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國王朝》:耶路撒冷毫無價值,也是無價之寶,唯有愛才能救贖

2020-12-13 一書一談

以十字軍,聖殿騎士,耶路撒冷城的爭奪為背景的《天國王朝》,沒有拿鮑德溫王朝和薩拉丁的歷史說事,而是塑造了一個從法國村莊走向耶路撒冷尋求救贖的巴利安,如何從鐵匠變成拯救耶路撒冷百姓的大丈夫。

作為主角,巴利安到耶路撒冷去的背景是這樣的:原本他在村子裡做鐵匠,哥哥是神父。巴利安的妻子忍受不了兒子早夭而自殺,而在巴利安痛悼亡妻的時候,哥哥作為神父埋葬弟媳,卻偷走了她脖子上的銀質十字架項鍊,並讓人砍下她的頭顱。

弗雷戈是耶路撒冷王朝的騎士,他來到巴利安身邊,告訴他,他是自己的私生子,希望巴利安跟隨自己到耶路撒冷去做騎士。但是巴利安拒絕了,因為這裡是他的家,他的亡妻葬在這裡。弗 雷戈離開後,巴利安發現了哥哥脖子上的亡妻項鍊,並且知道了哥哥讓人砍下亡妻的頭顱,褻瀆屍體。巴利安難以控制,殺死了自己的哥哥,燒了自己的鐵匠鋪,從火裡抓起亡妻的項鍊,逃離村子,追隨弗雷戈到耶路撒冷去。

巴利安到耶路撒冷的動機只有一個,那就是救贖,因為他的妻子是自殺的,按照基督教教義,她要下地獄,他自己也殺了哥哥,按理也是不能上天堂的。所以到了耶路撒冷的第一件事情,他就去找耶穌釘十字架的地方,在那裡把妻子的項鍊埋起來,希望妻子因耶穌得到救贖。

而在這個時候,巴利安已經有了覺悟,或者說是自我安慰,他告訴自己,妻子在自己心中,怎麼會在地獄?

耶路撒冷王國的大背景卻是:基督徒奪回耶路撒冷城並屠城之後,在那裡有了自己的國王,只是鮑德溫王朝的現任國王鮑德溫四世年紀輕輕就患了麻風病,已經到了要戴面具的地步。而曾經被打敗的敵人,如今由聲名赫赫的薩拉丁領導,並且薩拉丁擁有重新奪回聖地,趕走基督徒的雄心壯志和超常的耐心。

鮑德溫四世和薩拉丁卻是擁有相似心靈的人。當年意氣風發的薩拉丁被年僅16歲的鮑德溫四世打敗,戰場上的仇敵,卻有惺惺相惜之意。兩人籤訂了合約,試圖讓百姓修生養息,免於戰火的塗炭。但是,兩方陣營都有試圖挑起爭端重燃戰火的勢力存在,畢竟,他們都舉著宗教的旗號,宣傳殺死異教徒就可以上天堂,民眾的狂熱只能用鮮血才能平息。

在耶路撒冷王國這邊,戰爭派主要是胡作非為的雷諾和助紂為虐的公主駙馬基爾。如果鮑德溫四世去世,那麼國王的侄子,也就是茜貝拉的兒子就會繼承王位,因為兒子年幼,茜貝拉必然垂簾聽政,而擁有聖殿騎士團的基爾則變成攝政大臣。

在這種背景下,受到國王信任和寵愛的巴利安,無論在聲望和能力上,都是可以和基爾抗衡的。所以巴利安一到耶路撒冷,茜貝拉公主就來看望他,並且主動到巴利安的封地,最後兩人暗生情愫。鮑德溫四世臨死前希望巴利安可以娶茜貝拉,因為國王深知基爾不是好的攝政大臣,如果巴利安答應了,那麼基爾就會被殺掉,巴利安接管整個王國的騎士團,協助茜貝拉公主攝政。

但是巴利安拒絕了這個要求,還給出了大家無法反駁的理由,他說:耶路撒冷是一個有道德的王國,所以他不會去做爭權奪利的事。但是巴利安卻此刻卻沒有明白耶路撒冷王國此刻並不需要一個道德完美的人,而是需要一個能給這個國家帶來和平的人。

於是巴利安出走耶路撒冷,把茜貝拉公主和耶路撒冷王國的未來拱手讓給了無知又自大的基爾。應該說巴利安作出這樣的選擇,是因為他還沉浸在個人的生存體驗裡。因為在耶路撒冷,他原本期望救贖妻子和自己,但是耶路撒冷只有對黃金和權力的爭奪。一個神的國度,神卻被當成殺戮的理由,各方勢力都以神的名義來滿足自己的野心,卻未曾真正踐行耶穌的信條:唯有愛,才能救贖世人。

