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完全的聖地

2020-12-26 成為自己得太陽

我們驅車前往耶路撒冷,途中要經過一片起伏的土地,這片土地是由猶太山脈形成的,每一個山坡上的角落和縫隙裡都有一些石頭建築,它們緊緊地擠在一起。傍晚陽光的金色色調有時以驚人的斑駁效果灑滿了整個景色。

這是聖經的樣子,讓我準備好了世界上唯一的目的地,在那裡,三種一神論宗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獨一無二的精神氛圍。

耶路撒冷被整齊地劃分成四個區,我們從猶太人區出發。我們的第一個目的地是舊城標誌性的哭牆。有許多大門通往古城,我們從邁蒙尼德斯門進入,通過機場式的安全設施到達城牆。

公元前516年,所羅門王為約櫃建造了一座廟宇,約櫃深受猶太人的崇敬。它在公元70年被羅馬人摧毀,現在只剩下這堵牆了。猶太人(和其他一些人)來到教堂前祈禱,常常把手寫的祈求生育、金錢或健康的紙條塞進他們能找到的任何縫隙裡,希望能直接與上帝取得聯繫。坐在我旁邊的女人告訴我,她祈禱化療後頭髮能重新長出來,我的心都碎了。如果說有一座紀念碑可以表達人類最深的絕望和最衷心的渴望,那就是這座有著2000年歷史的石牆。

從牆腳的地上往下看,我看到了數百條信息,這些信息都是新候選人添加他們的備忘錄時漏掉的。沒有一個被毀滅,因為這些後來被守門人埋葬了。這一切都很美,但我發現氣氛非常沉悶。

這裡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清真寺——圓頂清真寺(建於公元691年)的所在地,是穆斯林的聖地。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就是從這裡升天的。我可以看到它金色的穹頂在午後的陽光下閃閃發光,讓我認出它來。

當我離開欄杆外的露天祈禱廣場時,我看到一位牧師正興致勃勃地安排他的信徒(波蘭朝聖者)拍照,他很高興能以這面牆為背景。我去給現場拍了一張照片,當他看到我時,他不由自主地擺出了一個愉快而詼諧的姿勢。

後來,我在Dolorosa大道(十字架的14個站)又見到了這個塵世的牧羊人和他的羊群,帶領他們沿著耶穌從審判到受難的曲折道路前進。

它穿過穆斯林區,在聖墓教堂或復活教堂的基督徒區結束。

這座最神聖的教堂的入口是一扇不起眼的棕色門,但進入內部的臺階是一塊高於地面的石板,被稱為聖膏石。據說這裡是基督被埋葬的地方,我看著滿懷信心的人滿懷崇敬地親吻和撫摸著石頭。

所有教派都在教堂的不同地方舉行自己的禮拜儀式。我目睹了在中央穹頂舉行的天主教禮拜儀式。人群被分散到兩邊,為遊行讓路。令我吃驚的是,我的滑稽牧師走在遊行隊伍的前面,他走過時向我眨了眨眼。

儘管穆斯林和猶太人與當地人關係緊張,但令人欣慰的是,在底層,一切如常。

我在阿拉伯市場裡轉來轉去,翻找黃金飾品、花哨的圍巾和頭巾。

後來,在山坡上的商店裡,我加入了猶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的行列,學習討價還價的藝術,最後買回了幾件便宜的首飾。一天的行程在一家露天咖啡館結束,我和各式各樣的以色列人一起喝著土耳其風格的咖啡,而戴著綬帶的猶太猶太教徒則從我身邊走過。在背景中,我可以聽到宣禮塔附近穆斯林的祈禱聲。

耶路撒冷有三個必看的博物館——包括近5萬平方米的以色列博物館和一個6英畝的雕塑園,裡面匯集了幾個世紀的歷史文物——最吸引人的是《神殿之書》和《死海古卷》。外面有一座寺廟時代的城市模型。聖經土地博物館通過考古學講述了這座城市存在三千年的故事。

第三個,也許是最令人痛心的,是國際大屠殺博物館。

傍晚時分離開耶路撒冷意味著情緒上要準備迎接現代海濱城市特拉維夫的明亮燈光。當我們要離開的時候,馬車夫停下車來,這樣我們就可以看到耶路撒冷的山頂景色了。耶路撒冷古老的奶油色石頭建築一直延伸到山腳下,此刻都沐浴在夕陽的金紅色調中。

