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平利」陳旬利|一面旗幟的力量

2020-12-10 騰訊網

一面旗幟的力量

—— 巜古關旗幟紅》書裡書外的感動

文/陳旬利

▲樊吉生

81歲農民作家寫79歲農村村幹部,三年寫稿,六載成書。手捧著樊吉生老先生的巜古關旗幟紅》,有一種油然而生的敬重,一口氣讀完,內心被書中的人物和事跡攪動著。我和作者年齡和故事所處的時間,相差兩個多時代,卻有如發車時間僅相差二個小時同一旅程的時代列車,他們所經歷的一切一切,也有著相當的熟悉和了解,於是,便有了無代差的感應和共鳴。

作者在序言中有這樣一句話:「人生追求的軌跡一旦吻合於時代的曲線,理想的航船隻要掛上了時代的風帆,一路的風景就變成了別人嘴裡嘖嘖的傳奇。」

這就是樊吉生對他書中所描述的人物,高度凝練的總結。

如果說關埡楚長城是平利地理傳奇標誌,那麼,那麼楚長城下張店村樊文來,便是新中國建設的當代平利人的精神標誌。一人一城牆,交相輝映,讓關埡所在的長安鎮張店村這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村子,馳名省內外。

樊吉生用章回體結構形式,詳盡描述了凡文來從童年開始,因家庭變故從湖北省來陝逃荒,因好心人收留,在關埡下張店村落腳定居了下來的成長經歷。並重點敘述了上世紀80年代初 ,樊文來開始在村上嶄露頭角,先後擔任生長小隊長,大隊長(村長),村支部書記,以及兼任過茶場場長,磚廠廠長的過程。突出描寫了他心系村民,無私奉獻。帶領全村人修田造地,興修水利,建設茶廠,磚場,並積極改變交通道路和集資辦學等事跡。硬是把一個貧窮落後的村,建設成了林茂糧豐,居佳村美,煥然一新的新農村。張店村被國家授予了「全國造林綠化千家村」,他本人也成為了「陝西好人",先後被授予陝西省勞動模範,全國勞動模範,成為了農村黨支部書記的一面旗幟的不平凡的歷程。

在突出表現樊文來主要事跡的同時,文中還同步伴生了一個副線。著力展示了凡文來人生的另一方面。他始終傳承著中華傳統的道德美德,孜孜不倦的做好事,做善事。引導或倡導著真善美,堅守著仁義忠孝廉,弘揚著正能量。

讀完全書,讓人深深的感受到:這是一個橫跨新中國建設幾個歷史階段成長起來的一名村幹部不平凡的人生傳奇;是一個時代農村社會發展過程的回放;是曾經的艱難歲月,尋常生活生態展現;也是秦楚邊關農事,家事和民俗風俗的一次集中博覽。

文中第五回描寫了凡文來初出茅廬,擔任小隊幹部,在組織生產隊集體生產勞動中,用"心,急,快,幹,制,管,嚴,懲"等一套管理措施和辦法,搶抓農時,走到了全公社的最前列。被時任公社書記發現後,組織全公社的大小隊幹部到張店村樊文來所在小隊開現場會。凡文來抓住機遇,不僅介紹了經驗,並且很巧妙的請所有的參會人員,在自己的小隊上吃了一頓飽飯。展示他個人能力不同凡響和大集體的團結優勢。

第十一回,當村上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災害,面對一個個對她泣不成聲的鄉親們,樊文來沉著冷靜應對,當即捐出省上獎勵他的省勞動模範的2000元獎金,以及100斤大米,200斤洋芋,1300斤苞谷等,有條不紊的安排著災後的生活生產。第二天,面對來視察的縣領導,凡文來並沒有張嘴要,伸手討,而是不等不靠不要,僅僅提出以他私人的名義,向政府借款一萬元,買工具,組織鄉親們開展生產自救。集中體現了凡文來大公無私,臨危臨難不懼,敢於擔當思想境界和"主心骨","火車頭"的能力。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樊吉生和凡文來,同居一村,說話,語言,語音十分相似。凡文來所作所幹,全部為鄉親們親眼所見所知,並為樊吉生所熟知,下諸筆端,如數家珍。更是一幅平利縣建國以來鄉村生態真實再現。……「五組這一年,收包穀47000來斤,稻穀28000餘斤,洋芋12000多斤,紅苕20000多斤,其餘雜糧9000來斤,在原來的基礎上翻了一番。同時,茶場建設也成績突出。建廠房9間,宿舍3間,豬場、酒作坊5間,炒茶機械安裝完備。產茶7000餘斤,養大小豬60餘頭……」如今看起來,這些都是小事兒,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在那個時代,最大的事,就是吃飯。一年的成績,就是用產多少糧食,養了多少頭豬,來體現和衡量的。