所以巴利安並未把刻在橫梁上作大丈夫的使命,父親讓他做騎士的責任,以及耶路撒冷國王和茜貝拉公主對他的期望當成是自己的命運。他只想遠離這是非之地,如果茜貝拉願意拋棄這一切,那麼他們可以到法國的海邊生活。

茜貝拉為了自己的家族,只能留下來,希望基爾的騎士團還能為耶路撒冷國王所用。但是很快茜貝拉發現自己的兒子,新任的國王,也患了麻風病。為了避免自己的兒子跟鮑德溫四世一樣,遭受身體腐爛無法見人的痛苦,茜貝拉結束了兒子的性命,自己也一蹶不振。而基爾和雷諾卻如脫韁的野馬,破壞和平協議,對穆斯林的商隊進行大肆騷擾,還殺了薩拉丁的妹妹。薩拉丁一怒之下舉兵二十萬進攻耶路撒冷。

沒有被基爾派去的騎士殺死的巴利安似乎受到神啟,看到了熾熱太陽下燃燒的荊棘叢,於是重回耶路撒冷。而這個時候,基爾和雷諾正準備主動出城迎戰薩拉丁,根本不聽巴利安的勸告:如果出城,軍隊缺水會帶來致命性毀滅性的後果。正如巴利安所言,薩拉丁沿著水源地行軍,而基爾他們貿然挺進的做法很快就把自己逼到了絕路,被薩拉丁軍隊包圍,全軍覆沒,黃金十字架遭褻瀆。

巴利安只能擔起重任,而耶路撒冷城的百姓只有四五天的時間準備,迎戰薩拉丁的大隊伍。為了鼓舞士氣,巴利安跟自己父親臨終前所做的一樣,封了很多騎士,激起人們心中聖戰的鬥志。此刻巴利安終於把耶路撒冷百姓的性命當成自己的護衛目標,這是父親封他做騎士的真實目的,是鮑德溫四世的臨終囑託,也是茜貝拉公主對他的期望,更是巴利安自己的救贖。

即使兵力懸殊,巴利安非凡的領軍才能還是延緩了薩拉丁軍隊的進攻,即使耶路撒冷城的城牆被攻破,巴利安和耶路撒冷城的騎士也決一死戰。最後,薩拉丁拉起了和談的旗幟,巴利安似乎明白所有騎士和百姓的期望,獨自一人去跟薩拉丁談判。

薩拉丁說他一定會破城而入,而巴利安說耶路撒冷一定會死戰到底。如果薩拉丁打入城,將會得到一個成為廢墟的城市,因為巴利安說他會「燒光你我聖地」,「燒光城內驅人發狂的一切」。或許是巴利安的勇氣讓薩拉丁有所觸動,或許是害怕耶路撒冷聖城真的成為廢墟,薩拉丁跟巴利安說,如果巴利安獻城,他就讓城內百姓全部安全出海,不殺一個人。

他們的談判在神的見證下,不可反悔,巴利安答應了獻城。而耶路撒冷百姓對巴利安的做法非常贊同,此刻的巴利安就是耶路撒冷百姓的救世主。

在薩拉丁進城後跪拜自己的神明的時候,巴利安和放棄公主身份的茜貝拉一同返回法國的村莊。而耶路撒冷城的百姓帶著他們的家眷和財產,朝著海邊走去。

耶路撒冷城對於徵戰不休的人們來說,意味著什麼?它有什麼價值?

