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式」講評難服眾人心
■第76集團軍某旅坦克連指導員 張石水
作為一名新任連主官,我一度認為:只有把方方面面的情緒照顧好,做事留有餘地,才能儘快融入連隊。沒承想,這樣的想法和顧慮,竟然差點讓連隊的戰士們疏遠了我。
剛到任那會兒,每逢連隊晚點名,我都會把各班排表現好的方面逐個講評一番。得到我的認可,大家工作積極性明顯提高,與我的關係也日漸融洽。可隨著表揚愈發頻繁,事情發生了「反轉」。
上個月旅裡組織崗位練兵比武,一向被稱為「長跑健將」的上等兵小張,竟然在5公裡跑的初賽時就被刷了下來。為了給小張提個醒,周日晚點名時,我刻意用目光掃了他一眼,提高嗓門說道:「最近有個別同志思想開小差,訓練時還頻頻『冒泡』,今後要抓緊改正!」可沒想到,小張對我的話卻絲毫沒有反應。
究竟是哪裡出了問題?我本想著去找小張談談心,卻偶然聽到了他和同班戰友間的對話——「指導員今天是在批評誰呢」「不知道,反正在他眼裡,幹好幹壞都一個樣」「是啊,每次講評工作他都是挨個表揚、模糊批評,你好我好大家好唄」……聽到這裡,我恍然大悟,沒想到自己在講評工作時的「照顧周全」,竟然讓戰士們產生了「幹好幹壞一個樣」的消極態度。
我找到連長吐露心聲:「之前總擔心,一上任就太較真會讓大家反感,因此在講評工作時習慣泛泛表揚,點問題又含糊其辭,沒想到竟挫傷了戰士的積極性……」聽完我的一番感慨,連長耐心地說道:「講評的目的是鼓勵先進、鞭策後進,如果不把成績講夠、問題點透,就難以營造創先爭優的良好氛圍。我們身為連隊主官,不能總當老好人,而要善做有心人。」
戰士的私下反映和連長的開誠布公讓我深受觸動。作為連主官,該抓的問題不好意思抓,該負責的工作不負責到底,把本該有高有低的講評搞成了「平均主義」,既沒鼓勵先進,又讓後進淡忘了責任。打那以後,我轉變了觀念、調整了工作方法,處處以身作則,嚴抓末端落實。對於表現突出的同志及時提出表揚,對於暴露的問題也敢於較真批評。
最近,旅隊開展裝備換季保養,全連官兵風風火火、認真細緻的作風得到了上級的肯定,小張所在的車組還被機關評為「標準車」,我打心底高興。
(王雲嶠、張勇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