這讓我想起了巴比倫的《塔木德》中的一段描述:「人間有十種美麗;9個被耶路撒冷佔領,1個被世界其他地方佔領。「你必須親眼看到才能相信。

相關焦點

  • 耶路撒冷為何是三教聖地
    耶路撒冷,希伯來語意謂和平,歷經滄桑,這裡是三大宗教的誕生地。耶路撒冷同時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聖地。在耶路撒冷老城區方圓一公裡之內,漫步老街……聽到天主教堂的鐘聲跟哈裡路亞的聖歌,還有回教穆斯林的祈禱誦經,加上猶太教士的誦經低吟。簡而言之,猶太教衍生出了基督教,隨後又衍生出伊斯蘭教。
  • 《耶路撒冷三千年》[英] 西蒙·蒙蒂菲奧裡
    耶魯撒冷作為一個朝拜聖地,千年來被不斷搶奪,耶路撒冷究竟是哪個國家的?這幾乎是全世界人民都想知道的問題。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聖地,或為理想高地,或為情感聖地。就像猶太人心中的耶路撒冷,神聖、至高無上,值得一生守望。
  • 聖殿騎士團守護了聖杯,卻沒能守住耶路撒冷
    巴比倫摧毀了所羅門聖殿,幾十年之後,舊所羅門聖殿就完全消失了。但是再過了幾十年之後,巴比倫被波斯帝國居魯士大帝消滅掉了。居魯士大帝對猶太人比較友好,允許那些被巴比倫擄掠過去的人返回耶路撒冷。於是在公元前520年,那些回到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即流亡者建造了第二聖殿。此前的第一聖殿是所羅門建的。
  • 圖像讀城:永遠不是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城中珍寶無數,藝術品萬千,幾乎難以計數。但耶路撒冷城,作為一個圖像志中的形象,在藝術史上的路線卻驚人的單純:是一個地理位置,一個完美模型,一個幻想出來的背景。它從來不是它自己。《耶路撒冷地圖》,馬賽克,6世紀,發掘於約旦馬達巴聖喬治教堂耶路撒冷成為人類精神的方向,是因為是三大亞伯拉罕宗教的聖地。
  • 既熟悉又陌生的「聖城」耶路撒冷
    大家對耶路撒冷的熟悉,多是來自新聞裡的中東戰爭,陌生是因為我們對他的歷史卻知道得很少。為什麼這裡總是戰爭不斷?為什麼這裡會成為三大宗教的聖地?下面始末君就帶您看三個景點,為什麼呢?不是歷史課嗎?因為這三個景點串聯了耶路撒冷的整個歷史。
  • 《耶路撒冷三千年》導讀-前言和序
    600年,羅馬教皇格裡高利一世下令在耶路撒冷修建一座醫院,用來醫治和接待前往聖地的拉丁朝聖者。610年,耶路撒冷聖殿山開始成為伊斯蘭信徒們朝拜的熱點,在麥加之前是穆斯林朝拜的方向。1054年,東西教會大分裂,耶路撒冷教會歸於希臘東正教會,所有聖地的基督徒都歸於耶路撒冷正教會管轄,這也是引發十字軍東徵的因素之一。1073年,同為伊斯蘭的突厥人塞爾柱帝國取代了法蒂瑪王朝,佔領了耶路撒冷。
  • 《耶路撒冷三千年》共讀④:建國,以色列王國即宗教聖地
    時間一晃就來到了公元前1050年,一場對以色列人來說無敵重要的戰鬥,一位決定耶路撒冷命運的大人物即將登上歷史舞臺。‌‌他是誰呢?‌‌ 大衛‌‌打敗業務司奪取耶路撒冷之後,以色列人又碰到了另一個強大的對手,那就是非利士人。‌‌ 雙方開始對決,一言不合就決定陣前單挑。‌‌
  • 女子在西牆前揮「屬靈寶劍」被警察帶走:提防耶路撒冷綜合症!
    醫學將之定義為【耶路撒冷綜合症】。耶路撒冷綜合症典型的症狀就是來到耶路撒冷後,表現出精神異常的現象。包括一些由宗教主題引起的強烈精神困擾,錯覺,妄想,過度幻想無法自拔,或其他類似精神病的體驗。根據以色列衛生部統計,以色列每年都會出現五十個左右「耶路撒冷綜合症」患者。
  • 以色列為什麼不能和穆斯林共享聖城耶路撒冷?_澎湃新聞-ThePaper
    提交 有1個回答 王戎 2020-01-02 耶路撒冷分為西耶路撒冷和東耶路撒冷
  • 《天國王朝》:耶路撒冷毫無價值,也是無價之寶,唯有愛才能救贖
    以十字軍,聖殿騎士,耶路撒冷城的爭奪為背景的《天國王朝》,沒有拿鮑德溫王朝和薩拉丁的歷史說事,而是塑造了一個從法國村莊走向耶路撒冷尋求救贖的巴利安,如何從鐵匠變成拯救耶路撒冷百姓的大丈夫。作為主角,巴利安到耶路撒冷去的背景是這樣的:原本他在村子裡做鐵匠,哥哥是神父。
  • 【專業·歷史】耶路撒冷最後的榮光----鮑德溫四世!
