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是以優質新鮮茶葉為原料,通過技術加工而成的茶粉,近年來作為口味添加,在餐飲領域被廣泛使用。其各類衍生品在當前的食品消費中佔據主流地位,大眾化趨勢明顯,如抹茶拿鐵、抹茶冰淇淋、抹茶蛋糕等。
由於茶葉、糕點、冰淇淋和飲料的需求增加,預計到2022年底,全球抹茶市場份額將超17億美元。
衍生品越來越豐富
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對抹茶的關注度逐年上升,中國抹茶市場迅速增長。同時,隨著新式茶飲行業興起,抹茶食品飲料市場呈爆發之勢,並出現了專門的抹茶食品品牌。
但與國際市場相比,我國抹茶產業的發展仍較為緩慢。
以美國和日本為例,兩國抹茶產業的高度發展促使抹茶產品的細分越發豐富多樣,從上遊供應到下遊零售,不僅有相對成熟的品牌,也有較為大型的抹茶粉供應商。
儘管抹茶專門店的熱度近期有所消退,但其衍生品系列卻越發豐富,帶動著抹茶這一小眾品類向多元化延伸,開拓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
報告顯示,目前線下連鎖仍是抹茶品牌下遊終端的主要消費形態。國內抹茶70%應用在加工食品領域,烘焙渠道和餐飲渠道各佔15%。
零售化逐漸成趨勢
從整個抹茶產業來看,產品主要可以分為兩種形態。
一種是抹茶原料供應,專注於抹茶粉原料製作。另一種是全抹茶餐飲店,供應與抹茶相關的甜品、茶飲、咖啡等。
在我國,大部分抹茶單品只是茶飲店或甜品店的一部分。業內人士表示,現如今抹茶專門甜品店的市場空間在新式茶飲的擠壓下越來越小,導致商家們不願冒市場風險主打抹茶產品,而是將其作為其中一個甜品或飲品系列。
從線下連鎖城市分布來看,一線城市的品牌滲透率高,門店數量以北京市場最為突出。其中,甜品、飲品和冰淇淋品類較熱門,包括抹茶千層、抹茶冰淇淋、抹茶拿鐵、奶蓋抹茶等。這些產品需要現制,具有餐飲服務的特徵。
同時,抹茶類食品零售化漸成趨勢,即「抹茶預包裝食品」。
預包裝食品種類比較豐富,包括抹茶風味薄片、抹茶風味卷心酥、桑抹茶、麻花、牛軋糖等。
從經營渠道來看,無論是依賴於外賣還是做預包裝食品在網上銷售,從線下到線上是個趨勢。
在線下店鋪式微的同時,抹茶類的休閒食品卻在線上電商渠道表現搶眼,比如良品鋪子、百草味等多個零食品牌均有涉及。
與抹茶專門店相比,預包裝商品極大降低了原料供應保障及門店管理的難度。
上遊發揮源頭優勢
業內人士分析,從行業整體角度看,儘管不少抹茶創業項目的出現為行業注入了新活力,但國內抹茶市場整體依然面臨著良莠不齊的境況,電商平臺有大量以「綠茶粉」充「抹茶」的現象,而事實上,二者無論是在原料還是在製作工藝上都存在不小的差異。
若是這種情況長期存在,消費者被假冒產品賦予認知後,重新獲客只會變得更難。
同時,產業鏈終端發展在倒逼上遊抹茶供應端發揮資源優勢,在種植和生產環節不斷提升和改良風味。
如今,大多數供應商開始自己控制部分茶園,以對產品品質進行有效把控。
此外,有資料顯示,國內綠茶主產區江南茶區、西南茶區均具備抹茶生產的條件,因此有不少企業將綠茶園改造成了抹茶園,目前全國參與生產抹茶的茶園已有30多個。
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抹茶產業在市場及消費者培育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市場需求與日俱增。
未來品牌方除了加強相關產品的研發應用,對上遊源頭種植技術及科學化的管理方式的探索也尤為重要。
【文章來源:中國食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