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安徽的一名10歲小男孩,因為害怕打針而從醫院偷偷「逃」走,他的家人在發現找不到他之後,趕緊就到了警察局,去找警察進行求助。警察在通過吊起天網視頻進行追蹤之後,一路尋找男孩的蹤跡。最後發現男孩從醫院逃走的時候一路向西來到了河南的地界,最終在男孩失蹤了十幾個小時之後,在河南的平輿縣找到了男孩。
這件事情被網友們得知之後,網友們表示:「這孩子一看就是未來體校的好苗子啊,體校知道這件事之後,趕緊過來搶人啊,未來馬拉松比賽沒有這個男孩的參與我們不看!」
也有網友表示:
「小的時候我也蠻害怕打針的,但是我不敢偷跑,因為我害怕家裡面的人發現之後直接叫我從「愛情的結晶」打成「結晶」;
「我媽帶我打針,小的時候都是自己捂著我的眼不讓我看,所以即使到了現在,打針的時候我也會親我自己的閉上眼睛,打針的心理陰影到現在還在」;
「我小時候打針,我奶奶經常會在打蛋之後給我一顆糖吃,吃完了糖,頓時不感覺打針疼了。」
作為父母最害怕知道的莫過於是孩子生病,特別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因為孩子生病。就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孩子即將面對打針、吃藥。
而到父母帶著孩子去醫院進行打針的時候,不少孩子都會因此而變得焦躁不安,有的孩子甚至哭得撕心裂肺……
看到孩子這樣的表現,每一個父母都恨不得孩子生的病轉移到自己身上。但是這也是完全不可行的,因為當孩子生病的時候,只能孩子慢慢的自己接受治療之後才能夠更快的康復起來。
但是有的父母在面對孩子打針時的哭鬧時,還是別無他法。不知道怎麼幫助孩子進行緩解打針時的恐懼。
一定程度上,父母想要幫助孩子的緩解打針時的恐懼,首先需要了解孩子為什麼害怕打針?
孩子為什麼會害怕打針?
因為對打針存在著一定的心理恐懼,所以很多孩子從心裡就害怕打針。
大人們都會知道生病需要吃藥、需要打針才能更好地進行康復。
但是關於這一點,很多孩子是不知道的。而很多父母在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打針的時候,有忽略了需要提前告知孩子需要打針的這些事實。
所以也就導致了很多孩子只知道父母是帶自己去醫院打針的事情,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需要進行打針,從而也就出現了,當孩子來到醫院,這個陌生的環境時,醫生或者護士拿著針管來到孩子身邊,對孩子進行扎針的時候,孩子是完全不了解這種情況的,從而在心裡。產生了對於未知的恐懼,特別是這種恐懼伴隨著生理上的疼痛時,更加讓孩子認為這種事情難以接受。
除了這種有陌生環境導致的生理疼痛,讓孩子產生恐懼心理之外,還有其他時候父母。不想讓孩子幹什麼時,經常用「如果你不乖,我就帶著你去打針」這種混合性的話語對孩子進行管教,也很容易導致孩子對打針形成恐懼心理。
繼而導致了很多孩子被父母帶到醫院進行打針的時候,孩子就會對於這件未知的事情導致的恐懼心理而變得抵抗。
如何幫助還是抵消對打針的恐懼?
1、提前告知孩子打針的事實
孩子都是擁有理解話語的能力的,所以家長只需要在帶孩子去打針前,提前告知孩子為什麼會需要打針?打針的過程當中會發生什麼事情?打針之後會導致的結果是什麼?……
幫助孩子進行疏通這其中的緣由,相信這樣一定會幫助孩子進行疏解打針的恐懼。
2、接納孩子打針時恐懼的情緒
當孩子在打針的過程當中,最容易面對的莫過於陌生的醫護人員以及陌生的環境,這些都容易導致孩子產生一定的不安全感,在這個時候,孩子是最需要來自於父母的安撫的。
如果父母在孩子打針的過程當中,能夠有效地通過身體方面的接觸。和溫暖的話語來幫助孩子進行緩解打針時的恐懼以及不安全感。
這樣當孩子心裏面得到一定的安慰之後,對於打針這個事情就比較容易接受了。
80%的孩子對於大自然方面都有一定的恐懼感,這個時候就需要下單了,通過一定的行動來幫助孩子消除這種恐懼和不安感,才能更好地在孩子打針過程當中平復他們的情緒,讓他們接受打針這一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