薩拉丁告訴巴利安,耶路撒冷城什麼也不是(nothing),但耶路撒冷城也是無價之寶(everything)。

相關焦點

  • 《天國王朝》和談之後,薩拉丁真把耶路撒冷的軍民全都放走了嗎?
    《天國王朝》這樣的電影,不要說是放在新世紀,就是放在二十世紀史詩電影的黃金時代,它也足以和大衛.裡恩的那幾部偉大的作品相媲美,跟史詩電影最顛峰之作《賓虛》相比,它也毫不遜色。《天國王朝》最終到底有無完成超越?導演雷德利.斯科特自己沒有下結論。因為各方妥協的最終公映的144分鐘刪減版幾乎毀了這部電影。而對之比的是:《角鬥士》當年雄取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在內的五座奧斯卡小金人。是金子就不會被埋沒。
  • 《天國王朝》鮑德溫四世的亮劍精神,受到震撼和敬仰的不止薩拉丁
    如今,距離《天國王朝》這部電影已經上映已經過去了十五年了,就像許多經典偉大的作品一樣,時間和口碑是檢驗它們成色最重要的標準。《天國王朝》的高口碑和龐大粉絲團是多年累積的結果。有一點必須強調:如果有興趣,千萬要看192分鐘的導演剪輯版,如果是144分鐘的公映版,那麼寧可繞行。
  • ACG吐槽君1080P經典電影推薦《天國王朝》Kingdom of Heaven
    故事簡介 《天國王朝》大部分角色基於歷史人物而改編,哥倫比亞大學的Hamid Dabashi教授為該片的首席學術顧問為了尋找救贖,貝裡昂跟隨父親前往耶路撒冷。驍勇善戰加上品格高尚,貝裡昂幾經徵戰成為赫赫有名的武士,不但深受國王賞識,美麗的公主西貝拉(伊娃·格林 Eva Green 飾)也對他芳心暗許。而他也深深地被當地陌生而奇特的文化吸引,然而隨著戰役增加,帶來無盡的殺戮和掠奪,貝裡昂終於領會父親訓言中和平的真義與生命的真愛。耶路撒冷王故去,新王繼位。
  • 電影《天國王朝》背後的故事(下)
    同時雄主薩拉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統一了阿拉伯世界,從三面包圍了耶路撒冷,並且和拜佔庭重新修好,斷絕了天國王朝的外援。遠在歐洲的教會和各國也忙於紛爭,對聖地的求援冷眼旁觀,仿佛那些人不過是佔了聖城的既得利益者,理所應當應該承擔保衛聖地的責任。最最糟糕的是鮑德溫四世自己,不僅年幼還患有麻風病,這被基督教視作不潔之病乃是神的懲罰!整個王國都因此被籠罩在失敗的悲觀陰雲下。
  • 《天國王朝》丨一人一城一段英雄之旅
    等到了聖城耶路撒冷、耶穌受難處,他發現自己並未得到回應和救贖。男主來到父親的貧瘠封地,帶領當地百姓廣挖井勤墾荒,建立起了有水喝有菜吃的美麗家園。連國王的妹妹也欣賞他的才幹和帥氣,和他談起戀愛。然而當時耶路撒冷王鮑德溫四世,患病已久去世了,權利落到好戰的妹夫手裡,十字軍對穆斯林商人屢次搶奪殺戮,還殺了穆斯林首領薩拉丁的妹妹,導致薩拉丁大軍壓陣,準備圍攻奪回聖城。
  • 《天國王朝》中麻風國王鮑德溫四世是怎樣被神化的?
    電影《天國王朝》裡,那個戴著面具的麻風國王鮑德溫四世受眾人擁戴,而他被擁戴的原因就是傳說他曾經大敗薩拉丁。在歷史上,具體是指1177年的蒙吉薩戰役。從戰役結果來看,薩拉丁確實受挫,而鮑德溫四世被神化,十字軍的勝利也被大肆宣揚。
  • 《天國王朝》薩拉丁——史實和電影交輝相映的偉大人物
    今天我們要聊的這部電影是2005年在全球公映的雷德利.斯科特導演的一部重要作品:《天國王朝》。首先要強調一點的是,欣賞雷德利的這部電影作品,不要看144分鐘的影院版,一定要選192分鐘的導演剪輯版,雖然片子有點長,但對於一部大型史詩電影,這實在也不算什麼。
  • 逃避和尖刺都無法化解孤獨,唯有愛才能救贖|《刺蝟的優雅》
    帕洛瑪、勒妮和小津格郎三人進行了深入、真誠的靈魂交流,在一次次充滿愛與溫暖的溝通中,帕洛瑪和勒妮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這部充滿哲思和魅力的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到:在面對心靈困境時,逃避和堅硬的方式都無法化解孤獨,唯有在充滿愛的關懷下,真實面對自我,才能讓靈魂得到救贖。
  • 聖殿騎士團守護了聖杯,卻沒能守住耶路撒冷
    《天國王朝》和《刺客信條》裡的騎士團,幾分虛構,幾分真實?耶路撒冷為何成為歐洲的騎士團和伊斯蘭信仰者爭奪的焦點?聖殿騎士團興衰的背後,有哪些著名的人和事?騎士團慢慢在歐洲變成了一個非常強大的勢力,在英、法、德、西班牙、義大利有大量的產業,同時在耶路撒冷王國繼續從事聖戰。聖殿騎士團在耶路撒冷聖殿騎士團在耶路撒冷王國從事聖戰的故事非常多,也就是電影《天國王朝》涉及的那一部分。
  • 《耶路撒冷三千年》[英] 西蒙·蒙蒂菲奧裡
