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小畜、泰、謙卦「不富以其鄰」解析;德惟善政,政在養民

2020-12-23 梓歸文化

不富以其鄰」句式在《周易》中共出現三處;卦九小畜:九五,有孚攣如,富以其鄰;卦十一泰: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卦十五謙: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

何為「鄰」?

:《說文解字》「鄰:五家為鄰;從邑,粦( lìn)聲。」;從「邑」,表示與行政區域有關;本義:西周時期,一種居民組織。《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為鄰,五鄰為裡。」;《釋名·釋州國》「五家謂伍,又謂之鄰。鄰:連也,相接也。」

五家為一組,彼此相距不遠,因此「」引申為「鄰近、近鄰」。《小爾雅》「鄰:近也。」;《廣韻》「鄰:近也,親也。」;《詩經·小雅·正月》「恰比其鄰」;鄰居;鄰國。

」由「鄰近、近鄰」義,又引申出「親近、親密」。《左傳·昭公十二年》「倍其鄰者恥乎!」;遠親不如近鄰。

故,我認為爻辭中「鄰」為「比鄰而居」和「親近」,具有兩重含義。

不富以其鄰」句式,一處居四爻,兩處居五爻;四爻為諸侯位,五爻為天子位;故「」講的是:諸侯之鄰,天子之鄰。

西周實行的是分封制,天子分封宗親、功臣於四方,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宗親、功臣封土建國,諸侯國作為藩籬拱衛西周;諸侯在封國內治疆安民。

故,諸侯之國與天子王畿比鄰而居;諸侯之民、國人在都邑內與諸侯比鄰而居。(國人:古代居住在城邑內的人。詳見:比卦六三「比之匪人」中關於「國人、野人」的解析)

天子之鄰為諸侯、諸侯國;諸侯之鄰為封國內的百姓、國人。《尚書·虞書·益稷》「臣哉鄰哉!鄰哉臣哉!」

天子要安定諸侯,以身作則,與諸侯共富;諸侯要效法天子,安定百姓,與國人共富。《尚書·周書·泰誓·上》「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其克相上帝,寵綏四方。「;大意為:上天幫助下民,為人民選立君主,設立師長,就是希望他們能夠輔助上天,愛護和安定天下百姓。

天子要安定諸侯,以身作則,與諸侯共富。

周易·屯卦》「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兇。」

詩經·大雅·皇矣》「萬邦之方,下民之王。「

詩經·大雅·文王》「儀刑文王,萬邦作孚。「

詩經·周頌·思文》「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菲爾極。「

詩經·周頌·桓》「綏萬邦,屢豐年……保有厥士,於以四方,克定厥家。「

詩經·小雅·節南山》「式訛爾心,以畜萬邦。「

諸侯要效法天子,安定百姓,與國人共富。

尚書·虞書·大禹謨》「德惟善政,政在養民……正德、利用、厚生。「

尚書·周書·康誥》「肆汝小子封。惟命不於常,汝念哉!無我殄享,明乃服命,高乃聽,用康乂民。」;強調講說:百姓安居樂業,才能「汝乃以殷民世享」永享其國。

國語·楚語·子常問蓄貨聚馬鬬且論其必亡》「從政者,以庇民也。民多曠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死無日矣。「

管子·山至數》「民富君無與貧,民貧君無與富。」

解析:卦九小畜:六四:有孚,血去惕出,無咎;卦十一泰: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這兩爻皆是四爻,為諸侯之爻;講的是諸侯的行為處事。「小畜」為積蓄的時間短,積蓄還不足;「泰」為通順。諸侯要效法天子,安定百姓,與國人共富。

管子·牧民·國頌》「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民惡憂勞,我佚樂之。民惡貧賤,我富貴之,民惡危墜,我存安之。民惡滅絕,我生育之。能佚樂之,則民為之憂勞。能富貴之,則民為之貧賤。能存安之,則民為之危墜。能生育之,則民為之滅絕。」;

大意為:政令所以能推行,在於順應民心;政令所以廢弛,在於違背民心。人民怕憂勞,我便使他安樂;人民怕貧賤,我便使他富貴;人民怕危難,我便使他安定;人民怕滅絕,我便使他生育繁息。因為我能使人民安樂,他們就可以為我承受憂勞;我能使人民富貴,他們就可以為我忍受貧賤;我能使人民安定,他們就可以為我承擔危難;我能使人民生育繁息,他們也就不惜為我而犧牲了。

