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驅車前往耶路撒冷,途中要經過一片起伏的土地,這片土地是由猶太山脈形成的,每一個山坡上的角落和縫隙裡都有一些石頭建築,它們緊緊地擠在一起。傍晚陽光的金色色調有時以驚人的斑駁效果灑滿了整個景色。
這是聖經的樣子,讓我準備好了世界上唯一的目的地,在那裡,三種一神論宗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獨一無二的精神氛圍。
耶路撒冷被整齊地劃分成四個區,我們從猶太人區出發。我們的第一個目的地是舊城標誌性的哭牆。有許多大門通往古城,我們從邁蒙尼德斯門進入,通過機場式的安全設施到達城牆。
公元前516年,所羅門王為約櫃建造了一座廟宇,約櫃深受猶太人的崇敬。它在公元70年被羅馬人摧毀,現在只剩下這堵牆了。猶太人(和其他一些人)來到教堂前祈禱,常常把手寫的祈求生育、金錢或健康的紙條塞進他們能找到的任何縫隙裡,希望能直接與上帝取得聯繫。坐在我旁邊的女人告訴我,她祈禱化療後頭髮能重新長出來,我的心都碎了。如果說有一座紀念碑可以表達人類最深的絕望和最衷心的渴望,那就是這座有著2000年歷史的石牆。
從牆腳的地上往下看,我看到了數百條信息,這些信息都是新候選人添加他們的備忘錄時漏掉的。沒有一個被毀滅,因為這些後來被守門人埋葬了。這一切都很美,但我發現氣氛非常沉悶。
這裡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清真寺——圓頂清真寺(建於公元691年)的所在地,是穆斯林的聖地。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就是從這裡升天的。我可以看到它金色的穹頂在午後的陽光下閃閃發光,讓我認出它來。
當我離開欄杆外的露天祈禱廣場時,我看到一位牧師正興致勃勃地安排他的信徒(波蘭朝聖者)拍照,他很高興能以這面牆為背景。我去給現場拍了一張照片,當他看到我時,他不由自主地擺出了一個愉快而詼諧的姿勢。
後來,我在Dolorosa大道(十字架的14個站)又見到了這個塵世的牧羊人和他的羊群,帶領他們沿著耶穌從審判到受難的曲折道路前進。
它穿過穆斯林區,在聖墓教堂或復活教堂的基督徒區結束。
這座最神聖的教堂的入口是一扇不起眼的棕色門,但進入內部的臺階是一塊高於地面的石板,被稱為聖膏石。據說這裡是基督被埋葬的地方,我看著滿懷信心的人滿懷崇敬地親吻和撫摸著石頭。
所有教派都在教堂的不同地方舉行自己的禮拜儀式。我目睹了在中央穹頂舉行的天主教禮拜儀式。人群被分散到兩邊,為遊行讓路。令我吃驚的是,我的滑稽牧師走在遊行隊伍的前面,他走過時向我眨了眨眼。
儘管穆斯林和猶太人與當地人關係緊張,但令人欣慰的是,在底層,一切如常。
我在阿拉伯市場裡轉來轉去,翻找黃金飾品、花哨的圍巾和頭巾。
後來,在山坡上的商店裡,我加入了猶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的行列,學習討價還價的藝術,最後買回了幾件便宜的首飾。一天的行程在一家露天咖啡館結束,我和各式各樣的以色列人一起喝著土耳其風格的咖啡,而戴著綬帶的猶太猶太教徒則從我身邊走過。在背景中,我可以聽到宣禮塔附近穆斯林的祈禱聲。
耶路撒冷有三個必看的博物館——包括近5萬平方米的以色列博物館和一個6英畝的雕塑園,裡面匯集了幾個世紀的歷史文物——最吸引人的是《神殿之書》和《死海古卷》。外面有一座寺廟時代的城市模型。聖經土地博物館通過考古學講述了這座城市存在三千年的故事。
第三個,也許是最令人痛心的,是國際大屠殺博物館。
傍晚時分離開耶路撒冷意味著情緒上要準備迎接現代海濱城市特拉維夫的明亮燈光。當我們要離開的時候,馬車夫停下車來,這樣我們就可以看到耶路撒冷的山頂景色了。耶路撒冷古老的奶油色石頭建築一直延伸到山腳下,此刻都沐浴在夕陽的金紅色調中。
這讓我想起了巴比倫的《塔木德》中的一段描述:「人間有十種美麗;9個被耶路撒冷佔領,1個被世界其他地方佔領。「你必須親眼看到才能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