    走進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是神聖之城,對於我來說是認同的,它也是唯一一個擁有天國和塵世兩種存在維度的城市。了解什麼是「耶路撒冷綜合症」。作為一個俄國人,他認為只有一個地方能提供救贖,他寫道:「在我去過耶路撒冷之前,我說不出任何話語去安慰任何人。」
  • 蒙吉薩之戰:當年只有16歲的耶路撒冷國王,真的能擊敗薩拉丁嗎?
    公元1177年的秋天,從開羅方向傳來了一個讓耶路撒冷居民感到緊張的消息,阿尤布王朝的統治者薩拉丁正在集結自己的軍隊,這位埃及的雄主想要對耶路撒冷的十字軍發動一場戰爭。我美麗的姐姐,我想念你,你如此美麗,若曾給你帶來痛苦,我非常過意不去,請銘記我當年的音容……上面這段文字,則是電影《天國王朝》中的一段臺詞,鮑德溫四世在臨終前告訴自己的姐姐西比拉,夢見了自己十六歲那年戰勝薩拉丁的場景。
  • 耶路撒冷為什麼會被稱為「聖城」?看完你就知道了
    基督教的《新約》中,耶酥預感到耶路撒冷遭受的苦難,在橄欖山上哭訴:「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情願我的右手忘記技巧,我若不記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過於我所最喜樂的,情願我的舌頭貼於上膛。」
  • 《耶路撒冷三千年》導讀-前言和序
    797年,做為「阿巴斯-加洛林王朝聯盟」(為牽制西班牙的後倭馬亞)的一部分,查理曼大帝向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派駐了首位大使,阿拔斯王朝最著名的第五代哈裡發哈倫.賴世德對查理大帝(查理曼)承諾保護耶路撒冷的基督徒聖地,聖墓教堂和拉丁醫院在本篤會的控制下得到擴建。
  • 《通往天國的門》
  • 以色列-耶路撒冷 約旦-死海十日遊記
    決定以色列旅遊也是突然決定的,從2016年3月25號受洗成為基督徒,已經有2年時間,雖然1年前有過這想法,以後要去一次,去親近上帝,去見證我的信仰,去死海漂浮,但是決定何時是沒計劃過的,這次在去旅遊之前,也已經休息了3個多月時間,當然對於我來說感覺是不夠的,這幾年總是有各種壓力,身體狀態也不是特別好,所以每次就是通過旅遊才能讓自己舒緩心情,本來是決定去澳洲待一個月,3年的旅遊籤證也辦好了
  • 耶路撒冷談話錄
    他與當時伊斯蘭世界的主宰、薩拉丁之子、阿尤布王朝的統治者阿卡邁爾的長期友誼(從亞里斯多德討論到動物學)無疑可以被當成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友好共處的典範。「蘇丹發現這西方的好友跟他一樣,都覺得無止盡的宗教戰爭是毫無意義的。」或許阿拉伯人更願意將腓特烈視為當時先進的伊斯蘭文化崇拜者,以此減輕又一次由於伊斯蘭的內部紛爭最終將聖城白白送給外人的屈辱感。
  • 《失物招領》反思校園霸凌:面對霸凌者,唯有「愛」可救贖
    《失物招領》內容講的是一個校園霸凌男孩自我救贖的故事,他從霸凌他人、搶同學玩具,再到歸還玩具、道歉。這部影片給人最大的給觀眾對校園霸凌的反思是:面對霸凌者,"愛"是救贖的良藥。也是用了搶奪的方式搶回書包後,小男孩想起了自己以前被霸凌的經歷。小時候他一個人玩布娃娃,但是布娃娃常常被人搶走,換了一個又一個,依舊沒有人來幫助他。上課了他在操場沒在教室,老師和家長也不會去找他。每一個孩子都有玩具和玩伴,但他一直是孤零零一個人,自己的玩具早就被搶走了。
  • 西奈山與耶路撒冷 (十八)
    就像這樣,既然去耶路撒冷,那麼有要做的事,那是什麼呢?就是要迎接通過耶路撒冷來的那位,要殺死那位,還要見到那位的升天,還要領受那位賜給我們的聖靈,為此而去耶路撒冷。所以為了完成這件事經歷了一千五百年。所以我們元老監督常說以色列人從西奈山直到進入到耶路撒冷經歷了一千五百年,這是從屬靈的角度上說的。如果不從屬靈的角度來看,只從肉體的角度來說的話,這話是不對的。
  • 從徵戰走向徵戰:應許之地耶路撒冷,為何反倒會成為戰火的焦點?
    引言 「耶路撒冷究竟是什麼?我不明白。眼前的男人慢慢地說,耶路撒冷什麼都不是。耶路撒冷是一切!」 熟悉電影的朋友們一定都看過一部大作,《天國王朝》。
  • 既熟悉又陌生的「聖城」耶路撒冷
    史稱」第一聖殿」,四方的猶太教徒都到這裡獻祭朝拜,耶路撒冷從此成為猶太人民族精神與宗教信仰的中心。後來耶路撒冷爆發了猶太人反對羅馬統治的最大一次起義。羅馬帝國派出,皇太子提圖斯親自東徵耶路撒冷,耶和華聖殿化為焦土,100萬猶太人慘遭殺戮,其餘猶太人,或被擄為奴隸,或被逐出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