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的快速發展,大家生活水平也是在不斷的上升,買車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不是什麼難事,為了出行能夠更加的方便,相信絕大多數的人在有一定的經濟條件下都會考慮去買一輛汽車,如今買車的人是越來越多,汽車也得到了很大的普及,買了車的車主都知道,汽車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都需要定期的保養,很多新車車主對於汽車保養方面的知識都不是很了解,知道的也是少之又少,也有很多的車主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平時很少開車,一年下來可能都開不到一萬公裡,此時有很多的車主都會疑問,汽車一年沒跑一萬公裡,這時需要去保養嗎?老司機:想報廢就不去。
說到汽車保養的周期,這其實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主要還是要根據車主的用車情況來判斷,如果是新車的話,一般情況下,第一次保養最好是在汽車行駛了5000公裡之後,或者是汽車使用三個月之後,也就是說,如果在三個月內汽車行駛了5000公裡,那麼這時候就需要去給汽車做個首保,如果是沒行駛到5000公裡的話,那麼也需要去給汽車做個首保,很多車主在做了首保之後就不知道該什麼時候去做保養了。
如果車主不知道如何根據車輛的情況來判斷的話,那麼也可以根據汽車的保養手冊來進行保養,汽車保養首先就是換機油,機油也是分品質的,市場上常見的機油主要有三種,分別是礦物質機油、半合成機油、全合成機油,因為油品不同,所以使用的周期也不同,普通的礦物質機油使用的周期是在汽車行駛5000公裡左右,半合成機油使用的周期是在汽車行駛8500公裡左右,而全合成機油使用的周期則是在汽車行駛11000公裡左右,所以要根據機油的品質來判斷什麼時間給汽車進行保養,如果長時間不去更換機油,那麼油液就能就會變質,到時候對汽車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發動機報廢。
其次還有汽車的防凍液、剎車油、以及發動機內部的積碳等等,這些也都需要及時的檢查和更換,即使汽車一年沒跑到一萬公裡,也需要及時的去保養,不能拖得太久,否則車內的零件以及油液等,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老化,也會使汽車的性能大打折扣。
如果機油使用的周期比較久,那麼車輛的其他方面也沒有問題的話,這時候也是可以等到汽車行駛了一萬到一萬三千公裡左右再去保養,當然也不能拖太久,只有及時的保養才能使汽車擁有更長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