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4 13: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滴答,滴答,滴答」牆上的時鐘指針不停轉動。現場工作人員都盯著一個壓力錶盤,大氣都不敢出。
「還是不行啊!壓力表讀數在持續下降」
「這是什麼原因?」
「快,把圖紙幫我遞一下!」
……
這裡是距秦山核電萬裡之遙的巴基斯坦喀拉蚩核電站K2/K3項目現場。正在現場進行緊張調試的是項目經理任勇和他的同事們。
受當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巴基斯坦喀拉蚩核電站運行人員無法按時到位,為保證現場工作進度,項目組立即改變工作方式,「主動向前跨一步」,組織專人成立逆止閥專項試驗組,獨立承擔27個逆止閥密封性試驗。
試驗剛剛開始,安注箱逆止閥試驗合格,開了一個好頭!然而,隨著試驗逐步深入,難題一個個接踵而至。多臺逆止閥數次試驗、反覆修復後,洩漏率仍然不合格,更為棘手的是應急注硼系統三個逆止閥幾次試驗時壓力只降不升!試驗人員反覆沿著管線排查閥門狀態,手動盤緊電動閥,依然找不到問題所在,試驗陷入僵局!
看著大家失落的表情,任勇一邊鼓勵著大家,一邊與試驗組接表讀數、查管線、找原因。正當大家一籌莫展之時,他發現安全殼外管道溫度高於殼內試驗管線溫度,他分析壓力表讀數持續下降的原因應該就是充壓用的溫水遇冷收縮導致。為驗證這一觀點,他利用安全殼環廊的除鹽水充壓,確保水溫與管道溫度一致,以排除溫差影響。
試驗再度開始,整個團隊不顧現場環境的悶熱、噪音和臨時通訊帶來的不便,忍受著汗水溼透的襯衫和口罩造成的不適,專注於對講機裡每一聲答覆,壓力錶盤上每一格刻度和指針的細微變化。大家認真記錄下每一項試驗數據,短暫而又「漫長」的十分鐘後,壓力微漲0.001MPa,數據合格,試驗成功!逆止閥試驗中的「釘子戶」終於被拔出!可謂是「尋常之處見功力,細微之處見真章」!現場的人無不被任勇嚴謹的態度和精湛的技術所折服。
任勇常說這樣一句話:「我們是老秦人,我們是「國之光榮」的捍衛者和發揚者。我們一定要把喀拉蚩的項目幹漂亮,因為我們不但代表自己,更肩負著集團重託、公司期望,還有巴基斯坦人民擺脫缺電困擾的迫切願望。」
在條件艱苦的喀拉蚩現場,任勇以過硬的技術經驗、嚴謹的工作作風,以身作則、深入一線,影響、帶動和引領著喀拉蚩現場的年輕員工和骨幹力量。他像一面旗幟,把整個調試團隊凝聚在一起,讓一個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團隊不斷創造新輝煌。
文:初德月、陳汪洋
原標題:《走近「老秦人」:一個人,一面旗幟,一種精神》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