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山小種,又稱拉普山小種,屬紅茶類,與人工小種合稱為小種紅茶,是世界上最早的紅茶,亦稱紅茶鼻祖,至今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歷史上該茶以星村為集散地,故又稱星村小種。正山小種首創於福建省崇安縣桐木地區,由當地茶農於明朝中後期機緣之下創製而成;後來在正山小種的基礎上發展了工夫紅茶。鴉片戰爭後,帝國主義入侵,國內外茶葉市場競爭激烈,出現正山茶與外山茶之爭,正山含有正統之意,「正山小種」,因此得名。1989年,崇安縣撤縣設市,更名為武夷山市,所以,正山小種現今產地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受原產地保護。
首先,正山小種的歷史發展。
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武夷山市星村鎮桐木關,明朝中後期,世界紅茶鼻祖--紅茶就誕生在桐木關。明朝初期,開國皇帝朱元璋為發展經濟,減輕民眾負擔,下旨罷造團茶,改貢散茶,一向以團茶龍鳳餅著稱的武夷貢茶,在改制散茶時,因其製作散茶的技術落後,生產出來的散茶品質低劣,走入了有史以來最低谷。從清代周亮工的記載:「前朝不貴閩茶,即貢茶亦只備宮中盞之需」,可以看出當時改制散茶後,武夷茶處境的尷尬。
明朝中後期,有一年,在採茶的季節,有一支軍隊路過於此,晚上駐紮於今天的桐木村,當地茶農未曾見過如此動亂場面,當天已採摘的茶青沒有來得及製作茶葉,第二天已經發酵。為了挽回損失,茶農以當地馬尾松乾柴進行炭焙、烘乾,並通過增加一些特殊工序,以最大程度保證茶葉成分。製成的茶葉運往鎮上銷售,本是無心之作的茶葉,卻受到大量茶客的歡迎與喜愛,接下來訂單逐年增多,需要整個桐木都全力生產此種茶葉,才可勉強滿足市場的需求,也使得桐木茶遠近聞名。
明末時期,崇安縣令為重振武夷茶,引進先進的制茶技術,「招黃山僧以松蘿法制建茶」。「松蘿法」是當時綠茶炒青的制茶法,在當時是最先進的制茶技術。武夷山在引進"松蘿法"後,卻出現了另一種情況:武夷山的茶農採摘茶青的時間,往往集中在天氣晴朗的上午進行,大量堆積的茶青未能及時處理,自然萎凋後,有些會在堆積中發酵,而萎凋後的茶青炒制後,再烘乾,會出現茶湯色變紅的現象,可以說,正山小種紅茶技術的發現,是一個巧合過程。
正山小種紅茶最輝煌的年代在清朝中期。據史料記載,嘉慶前期,中國出口的紅茶中有85%冠以正山小種紅茶的名義,鴉片戰爭後,正山小種紅茶對貿易順差的貢獻作用依然顯著。在正山小種紅茶享譽海外的同時,福建的寧德、安徽的祁門等地也開始引進正山小種紅茶的種植加工技術,加工技藝也逐漸地傳入國內各大茶產區,最終形成了如今聞名全國的工夫紅茶。
16世紀末17世紀初(約1604年),正山小種被遠傳海外,由荷蘭商人帶入歐洲,隨即風靡英國皇室乃至整個歐洲,並掀起流傳至今的「下午茶」風尚,自此正山小種紅茶在歐洲歷史上成為中國紅茶的象徵,成為世界著名茶飲。2005年,村民在正山小種紅茶傳統工藝基礎上研發出的金駿眉,更是帶動了整個紅茶產業的發展,掀起了中國紅茶的復興。
其次,正山小種的名字由來。
正山小種紅茶在桐木關延續了四百年的傳奇,桐木關便是紅茶鼻祖百年傳奇的載體之一。「正山小種」紅茶一詞在歐洲最早稱 WUYI BOHEA,其中WUYI 是武夷的諧音;在歐洲(英國)它是中國茶的象徵,後因貿易繁榮,當地人為區別其它假冒的小種紅茶(人工小種或煙小種)擾亂市場,故取名為「正山小種」,「正山」指的是桐木及與桐木周邊相同海拔,相同地域,用相同一種傳統工藝製作,品質相同,獨具桂圓湯味的統稱「正山小種」,「正山」既指正確正宗的意義,而「小種」是指其茶樹品種為小葉種,且產地地域及產量受地域的小氣候所限之意;故「正山小種」又稱桐木關小種。
