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打針逃離,差點跑到外省:這些做法,消除孩子打針恐懼

2020-12-12 J媽學堂

前段時間,安徽的一名10歲小男孩,因為害怕打針而從醫院偷偷「逃」走,他的家人在發現找不到他之後,趕緊就到了警察局,去找警察進行求助。警察在通過吊起天網視頻進行追蹤之後,一路尋找男孩的蹤跡。最後發現男孩從醫院逃走的時候一路向西來到了河南的地界,最終在男孩失蹤了十幾個小時之後,在河南的平輿縣找到了男孩。

這件事情被網友們得知之後,網友們表示:「這孩子一看就是未來體校的好苗子啊,體校知道這件事之後,趕緊過來搶人啊,未來馬拉松比賽沒有這個男孩的參與我們不看!」

也有網友表示:

「小的時候我也蠻害怕打針的,但是我不敢偷跑,因為我害怕家裡面的人發現之後直接叫我從「愛情的結晶」打成「結晶」;

「我媽帶我打針,小的時候都是自己捂著我的眼不讓我看,所以即使到了現在,打針的時候我也會親我自己的閉上眼睛,打針的心理陰影到現在還在」;

「我小時候打針,我奶奶經常會在打蛋之後給我一顆糖吃,吃完了糖,頓時不感覺打針疼了。」

作為父母最害怕知道的莫過於是孩子生病,特別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因為孩子生病。就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孩子即將面對打針、吃藥。

而到父母帶著孩子去醫院進行打針的時候,不少孩子都會因此而變得焦躁不安,有的孩子甚至哭得撕心裂肺……

看到孩子這樣的表現,每一個父母都恨不得孩子生的病轉移到自己身上。但是這也是完全不可行的,因為當孩子生病的時候,只能孩子慢慢的自己接受治療之後才能夠更快的康復起來。

但是有的父母在面對孩子打針時的哭鬧時,還是別無他法。不知道怎麼幫助孩子進行緩解打針時的恐懼。

一定程度上,父母想要幫助孩子的緩解打針時的恐懼,首先需要了解孩子為什麼害怕打針?

孩子為什麼會害怕打針?

因為對打針存在著一定的心理恐懼,所以很多孩子從心裡就害怕打針。

大人們都會知道生病需要吃藥、需要打針才能更好地進行康復。

但是關於這一點,很多孩子是不知道的。而很多父母在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打針的時候,有忽略了需要提前告知孩子需要打針的這些事實。

所以也就導致了很多孩子只知道父母是帶自己去醫院打針的事情,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需要進行打針,從而也就出現了,當孩子來到醫院,這個陌生的環境時,醫生或者護士拿著針管來到孩子身邊,對孩子進行扎針的時候,孩子是完全不了解這種情況的,從而在心裡。產生了對於未知的恐懼,特別是這種恐懼伴隨著生理上的疼痛時,更加讓孩子認為這種事情難以接受。

除了這種有陌生環境導致的生理疼痛,讓孩子產生恐懼心理之外,還有其他時候父母。不想讓孩子幹什麼時,經常用「如果你不乖,我就帶著你去打針」這種混合性的話語對孩子進行管教,也很容易導致孩子對打針形成恐懼心理。

繼而導致了很多孩子被父母帶到醫院進行打針的時候,孩子就會對於這件未知的事情導致的恐懼心理而變得抵抗。

如何幫助還是抵消對打針的恐懼?

1、提前告知孩子打針的事實

孩子都是擁有理解話語的能力的,所以家長只需要在帶孩子去打針前,提前告知孩子為什麼會需要打針?打針的過程當中會發生什麼事情?打針之後會導致的結果是什麼?……

幫助孩子進行疏通這其中的緣由,相信這樣一定會幫助孩子進行疏解打針的恐懼。

2、接納孩子打針時恐懼的情緒

當孩子在打針的過程當中,最容易面對的莫過於陌生的醫護人員以及陌生的環境,這些都容易導致孩子產生一定的不安全感,在這個時候,孩子是最需要來自於父母的安撫的。

如果父母在孩子打針的過程當中,能夠有效地通過身體方面的接觸。和溫暖的話語來幫助孩子進行緩解打針時的恐懼以及不安全感。

這樣當孩子心裏面得到一定的安慰之後,對於打針這個事情就比較容易接受了。

80%的孩子對於大自然方面都有一定的恐懼感,這個時候就需要下單了,通過一定的行動來幫助孩子消除這種恐懼和不安感,才能更好地在孩子打針過程當中平復他們的情緒,讓他們接受打針這一事實。

