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廁刷臉才能取廁紙,我們的人臉信息什麼時候這麼不值錢了?

2020-12-14 厚昌學院

人臉識別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無論是辦理業務還是進出火車站,現在哪個場所不放一個人臉識別的機器,就感覺不夠跟得上潮流。

但是有些場合的人臉識別真的有必要嗎?

南方都市報這兩天報導了東莞莞城街道東江大道03號的公廁,這個公廁之所以出名了,是因為在這個廁所裡面取紙需要進行人臉識別。

立定站在機器前,把臉對準屏幕上的顯示屏進行識別,3秒鐘後,機器會提供90釐米長的紙巾。在9分鐘的默認設定時間內,只能掃描領取1次,再次領取需要等到9分鐘之後。

官方回應稱,這樣的做法可以杜絕大量取紙造成的紙張浪費等不環保行為,而且每次拍攝到的用戶照片都在規定時間內自行刪除。

由於該項功能引發公眾擔憂,本著公廁是為市民提供貼心服務的地方,以及城市管理服務充分尊重民意的原則,該分局已協調終止使用此設備,改用常規的方式向市民免費提供紙巾。

道理我都懂,但是想要達到同樣的效果,掃二維碼可不可以?為什麼一定要人臉識別呢?

對於上述提到過的照片會在規定時間內刪除,有網絡安全專家提醒,沒在本機存儲不代表在系統內沒有存儲,一旦資料庫被攻擊或者洩露,這些存儲在其中的身份信息很有可能就會被全盤洩露。同時如果有不同來源的不同信息橫向疊加,還可以全方位立體的展現出完整的個人隱私。

換句話說,你的身份信息一旦洩露,你的所有信息就將一絲不掛的暴露在網絡面前。

這樣的後果你可以承擔嗎?

保護身份信息迫在眉睫。

保護身份信息這個說法,算得上是老生常談了,從剛剛開始指紋驗證身份的時候,就有人發出過類似的疑問:

如果我們的指紋被洩露了會怎樣?

像是指紋、虹膜、人臉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不同於普通的密碼驗證,說改就改,這些生物特徵是將伴隨我們終身的。

就拿小區門口人臉識別來說,以前用門禁卡,刷卡才能進,不刷卡就只能打電話找物業。

但是用了人臉識別就不一樣,小區門口和單元樓門口都裝上了人臉識別設備,只要是錄入過信息的居民,刷臉就能進。

但是這樣的信息包含的內容太多,你刷的是自己的臉,但是萬一出現信息洩露,你住在哪個小區,幾棟樓,家裡幾口人,將無所遁形。

還有包含了學歷學籍信息的校園人臉識別系統,侵害到消費者權益的售樓處人臉識別系統,每天給你狂打電話的健身房人臉識別系統。

現在上班刷臉打卡,工作時刷臉打開手機、筆記本電腦,午飯時刷臉支付,出差住酒店也得刷臉登記,甚至上公廁取廁紙都要刷臉,這張老臉是越刷越多,總感覺不對勁。"有網友如此感慨。

你以為自己收穫的是便捷,殊不知丟掉了最重要的安全。

當前的人臉識別技術已經被廣泛的濫用了。

在《人臉識別應用公眾調研報告(2020)》顯示,有九成以上的受訪者都使用過人臉識別,具體用途當中"刷臉支付"最為普及;不過有六成受訪者認為人臉識別技術有濫用趨勢;還有三成受訪者表示,已經因為人臉信息洩露、濫用而遭受到隱私或財產損失。

針對目前"刷臉"被濫用的情況,已經從各個層面開始為人臉識別劃定邊界。

國家網信辦發布《常見類型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App)必要個人信息範圍(徵求意見稿)》,其中明確規定了地圖導航、網絡約車、即時通信等38類常見類型App必要個人信息範圍,其中均沒有包括人臉識別、指紋識別等生物信息的相關內容;

天津市通過《天津市社會信用條例》,從明年運單開始,企事業單位、行業協會、商會等禁止採集人臉、指紋、聲音等信息;

陸續有售樓處撤下人臉識別系統

杭州一社區禁止刷臉進入;

......

