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冰小姐用崇拜而自豪的口吻給我說:魚哥,給你推薦一本網絡小說,屬於東方玄幻穿越類的,好看得不得了!叫《儒道至聖》,我的幾個文學素養很高的朋友都看的每天發瘋!!!說完用食指在空中劃了三個感嘆號。
老魷魚最是經不住好書的誘惑,更何況是美女推薦的好書,還是一個文筆不錯的美女。俺遇到一本好書,常常是廢寢忘食,白加黑五加二,拋家舍子……嗯,這個說重了一點,家與兒子還是不敢拋的,俺不被拋就算不錯了。總之如果有本好書在手,那俺心中除了上班外,其他就沒有時間沒有空間了。可以看到半夜三點,也可以早晨四點起床看,還可以在喜馬拉雅、聽果等上面找到好聽的朗誦。開車聽,走路聽,半夜失眠聽。反正不一口氣弄完,是不會放手的。
不過對這本書,由於知道是穿越類,還是採取抄襲後朝詩詞裝逼的架空歷史穿越,咱心中還是有一些保留的。怕超越不了《極品家丁》與《回到明朝當王爺》。然而,剛看完前幾十章,就被作者永恆之火那奇妙的構思,宏大的架構與對讀書人無上的尊崇給吸引了。這本書的名字就有罷黜百家的味道,叫《儒道至聖》。主人公的成長經歷就是一步步考科舉的經歷。童生、秀才、舉人、進士、翰林、大學士、大儒、半聖、亞聖最後奔向聖人。當然,有學問的你肯定知道,進士後面就不是科舉的階梯了,而是讀書人的 文名,如同講師教授一樣。至於半聖、亞聖與聖人,也都是作者的自撰。不過,他把孔子弄成全天下唯一一個聖人,一個一言可滅族,一字能鎮國的聖人,老魷魚也是佩服之至。
而俺比較喜歡的,卻是小說裡面,把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變成了戰場上的大將軍。秀才可以用紙上談兵,寫一首「風蕭蕭兮易水寒」的詩歌,而召喚出刺客荊軻來戰鬥,舉人可以不用書寫,用出口成章的方式,朗誦描寫戰鬥的那些詩歌,召喚出兵將去戰鬥。朗誦一首盧綸描寫飛將軍李廣的「月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的戰詩詞,可以瞬間加持弓箭手的力道與準確度。至於進士更是了不得,可以使用唇槍舌劍,張口吐出一柄才氣之劍,手中再書寫戰詩詞,一個進士可以輕鬆屠滅上萬士兵。還可以不用擴音器,直接使用舌綻春雷,方圓幾十裡可以清楚聽到他的說話。不坐飛機,也沒有翅膀 ,卻可以使用平步青雲,在天空中漫步。
作者設計了一個規則,只要是好詩詞,那麼一寫出來,橙色才氣必然從紙上騰空而起,越好的詩詞才氣越高,等級為出縣、達府、鳴州、鎮國、傳天下、驚聖。你要是膽敢懷疑,絕對文膽蒙塵,人會變得愚笨,學習再難上進。如果膽敢對有才之人嫉妒或者心生怨言,甚至你的文宮有可能破裂,發出清晰的玻璃碎裂的聲音。這種規則的制定,就將現在網上的那些水軍、憤青現象全部過濾到規則外面去了,讀書人就可以安安靜靜的欣賞好詩文好作品了。
而作者的知識非常淵博。描寫書法,可以講述華夏的書法流派,欣賞書法的各類特點,什麼筆落有聲、妙筆生花、字墨成骨、筆走龍蛇。描寫琴藝,可以寫出歷史上各種成名古琴曲的特點與演奏技巧,比如一境琴技聲情並茂、二境水平劍膽琴心、三境達到弦外之音。描寫畫道的境界,分為詩情畫意、栩栩如生、躍然紙上與出神入化。到最高水平,完全可以象神筆馬良一樣,被畫人物從畫紙中幻化出真人來。寫到這個時候,老魷魚突然毒毒的一想,要是三境畫家,在畫紙上畫一艘航母,裝載100架掛著核彈的殲20,那會不會立馬就天下無敵了?嘿嘿嘿嘿……
作者還對教化、農事、刑獄、史學、軍務、工事、文業、醫務、吏治、民生十個方面都有所涉獵。在描寫主人翁參加殿試,去掛職鍛鍊當縣令時,對這殿試十科分別進行了詳細而深入的描述。老魷魚稍微懂一點法律、知曉一些吏治,了解一些民生。知道能說出有罪推定與無罪推定的人,肯定不會是法盲。可以講出績效考核的方式和原理的,絕對學過管理學。而對一個縣的民生工程如數家珍,如同我們家鄉,通散步綠道,鋪溼地公園,亮街上路燈,建安居民房,修市民廣場,都是貨真價實的民生工程,深受老百姓擁護和喜愛。