相關焦點

  • 孩子怕打針逃離醫院50公裡,為什麼很多人天生對打針有恐懼感?
    #孩子怕打針逃離醫院50公裡#最近網上一條視頻爆出,安徽省阜陽市,一名10歲男孩因害怕打針離家出走,最後奶奶無奈尋求民警幫助,通過調取監控視頻,才在50公裡外的河南平輿縣找到了他。不僅很多小朋友害怕打針,就連現在很多成年人一提到打針,也會眉頭一緊,為什麼很多人害怕打針呢?打針最常見的作用就是給人接種疫苗,假如沒有這些疫苗,一個人就可能患上多種致命疾病。有很多重要的醫療程序都有打針這一項,例如糖尿病治療、血液檢查、牙科治療等。
  • 孩子怕打針,每次打針都哭鬧、恐懼怎麼辦?醫生教你三招從容應對
    一名10歲的小男孩因為害怕打針從醫院裡「逃」走,竟然一路跑了有50多公裡,從安徽一直跑到了河南,直接跨省了!而這件事情的起因,則是因為孩子在學校被狗給咬了,孩子的奶奶便帶他去衛生院注射狂犬疫苗,沒想到孩子因為怕打針,直接從醫院裡跑出來了,孩子的奶奶在後面找了好久都不到他,便哭著到派出所裡報警求助。
  • 「話癆寶寶」打針,與醫生交談消除恐懼,被網友點讚
    當孩子淘氣的時候,很多媽媽會說,你再不聽話就給你扎針了。孩子聽後會明顯老實下來,可見寶寶們對打針的畏懼。最近親貝網小編看到關於孩子打針的視頻,看後覺得很搞笑。視頻裡的孩子叫,因為感冒發燒被媽媽帶去醫院打針。當陶濤看到醫生帶著注射器走過來,小臉嚇得白了,最後他忍住了眼淚,通過與醫生交談消除了恐懼。「阿姨,不要讓我流血。請不要傷害我。」陶濤變成了一個「嬰兒健談者」,並不斷與醫生交談,「姨媽,請保持溫柔!」
  • 寶爸帶萌娃去打針,萌娃秒變「戲精」,網友:只怪打針的前奏太長
    「小寶寶眉眼之間全是戲啊,怕不是戲精上身了,打針前奏這麼長,光等等就感覺很害怕。」 這樣的話孩子一聽就會覺得打針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為在潛意識裡,打針不能哭一定非常痛苦,所以這種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 所以家長要用平常的方式跟孩子溝通,告訴他為什麼要打針,打針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不打針後果是什麼,和孩子去交流這樣的事,給孩子做好思想工作,寶寶在面對打針的時候心裡有底,就不會那麼恐懼了。
  • 孩子打針被扎出表情包,家長各種圍追堵截,改變方法結果截然不同
    前幾天,一個小男孩,因為害怕打針,自己單獨一人偷偷從安徽阜陽跑到河南,足足跑了50公裡,到姑姑家避難。這個小男孩,為自己打氣,自己鼓勵自己,用最慫的語氣說著最硬的話,然而真到打針的時候立馬崩潰。打針時跑的比兔子還快,當媽的估計追不上,得換身強力壯的爸爸來才行。打針時被扎出表情包哭著求護士:「阿姨求求你了給我扎不疼。」
  • 為逃避打針男童暴走50公裡,網友:這體格還打什麼針
    安徽一個10歲小男孩樂樂(化名)由於害怕打針從醫院逃走。接到報案後,民警調取監控發現了男孩一路向西,找到他時,他竟跑到了河南!小傢伙說,他打算到姑姑家「避難」。消息一出,廣大網友都被逗樂了。網友A說:「這是國家隊的苗子啊!」網友B說:「有這體格還打什麼針啊!」。玩笑歸玩笑,樂樂年僅十歲,竟能憑藉瘦小的身體步行50公裡,可見他有多怕打針。
  • 聽到要「打針」,隔壁孩子都哭了!
    恐懼」……我們大多數人只是怕疼,但有些人卻是「生病了」——打針恐懼症。接下來,數科君就給大家說一說打針恐懼症究竟是怎麼回事?你也許有「打針恐懼症」而不自知?「打針恐懼症」,也可以叫作「針頭恐懼」(英語:trypanophobia或needle phobia,俗稱「暈針」),屬於尖端恐懼症的具體表現,是一種對於針類特別懼怕的一種心理病症,比如:針頭、鉛筆尖、圓規等。
  • 低頭一族只管看手機,孩子恐懼打針溜之大吉
    前天去人民醫院送貨看見一位年輕的媽媽焦急地在尋找孩子。因為打預防針的孩子比較多,隊伍排得比較長。年輕媽媽於是一邊看手機一邊排隊,讓三歲的孩子待在自己旁邊。不知是什麼精彩的內容讓年輕媽媽看得入了迷,孩子啥時候溜走的一點兒都不知道。直到院方用廣播請求大家幫忙才總算找到了孩子。
  • 孩子膽小,經常說自己害怕,只是一句不怕就能消除恐懼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害怕的東西,大人是這樣,小孩子也是這樣,無非是很多小孩子怕的東西在大人看來是很費解的,甚至是有點可笑,有的孩子怕鬼,有的孩子怕黑,也有的孩子怕窗簾,很多時候,孩子們害怕會大聲的喊出來,會哭會鬧。在家無所畏懼的熊可能害怕打針、打雷或黑暗。這些恐懼其實是孩子們心中最敏感的弱點。任何打擊都可能對兒童造成嚴重傷害。這就是為什麼父母不應該嘲笑或忽視他們。
