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法門是「一言堂」,是佛隨自意而說
整部《阿彌陀經》,純粹、徹底、完全是佛所說的。當然,其他經典也都是佛說的,但其中有弟子的插言;而這部《阿彌陀經》,從頭到尾弟子一個字都沒插進去,舍利弗尊者被佛問了好幾遍,都沒有開口,一個字也沒插進去,只有釋迦牟尼佛在講。
所以,淨土法門是「一言堂」,不可能大家共同發言討論、投票舉手。佛法裡沒有靠投票舉手的,因為佛的境界自證自說,隨自意而說。
整部經除了釋迦牟尼佛說之外,就是六方諸佛的證誠,這都是諸佛作為圓滿大悲大智的覺悟者才說的,即使佛有問,也是自問自答。這些都顯示《阿彌陀經》說相高超,餘人所不能及。
它的境界非常高,是佛隨自意所說的法門,是佛說佛的事情,菩薩、聲聞這些在因地、因位的因人,是沒辦法插言的。我們這樣的人,只有老老實實相信,沒法插一句話。
為什麼無問自說?因為沒有人能問得出來。
這部《阿彌陀經》,講的是凡夫稱名,往生成佛。這個法門境界高深,攝受的是卑劣的凡夫眾生——五濁惡世眾生;修行方法是這樣簡單——執持名號;利益是那樣的廣大圓滿——往生成佛。這個法門沒有人能問得出來,沒有人能探知它的究竟,根本就不知道,不是他所能問得出來的,根本不是他的境界,所以「無人能問」。
這是阿彌陀佛的智慧,所謂「五劫思惟,兆載修行」。而阿彌陀佛的智慧,是十方諸佛所不能及;何況因位的人,他怎麼能問得出來?所以「唯佛與佛,乃能知之」。
對一件事情能夠提問的話,就已經接近了。而對於阿羅漢和菩薩而言,佛的甚深智慧、淨土法門的深廣,根本就不在他們的視野範圍內,不是他們的智慧所能測度的,根本就不知道,當然無法提問。
不論什麼事,只要能問得出來,答案就在問的不遠的地方。比如你開車,問到某某地怎麼走,是差不多快到目的地了才問。問路也一樣,是接近目的地了才問,不然隨便問,怎麼能知道?不管問什麼,只要能問得出來,就說明這件事情在你心中已經有了百分之八十的答案了,答案還不明顯的情況下,是問不出來的。
比如問怎麼坐飛機,能問出這個問題,說明飛機已經有了、航班已經開了、航線全部都有了,百分之九十五都完成了,只是問一個怎麼買票而已,所以答案是示現在那裡的。
「無人能問」,因為這不是他的境界。大家想一想,還能問什麼?我有時候講完一堂課,讓大家提問,結果沒有人提問。只有兩個可能,一是大家全部聽懂了,二是大家全部沒聽懂,問不出來,不知道問什麼。能問出來的,往往是學得比較深入的,學得不深入沒法問。
▍摘自《阿彌陀經講記》
(因編輯需要,略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