆聽淨公恩師慈悲恭念
佛念眾生,比眾生念佛,當切百千萬倍。
印光大師
![]()
![]()
誠願一切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