  • 打針到底痛不痛?你知道嗎?你的回答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但這些話還是深深影響了我的感知判斷,它們讓我有很長一段時間去隱藏自己的感覺,不再承認身體和大腦給出的判斷。甚至我開始撒謊和強迫他人改變觀點。比如我的朋友上樓梯沒站穩摔了屁股墩,她剛開口說一聲「哎呀,痛死我了。」我會習慣性用父親的口吻立馬反擊她:「怎麼可能?摔一下不會痛死的。你就是矯情。」
  • 孩子的恐懼由何而來?約翰華生的殘忍實驗,印證了「條件反射」
    面對如此可怕的戰爭,小女孩的開懷大笑不免讓人心疼,同時父親的做法引人深思。成年人恐懼的戰爭,小女孩卻不怕,那麼恐懼一定不是與生俱來的。膽小不是天生的,那麼它到底從何而來呢?恐懼形成:17天以後,約翰華生再次把這些放在小艾伯特面前,不再敲擊鐵棒製造巨響,但是小艾伯特看到這些東西就哭著逃離。很明顯,艾伯特已經對這些食物產生恐懼心理。
  • 又傳噩耗,1歲孩子輸液後死亡,衛健委已介入|輸液|死亡|孩子|打針|...
    12月5日,家長帶孩子前往當地一醫院,醫生診斷為感冒引起的喉炎,給患兒打了一針,並做了霧化治療。但家長發現當天下午回家後孩子發熱反而更嚴重。12月6日,再次前往該醫院進行輸液治療。晚上患兒出現肚子脹、嘴唇發紫的現象。孩子父親立即帶到醫院,發現醫院關門。
  • 孩子不害怕,不恐懼,媽媽帶你打怪獸!
    孩子成長過程中免不了會遇到讓他們感到困難或恐懼的事,家長怎樣幫助孩子克服恐懼,讓孩子能夠平和面對這些事情呢?2歲左右的時候,小魚每次看到我拿吹風機吹頭髮,聲音一響起來,就會害怕的跑開,這真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了,卻正好反映了孩子在學習面對恐懼的過程。
  • 6歲孩子害怕打預防針,媽媽不打不罵,只需2步,讓孩子戰勝恐懼
    我告訴大寶,我們明天早上8點去打針。她聽了直往我背後躲。我把大寶抱在懷裡,輕聲問她:「你有點害怕打針嗎?」大寶:「我怕疼,媽媽,打針到底疼不疼啊?」我:「有一點疼,就和小螞蟻咬了你一口差不多。」大寶:「哦,我還是害怕!」
  • 孩子遇事就緊張。想緩解孩子的緊張情緒,這些方法父母不能錯過
    我想起,以前我帶孩子出來打針時也是這樣。孩子一看到穿白大褂的醫生和護士就感到很緊張。在醫院裡四處跑,不讓我帶她打針。哄了很久才把孩子哄到身邊來打針的。幾乎每個孩子都很害怕打針,只要看到醫生和針頭就感到很緊張。身上的肌肉都是僵硬的,很難放鬆下來。孩子會產生緊張情緒的事情還有很多。
  • 萌娃聽說要打針高興到轉圈圈,打針後淚流滿面笑翻網友:童年完整了
    近日,湖南常德一位網友家的小朋友要去打針,看過她打針的全過程,網友們都笑翻了。小姑娘聽說要去打針,竟然高興得手舞足蹈原地轉圈圈,笑嘻嘻地說:「要讓醫生輕點打,噢忘記了,還要哭」。半個小時後,她淚流滿面,還說自己不開心。
  • 幼兒園孩子排隊採血,場面幾近失控,過來人:沒給娃做好這準備
    就在針抽出的一瞬間,孩子哇哇大哭,整個樓道裡裡面都能聽見,小小的手把我的手都抓紅了,最後買了玩具才消停。想起這些事,我就有了疑問,為什麼孩子怕打針呢?是因為害怕疼痛,還是心理恐懼呢?我認為有兩方面的原因。孩子害怕打針的原因?
  • 十月菌問答-寶寶打針輸液時,家長們該如何做?
    輸液時,如果孩子哭鬧不止,家長也焦慮不安,反覆詢問醫生和護士,怕這怕那,會加重緊張氣氛。
  • 怕69歲女兒打針時受凍 94歲媽媽為她織毛衣
    就在這樣一個暖洋洋的上午,我們聽到了94歲的母親和她孩子之間的故事。94歲的邵奶奶身體健朗,除了耳朵不太好之外,一點看不出是個「90後」。她眼神很好,毛衣織得很專註:認真盯著手中的毛線,三股並成一股,一針一針變成一隻袖子。之所以要織這個袖子,是因為方阿姨身體不好,每個禮拜要去醫院打針提高免疫力。
  • 育兒故事:孩子恐懼肺炎,看爸爸是如何對孩子解釋的?
    這種想法,常常會給這年齡段的孩子帶來巨大的恐懼感,他們不僅害怕自己死亡,也擔心家人會永遠離開。父母應該如何應對孩子的恐懼?給予孩子希望。「得了肺炎很大概率不會死,並且科學家們會研發藥物」,這是常見的父母與孩子的溝通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