從生產隊長,到村黨支部書記,再到村監委層會主任,從上世紀70年代,到2000年,作者用一系列經歷的真實的事件來描寫和反映凡文來這位村幹部成長經歷,也反映了張店村由貧窮到富裕的過程。可以說張店村或樊文來都是時代的縮影。在時代的大背景下,他們 都是普通和平凡的。但是,凡文來帶領鄉親們的苦幹、真幹、實幹建設家鄉的實績,被樊吉生記錄了下來,頓時成為了平利縣中國成立以來農村發展變化人物和地域先進性典型性的代表。

樊吉生深受傳統文學的影響,採用章回體結構,紀實性手法,很好的串聯起凡文來家庭變遷,個人成家立業,作為基層村組幹部成長曆程,從而反映了凡文來作為模範人物內在成長脈跡和個性精神的風貌。

比如寫他帶領村民集資辦學,建設一流的村辦小學,源自他從小貧窮,寄人籬下,曾未上過學;又如他處處行善,親自安葬途經關埡在張店村13個外來死亡乞討人員,也與他母子逃荒,在張店村被好心人收留有淵源關係。總之,他個性中「忍、韌、愣、能、仁」造就了他吃苦耐勞,公私分明,善惡分明,艱苦奮鬥等精神,都和他的成長環境有關,還和他讀過私熟的母親薰陶和教育有關,也和大多數鄉親們淳樸善良的民風民俗和對他們母子關愛分不開。

在創作中,作者善用比興手法。比如:「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起屋造船,晝夜不眠。」又如:"風停了,鐵鉛般的雲塊把天遮蓋的像個鍋底。一路雪沫像篩面式的勻密地撒著……。」說一件事,常常會用一個民諺俗語來引出,或用很生動的描寫渲染,頗有意趣。

文中的語言也有濃鬱的地方色彩。比如:「雨太大了,抵不住丈火。」「遲攢勁,不如早攢勁,凡文來真蠻,是個蠻兒匠。」「天老爺下著賊娃子雨。"「他善善的把人治了」。「麻搭已經擺下了,瘦狗子也要擠出四兩油,不能依你說的困難,一毛不巴行嗎?諸如此類語言,比比皆是,讓整個敘述,描寫生動親切,給該書增添了不少色彩。

當然,該書不可避免的打下了過去時代的烙印。在採用章回體敘述時,開始是以人物生活過程來推進,中後又以人物事跡為杆枝講敘,凡文來成長軌跡推進不夠緊湊,有些脫節;二是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人物有些做法缺乏必要的交代。比如寫一位公社黨委書記 扶持範文來上生產小隊長時,對大隊書記說:「如果有搗蛋的,不聽指揮的,都出面好好的收拾。再不行了,打電話給我,我讓派出所上來,讓他「玩格"。"村上有人打架要拘留。在考慮打架人家裡的情況,如果拘留一家就癱了,凡文來硬是從派出所把人弄回來,讓當下的年輕讀者看了會很難理解。還有,在寫一些負面人物時,有時顯得比較直白:「誰有錢借給這樣一個不逗人作的女人呢?"「後來老張找他要東西,他啥都沒有。啃他腦殼光骨頭,啃他屁股噴噴臭。";三是在許多細節描寫上,過於瑣碎,寫實,缺乏刪減,顯得提煉不夠。對人物典型展示未必有益。不過瑕不掩瑜,這都不影響書的成就。

在樊吉生巜古關旗幟紅》一書發行會上,經歷了無數鮮花和榮譽,得到過數不清的榮譽證書的凡文來,卻對樊吉生深深地鞠了一躬,兩位老人相互的尊重,相互的欣賞,肯定和讚譽,著實讓人感動。是的,不會電腦寫作的樊吉生,兒子是資產逾千萬的富裕之家。他偏是愛寫作,這部十幾萬字的書稿,硬是坐在床頭,手書整整寫了三年,又存放了三年。星移鬥轉,暑去冬來。在這個過程中,一直默默支持他的老伴,因病去世。可以想像,他是忍著多大的痛苦,完成這書卷的。幸而他的兒子、兒媳,也持續全力的支持他,為他出書拿出資金。文友楊善鈞,曾太平鼎力協助。幫助他補充、修改、潤色、完善,共同完成了這部著作,成就了張店村一文一模兩位老人珠聯璧合的文字傳奇。也造就了平利文壇一段佳話。