左傳·文公七年》「正德、利用、厚生,謂之三事。義而行之,謂之德、禮。無禮不樂,所由叛也。」;

大意為:平治天下三件大事,「正德」置於首位,是「利用」、「厚生」的前提,既正人德,又正物德,方能利用自然資源,以達使人們生活富足之目的。正德:正身之德;在位者要自正其德,正己以治民。利用:利民之用;要勤儉,將錢財用於為民興利除弊。厚生:厚民之生;輕徭薄役,使人們豐衣足食。

國語·楚語·子常問蓄貨聚馬鬬且論其必亡》「公貨足以賓獻,家貨足以共用,不是過也。夫貨、馬郵則闕於民,民多闕則有離叛之心,將何以封矣。「;

大意為:公卿的財貨足夠饋贈貢獻所用,大夫家的財貨足夠供給使用,不超過這個限度,財貨與馬匹過多百姓就會窮困,百姓過於窮困就會產生背叛之心,那憑什麼來立國呢?

國語·晉語·叔向論憂德不憂貧》記載:晉國卿大夫欒武子為政有德,於民共富。至其子欒桓子驕泰奢侈,假貸居賄,但依賴其父親欒武子的餘德,才得以善終。至欒桓子之子欒懷子復修欒武子之德,但受其父欒桓子之無德所連累,流亡到楚國。晉國卿大夫郤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軍,恃其富寵,以泰於國,其身屍於朝,其宗滅於絳。

綜上:「能富貴之,則民為之貧賤」此為小畜卦爻辭「六四:有孚,血去惕出,無咎」的內涵。

卦十一泰: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翩翩」我認為是「絡繹不絕貌」,形容百姓不斷前來歸附的景象。「不富」貧困的人民,「翩翩」絡繹不絕的前來歸附,「以其鄰」要與其為鄰,蓋因其能與民共富,故「不戒以孚」不需要對歸附的人們戒懼防備,要用信任。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鄭子展卒,子皮即位。於是鄭飢而未及麥,民病。子皮以子展之命,餼國人粟,戶一鍾,是以得鄭國之民。故罕氏常掌國政,以為上卿。宋司城子罕聞之,曰:「鄰於善,民之望也。」宋亦飢,請於平公,出公粟以貸。使大夫皆貸。司城氏貸而不書,為大夫之無者貸。宋無飢人。叔向聞之,曰:「鄭之罕,宋之樂,其後亡者也!二者其皆得國乎!民之歸也。施而不德,樂氏加焉,其以宋升降乎!」」;

大意為:鄭國的子展死,子皮即位為上卿。當時鄭國有饑荒而還沒有到麥收,百姓很睏乏。子皮用子展的遺命把糧食贈給國內的人們,每戶一鍾,因此得到鄭國百姓的擁護。所以罕氏經常掌握國政,作為上卿。宋國的司城子罕聽到了,說:「接近於善,這是百姓的期望。」宋國也發生了饑荒,司城子罕向宋平公請求,拿出公家的糧食借給百姓,讓大夫也都出借糧食。司城氏借出糧食不寫契約,又替缺少糧食的大夫借給百姓。宋國沒有挨餓的人。叔向聽說了這件事,說:「鄭國的罕氏,宋國的樂氏,大約是最後滅亡的啊,兩家恐怕都要掌握政權吧!這是因為百姓歸向他們的緣故。施捨而不自以為給人恩惠,樂氏就更高出一籌了,這一家大概是會隨著宋國的盛衰而升降吧!」

管子·牧民·四順》「國多財,則遠者來,地闢舉,則民留處。」;大意為:國家財力充足,遠方的人們就會自動歸附前來,荒地開發得好,本國的人民就能安心留住。

管子·輕重甲》「至湯而不然。夷兢而積粟,飢者食之,寒者衣之,不資者振之,天下歸湯若流水。此桀之所以失其天下也。」;

大意為:商湯則不是如此。收貯蔬菜和糧食,對飢餓的人給飯吃,對挨凍的人給衣穿,對貧困的人給予救濟,天下百姓歸附商湯如流水,這就是夏桀喪失天下的原因。

管子·權修》「無以畜之,則往而不可止也;無以牧之,則處而不可使也;遠人至而不去,則有以畜之也。」;

