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導讀30-2蘇丹和基督徒的蛋餅

2021-01-16 網易

2021-01-05 10:56:32 來源: 我是米琪美食日記

舉報

  第二節 蘇丹和基督徒的蛋餅

  蓋貝伊(Qaitbay,噶伊特貝),1468-1495/96年間的馬木魯克蘇丹。

  馬木魯克早期的蘇丹多為突厥奴隸,稱作伯海裡系;後半段的蘇丹多為高加索奴隸,稱布爾吉系。布爾吉系蘇丹時期,充滿了陰謀、暗殺、無信、殘忍、無能、墮落,是敘利亞-埃及史上最黑暗的時代。

  布爾吉系的蘇丹中蓋貝伊算是在位時間最長的,也是最有名和最成功的。他留下了一些建築,現在還依然存在。

  下圖,亞歷山大裡亞的蓋貝伊城堡,看上去很受十字軍影響(圖片自網絡)。

  

  書中說蓋貝伊曾被流放過耶路撒冷,並與方濟會修士有些交往,還喜歡吃法國菜(蔬菜蛋餅)。後來他當了蘇丹,就對基督徒有所回報。比如把錫安山(大衛墓和最後晚餐)還給了基督徒,準許他們修建教堂,還歡迎託缽(修會)會士到開羅去。

  託缽修會是中世紀歐洲出現的一些修會,所謂「託缽」,顧名思義就是拿著碗要飯,有乞食苦修的意思(鼻祖可能是古希臘犬儒學派的第歐根尼)。著名的四大託缽修會有前面提到過的兩個,多明我會和方濟會,還有奧斯丁會和加爾默羅會。耶穌會不算是託缽修會。

  回到書中,託缽會士想報復猶太人,蘇丹蓋貝伊就禁止猶太人靠近錫安山,違者處死。

  我在羅浮宮拍到過一幅威尼斯畫家喬瓦尼.貝利尼的《1511年威尼斯代表團訪問大馬士革》,表明威尼斯當時與馬木魯克王朝有商業往來,雖然1511年時,蘇丹蓋貝伊已經死了十多年,但牆上的徽章還是蓋貝伊的。

  

  1453年,奧斯曼帝國終於攻下了君士坦丁堡,隨後改名伊斯坦堡。而之前的穆斯林多次圍攻都未成功。

  奧斯曼帝國的王位爭奪多為血腥的屠殺(後面再介紹),1481年,在王位廝殺戰中落敗的奧斯曼王子傑姆蘇丹(Jem sultan, 或Cem,徵服者穆罕默德二世的兒子,巴耶齊德二世的異母弟弟)前來開羅投奔蓋貝伊,蓋貝伊天真地想利用傑姆蘇丹分化瓦解奧斯曼帝國,還主動提出將耶路撒冷讓給傑姆。

  這位傑姆蘇丹後來又相繼投奔到羅德島的聖約翰醫院騎士團(即後來的馬爾他騎士團)、法王(查理八世)、羅馬教皇(亞歷山大六世),最後死在那不勒斯附近的卡普阿。這些基督君主收留傑姆的動機是為了用他來制約巴耶齊德二世,相當於人質,所以當傑姆死後,奧斯曼就開始了對歐洲的進攻,首先就是與威尼斯開戰,進而控制了地中海。

  而收留傑姆又讓馬木魯克與奧斯曼(巴耶齊德二世)的關係惡化。

  這一時期,位於伊朗的波斯薩菲(薩法維)王朝崛起,薩菲王朝的奠基者伊斯瑪儀以十二伊瑪目派(什葉派的最大分支)統一國家(現在的伊朗還是以十二伊瑪目派為主)。

  薩菲王朝是奧斯曼帝國的主要敵人,而馬木魯克暗中與薩菲聯手,再加上收留傑姆,讓馬木魯克捲入與奧斯曼的戰爭,最終被奧斯曼蘇丹塞利姆一世所滅(1517年),奧斯曼獲勝的一大原因就是火器的使用,即冷兵器時代向熱兵器時代轉變的分水嶺。