時值平利縣扶貧攻堅全面脫貧,又開始鄉村振興新的徵程之時,農村基層幹部始終是「三農"建設中的主角和骨幹力量。雖然《古關旗幟紅》村幹部凡文來,所處的時代雖然過去,但他的事跡有著永不消褪模範光芒。永俱學習、借鑑精神內核,值得細細一讀。

作者簡介

陳旬利,陝西省作家協會、中國散文學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海外文摘》(文學),《散文選刊》(下半月)、《漢江文藝》籤約作家。作品散見於《延河》《海外文摘》《散文選刊》《北方作家》《中國文學》《安康日報》等報刊,曾獲得2015第十屆海內外華語文學創作筆會作品獎、2015年中國散文年會作品獎、《美文》「地稅和我20年」作品獎。

作者文集

相關焦點

  • 沃爾夫岡·博爾歇特——德國「廢墟文學」的一面旗幟
    他二十六年的短暫生命中,真正用於文學創作的只有一年,留下的文學作品也寥寥可數:一部劇本、幾十篇短篇故事、一些詩歌。但是,博爾歇特仍然在德國文學史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廢墟文學」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博爾歇特1921年出生在德國漢堡。父親是教師,母親是作家。
  • 「文學平利」何 娟|魚腥草至三月鮮(散文)
    陝西省青年文學協會會員,安康市作家協會、朗誦協會會員,平利縣作家協會、詩詞協會、攝影協會會員,《安康日報》十佳百優通訊員。作品散見於《西部散文選刊》《安康日報》《人民日報》《陝西日報》《中國社會報》《人民政協報》《各界導報》《中國作家網》《中華詩歌網》《當代陝西》等媒體。
  • 走近「老秦人」:一個人,一面旗幟,一種精神
    走近「老秦人」:一個人,一面旗幟,一種精神 2021-01-14 13: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面旗幟背後的精神力量:黨員突擊隊隊旗激勵官兵精武強能
    原標題:武警河南總隊機動支隊連續12年用黨員突擊隊隊旗激勵官兵精武強能——一面旗幟背後的精神力量↑武警河南總隊機動支隊在執行任務前組織黨員骨幹在黨員突擊隊隊旗前宣誓。和往年一樣,報告會進入尾聲時,一面巨幅黨員突擊隊隊旗被擎上講臺,突擊隊成員鄭重在隊旗上籤下名字。走進支隊隊史館,這面黨員突擊隊隊旗在醒目位置鋪展開來。筆者了解到,支隊每當受領大項任務、湧現先進典型等時機,他們都會舉行向隊旗宣誓和籤名活動。在支隊黨員心中,能在隊旗上留下名字是心中的夢想。從2008年至今,先後有200多名黨員將名字寫在了旗幟上。
  • 誠品書店:臺灣文化的一面旗幟
    如主題文化社區般的格局、巧妙融入市民生活的服務取向、精心薈萃臺灣文化人才的傳播內容,使誠品書店成為臺灣現代文化的一面旗幟。誠品有8個營業層,是集文化活動、餐飲服務、文具用具、品牌服裝等為一體的綜合場所。書、刊、音像等主營業務只佔總面積在40%以下,但到處可見的長椅、摺椅、長桌,形成恍如圖書館般環境;此外還有幼兒嬉戲場地等。
  • 嵐皋的魔芋平利的茶 感受安康品牌魅力
    地處秦巴山區的陝西省安康市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其中嵐皋的魔芋、平利的女媧茶和絞股藍都是當地特色農產品。時下正是魔芋收穫的季節,在嵐皋縣藺河鎮蔣家關村魔芋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堆的魔芋擺滿了整個院落。「幾乎整個村子的魔芋都在這裡了。」
  • 常州經開區首批支教支醫團隊援陝——「平利是我們的第二故鄉」
    3個月來,他們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和拳拳愛心幫助平利實現教育、衛健事業的發展。    從課堂到校外,關懷不斷延伸    教學基礎設施相對較差、師資力量相對不足,孩子們多是留守兒童,對大山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與渴望……這是支教組老師們對平利的第一印象。「除了課堂、校內的關懷,我們更希望真正走進他們的內心,帶來有溫度的教育。」支教組組長李玲說。
