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青春語文專欄】青春語文已縱酒,立人培塑好還鄉

2021-01-20 語文溼地

五、以生命寫作為本,讓學生的自我遇見美好

葉聖陶在說:「國文教學自有它獨當其任的任,那就是閱讀與寫作的訓練。學生眼前要閱讀,要寫作,至於將來,一輩子要閱讀,要寫作。」青春語文倡導靈性閱讀,倡導生命寫作,將寫作看作是生命的道場,通過寫讓學生愛上自己,直至遇上那個最美的自己。這樣的寫作理念,將有用之寫變為無用之寫,將無用之寫變為人生大器。不去刻意教寫作,而是喚醒寫作的激情,讓寫作成為習慣,成為必需,成為狀態,為學生的一生幸福奠基。青春班主任,更是把師生當作寫作共同體,師生共寫,生生共寫,家長共寫,共同記錄,讓寫作成為通向心靈的橋梁,讓寫作變成師生共同行走的方式。

首先,王君老師二十年來堅持寫教育手記,將每一屆學生的青春歲月定格,成為孩子們一生的寶貴珍藏。每教一屆孩子,成為他們的班主任,王君老師就開始《史記》般的記錄,從入學第一天到在校最後一天,莫不如此。每三年的文字積累達到上百萬,正是這樣的恆久堅持,給學生樹立了滿滿正能量的榜樣。寫作情懷與職業情懷相依相存,大大提升了職業的幸福指數,進而讓學生在教師描繪的史詩願景裡向著陽光生長。

其次,通過「博客筆談」的形式,化解學生的負面情緒,讓學生、家長、社會共同交流某個問題,助力學生的思想成長。這樣的「筆談」是可以是老師先就某個學生的某個問題寫出自己的想法,談出自己的見解,也可以是在學生日記之後與學生進行「筆談」。中國的孩子學業負擔重,亦成為不爭的事實,好多學生對枯燥乏味的中學生活感到厭倦迷茫,一個名叫張晏的孩子在日記裡訴說自己的沉重與困惑,王君老師以那篇動人肺腑的《高考,生命能夠承受之重》與學生深入交流,學生讀完整篇文字以後,紛紛寫下讀後感言。這樣的循環式「筆談」交流,讓學生感到老師的真誠與坦蕩,也讓學生更加明確青春奮鬥的全部意義,對塑造學生健全美好的人格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班級進行微信播報活動後,王君老師每天堅持為學生的播報寫千字點評。洋洋灑灑,情真意切。一寫四年。老師的寫帶動了家長的評。

清華附中家長武材川這樣點評:

每每閱讀王老師的點評,都感覺文字如清泉流淌,表達伸展舒暢。特別感謝王老師對孩子們的教導,不僅限於語文學習本身,更在於對人生的指引。您讓孩子們懂得愛、學會包容!您能夠把自己熱愛的事情作為一生的職業,您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清華附中肖惠文家長這樣說:

謝謝王老師的精彩點評!每每閱讀王老師的點評真是一種享受,您如小溪般清澈的文字不僅滋潤了孩子們的心靈,也讓我們家長們受益匪淺。還記得去年開學不久,孩子每天回來都會給我講很多關於您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那次孩子過敏咳嗽,嗓子發炎在醫院輸液時,旁邊的孩子都拿著iPad 在玩遊戲,惠文卻拿著您寫的書津津有味地閱讀,愛不釋手……回想起這一年來孩子從不太喜歡語文,到現在特別喜歡上語文課,感慨萬千,是這豐富多彩的青春語文課堂讓孩子們不僅收穫了文學素養,更收穫了對生活的理解和熱愛。每日播報,每周隨筆,百家講壇,電影鑑賞,辯論賽……那麼多精彩的瞬間足以令孩子們珍藏一生!

 青春班主任的班級管理的最強妙招就是通過寫作喚醒學生沉睡的心靈,讓寫作變為師生共同的事業。在持之以恆的寫作中,讓學生開啟成長的密碼,在一種星垂平野的生命狀態裡安放自己的心靈,遇見更美好的自己。他們的生命狀態熱烈蓬勃,洶湧奔騰。這與青春語文高揚的生命寫作的旗幟一脈相承,讓孩子們的人生狀態水光瀲灩,山色蔥蘢。

綜上所述,青春語文的方針策略與青春班主任完美相融,手持語文彩練,舞出班級管理的青春風採。「左手當班主任,右手教語文」,是王君老師激情生活的載體與皈依,二者相諧相生,相互融合。因為,青春語文的課程,從來都是人間的生活課程,天然的生命課程,「立人」的思想貫穿始終,這與育人管理的思想如出一轍。正所謂:青春語文已縱酒,立人培塑好還鄉。

參考文獻: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 第2卷 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6