大意為:沒有辦法養活人民,人們就要外逃而不能阻止;沒有辦法治理人民,即使留下來也不能使用。遠地的人們來而不走,是因為有效地養活了他們。

管子·輕重甲》「桓公曰:「何謂致天下之民?」管子對曰:「請使州有一掌,裡有積五窌。民無以與正籍者予之長假,死而不葬者予之長度。飢者得食,寒者得衣,死者得葬,不資者得振,則天下之歸我者若流水,此之謂致天下之民。」」

史記·周本紀》記載:西周太王古公亶父積德行義,國人都擁戴他。古公亶父族人所居的豳[bīn]地,地處戎狄之地,經常受到周邊戎狄部族的侵略,每遇戎狄呼嘯而來,古公亶父便命族人將滿載糧食和衣物的牛車送給戎狄。戎狄見劫掠有成,進一步提出佔領周人土地的要求。周人憤怒,紛紛請戰。古公亶父卻制止民眾抵抗,說到「民眾擁立國君,國君就要為民眾謀利。戎狄攻戰,無非是為了土地和民眾;民眾在我治下,與在戎狄治下,有何區別?民眾因擁護我這個國君而戰,靠犧牲別人的父親和兒子來成為國君,我不忍心這樣!」此後,古公亶父便率領自己的直系部族人遷徙到岐山下的周原,將自己部族的土地和民眾留給了戎狄。此後不久,留在豳地的男女老幼一齊追隨而來,豳地周圍的戎狄聽聞古公亶父的仁德也紛紛前來歸附,這便是泰卦爻辭「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的內涵。

卦九小畜:九五:有孚攣如,富以其鄰;卦十五謙: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

這兩爻皆是五爻,為天子之爻;講的是天子的行為處事。「小畜」為積蓄的時間短,積蓄還不足;「謙」為謙虛敬慎。天子要安定諸侯,以身作則,與諸侯共富,進而達至百姓安居樂業。

天子要安定諸侯,與諸侯共富;相關內容詳見:比卦六二「比之自內,貞吉」。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齊景公和晏子的對話)陳氏雖無大德,而有施於民。豆區釜鍾之數,其取之公也簿,其施之民也厚。公厚斂焉,陳氏厚施焉,民歸之矣。《詩》曰:『雖無德與女,式歌且舞。』陳氏之施,民歌舞之矣。後世若少惰,陳氏而不亡,則國其國也已。」;

大意為:陳氏雖然沒有大的德行,然而對百姓有施捨。豆、區、釜、鍾這幾種量器的容積,從公田徵稅時就用小的,向百姓施捨時就用大的。您徵稅多,陳氏施捨多,百姓傾向於他了。《詩》說:『雖然沒有德行給予你,也應當且歌且舞。』陳氏的施捨,百姓已經為之歌舞了。您的後代如果稍稍怠惰,陳氏又如果不滅亡,他的封地就變成國家了。

左傳·成公十六年》「民生厚而德正,用利而事節,時順而物成。上下和睦,周旋不逆,求無不具,各知其極。」

大意為:人民生活優厚,道德就端正;舉動有利,事情就合於節度,時宜合適,生產就有所成就;這樣就能上下和睦,相處沒有矛盾,有所需求無不具備,各人都知道行動的準則。

綜上:「上下和睦、正德厚生」 此為小畜卦爻辭「九五:有孚攣如,富以其鄰」的內涵。

卦十五謙: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

《國語·周語·芮良夫論榮夷公專利》「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載也,而或專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將取焉,胡可專也?所怒甚多而不備大難,以是教王,王能久乎?……既,榮公為卿士,諸侯不享,王流於彘。「

大意為:利是由萬物中產生出來的,是由天地所養育而成的,假如要獨佔它,所帶來的怨恨會很多。天地萬物,人人都要取用,怎麼可以獨佔呢?觸怒的人太多而不防備大難,用這些來引導陛下,陛下能長治久安嗎?……不久,榮夷公當上了卿士,諸侯都不來朝見獻享了,周厲王被放逐到了彘地。

左傳·襄公四年》「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遷於窮石,因夏民以代夏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於原獸……浞行媚於內而施賂於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樹之詐慝以取其國家,外內鹹服。羿猶不悛,將歸自田,家眾殺而亨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諸,死於窮門。」

