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的雪糕、喝的奶茶乾淨衛生嗎?6月12日,南京市玄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夏日冷飲」專項抽檢情況進行通報。記者了解到,在冷凍飲品、果茶(奶茶)、啤酒等80批次的抽樣檢測中,2批次雪糕不合格,4批次果茶(奶茶)存在微生物汙染的情形,有較高的食品安全風險。此外,1批次抽樣食用冰的菌落總數檢測為1200CFU/g,同樣存在較大風險。
1杯霸氣西柚相當於16塊方糖、1杯霸氣綠檸檬相當於3杯美式咖啡……抽檢過程中,許多小夥伴關心的問題也有了答案。喝奶茶、果茶,會變胖甚至睡不著,這是真的!
見習記者 杜雪迎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徐紅豔 徐岑(除署名外)
抽檢結果
2批次雪糕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超標
記者了解到,此次共檢測44批次,抽檢了冰淇淋、雪糕、雪泥、冰棍、食用冰等冷飲,主要檢測了微生物(菌落總數、大腸菌群)、添加劑(甜蜜素、阿力甜)等安全性指標,營養性指標為蛋白質含量。抽樣單位涉及連鎖便利店、超市、食雜店、冷飲批發店、茶飲店等。
抽樣中,38批次為雪糕、冰淇淋等,其中2批次檢測不合格,分別是:抽樣自南京三佳百貨超市的臺式珍珠奶茶雪糕,抽樣自南京繼好楠百貨超市的奶油曲奇雪糕。不合格項目均是菌落總數(最高分別為130000CFU/g、240000CFU/g)和大腸菌群(最高分別為110CFU/g、280CFU/g)。
玄武區市場監管局食品科科長羅亞玲表示,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不合格說明產品發生了微生物汙染,產生原因可能是生產環境衛生不達標、生產設施設備清洗消毒不合要求、運輸存儲條件不當發生汙染等。而2批次不合格雪糕均是去年生產的,零售終端保存條件不當、存儲時間較長等因素,均可能是其不合格的重要原因。
據悉,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超標的食品,容易引發嘔吐、腹瀉等腸胃道疾病。對不合格批次雪糕,玄武區市場監管局目前已介入調查。
1批次食用冰菌落總數較參考標準高
奶茶、咖啡,你喜歡加冰還是去冰?據抽檢人員介紹,餐飲環節的散裝食用冰目前尚無國家標準,此次是參照預包裝食用冰的標準進行風險評估,即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的標準為100CFU/g、10CFU/g。
抽檢的食用冰主要檢測指標為微生物和重金屬。結果顯示,6批次為食用冰(含預包裝、散裝),其中1批次風險監測存在風險。
1批次抽樣來自某茶飲店的食用冰,菌落總數檢測為1200CFU/g,存在較大風險。「這個數值提示,該店製作、保存食用冰的設施設備、環境等可能發生了微生物汙染。」羅亞玲表示。
4批次果茶(奶茶)被檢出微生物汙染
果茶(奶茶)檢測的安全性指標主要是微生物,營養性指標為茶多酚、咖啡因。檢測抽取了16個批次果茶(奶茶),涉及4個品牌、5家門店。結果顯示,4批次果茶(奶茶)存在微生物汙染的情形,有食品安全風險。
跟食用冰風險分析的方法一致,採樣自餐飲環節的製售飲料,因無國家標準,參照預包裝飲料標準。結果顯示,1批次抽樣自珠江路一家茶飲店的純奶茶,還有3批次抽樣自同品牌另一家門店的果茶,菌落總數及大腸菌群數值超標,有較高的食品安全風險。
抽檢人員表示,這提示了這兩家店的製作環境發生微生物汙染,需要儘快進行環境的清洗消毒。大腸菌群的檢出,提示門店存在員工洗手消毒制度落實不到位、操作不規範的可能性,需加強員工培訓管理,嚴格落實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
熱點關注
不另外加糖就沒糖?