有人說:你的信息都不知道洩露過多少回了,還在乎這個幹嘛?

但是我之前不小心被人打過幾次,和現在還要躺好讓他們打是不一樣的概念。

如果我們自己都沒有保護隱私的念頭,那些利益驅使下公司更不會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這件事情了。

難道,你以後想要帶著這樣的頭盔活在真實的世界裡嗎?

相關焦點

  • 公廁取廁紙也要刷臉? 杭州火車東站回應:十分鐘後會自動刪除
    公廁取廁紙也要刷臉?乘客問:我的人臉數據會被偷走嗎  杭州火車東站回應:人臉信息短暫識別,十分鐘後會自動刪除  人臉識別,目前已經在我們的生活裡被廣泛運用,大到智慧城市,小到手機登錄解鎖,都能見到人臉識別技術的身影。
  • 拿個廁紙都要刷臉!到處都在刷臉,如何才能不丟「臉」?
    進小區刷臉、去看房刷臉、打車刷臉、註冊APP刷臉、甚至取個廁紙還需要刷臉,你碰到過嗎?這些真有必要嗎,還是人臉識別被濫用了?處處要「刷臉」,取廁紙也不放過近日,東莞某公廁取廁紙竟然需要人臉識別,媒體報導後,雖然該設備終止使用並改用常規的方式免費提供紙巾,但還是引發網友熱議。部分網友評論。
  • 刷臉可取90釐米廁紙,這個星級公廁引熱議!很多地方都在用
    星級公廁「刷臉」取廁紙據報導,位於東莞莞城街道東江大道03號的公廁最近在網絡上火了,因為其使用了類似人臉識別的照相免費取紙巾的設備,雖說是方便了大家免費取用廁紙,但是人臉識別的方式卻引起了一些市民的擔憂。
  • 公廁刷臉掃碼取紙 涉嫌洩露個人隱私?
    但在防止個人隱私遭遇洩露的當下,並非每個人都願意被刷臉或者掃碼。  記者近日在廣州街頭走訪發現,部分安裝智能廁紙機的公廁,將刷臉和掃碼作為唯一供紙渠道,不願刷臉或掃碼則無法獲得用紙。對此,有律師認為,如果不刷臉或不掃碼就無紙用,這將侵犯如廁者的選擇權。
  • 紹興公廁現黑科技:「刷臉」可取70釐米廁紙
    昨天,位於紹興越城區環城南路的一處公共廁所首次試水人臉識別廁紙機。據悉,這是浙江省公廁中首次啟用人臉識別廁紙機。遊客要取廁紙,不僅需要「刷臉」,且一次最多只能取走70釐米廁紙。兩分鐘後,當記者站在識別區內想再次取紙時,響起了語音提示:「您已使用,請稍候再試。」工作人員介紹,因為設備檢測到同一張人臉,要隔10分鐘後才會再出紙,以防止一些市民和遊客過量取紙。據介紹,這臺人臉識別廁紙機每次可放入200多米廁紙,當廁紙餘量不多時,機器就會提醒工作人員及時更換。環城南路聚龍軒公廁試用的人臉識別廁紙機,為紹興首次啟用。
  • 拿個廁紙都要刷臉!誰來保護我的信息安全?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吳濤)進小區刷臉、去看房刷臉、打車刷臉、註冊APP刷臉、甚至取個廁紙還需要刷臉,你碰到過嗎?這些真有必要嗎,還是人臉識別被濫用了?處處要「刷臉」,取廁紙也不放過近日,東莞某公廁取廁紙竟然需要人臉識別,媒體報導後,雖然該設備終止使用並改用常規的方式免費提供紙巾,但還是引發網友熱議。部分網友評論。微博截圖「好害怕哪天去廁所都要人臉識別,通不過不讓上廁所。」
  • 公廁刷臉掃碼取紙涉嫌洩露個人隱私?聽聽律師怎麼說
    公廁刷臉掃碼取紙涉嫌洩露個人隱私?同德公園相關管理人員告訴記者,公廁以前免費向如廁者提供廁紙,但總有一些貪小便宜者濫用廁紙,導致真有用紙需求的如廁者無紙用。為保障用紙,管理方唯有投入大量經費採購廁紙。在智能廁紙機投入使用後,如廁者每「刷」一次臉,可獲得4格廁紙;同一名如廁者刷臉一次後,需要隔10分鐘才能再次刷臉取紙。這一做法,可有效防範廁紙濫用。