大意為:從前夏朝剛剛衰落的時候,有窮國國君后羿依靠夏朝的百姓取代了夏朝政權。后羿取得政權後,不致力於治理百姓而沉溺於打獵,進而導致殺身之禍。

綜上,《周易》中的「不富以其鄰」句式,講的是:天子之鄰為諸侯、諸侯國;諸侯之鄰為封國內的百姓、國人。天子要安定諸侯,以身作則,與諸侯共富;諸侯要效法天子,安定百姓,與國人共富。故《尚書》講說「德惟善政,政在養民「;《詩經》講說「式訛爾心,以畜萬邦「;《左傳》講說「正德厚生「;《國語》講說「從政者,以庇民也「。

相關焦點

  • 謙卦第九篇:六五
    在泰之六四爻曰,翩翩不富以其鄰,而謙六五亦曰不富以其鄰,以謙、泰相類也。泰上坤下乾,陰升於上;謙上坤下艮,陰亦上升,其象同也。而泰三陰三陽,二氣均平;謙則五陰一陽,陽寡陰眾,是其異也。其同者,陽下濟以引陰上,陰得陽而居高位,陽自卑而為謙。
  • 以《小畜》大:一陰「養」五陽,小有成就
    《易經》分享7:以《小畜》大:一陰「養」五陽,小有成就「夫妻反成就 —常用來形容夫妻之間不和睦、關係僵硬等不和諧。又有多少人知道「夫妻反目」一詞,源遠流長,數千年之前就已經出現了。這個詞正是出自《周易小蓄》的九三爻辭:「輿說輻,夫妻反目。」意為,車子輪子脫離了輻條,輪破轂裂,無法繼續前進,夫妻反目失和。
  • 大過、小過和大畜、小畜,這兩對卦名相反的卦有什麼聯繫?
    泰否相反……事實上,通行本《周易》的六十四個卦,可以依次序分成三十二對相鄰的卦象,每一對卦的卦象都遵循上述的「相反用《周易》的原文來說,這個原則叫做「反覆其道」。這是《周易》卦序中最為明顯而且絕無例外的排列規律。
  • 輕鬆學《易經》:《周易》卦序的河洛結構法則
    物稚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履》。履者,禮也。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
  • 謙卦,處世的哲學
    5/  九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    第五爻:不去謙讓別人,有利於進逐漸地樹立威嚴,沒有什麼不好的。第五爻: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富:具也,滿也,富與福音義皆同。以:用也。侵:漸進也,漸逼之。伐:擊也,一擊一刺曰伐,引申為徵伐。一曰,敗也,毀也。
  • 每日一卦|經典易學第十五卦《謙卦》詳解
    《象》曰:「無不利,捴謙」,不違則也。六五,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象》曰:「利用侵伐」,徵不服也。上六,鳴謙,利用行師徵邑國。《象》曰:「鳴謙」,志未得也。「可用行師」,徵邑國也。周易的六十四卦中唯獨謙卦的六爻的爻辭都是吉,其他的卦裡,都有吉、有兇。此卦的意思是做人學謙、學敬,那麼一切都是吉祥如意的。謙卦屬於中中卦,《象》中這樣來斷此卦:天賜貧人一封金,不爭不搶兩平分,彼此分得金到手,一切謀望皆遂心。地山謙卦卦名為謙。《說文》中對謙的解釋是:「謙,敬也。」也就是恭敬、謙虛、謙遜的意思。古人說「謙受益,滿招損」,便是來自於《周易》的思想。
  • 《謙卦》解說
    1、謙卦卦象解說(地山謙)坤上艮下《謙》:亨。君子有終。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 周易第十五卦謙卦說了什麼!對人生的啟示!
    艮山本應高聳矗立在地面上,而此時卻退於坤地之下,表示自己本身有實力卻低調謙虛不與人爭。能以謙遜不自滿的方法,延緩對立的局面而得利益2;謙卦雖然謙卦看似大吉之卦,但這種吉並不是物質、實質上的一種「得」,比較是修養上、精神上的獲得,卜得此卦,若以世俗的得失來看,則不算太好。
  • 周易的智慧 | 泰卦的人生啟示
    象曰:天地交泰後以財成天地之道補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孔子《宣聖講義》此申釋全卦象義。以明人道也。泰卦既以乾坤合德。天地同泰。以生成萬物。長養萬民。則居天地之中者。並稱三才之人。亦當體天地之仁。成天地之道。化行天下。以教育民。治成天下。以利養民。予之以生育安全。籍之以和樂平易。大而同化。小而永宜。裕後而無窮。承先於不替。方足以孚泰之道。致泰之甪。而全泰之功也。故人類有主。
  • 我國傳統民本倫理思想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光明日報-光明網
