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分享】刷臉」才能進商場,人臉識別技術能否在零售業立足?

2021-02-24 熵基科技


一名男子走到了鹿特丹中心的一家珠寶商門前,雖然門庭若市但是他卻一直站在門前等候進入。當他徘徊在門口時,面部識別攝像機快速掃描了他的臉,並從當地警察部門的觀察名單中交叉引用已知扒手的形象。原來,這是因為他之前有過入店行竊的犯罪前科,所以珠寶商不想讓他進來。

這是在2011年所發生的被稱為「FotoSwitch」的一個先例。以鹿特丹Rihnmond警察部門運行的程序為基礎,由荷蘭安全部、司法部、金融監管局以及西班牙生物公司赫塔安全協力完成。

  監控給了珠寶商在客戶進入之前快速篩選的機會。如果一個人戴著如墨鏡之類的東西遮住了自己的臉的話,門也將保持鎖定狀態不予通過。

  這是零售商們試圖用以打擊盜竊犯罪的最新方法。但它真的足以扭轉這種看似不利的局勢嗎?

  人臉識別系統無法防範層出不窮的盜竊手段

  來自英國國家統計局的數字顯示,在2014年4月到2015年3月之間,全英國入店行竊的犯罪總數為326464起,相比於前兩年的321078和300623,盜竊犯罪似乎反而越來越多了。究其原因是盜賊開始使用新的招數來試圖竊取商品——如「閃搶(flash rob)」。如今,盜賊也開始通過社交媒體統籌規劃一起行動來行竊了。

  美國零售系統研究機構(RSR)的Steve Rowen說,在對零售商的調查中我們發現,防止商店裡的商品被扒手盜竊是零售商們常見的挑戰。這需要一個更為有效的工具,不僅是監控設備,還需要專業人員對展品的嚴格管控。而零售商是無法僅通過閉路電視來得到一個人的更多描述的。

  閉路電視是一個典型的防盜方式,能夠獲取犯罪嫌疑人的外貌特徵,但是這也可能是一個死胡同。因為,如果沒有人能夠把這個外貌特徵與已知或有嫌疑的扒手的列表交叉比對的話,那麼這就是徒勞無功的。

  越來越多的零售商正在考慮使用面部識別,以保證他們的財產安全。行業內部人表示,開發的面部識別技術已經被用於多個行業。就在幾年之前,大多數零售商還都不會去選擇使用面部識別技術,原因在於成本太高。

  某公司表示,他家的技術非常方便,只需要捕捉到一個鏡頭就能夠與資料庫交叉匹配,其最多可在人群中識別20到30人的面孔。該公司並沒有透露都有哪幾家零售商正在使用他們的技術,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目前正在幾家較大的電子產品連鎖店測試它的面部識別系統。

  其技術主要用於雜貨店、DIY商店以及大型零售商。工具和電子類產品更容易轉售,這使得它們成為了盜竊團夥最大的目標

  人臉識別系統需要連接到資料庫

  那麼,面部識別工作是如何進行的呢?當該設備確認匹配到資料庫後,會提醒店主並提供扒手的詳細信息,如他們的長相、名字、最後一次被捕的時間地點、犯罪的性質等。

  「需要強調的是,所有的這些信息都只會被打包並通過電子郵件發送到該地點的安防負責人處。「比方說,埃塞克斯有500家商店,有一個人走進了其中一家商店,對其他商店的管理者也進行通知是毫無必要的。該系統有位置感知能力,這是為了勝任這項工作所必須提供的一個基本功能。」

  使用面部識別存儲就必須讓自己的用戶訪問已知的扒手的資料庫,所以這往往是在當地警方的協作下來共同完成的。

  越來越多的商店都開始選擇使用生物安防系統,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受訪者在最近的調查中承認,他們最近開始使用了面部識別安防系統。這在一方面的確能夠保持自己商品的安全,不過商家也要了解該系統的工作流程,並嚴格把控誰能夠訪問該存儲卡。

  面部識別技術和高清數碼攝像機對於零售商而言確實是一項巨大的投資。他們也正在尋找是否有其他更為廉價的方式能夠替代該技術的部分項目,使之更具性價比。

  「我們採訪了一個歷史久遠的大型百貨商店,他們表示已經通過這種面部識別技術成功打擊了盜竊犯罪行為,減少了損失。那些試圖在他們的商店裡行竊的小偷,只能說是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了錯誤的地點。

  在文中提到的調查結果顯示,賣場幾乎一半的人都表示他們贊成使用某種形式的面部識別技術,只有7%的人認為該技術是侵犯隱私的。但是,這引發了另一個問題。到底應不應該讓客戶意識到在他們正在享受剁手的過程中,眼前正有攝像頭在一直跟蹤他們呢?