【2】杜威(美)《哲學的改造》張穎譯  陝西人民出版社 2006.5

【3】王君 《聽王君講語文教師成長》人民出版社   2014.6

【4】王君 《班主任,青春萬歲》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5.1

【5】葉聖陶《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5.2

【6】蘇霍姆林斯基(前蘇聯)《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 杜殿坤編譯 2016.3

【7】盧梭(法) 《愛彌兒》 葉紅婷譯  臺海出版社    2016.11

相關焦點

  • 【王君青春語文專欄】青春語文:你的教法就是你的活法(下)
    這樣的宏觀主題式閱讀學習,展現了青春語文文言學習的追求。從課程設置來看,它實現了文言文的拓展型文本學習,群文學習,誦讀式學習,「連滾帶爬」式「略讀」學習,教學效率很高。從精神追求來看,它實現了文言文的文化滲透,和學生的生命體驗貼近,對學生成長為一個完整智慧的人有很大幫助。
  •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青春」指的是什麼?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寫作背景 先了解下杜甫作此詩的背景。這是杜甫聽聞「安史之亂」結束後,驚喜欲狂並作了此詩。
  •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
    然而,值此遊玩的大好時節,呼朋引伴,與三五知己好友結伴而遊,白日放歌,青春作伴,看早鶯爭暖樹,見新燕啄春泥,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飽覽風物之雄奇,得感官運動之體驗,豈不更妙?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同為紅塵網中客,哪能名利不沾身?若想洗滌心靈,潛水是必不可少的。水皆漂碧,清澈見底,既可照人,又可鑑心。
  • 杜甫罕見的一首表達欣喜之情的詩: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杜甫的這首詩頗有白居易通俗易懂的詩歌特點,沒有華麗的詞藻,只是簡單的敘述。明代王嗣奭《杜臆》:「說喜者雲喜躍,此詩無一字非喜,無一字不躍。」
  • 杜甫寫「青春作伴好還鄉」時已經51歲,為何還說「青春作伴」?
    唐代詩壇高手如雲,杜甫是讓人很心疼的一個。一身才華,卻半輩子不得志,若是他真能像陶淵明、孟浩然一樣做個風度翩翩的隱士也就罷了,偏偏他生得一副悲天憫人的柔腸。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詩聖出手,自然是精品,這首詩無論是工整度還是意境,都令宋元明清的名家們讚嘆不已。全詩只有一個「喜」字,卻句句歡喜,筆意飛馳,一氣如注,原來杜甫高興起來是這般可愛!
  • 【青春語文】青春舞步,適合的就是最美的
    青春舞步,適合的就是最美的策劃:青春語文編輯部@語文溼地編輯:姜凌鴿 陸豔 羅碧芳 王星輝 胡永麗投稿
  •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臥龍泉】
    據傳遠古大禹時代,赤水河的土著居民濮人已善釀酒。漢代,今茅臺鎮一帶有了「枸醬酒」。《遵義府志》載:枸醬,酒之始也。我在《人生的修行之半滿人生》曾引用明末清初李密庵寫過一首《半半歌》(請大家關注回看),提到:「……飲酒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妍……」現代科學已證實,古人的這些認識和說法是正確的,一個人長期過量飲酒,壽命便會縮短十至十二年。
  • 青春作伴好還鄉?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突然想寫一寫關於故鄉的事情,關於我過去歲月裡最不想提起的過往。曾經無數次的慰藉,不是來自故鄉,而是朋友,陪我從故鄉走出的朋友。在我的概念裡,沒有「落葉歸根」之說。古資州,蜀渝通道,遙遠的「資陽人頭骨」證明了這裡的起源深遠。丹山鎮,二郎神擔山落地的小鎮。傳說有好山好水好風光,現實是老人小孩一堆聚。我的成長沒有父母的陪伴,我在一群孩童中長大。我小妹妹的成長也沒有父母陪伴,她在孤獨中長大。我很長一段時間裡並沒有認識到我們有什麼不同,直至我融不進人群,直至我妹妹在12歲時開始反抗一切。
  • 第1214季【青春課堂】求「無傷」,終被「誤傷」
    作者簡介王釵鷹,浙江紹興越州中學語文老師,89年生人。作為菜鳥老師、新手媽媽,無家學、少才情,只願憑藉一腔對生活、對教育的熱忱,信手寫點文字而已。17年,教學、育兒之餘,給自己築了一個文字的夢——寫好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小鷹初翔。