1杯霸氣西柚,不另外加糖,相當於吃下16塊方糖
很多商家在銷售奶茶、果茶時,喜歡打上「無糖」的標籤,那麼,「無糖」奶茶、果茶,真的無糖嗎?此次抽取的16批次現制現售的果茶(奶茶),全部挑選的是不另外加糖的產品,並增加了總糖含量檢測。
抽檢結果顯示,不另外加糖的果茶(奶茶),均檢出糖分。經分析,這些糖分可能是產品原料(水果、果醬等)帶入。據羅亞玲介紹,按規定,總糖分≤0.5g/100g才可稱為無糖產品,因此16批次的果茶(奶茶)均不能稱為無糖。不過,抽樣的5家奶茶店均通過產品標籤及線上、線下菜單等明示了產品為「不另外加糖」,而非無糖,這說明商家進行了產品真實屬性的明示。
其實,不另外加糖的果茶(奶茶),糖分也是不容小覷。例如,此次抽取的某茶飲品牌700mL的霸氣西柚,總糖檢出值為10.1g/100g,總糖含量大概在70.7g。喝1杯霸氣西柚,即使不另外加糖,也相當於吃下16塊方糖(4.5g/塊)。
水果茶也有咖啡因!
1杯霸氣綠檸檬,咖啡因含量相當於3杯美式咖啡
大家都知道奶茶裡有咖啡因,卻不知道水果茶也有。
「水果茶使用茶湯為原料,其咖啡因也是需要消費者科學認識的。」羅亞玲表示,此次抽檢的16批次產品,均檢出咖啡因。
其中,咖啡因含量最高的為一款霸氣綠檸檬產品,咖啡因的檢出值為318mg/kg,參照1杯美式咖啡(中杯)的咖啡因含量108mg/kg,1罐紅牛飲料中的咖啡因含量50mg/kg,1杯霸氣綠檸檬大概相當於3杯美式(中杯)或者6罐紅牛。
科普實驗
冷飲吃一半放回冰箱,菌落總數飆升嚇人
吃過的冷飲可以放回冰箱嗎?針對部分消費者的食用習慣,玄武區市場監管局做了科普實驗。
實驗選取了7款產品進行拆封(僅拆封,未食用),融化後再冷凍保存,分別在24h,48h,72h,96h,120h取樣進行微生物檢測。結果顯示,4款產品的菌落總數沒有發生遞增,3批次產品發生遞增,但不明顯。
同時,又選擇550g/桶的巧克力味某款冰淇淋,模擬消費者吃過後放入冰箱保存,24h取樣檢測發現,菌落總數由原來的小於10CFU/mL迅速增長到1800CFU/mL,數值增長了180倍。如繼續保存,微生物會呈倍數增長,風險較大。也就是說,吃過的冰淇淋已經發生汙染,再次存儲後食用,有一定的安全風險。那麼,買的大桶冰淇淋吃不完怎麼辦?專家建議,如一次食用不完,可用乾淨的勺子等器具將食用的冰淇淋舀出,剩餘的則立刻放回冰箱,以降低微生物汙染。
消費提示
冰淇淋重量雖小但熱量高,可不要貪吃
選擇冷飲時,務必在正規食品經營場所選購知名品牌、包裝完整、生產日期更靠近的產品。購買現制現售的果茶(奶茶),也應當儘快飲用。
至於糖分和咖啡因,目前許多果茶(奶茶)品牌店銷售的「無糖」奶茶,基本上只是不另外加糖。而水果茶也有可能咖啡因含量高,孕婦、兒童以及對咖啡因過敏的人群需要審慎選擇。
雪糕、冰淇淋雖然重量小,但熱量高,可不要貪吃。實驗室人員做了換算,一塊太古方糖為4.54g,熱量為75.96KJ;一碗100g米飯的熱量是500KJ左右;一支65g大白兔雪糕的熱量為500KJ左右,相當於吃進去1碗米飯,或是7塊方糖的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