  有人認為,這只不過是我們已經在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閉路監控的一個擴展而已。 如果這個系統被用於好的事情上,保護顧客同時也能保護企業的話。那這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只要這套系統是「在規則之內進行」的話,還是能夠被顧客所容忍的。

  人臉識別系統是一種隱私的侵犯?

  隱私仍是一個重點問題。在今年9月的英國內政部公布的一份報告中,鼓勵了對生物特徵數據的處理,其中包括面部識別系統,同時也將開始研究如何進行更有力的監管。

  由於這些擔憂,一些初創企業都試圖找到不通過拍攝人臉來收集個人的圖像就能夠跟蹤顧客的方式。

  有一家公司就是一個例子。它的技術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檢查商店裡的監控錄像,同時在產品和客戶中進行識別,這將能夠在事故發生後幫助了解當時的情況。

  我們提取很抽象的外觀特性,絕對不會侵犯到顧客的個人隱私。軟體能夠檢測到的只有像是一個人的衣服的顏色、頭髮的長度或者他們的背包或手袋特徵(如果有的話)。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有足夠的外觀特徵來對人與人之間進行區分。其實不只是人,人們所攜帶的東西,例如背包或購物車等。所有這些元素都可以進行辨別。

  而有人也創造了一個類似的工具,它把相機轉變成為了智能數據中心,通過現有的閉路電視的錄像來對在商店內顧客的舉動以及貨架上的商品情況進行記錄。「我們使用的是一個更為保護隱私的辦法.不一定說我一定要去跟蹤一個人,像這樣的軟體,當被用來與已經到位的其他保障措施一起搭配使用時,如RFID標籤和報警器等,效率是最高的。」

  所有的系統都需要某種視覺上的驗證。商店需要用一種方法來證明一個人的行徑引發了報警,對象必須是一個實際的產品而不能是一個誘餌。

  人臉識別系統的物理局限性

  無論是生物掃描儀還是更為抽象的追蹤工具,都需要調用商店裡的攝像頭,這是唯一的限制性因素,它們必須能夠「看到」才能工作。「攝像頭的擺放位置也是一種藝術。

  一般來說相機應該放在入口而不是通道。雖然通常需要面部掃描的準確率達90%才會引發警報,但是這其實是可以調整的。比方說在機場這種大場景下,就需要選擇一個更為粗略的準確率,這是為了能夠更加安全而作的妥協。

  面部識別軟體通常需要一個正面的視角,來更好的識別人的面部基本輪廓以及眼睛。 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做到只需要最小的信息量。如果說這個人將目光轉向側面就會導致無法正確識別其外觀特徵的話,那這個軟體可以扔了。無論怎樣,這的確是一個物理限制。

  預計,該技術在未來幾年內會進一步發展,能夠更加細緻入微地進行識別,而這將吸引更多的客戶。零售商正在挖掘和測試越來越多的識別技術,例如面部識別。而未來,市場對面部識別技術會越來越認可。

  不過,這項技術也許能夠發現可疑的購物者,但它也有其力所不能及的地方。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負責安防的員工監守自盜的話怎麼辦呢?

  十一月,美國零售業巨頭沃爾瑪透露,它在為期數月的時間裡在它的商場中測試了面部識別系統。它發現,這項技術雖然能夠發現可疑的購物者,但如果是負責安放的員工監守自盜的話那麼這個技術就毫無用武之地了。

  無論怎樣,零售業都將繼續在更好的安全性和更好的尊重顧客隱私之間進行權衡,人臉識別技術也仍然還需要一些時間來找尋這個平衡點。但相信以後市場對面部識別的技術會越來越認可。