  • 平民食物的面容之平利篇
    山清水秀的平利並無大江大河,但縱橫交錯的河流小溪一樣滋潤著平利的大地萬物。無汙染的河流,養育著美味的小河魚。白蘿蔔切條晾乾水分,入白醋、冰糖、尖椒醃漬,一日後,裝盤上桌,清脆酸甜,味口絲毫不輸山珍海味。直接將它切了大塊燉排骨、燉臘豬蹄,營養堪比人參。
  • 平利美食炸洋芋片,你多久沒吃過了?
    點擊上方「平利吧」可快速關注哦!
  • 民間美味之平利篇(一)
    點擊上方「平利吧」可快速關注哦!至味在江湖。廟堂之上,當思一粥一飯之不易。江湖之遠,當惜天地萬物之恩賜。
  • 我的世界:一面旗幟設計就可以當電腦?電腦:我的臉放哪啊?
    我的世界最新的版本中加入了一種新的方塊名為織布機,它可以讓我們對旗幟進行更細一步的作畫,這個功能一出立刻就有玩家設計出了很多新的玩法,今天我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這些人的設計吧!實際上這個熱氣球上的巨型骷髏圖案並不是有單單一面旗子完成的,他是用了9面旗子組合起來的,這個玩家在設計的時候提前將骷髏的圖案分為了九塊,將它們分別印在了九面旗幟上,這樣就可以拼出一個巨型的骷髏圖案了,話說這個圖案要是放在海盜船上的話是不是會有一種《刺客信條:黑帆》的感覺呢?
  • 駐巴基斯坦大使姚敬:中巴關係是新中國外交的一面旗幟
    駐巴基斯坦大使姚敬:中巴關係是新中國外交的一面旗幟 2020-09-14 1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井岡山旁的一面旗幟
    原標題:井岡山旁的一面旗幟 59歲的徐守廣,最近心亂如麻。他說,要是兒子徐銳能早點醒來,看見這麼多幹部群眾、親友家人幫他與病魔抗爭,一定會備受鼓舞。 徐銳,中共黨員,1985年10月出生,山東魚臺人,畢業於井岡山大學,現任江西省永新縣龍門鎮政府黨委委員、組織委員、沙堤村第一書記。
  • 【安康公安2020工作回眸】平利——最美鄉村那一抹「警察藍」
    【安康公安2020工作回眸】平利——最美鄉村那一抹「警察藍」 2020-12-08 2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典型風採】巡特警支隊特勤二大隊的「一面旗幟」 ——記特勤二...
    【典型風採】巡特警支隊特勤二大隊的「一面旗幟」 ——記特勤二大隊陳琦 2020-12-17 15: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李公明︱一周書記:珂勒惠支……仍然是黑夜中的一面旗幟
    李公明︱一周書記:珂勒惠支……仍然是黑夜中的一面旗幟 李公明 2017-09-21 14:32 來源:澎湃新聞
  • 前後七子文學復古的得失與影響
    他們強調復古,主張「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認為文學越古越好,前後七子的作品重在擬古,藝術上沒有太多特色,但對糾正臺閣體的文風起到重要作用。在實際創作中,他們也寫出了一些具有真情實感的作品。
  • 《我的世界》滑稽旗幟製作圖文教程 我的世界旗幟怎麼做
    導 讀 展開 《我的世界》有著極高的自由度,其中旗幟的製作更是能充分展現玩家的創造力。
  • 平民食物的面容之平利篇(一)
    山清水秀的平利並無大江大河,但縱橫交錯的河流小溪一樣滋潤著平利的大地萬物。無汙染的河流,養育著美味的小河魚。       白蘿蔔切條晾乾水分,入白醋、冰糖、尖椒醃漬,一日後,裝盤上桌,清脆酸甜,味口絲毫不輸山珍海味。
  • ...區婦聯推出「巾幗向陽花」 一刻鐘微黨課,一面行走的囗袋旗幟(十)
    【巾幗向陽花•微黨課】蕭山區婦聯推出「巾幗向陽花」 一刻鐘微黨課,一面行走的囗袋旗幟(十) 2021-01-04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