然後,正山小種的種類及特點。
正山小種分煙種和無煙種兩種,以在製作工藝上是否有用松針或松柴燻制而成的為區分依據。有用松針或松柴燻制的稱為「煙正山小種」;沒有用松針或松柴燻制的,則稱為「無煙正山小種」。
從外形條索來看,這兩種工藝製作出的正山小種的並沒有太大區別;無煙正山小種的外形色彩為深褐色,因為燻制的原因,煙正山小種的幹茶色彩更黑而潤澤些。從湯色上區別,無煙正山小種湯色紅豔,清澈明亮;煙正山小種則色彩更加濃豔。從內質上區別,這兩種工藝製作的正山小種都有明顯的甜味,但煙正山小種的桂圓湯香甜味更顯著,滋味更甜醇,而且,煙正山小種另具有獨特的松煙香味,別具風味。
正山小種成茶品質特別優異。但其總的品質特徵,共分為五個花色:葉茶、碎茶、片茶、末茶和菜茶,如下:
葉茶:傳統紅碎茶的一種花色,條索緊結勻齊,色澤烏潤,內質香氣芬芳,湯色紅亮,滋味醇厚,葉底紅亮多嫩莖。
碎茶:外人草木茶禪文化形顆粒重實勻齊,色澤烏潤或泛棕,內質香氣馥鬱,湯色紅豔,滋味濃強鮮爽,葉底紅勻。
片茶:外形全部為木耳形的屑片或皺摺角片,色澤烏褐,內質香氣尚純,湯色尚紅,滋味尚濃略澀,葉底紅勻。
末茶:外形全部為砂粒狀末,色澤烏黑或灰褐,內質湯色深暗,香低味粗澀,葉底暗紅。採用的原料為保護區內的菜茶。
菜茶:是武夷山最早的品種之一。其樹叢很矮小,枝幹較細。是靠種子播種的有性繁育之品種。花盛籽多,可供播種。
最後,正山小種的品質特點。
正山小種的產地仍以桐木關為中心,另崇安、建陽、光澤三縣交界處的高地茶園均有生產。產區四面群山環抱,山高谷深,氣候嚴寒,年降水量充沛,相對溼度大,霧日長等氣候特點,非常適合茶樹的生長。霧日多達100天以上,春夏之間終日雲霧繚繞,海拔1200~1500米,冬暖夏涼,晝夜溫差大,年均氣溫18C,日照較短,霜期較長,土壤水分充足,肥沃疏鬆,有機物質含量高,讓茶樹的營養物質豐富。
由於茶樹的營養物質豐富,導致正山小種茶葉中含有咖啡鹼、茶多酚、蛋白質、醣類、胺基酸、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等有利於健康的成分,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勞、解毒利尿、養胃護胃、抗菌抑菌、減肥、防齲齒、抑制癌細胞、延緩衰老、防輻射和美容養顏的作用和功效。
正山小種毛茶是很難仿製成的,它由於受地域、氣候、土壤、品種及製法的限制,再加上產區範圍小,交通不便難以運進運出冒充,產於桐木關的正山小種品質最為上乘。正山小種紅茶其成品茶外形條索肥實,色澤烏潤,泡水後湯色紅濃,香氣高長帶松煙香,滋味醇厚,帶有桂圓湯味,加入牛奶茶香味不減,形成糖漿狀奶茶,湯色更為絢麗。其成品茶外形緊結勻整、細而含蓄,色澤鐵青帶褐、較油潤,有天然花香、香不強烈,湯色橙黃清明,味醇厚甘爽、韻味無窮。
正山小種茶葉是用松針或松柴燻制而成,有著非常濃烈的香味,其茶色香味俱全,品啜一小杯,甘醇爽口,領略其獨特的內質、雋永的回味、明豔的湯色,沁人心脾,讓人回味無窮。
如果你對文章有不同的觀點,可以在下面留言評論;喜歡我分享的文章,可以互相「點讚+關注」,你的關注是對我的鼓勵,也是促進我進步的原動力。
免責聲明: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