來源:雷鋒網


相關焦點

  • 人臉識別日益普及 你的臉刷明白了嗎
    原標題:人臉識別日益普及 你的臉刷明白了嗎最近,隨著「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為躲人臉識別戴頭盔看房」等事件的發生,讓人臉識別頻上熱搜,技術濫用問題引發廣泛關注。隨之,一些傳言也「悄然出動」:人臉識別系統任何機構想裝就能裝?戴口罩就無法進行人臉識別?
  • 上班打卡刷臉、進出公園刷臉、收快遞刷臉…人臉識別深陷爭議漩渦,技術應用邊界在哪?
    上班打卡刷臉、進出公園刷臉、回到小區刷臉、收取快遞刷臉……不知不覺間,人臉識別設備已經侵入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臉識別技術是基於人的面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技術,主要包括人臉檢測、人臉圖像預處理、人臉圖像特徵提取、匹配與識別四部分。目前已被廣泛運用於遠程開戶,機場、火車站及景區的認證核驗,人臉手機解鎖,線下刷臉支付,公安系統的天眼系統抓捕嫌犯等領域。
  • 刷臉進小區真有必要嗎? 記者走訪杭州幾個使用人臉識別的小區
    我們現在設置了一個人臉信息的有效期,無論什麼時候登記,有效期都截止到當年年底。只有重新登記了,第二年才能刷臉進入。」物業也提供了人臉以外的出入方法:「每個辦人臉識別的居民,我們都會再送一張卡,方便居民的家人進出。實在擔心的居民,也可以登記身份證號,只用門禁卡。」
  • 刷臉進小區真有必要嗎?記者走訪杭州幾個使用人臉識別的小區……
    我們現在設置了一個人臉信息的有效期,無論什麼時候登記,有效期都截止到當年年底。只有重新登記了,第二年才能刷臉進入。」物業也提供了人臉以外的出入方法:「每個辦人臉識別的居民,我們都會再送一張卡,方便居民的家人進出。實在擔心的居民,也可以登記身份證號,只用門禁卡。」
  • 人臉支付、刷臉賣房……人臉識別的喜與憂在交替上演
    不僅刷臉賣房出事故,進售樓處看房也被迫戴頭盔。前不久,一段「男子帶頭盔看房」的視頻引起熱議。背後的原因是售樓處的人臉識別系統。一些地產售樓部開始使用人臉識別技術進行客戶比對,以防「飛單」,而頭戴頭盔的男子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臉。
  • 人臉識別運用於大熊貓,刷臉支付核心安全技術未來可期
    但即使這樣,人臉識別也能準確區分並精準識別,你還在擔心有人會用你的照片進行惡意刷臉支付?還在擔心刷臉支付的安全性?體態完全相似的熊貓也可以進行人臉識別了?近日,西華師範大學發布關於大熊貓保護的最新研究成果:大熊貓面部識別技術。
  • 「刷臉」識別可靠嗎?科學測試:3D列印面具可代替人臉解鎖手機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明明不是自己的臉,也能通過人臉識別嗎?近日,科研人員用面具代替人臉,進行了測試。測試中,科研人員先將手機放置在一個三腳架上,再在手機對面放上面具,然後進行光線、色溫以及角度的調節,通過幾次比對,手機被成功解鎖了。專家表示,這款面具的製作成本並不高。
  • 人臉識別技術被濫用應該要怎樣做才能避免?
    任何一個新興的事物發展都會遇到一定的阻力,也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人臉識別技術也是如此。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快速發展,刷臉時代已經全面到來,在當前人臉識別技術被濫用,從而引來很大的爭議,為什麼人臉識別技術被濫用?應該要怎樣做才能避免?人臉識別系統是一種以人臉識別技術為核心的新型生物識別技術。
  • 進小區刷臉,取張廁紙都刷臉!杭州這些人臉信息去哪了?
    ,人臉識別;住酒店,人臉識別……在刷臉時代,你去樓盤售樓處看個房子,也很可能被人臉識別。我們現在設置了一個人臉信息的有效期,無論什麼時候登記,有效期都截止到當年年底。只有重新登記了,第二年才能刷臉進入。」物業也提供了人臉以外的出入方法:「每個辦人臉識別的居民,我們都會再送一張卡,方便居民的家人進出。實在擔心的居民,也可以登記身份證號,只用門禁卡。」
  • 刷臉取廁紙?僅上海安裝上萬部 政協委員多年提案拒用人臉識別
    多地開始禁用人臉,政協委員多年提案,拒用人臉識別等唯一的生物特徵信息作身份認證。不戴頭盔看房我可能損失30萬,為了60公分的廁紙我出賣了自己的臉……是的,我知道我的臉正在被濫用,但是我有什麼辦法?很多人臉識別是強制使用的,如果拒絕刷臉,我可能上不了班、回不了家,因為門禁系統都升級為人臉識別,且沒有門禁卡等替代方案。
  • 資料|刷臉背後:人臉檢測、人臉識別、人臉檢索