  此時,馬木魯克還有一個競爭對手,就是依靠航海能力變強的歐洲小國葡萄牙。1498年,達伽馬發現了好望角的新航路,歐洲、阿拉伯與印度的貿易(主要是香料)就不再經過埃及敘利亞了,造成了馬木魯克經濟上的重大損失,加上葡萄牙海軍還經常攻擊紅海和印度洋上的穆斯林船隊,這讓馬木魯克蘇丹大為惱火,蘇丹甚至威脅教皇,如果不制止葡萄牙人,他將摧毀聖地耶路撒冷。不過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耶路撒冷三千年》導讀-前言和序
    614年,波斯薩珊皇帝霍斯勞二世派將軍沙赫巴勒茲圍困並攻陷了耶路撒冷,猶太首領與薩珊結盟,聖墓教堂被焚毀,牧首被囚,真十字架和其他聖物被掠去薩珊帝國首都泰西封(伊拉克),大批基督徒被屠殺,城市被毀。617年,猶太首領被基督徒暴動所殺,薩珊統治者指定了新的基督徒首領。
  • 《耶路撒冷三千年》導讀31蘇萊曼的偉業|奧斯曼|蘇詩丁|穆罕默德|...
    1517年,塞利姆一世滅了馬木魯克,並佔領了耶路撒冷。從此包括耶路撒冷在內的中東地區被奧斯曼蘇丹統治了四個多世紀。  書中說1520年,塞利姆去世時,只有一個兒子還活著。原因是早期的奧斯曼蘇丹王位爭奪的一個習俗(徵服者穆罕默德二世所創),蘇丹繼位後,通常他的所有兄弟幾乎都要被殺死,這一習俗也影響到蘇丹的王子們。
  • 《耶路撒冷三千年》共讀⑨:毀滅,第二聖殿被毀,猶太人被驅逐
    今天我們正式進入《耶路撒冷三千年》共讀的第九天~每次看到你們在留言區打卡,都覺得很開心。畢竟生活中的誘惑太多,能夠堅持每天學習一點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為了帶領更多人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我特意設置了一個打卡模式,你可以點進去查看往期回顧,也可以記錄下你的學習心得,和書友們互動。每天和大家一起,進步一點點,一起開打卡吧
  • 《耶路撒冷三千年》[英] 西蒙·蒙蒂菲奧裡
    大家好,今天說的這本書叫做《耶路撒冷三千年
  • 《耶路撒L三千年》導讀20-1&2法蒂瑪王朝
    909年,法蒂瑪王朝始建於北非突尼西亞,按照本書的說法,在猶太投機者伊本.凱利斯的鼓動下,法蒂瑪的第四任哈裡發穆伊茲派他的將軍昭海爾.綏基利於969年攻佔了埃及,取代了伊赫希德王朝在那裡(敘利亞、埃及、巴勒斯坦)的統治。
  • 《耶路撒冷三千年》共讀④:建國,以色列王國即宗教聖地
    今天我們正式進入《耶路撒冷三千年》共讀的第四天~每次看到你們在留言區打卡,都覺得很開心。畢竟生活中的誘惑太多,能夠堅持每天學習一點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為了帶領更多人養成讀書的好習慣,我特意設置了一個打卡模式,你可以點進去查看往期回顧,也可以記錄下你的學習心得,和書友們互動。每天和大家一起,進步一點點,一起開打卡吧
  • 耶路撒冷談話錄
    「耶路撒冷自然名不虛傳。」我如同掉入五維世界的老鼠,被種種神聖訊息的洪流弄得暈頭轉向。腦中浮現那個曾傳奇般和平接收耶路撒冷的日耳曼人腓特烈二世,他入城之後詢問伊斯蘭教法官,「為什麼昨晚沒有聽到宣禮聲?我待在耶路撒冷的目的就是要聽見宣禮聲以及祈禱時的哭聲。」 這位成長與西西里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能熟練書寫阿拉伯文,卻鄙視羅馬教皇,以至於屢屢被開除教籍。