    1161年,耶路撒冷大教堂,提爾大主教在為一個嬰兒做洗禮。主持洗禮的是這個嬰兒的伯父,也是他的教父——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三世。
  • 西奈山與耶路撒冷 (十八)
    25這夏甲二字是指著阿拉伯的西奈山,與現在的耶路撒冷同類,因耶路撒冷和她的兒女都是為奴的。26但那在上的耶路撒冷是自主的,她是我們的母。(加4:21-26) 我們元老監督在講道的時候,說過這樣的話「以色列百姓從西奈山直到進入到迦南地經歷了多少年?」想不起來嗎?他說經歷了一千五百年。聽過嗎?聽過他這樣說嗎?他經常這樣說。
  • 領略三教聖地,感受不同的文化風俗
    提起以色列,必然和中東戰爭相連,而三教聖地、耶路撒冷、伯利恆、巴以路線圖、隔離牆,這些詞,確實非常燒腦,斷斷續續翻閱了些資料、書籍,又看了影像資料,總算稍微釐清了些眉目,去那些地方看看的想法愈發強烈,感覺功課做的差不多了,該出發了。
  • 耶路撒冷這7種精美伴手禮,你心動嗎?
    無論你是虔誠的信徒、有品位的藝術品收藏家、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探險家還是青春洋溢的學生族,來耶路撒冷旅行,都能在這裡找到你喜歡的旅行紀念品和特色禮物。從宗教藝術品到紀念衫,從食品食材到化妝品和飾品,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你找不到。
  • 耶路撒冷:耶穌被釘上十字架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有圖有真相
    在耶路撒冷,我遇到從英國過來的David,四十多歲,是一名商人,人很和善,到過北京、上海和香港,正在與家人來以色列作朝聖旅行。他計劃用十天的時間朝拜與耶穌有關的聖跡。我說以色列很小呢,要那麼長時間麼?《聖經》本身就是一部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區旅行的嚮導書。
  • 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但是耶路撒冷現在卻不在西方的控制下?
    「中國不能失去山東,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中國的山東已經回來了,可是西方的耶路撒冷卻依舊沒有拿回來?西方世界在近代和現代如此的輝煌,卻沒有把「聖城」耶路撒冷掌握在手裡?而在中世紀卻要發動那麼多次的十字軍東徵想要奪回耶路撒冷卻大多都遭遇慘敗。這到底是為啥呀,圖啥呀。
  • 以色列-耶路撒冷 約旦-死海十日遊記
    「露天劇場」,就在古城祭壇的山腳下,完全在石山上雕刻而成。美女背影神秘的團友我就像一個辛苦的步道家,累了,在休息,阿們。第八天開始最後的晚餐地方摩西十戒大衛的墓,聖母教堂哭牆又稱西牆,是耶路撒冷舊城古代猶太國第二聖殿護牆的一段,也是第二聖殿護牆的僅存遺址,長約50米,高約18米,由大石塊築成。猶太教(Judaism)把該牆看作是第一聖地,教徒至該牆必須哀哭,以表示對古神廟的哀悼並期待其恢復。
  • 耶路撒冷談話錄
    「耶路撒冷自然名不虛傳。」我如同掉入五維世界的老鼠,被種種神聖訊息的洪流弄得暈頭轉向。腦中浮現那個曾傳奇般和平接收耶路撒冷的日耳曼人腓特烈二世,他入城之後詢問伊斯蘭教法官,「為什麼昨晚沒有聽到宣禮聲?我待在耶路撒冷的目的就是要聽見宣禮聲以及祈禱時的哭聲。」 這位成長與西西里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能熟練書寫阿拉伯文,卻鄙視羅馬教皇,以至於屢屢被開除教籍。
  • 《耶路撒冷三千年》導讀30-2蘇丹和基督徒的蛋餅
    書中說蓋貝伊曾被流放過耶路撒冷,並與方濟會修士有些交往,還喜歡吃法國菜(蔬菜蛋餅)。後來他當了蘇丹,就對基督徒有所回報。  奧斯曼帝國的王位爭奪多為血腥的屠殺(後面再介紹),1481年,在王位廝殺戰中落敗的奧斯曼王子傑姆蘇丹(Jem sultan, 或Cem,徵服者穆罕默德二世的兒子,巴耶齊德二世的異母弟弟)前來開羅投奔蓋貝伊,蓋貝伊天真地想利用傑姆蘇丹分化瓦解奧斯曼帝國,還主動提出將耶路撒冷讓給傑姆。
  • 耶路撒冷鼠尾草|地中海花卉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