  • 【關注】公廁刷臉掃碼取紙涉嫌洩露個人隱私?聽聽律師怎麼說
    為緩解濫用行為,在廣州上一輪「廁所革命」工作中,不少環衛公廁安裝智能廁紙機。通過人臉識別或手機掃碼的方式,向如廁者免費定量供紙。但在防止個人隱私遭遇洩露的當下,並非每個人都願意被刷臉或者被掃碼。 記者近日在廣州街頭走訪發現,部分安裝智能廁紙機的公廁,將刷臉和掃碼作為唯一供紙渠道,不願刷臉或掃碼則無法獲得用紙。
  • 北京通州潞河醫院「刷臉」取廁紙,刷臉3秒出紙80釐米
    在人臉廁紙機前一站,3秒鐘後,就能得到一定長度的廁紙,現在取廁紙也要人臉識別了!最近,有市民發現,在通州區潞河醫院門診大樓內的衛生間裡裝上了人臉識別廁紙機,「刷臉」後方可免費領取廁紙。如想連續取紙,得耐心等待1分鐘。
  • 建鄴公廁用上「黑科技」 人臉識別,3秒可取廁紙
    刷臉就可取廁紙,是不是新奇?
  • 拿個廁紙都要刷臉!誰來保護我們的信息安全?
    進小區刷臉、去看房刷臉、打車刷臉、註冊APP刷臉、甚至取個廁紙還需要刷臉,你碰到過嗎?這些真有必要嗎,還是人臉識別被濫用了?處處要「刷臉」,取廁紙也不放過近日,東莞某公廁取廁紙竟然需要人臉識別,媒體報導後,雖然該設備終止使用並改用常規的方式免費提供紙巾,但還是引發網友熱議。
  • 拿個廁紙都要刷臉!誰來保護我的信息安全?_新聞中心_中國網
    進小區刷臉、去看房刷臉、打車刷臉、註冊APP刷臉、甚至取個廁紙還需要刷臉,你碰到過嗎?這些真有必要嗎,還是人臉識別被濫用了?處處要「刷臉」,取廁紙也不放過近日,東莞某公廁取廁紙竟然需要人臉識別,媒體報導後,雖然該設備終止使用並改用常規的方式免費提供紙巾,但還是引發網友熱議。
  • 刷臉取廁紙?僅上海安裝上萬部 政協委員多年提案拒用人臉識別
    30秒快讀1、東莞一公廁的人臉識別廁紙機備受質疑,為了60公分的廁紙出賣自己的臉,而同一家生產的設備早已進駐上海,銷售人員還宣稱,上海已經安裝上萬部。2、商家不罷手,難道以後只能戴頭盔出行嗎?多地開始禁用人臉,政協委員多年提案,拒用人臉識別等唯一的生物特徵信息作身份認證。不戴頭盔看房我可能損失30萬,為了60公分的廁紙我出賣了自己的臉……是的,我知道我的臉正在被濫用,但是我有什麼辦法?很多人臉識別是強制使用的,如果拒絕刷臉,我可能上不了班、回不了家,因為門禁系統都升級為人臉識別,且沒有門禁卡等替代方案。
  • 取個廁紙都要刷臉,人臉識別的歪風該剎剎車了
    文 土衛六取廁紙刷臉,是為了環保;小區進門刷臉,是為了安全;進動物園刷臉,是構建智慧城市的需要;刷臉就是智慧城市,難不成我們的城市之前都是「智障」嗎?隨後,我打電話詢問海珠湖公園工作人員,「為何要設置這樣的廁紙機,擔不擔心隱私洩露?」工作人員這樣答覆:「設置這款機器的初衷是為了響應國家環保的政策,機器投入一周以來,我們公園每天的用紙量少了一半。投訴的事情不擔心,我們很少接到投訴。」人臉識別廁紙機投入使用後,傳統的紙巾筒已經空空如也。
  • 取廁紙都要「刷臉」!如此「要臉」必要嗎?安全嗎?
    最近人臉識別的話題熱度很高,小編也在合肥到處溜達溜達,發現「刷臉」的地方還挺多:小區門禁「刷臉」。在合肥市文一·雲河灣小區,居民王女士騎著電動車回家。在行人通道門外,王女士將面部直對人臉識別器,電子屏上出現她的面部影像,只聽「滴」的一聲,門禁自動打開。「騎電瓶車不方便刷門禁卡,現在刷臉就能開門,方便了很多。」王女士告訴記者,今年,該小區在大門口加裝了人臉識別系統,錄入人臉信息的居民可以直接刷臉進入。上下班打卡「刷臉」。合肥市市民任女士在潛山路附近的一間寫字樓上班。