    上古之經典集成《尚書》中,記載了民本倫理的一些經典之論,如「德惟善政,政在養民」「明德慎罰」「敬德保民」,其中的「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最為經典,堪稱民本倫理之要義的集中體現。    春秋末年,禮崩樂壞,社會經歷重大變革。思想家們總結歷史經驗和教訓,紛紛對民之重要性提出各種觀點和看法。孟子提出了著名的民貴君輕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 《周易》學習01:難忘的八卦歌訣和六十四卦卦序歌
    《周易》學習01:難忘的八卦歌訣和六十四卦卦序歌 一、開語
  • 周易起名打分測試分析,讓父母們了解什麼是周易八字起名
    周易起名是一部含有命理學、陰陽學、心理學、數理學、社會學、歷史學、哲學、五行學、自然科學等知識內容的書,所以當運用周易起名打分測試時,是結合中國古老的哲學《易經》所發展出來的學問,其中孩子的姓名也是一組符號,周易起名就是解刨組成這一名字的符號暗含的意義與吉兇的學問。為此想要具體了解周易起名打分測試的大家不妨看看小編整理的這篇文章。
  • 小畜卦:六四爻「有孚,血去惕出,無咎」解析,得民心者得天下
    惕:憂懼、害怕,放心不下。【解析】四爻是諸侯之爻;爻辭講的是諸侯在「小畜」卦中的行為處事。「小畜」時期,君民只有相互信任(有孚),才能避免積蓄時期的君民矛盾、衝突(血去),進而使百姓安居樂業(惕出),這樣做沒有過錯(無咎)。《尚書·周書·康誥》「怨不在大,亦不在小;惠不惠,懋不懋。」
  • 學周易:正能量金句集錦!
    《周易》六十四卦中,有二十九卦是談君子的道德修養問題: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坤: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蒙: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小畜: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大過:澤滅木,大過,君子以獨立不懼,遁世無悶。坎:水繻至,習坎,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遁:天下有山,遁,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大壯:雷在天上,大壯,君子以非禮勿履。晉: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明德。
  • 南懷瑾丨謙卦
    勉強說只有一個卦,就是謙卦,六爻皆吉。全部《易經》你懂了,不要學了,只學一卦就行了,那就是謙卦。  萬事退一步就叫謙,不傲慢就叫謙,讓一步就叫謙,多說一聲謝謝、對不起,就叫謙,謙卦六爻皆吉。除了謙卦,其餘的卦,有好就有壞,有吉就有兇。現在孔子研究的是謙卦九三爻。我們看到謙卦,先要知道謙卦的錯卦是天澤履,謙卦的綜卦是雷地豫,這對將來學象數會很有幫助。
  • 【周易90秒】默誦《雜卦傳》,可以治病?
    比如南環瑾先生就說過這樣的話:……老輩們說《易經》可以闢邪,凡是不正的妖魔鬼怪都怕《易經》。有的人生了重病,枕邊放一本《易經》,就可把鬼趕跑,又說《易經》一讀,鬼神都不安……(《易經雜說》)話說清代有個大學問家叫焦循(1763-1820),僅在《周易》方面,他就著有《易章句》《易通釋》《易廣記》等不少書。
  • 先秦時中國、中庸實為國中、庸中的倒裝,以此談《周易》的「中」
    成語「時不我與」就是倒裝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也是倒裝句,「天承運」的正常順序是「承天運」。倒裝句廣泛應用在《周易》、《尚書》、《詩經》、《老子》、《論語》、《左傳》、《孟子》、《莊子》等先秦典籍中。
  • 孩子起名取名,周易免費取名女孩名字大全
    因為周易取名又可理解為取名藝術,是以算命為訴求的一種行為。它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這對於不了解周易的家長來說,巧妙藉助此方法取名是要多方參考的。所以,在這裡以女孩為例為大家免費分享周易取名其中的方式方法,幫助大家更好了解其中。周易免費取名女孩方法免費取女孩名字其方式方法很多,但對於周易取名這一技巧的運用,還是需要家長們掌握一定的方式。故先免費為大家分享幾點取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