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此前曾以《個別小區還有混裝混運現象》為題報導了朝陽區東壩中路金泰麗富嘉園存在生活垃圾混裝混運。為推行生活垃圾分類,這個小區硬體配備齊全,還有分類指導員在桶前值守,但是,日常的分類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居民仍隨意投放垃圾,每天早上垃圾清運前,分揀員們才匆匆將垃圾桶裡的廚餘垃圾揀出來。報導刊發後,社區和物業一起找原因、想辦法。
資料圖 圖文無關 陳強 攝
據了解,小區內保潔員和樓管員人手不足,無法顧全所有的垃圾桶,因此造成分揀匆忙,指導居民正確投放不到位。另外,由於分揀員桶前值守並非全天候,在無人值守時,垃圾分類全憑居民自覺。為此,社區和物業採取一系列改善措施。
首先,針對小區內垃圾分類人員不足的問題,物業增加了垃圾分揀員,在前期14名分揀員的基礎上,增加4名人員,確保每個桶站都有分揀員。其次,針對非值守時間內居民垃圾分類投放不規範的問題,物業一方面增加了分揀時間,另一方面,社區和物業加大垃圾分類宣傳力度,開展垃圾分類百日宣傳活動,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宣傳垃圾分類工作。同時,社區確保每日重點時間桶站有人值守,引導居民垃圾分類準確投放,並且加大檢查力度,社區、物業人員每日進行巡查,發現問題立即處理。
(原標題:垃圾混裝混運難題正破解)
來源:北京晚報 實習記者 鹿藝佳
流程編輯:u022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