    from=leiphonecolumn_res0604以下書籍介紹來自豆瓣內容簡介 · · · · · ·人臉識別是當今熱門的研發方向,在安防、金融、旅遊等領域具有十分廣泛的應用。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刷臉」背後的技術,包括人臉檢測、人臉識別、人臉檢索相關的算法原理和實現技術。
  • 取個廁紙都要刷臉,人臉識別的歪風該剎剎車了
    文 土衛六取廁紙刷臉,是為了環保;小區進門刷臉,是為了安全;進動物園刷臉,是構建智慧城市的需要;刷臉就是智慧城市,難不成我們的城市之前都是「智障」嗎?據APP專項治理工作組等組織發布的《人臉識別應用公眾調研報告(2020)》顯示,有九成以上的受訪者使用過人臉識別,六成認為人臉識別技術有濫用趨勢,三成表示已因人臉信息洩露、濫用而遭受隱私或財產損失。
  • 上萬人臉識別廁紙機進駐上海?政協委員多年提案拒用人臉識別
    多地開始禁用人臉,政協委員多年提案,拒用人臉識別等唯一的生物特徵信息作身份認證。不戴頭盔看房我可能損失30萬,為了60公分的廁紙我出賣了自己的臉……是的,我知道我的臉正在被濫用,但是我有什麼辦法?很多人臉識別是強制使用的,如果拒絕刷臉,我可能上不了班、回不了家,因為門禁系統都升級為人臉識別,且沒有門禁卡等替代方案。
  • 公廁刷臉才能取廁紙,我們的人臉信息什麼時候這麼不值錢了?
    像是指紋、虹膜、人臉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不同於普通的密碼驗證,說改就改,這些生物特徵是將伴隨我們終身的。就拿小區門口人臉識別來說,以前用門禁卡,刷卡才能進,不刷卡就只能打電話找物業。但是用了人臉識別就不一樣,小區門口和單元樓門口都裝上了人臉識別設備,只要是錄入過信息的居民,刷臉就能進。但是這樣的信息包含的內容太多,你刷的是自己的臉,但是萬一出現信息洩露,你住在哪個小區,幾棟樓,家裡幾口人,將無所遁形。
  • 上千張人臉照片流出,人臉識別安全性引熱議,還能「刷臉」嗎?
    文丨張居正 審丨易桉導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生活信息領域都可以通過刷臉來完成,這得益於人臉識別技術的快速發展。人臉識別技術是進步的產物,會越來越深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給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加便捷的選擇。
  • 2元能買千張照片,人臉識別時代如何保護我們的臉?
    2元就能買上千張人臉照片購物時「刷臉」支付、用手機時「刷臉」解鎖,進小區時「刷臉」開門……如今,越來越多的事情可以「刷臉」,用人臉識別技術來解決。 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有九成以上的受訪者都使用過人臉識別,不過有六成受訪者認為人臉識別技術有濫用趨勢,還有三成受訪者表示,已經因為人臉信息洩露、濫用而遭受到隱私或財產損失。那麼「刷臉」時代,我們的人臉信息安全嗎?對於人臉識別,多數人是又愛又恨,愛的是它的方便快捷,恨的就是安全風險。
  • 百度人臉識別技術又進階啦!佩戴口罩也能「刷臉識人」
    如今,口罩就像外出必備的保護傘,在AI的加持下,它不再是「刷臉」通行的障礙物,能讓你在公司、校園、小區等場景中暢通無阻……近日,沒有被口罩「蒙蔽雙眼」的百度AI將口罩檢測及戴口罩人臉識別技術應用於百度公司園區的人臉閘機和AI測溫系統中,員工均可在佩戴口罩時刷臉識別身份,保障安全、高效復工。
  • 人臉識別屢被濫用,如何保護我的「臉」?
    近年來,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已經愈發廣泛,大家都有相關生活體驗,從線上的APP使用,到線下出入小區,人臉識別已經無處不在了,技術也在不斷升級。前面有「買房被人臉識別,可能多花20萬」的鬧劇,後有「人臉識別第一案」正式宣判,由涉嫌侵犯隱私而引起的糾紛、爭論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 【漢邦高科·安防百科】刷臉開門靠譜嗎?進擊的生物識別技術盤點
    到現在為止,磁控鎖、聲控鎖、超聲波鎖、紅外線鎖、電磁波鎖、電子卡片鎖、八佰指紋鎖、視網膜鎖、遙控鎖等五花八門的防盜方式不斷推出,但並不足以滿足人們對安全感和便捷性的需要,於是人臉識別技術開始進駐防盜鎖領域,不過人臉防盜鎖雖在使用過程中更便捷,不至於因為丟鑰匙而進不去家門,但真的能夠做到有效防盜麼?
  • 主編有態度|「面子」很重要,人臉識別需要滿足的「充分必要」條件
    作家楊早給2021年寫了一篇預言,開篇就是這樣的: 人臉識別技術越來越發達,越來越普及,上面也鼓勵,天眼也支持,終於到了不給臉就啥也幹不成的地步。進任何密閉空間、封閉區域,都得怯怯地問保安大哥: 要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