老魷魚在讀這部小說,獲益最多的,是了解了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那些思想論點,了解了什麼法家、墨家、道家、儒家的一些代表人物,比如孔子、孟子、韓非子、魷魚子……
而老魷魚最喜歡的,還是他把唐宋著名詩詞在恰當的時候,通過恰當的方式寫出來。再附帶上作者非常應景的描述,讓俺們這種詩文水平不高的人,在愉快閱讀網絡小說的時候,再一次欣賞閱讀到那些美麗的詩詞。比如描寫中秋詩會的時候,用蘇軾的名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當最後寫完: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時候,作者描寫道,中秋明月降落大量月華,凝聚成一輪明黃耀眼的光暈。主人翁方雲的未婚妻,從千裡之外的家裡,踩著月華通道走進月光與愛人見面。這種浪漫的聯想,巧妙的 構思,恰巧是對蘇軾名篇最具象的詮釋。讀到這裡,俺的腦海裡自然而然的響起了王菲唱「明月幾時有」的那種飄渺純淨如詩如仙的歌聲。
書裡還有好多奇思妙想,比如文人文宮裡的各種文心,什麼一心二用、奮筆疾書、巧舌如簧、才高八鬥等等,都是可以用作戰鬥手段的。文房四寶裡面的四大奇珍:聖頁、墨女、筆老、硯龜。一首用來戰鬥的戰詩詞,可以出現各種戰詩寶光,每出現一層,威力就增大幾成。什麼原作寶光、首本寶光、傳世寶光、詩魂寶光、文曲寶光、聖頁寶光、詩祖寶光,還有極少見的連詩寶光以及同韻寶光。不過主人翁方運抄襲後人的詩詞,也獲得原作寶光,那是有點打臉的。還有什麼上書山、渡學海,孕劍詩、帝王詩,什麼金聲玉振、萬書拜月、天演戰詩、詩文共鳴等等的描寫,把古代詩詞的各種奇妙現象描寫到了一個極致,讓天下讀書人看得酣暢淋漓,為我們人族擁有這些文化瑰寶而拍案叫絕。
難得的是,這部小說還有很多幽默搞笑的地方,比如描寫方運的小兄弟,那條賤賤的小黃龍的時候,比如描寫蔡縣令朗誦疾行戰詩詞搶那首「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的時候,比如寫方運與左相鬥智鬥勇的時候。
8月9日,俺在七夕夜寫完最後一篇文章,在冰小姐與小寶妹的強力推薦下開始看這本書,一直看到10月7日,國慶最後一天。除了中途看了半部《微微一笑很傾城》與半部《麻雀》外,一口氣看了460萬字,終於追到火大大正在寫的1754章的位置。實體書也已經出版第二本了,授權的同名手遊也推出了,書還在每天一章的緩慢更新。老火從2014年5月開始寫,直到現在還沒有寫完。不過後面比起前面的章節內容,顯得情節拖沓了一點,內容水了一些,不過還好,至少還是那樣的風格那樣的文筆。
國慶上班後,老魷魚被一個念頭折磨得死去活來。那就是借鑑《儒道至聖》的創意,寫寫我們古綿州的文人,寫寫出生在綿陽、生活在綿陽的那些古代名人。但是,這是一個極其艱難的工作,憑俺這半灌水,肯定是完成不了的。但這個念頭並不因為俺水平臭寫不出來就消失掉,還是始終一如既往在腦海裡閃現。於是俺牙一咬,心一橫 ,寫了三千字試驗文,前天騷眉搭眼的假裝請老婆斧正,結果被她批的體無完膚,臭不可聞。於是終於熄滅那顆躁動的心,開始老老實實地看書碼字,讓生活駛入平靜的港灣。
前段時候,一些好朋友問我為啥好久沒有看到俺寫的文章了,喏,就是這個原因,一部奇幻的網絡小說《儒道至聖》,改變我我的生活兩個月。
哎……最後再騷眉搭眼的問一句:有沒有人想看俺那篇寫劉關張與李杜打嘴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