  • 奧斯曼蘇丹的王子投奔基督世界,很多歷史你可能並不了解
    第二節 蘇丹和基督徒的蛋餅蓋貝伊(Qaitbay,噶伊特貝),1468-1495/96年間的馬木魯克蘇丹。馬木魯克早期的蘇丹多為突厥奴隸,稱作伯海裡系;後半段的蘇丹多為高加索奴隸,稱布爾吉系。布爾吉系蘇丹時期,充滿了陰謀、暗殺、無信、殘忍、無能、墮落,是敘利亞-埃及史上最黑暗的時代。布爾吉系的蘇丹中蓋貝伊算是在位時間最長的,也是最有名和最成功的。
  • 十字軍被破碎的美夢,薩拉丁率軍重創十字軍,攻破耶路撒冷王國
    在短短的幾年裡,十字軍佔領了近東地區大片土地,並相繼建立了愛德薩伯國特裡波裡伯國、安條克公國和耶路撒冷王國等四個十字軍國家。這幾個伯國和公國都隸屬於耶路撒冷王國。到12世紀,伊斯蘭教國家開始團結起來,逐漸蠶食十字軍在東方的領地。 尤其是在12世紀後期,當薩拉丁當上埃及蘇丹時,這幾個十字軍國家便開始進入了風雨飄搖、朝不保夕的時期。
  • 《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蒙蒂菲奧裡:歷史學家應該親歷戰爭
    儘管事實上,他是以一系列暢銷的非虛構歷史著作收穫聲名的,包括《耶路撒冷三千年》、《青年史達林》、《羅曼諾夫王朝》、《史達林》。目前,前三部作品的中文 版已被中國內地引進、出版。這是西蒙·蒙蒂菲奧裡在《耶路撒冷三千年》一書中為他的曾叔祖父、以色列的民族英雄摩西·蒙蒂菲奧裡爵士撰寫的篇章開頭。2011年,他完成了個人最成功的歷史著作——《耶路撒冷三千年》。這是一本在全球範圍內取得成功的現象級暢銷書,當年獲得英國非虛構類圖書年度暢銷榜第一名、《經濟學人》年度好書獎。
  • 《耶路潵冷三千年》導讀40-2、3 英國王子與俄羅斯大公
    第二節 耶路潵冷刺青:英國王子和俄羅斯大公1875年,埃及帕夏,也就是本書中所指的阿爾巴尼亞人政權,因為財政危機,將帕夏所持的蘇伊士運河股份以400萬英鎊的價格賣給了大英帝國。1877-1878的俄土戰爭,使奧斯曼帝國失去了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諸國。但這一結果引起普魯士和英國等國的不滿,於是1878年的柏林會議上,迪斯雷利和俾斯麥等制定了柏林條約,逼迫俄國又讓出了一些戰爭所得利益。英國實際上控制了埃及。
  • 耶路撒冷—完全的聖地
    公元前516年,所羅門王為約櫃建造了一座廟宇,約櫃深受猶太人的崇敬。它在公元70年被羅馬人摧毀,現在只剩下這堵牆了。猶太人(和其他一些人)來到教堂前祈禱,常常把手寫的祈求生育、金錢或健康的紙條塞進他們能找到的任何縫隙裡,希望能直接與上帝取得聯繫。坐在我旁邊的女人告訴我,她祈禱化療後頭髮能重新長出來,我的心都碎了。
  • 《耶路潵冷三千年》導讀38 摩西.蒙蒂菲奧裡
    1855年7月18日,摩西.蒙蒂菲奧裡在聖殿山上禮節性地撕碎了他的衣服,撕裂衣服是猶太人祭祀聖殿山的一個傳統形式,而禁止猶太人登上聖殿山的禁令,可能從羅馬時代就開始了,而由於蒙蒂菲奧裡爵士的地位和英國背景,才被特批進入,書中稱他是參觀聖殿山的第一個西方猶太人。但他還也只是坐在轎子內,腳沒有落地(似乎不違反禁令)。同時還有埃及帕夏派給他的一個百人衛隊做保護。