  • 青春語文之司豔平同質同人群文研究——岑參群詩閱讀教學設計
    其口語化的詩歌語言,讓人感到親切灑脫。悠揚流美的聲調給人以奔放明快的詩意感受。自由活潑的韻律,跌宕有致的節奏,顯示出一種豪邁的氣勢,傳達出火一般的激情,將給遠行者以極大的鼓舞力量。《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表現的不是一般的節日思鄉,而是對國事的憂慮和對戰亂中人民疾苦的關切。表面看來寫得平直樸素,實際構思精巧,情韻無限,是一首言簡意深、耐人尋味的抒情佳作。
  • 長影新作《青春作伴好還鄉》進入後期製作
    由長影出品的重點影片《青春作伴好還鄉》目前在緊張的後期製作中,這部電影是青年導演趙琦繼電影《李保國》之後又一部農村題材力作。影片講述的是在黨的精準扶貧政策引領下,清華大學畢業生勵志返鄉創業並想召集更多的優秀人才回歸家鄉的故事。
  • 青春印記:原創詩歌系列(六)——《青春年華》
    編者按:青春是什麼?果戈理說:青春終究是幸福,因為它有未來。
  • 長影新片《青春作伴好還鄉》導演趙琦:好電影是有溫度的
    &nbsp&nbsp&nbsp&nbsp由長影出品的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獻禮影片《青春作伴好還鄉》,目前在緊張的後期製作中,該片是曾執導電影《李保國》的導演趙琦的又一部農村題材力作,講述了清華大學畢業生勵志返鄉創業並想召集更多優秀人才回歸家鄉的故事。
  • 【語文渡渡】流浪的壯壯
    可是眼下——「月月,你趕緊把這隻貓送人,我不想替你伺候。」「我自己養。」「開了學呢?」「開了學我就把它帶走。」「學校讓養貓?你怎麼學習?」「我把它放學校裡就行。到點給它吃的。」算了算了。作娘的永遠也犟不過女兒。亂就亂吧,髒就髒吧,隨它去吧。說話我都累得慌。
  • 【王君青春語文專欄】生而為師,我們與惡的距離
    當喬安所有積壓已久的情緒漸漸被疏導後,她慢慢重新找到了自我,終於以非凡的勇敢站立起來,決心不再做「受害者家屬」。李曉文在自閉兩年,且經歷了倉皇逃竄的流亡生活之後,在尹思悅的信任幫助下,終於不再躲藏,而選擇勇敢正對受害者家庭的「報復」。隨著女兒的站立,她的父母在女兒的「威脅下」,也終於選擇了女兒的選擇,站出來盡己所能承擔責任,勇敢面對大眾,重新開始生活。
  • 長影新片《青春作伴好還鄉》,聽主演葉祖新如何詮釋劇中人
    由長影出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題材的重點影片《青春作伴好還鄉》目前在緊張地後期製作中。11月17日,記者通過長影集團聯繫到該片男主角管松江的扮演者——青年演員葉祖新,聽他講述塑造角色背後的故事。在葉祖新看來,管松江就是生活在大家身邊的人,他只是在脫貧攻堅的大時代下毅然返鄉的眾人之一,雖然是一位普通的小人物,但卻在奮鬥中散發出了不小的魅力。葉祖新和管松江都是在日新月異的中國發展中成長起來的自信一代,「現代感」,本來就是他們共同的時代標籤。
  • 電影《青春作伴好還鄉》在我市順利殺青 預計年底前將在大銀幕上與...
    電影《青春作伴好還鄉》在我市順利殺青 預計年底前將在大銀幕上與您「光影相約」 2020-10-15 19:5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葉祖新加盟長影新片《青春作伴好還鄉》,塑造新時代有為青年
    由長影出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獻禮影片《青春作伴好還鄉》目前在緊張的後期製作中。青年演員葉祖新在該片中飾演男主角管松江,在脫貧攻堅的大時代中毅然返鄉、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塑造出一個有血有肉、有哭有笑、有熱血有柔情、有創業雄心更有拼搏鬥志的新時代有為青年形象。
  • 被嫌棄的語文,也被誤解太久了
    要是每個語文老師都像謙大爺那麼有梗,倒也不怕走神 / 電影《老師·好》儘管名列「語數外」三大金剛之首,在高考中佔著150分的分量,但實際上,語文在老師、家長和學生心中能稱出幾兩肉,看看校外補習班的數量就知道了。跟其他科目比起來,語文最叫學子嫌棄的,就是分數不由人掌控。
  • 【王君青春語文專欄】尋找「最美的姿勢」裡最真的情感——《快樂作文》專欄「我們的寫作故事」2020年第十期
    「小學課文裡有一篇文章就叫『最美的姿勢』寫的汶川地震裡的譚老師救護學生……」「《老王》裡的那個瘦骨嶙峋的老王臨終前還要給楊絳一家來送大雞蛋,不想要錢卻又只得拿錢的那一瞬間是最美的姿勢,處處為對方考慮……」「《臺階》裡的父親一口氣背三塊大青石板,我覺得那是最美的姿勢……」我來,我來,學生們開始迫不及待,教室裡炸開鍋:「《再塑生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