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西」系列前一篇:未經雕琢的鑽石:《耀西島》開發原型是什麼樣的
SFC版《耀西島》大獲成功後,任天堂將這款經典遊戲移植到掌機上,並推出了多款新作,其中包括使用體感和觸摸操作的實驗性小品,以及NDS和3DS平臺的傳統續作。雖然這些新作的反響不及SFC版,但一步一個腳印的探索也為系列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為高清時代的復甦奠定了基礎。
水果沙拉
在SFC時代,任天堂與多家英國工作室展開了合作,除了開發《超級大金剛》的Rare,還有憑藉《星際火狐》一舉成名的Argonaut。《星際火狐》採用了即時渲染的3D多邊形,而非《超級大金剛》的預渲染2D像素圖。
作為1993年的主機遊戲,《星際火狐》的3D畫面走在了時代前沿
Argonaut研發的Super FX圖形晶片強化了SFC的機能,為《星際火狐》提供了技術土壤。《耀西島》則使用了頻率更高的改進版晶片Super FX 2,不過《耀西島》主要把晶片用於增強發色數和旋轉縮放等2D畫面效果。
任天堂一邊與Argonaut開發《星際火狐》,一邊利用Super FX晶片探索未來「馬裡奧」和「塞爾達」系列新作的3D技術,製作了幾個簡單的3D模型。
Super FX晶片生成的實驗性質耀西3D模型
與此同時,Argonaut希望開發一款耀西當主角的3D動作遊戲,但這個項目被任天堂拒絕了, 後來Argonaut和任天堂分道揚鑣,將主角從恐龍耀西變成了一隻原創的鱷魚Croc,耀西就這樣稀裡糊塗多了一個來自英國的遠房表弟。
最終,這款名為《Croc》的新作於1997年在索尼PS、世嘉土星和PC平臺發售,反響還不錯,1999年的續作《Croc 2》評分和銷量雙雙下跌,隨後這隻鱷魚表弟就被玩家慢慢遺忘了。
Croc這隻鱷魚的造型確實模仿了耀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