  • 耶路撒冷為什麼會被稱為「聖城」?看完你就知道了
    亞當」,上帝和猶太先祖亞伯拉罕約定,將包括耶路撒冷在內的「流蜜和奶」的迦南地許給猶太人,其後裔在這裡「永遠為王」,猶太人則是一直侍奉上帝的子民。穆斯林認為在阿克薩清真寺朝拜1次,相當於在其他清真寺朝拜500次,地位僅次於麥加的禁寺和麥地那的先知清真寺。 就基督教而言,耶路撒冷也神聖高尚。眾所周知,公元1世紀時,耶酥出生在耶路撒冷南郊的伯利恆。公元30年時,他三次進入耶路撒冷收徒、傳教、布道,最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3天後,耶酥復活,40天後,他飛升天堂。
  • 聖殿騎士團守護了聖杯,卻沒能守住耶路撒冷
    公元五六世紀,伊斯蘭崛起,阿拉伯人佔領了耶路撒冷,在這裡營造他們自己的清真寺——阿克薩清真寺和圓頂清真寺等等。耶路撒冷和聖殿山從此進入了伊斯蘭時代。再往後,公元11世紀末,即1096-1099年,發生了第一次十字軍東徵。
  • 耶路撒冷有什麼魅力?為何三大宗教都想要她?
    耶路撒冷這塊地最早是屬於猶太人的,他們在聖殿山上蓋了一座聖殿,不過在公元前589年整個城市被巴比倫給毀滅了,他們綁架了猶太人並且不準他們回到耶路撒冷。但是過了50年之後,波斯帝國崛起幹掉了巴比倫,他們把猶太人放了回來,之後他們又在同一個地方蓋了一座2號聖殿。
  • 耶路撒冷為何是三教聖地
    耶路撒冷,希伯來語意謂和平,歷經滄桑,這裡是三大宗教的誕生地。耶路撒冷同時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聖地。在耶路撒冷老城區方圓一公裡之內,漫步老街……聽到天主教堂的鐘聲跟哈裡路亞的聖歌,還有回教穆斯林的祈禱誦經,加上猶太教士的誦經低吟。簡而言之,猶太教衍生出了基督教,隨後又衍生出伊斯蘭教。
  • 以色列為什麼不能和穆斯林共享聖城耶路撒冷?_澎湃新聞-ThePaper
    提交 有1個回答 王戎 2020-01-02 耶路撒冷分為西耶路撒冷和東耶路撒冷
  • 《耶路潵冷三千年》導讀24-4阿莫利和阿格尼絲
    第四節 阿莫利和阿格尼絲:配不上聖城的王后1163年鮑德溫三世病死,沒有後代,他的弟弟,雅法和阿什克倫的公爵阿莫利(Amalric,阿馬爾裡克,法語:Amaury,與阿莫利離婚後,依然保留雅法和阿什克倫公爵夫人的稱號和俸祿。阿格尼絲後來改嫁另一十字軍貴族,但由於她與阿莫利的幾個孩子後來繼位耶路潵冷王,阿格尼絲的影響還要持續一段時間,那是後話。阿莫利看似其貌不揚,但卻還算是智勇雙全。他幾乎能改寫歷史,但最終未成功,下節再說。
  • 100年前阿拉伯人在「聖城」耶路撒冷製造了一場暴亂
    阿拉伯人準備前往參加「納比慕沙節」1920年4月4日,「聖城」耶路撒冷的城市廣場上聚集的人們正期待著「納比慕沙節」的開始。創造它的原因主要是阻止復活節前夕湧入耶路撒冷的基督徒朝聖者的傳教行為。在聖城裡,基督徒正在慶祝復活節,猶太人正在為逾越節做準備。1917年英軍佔領巴勒斯坦,隨後英、土籤訂停戰協定,英國成為巴勒斯坦新的統治者。1917年英國外交大臣亞瑟·巴爾弗爾承諾英國支持建立猶太人家園,這樣的主張讓「聖城」的基督徒和穆斯林感到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