  • 處處「刷臉」有必要麼?誰來保護我的信息安全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吳濤)進小區刷臉、去看房刷臉、打車刷臉、註冊APP刷臉、甚至取個廁紙還需要刷臉,你碰到過嗎?這些真有必要嗎,還是人臉識別被濫用了?處處要「刷臉」,取廁紙也不放過近日,東莞某公廁取廁紙竟然需要人臉識別,媒體報導後,雖然該設備終止使用並改用常規的方式免費提供紙巾,但還是引發網友熱議。
  • 進小區刷臉,取張廁紙都刷臉!杭州這些人臉信息去哪了?
    「這算是個老小區,人臉識別門禁是今年下半年安裝的。」物業工作人員說,「我們有兩臺電腦,一臺是平常工作用的,一臺是儲存人臉信息的。人臉系統和公安聯網,登記的時候需要本人帶著身份證來。」比較特別的是,意盛花苑的人臉識別信息每年都需要重新登記一次。工作人員解釋:「有的人搬出去,可能也不會來說,如果不主動清除會有安全隱患。
  • 用人臉識別廁紙機來防止過度取紙?86.5%網友稱值得商榷
    你願意在公廁「刷臉取紙」嗎?採寫 | 南都記者 潘穎欣 馮群星 實習生左影娜本文首發於南都APP近日,東莞一公廁為防止紙巾被浪費,安裝了人臉識別廁紙機。在廁紙機前「刷臉」後,市民就能得到一定長度的廁紙,而且在規定時間內,一人只能拿一次廁紙。廁紙機的生產公司稱,每次拍攝到的人臉特徵信息,均會在規定時間內刪除。但由於「刷臉」功能引發市民對於個人信息洩露等問題的擔憂,東莞城管停用了該廁紙機,改用常規方式向市民提供紙巾。不過,東莞並不是第一個使用這類設備的城市。
  • 輿情觀察:東莞公廁刷臉「吐紙」變網絡「吐槽」
    截至12月8日上午,該事件相關的#公廁取紙靠人臉識別##公廁安裝人臉識別供紙機##公廁刷臉取紙有必要嗎#等主要話題的閱讀量分別達到1.1億、1815.8萬、572.2萬。不少媒體注意到,將於明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提出,處理人臉在內的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春城晚報》指出,而公廁用人臉識別系統發廁紙,已經涉嫌違背了「必要、最少夠用、被採集人同意」等原則。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也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提出了「刷臉」需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以這種標準來衡量,目前很多場景使用人臉識別顯然是不必要的。
  • 上個廁所都刷臉?你的臉到底值多少錢?
    處處要「刷臉」,取廁紙也不放過近日,東莞某公廁取廁紙竟然需要人臉識別,媒體報導後,雖然該設備終止使用並改用常規的方式免費提供紙巾,但還是引發網友熱議。微博截圖「好害怕哪天去廁所都要人臉識別,通不過不讓上廁所。」「如果趕上拉肚子,會不會刷臉的時間就『一瀉千裡』?」「十步一刷臉,如廁也艱難。」不少網友留言。其實,取廁紙人臉識別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2017年,在北京天壇公園的公廁裡出現了6臺「人臉識別廁紙機」,「刷臉」才能取出60釐米至70釐米的廁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