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攝影 向宇 楊瑞青
成都,一座詩意之城。古往今來,有很多偉大的詩人在這裡寫出了偉大的詩篇。尤其是五四運動以來,成都是中國新詩的重要發祥地,更是有著詩歌重鎮的美譽。
12月9日晚,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在成都開幕。開幕式上,中國力量、生命奇蹟、人類未來三個篇章演繹了詩歌的無限可能,展示了詩歌的力量和魅力。
最美語言無國界
中外詩人共度詩意之夜
出於防控疫情需要,本屆國際詩歌周的開幕式謝絕了一切觀眾,在成都電視臺1號演播大廳拉開帷幕。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詩人吉狄馬加,四川省作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侯志明,四川省作協副主席、詩人梁平,《詩刊》社副主編、評論家霍俊明,魯獎獲得者、詩人閻安、林雪,《中國藝術報》總編、詩人康偉,《詩歌月刊》主編、詩人李雲,《詩潮》主編、詩人劉川,《上海文學》副社長、詩人張予佳,河南省詩歌協會副會長、詩人藍藍,《十月》編輯、詩人李浩,《花城》編輯、詩人安然,詩人布木布泰、施施然、安諒、宋尾、包苞、餘真,以及來自成都和重慶的詩人老房子、尚仲敏、喻言、阿庫烏霧、凸凹、李永才、劉澤球、呂歷、李海洲、何房子、唐力、張遠倫、馬嘶、羅鋮、彭志強、王志國、熊遊坤、程川、千野、熊焱、桑眉、李龍炳、吳小蟲等,還有俄羅斯詩人魯登科·瓦列裡、伊琳娜·丘特諾娃、哥倫比亞詩人李戈,美國詩人小易,斯洛伐克詩人馬裡昂·馬霍等嘉賓齊聚一堂,共度詩意之夜。
此外,還有很多因故未能到場的國外的詩人朋友,紛紛錄製了VCR,為成都國際詩歌周送上祝福;來自加拿大、敘利亞、蘇格蘭、阿富汗的詩人勞瑞·莫拉莉、海珊 哈巴什、格裡·盧茲、巴希爾·阿漢還與現場的英國朋友、新成都人高睿,視頻連線,跨越海洋,超越時差,共同演繹了英國詩人約翰·多恩的作品《沒有誰是一座孤島》,多國共鳴再次應證了詩歌是最美的語言,沒有國界。
中西藝術交融
三篇章見證溫暖和力量
作為歷屆詩歌周的重頭戲,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開幕式亮點不斷,精彩紛呈。
在第一篇章「中國力量」中,以清音古詩表演《錦繡天府》 開篇,由清音四川清音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任平老師和鹽道街小學的同學們共同演繹,展現古韻天府魅力。此篇章還包含了著名詩人吉狄馬加的抗疫詩作——《死神與我們的速度誰更快》,歌頌抗疫精神,激發抗疫信心。
在第二篇章中,歌手馮家妹帶來的歌曲《春風吹又生》,該曲由SMA患者包珍妮作詞,郭亮作曲。包珍妮雖然只有一根手指能動,24小時依靠呼吸機維持生命,卻滿懷著對詩歌和生命的熱愛,創作了數十首詩歌和歌詞,還出版了自己的詩集。她的故事與小草堅韌樂觀、頑強勇敢交相呼應,展現了生命的奇蹟,給予人勇氣和能量。
另外,首次被搬上詩歌周舞臺的中國古代民族樂器箜篌也是本屆詩歌周開幕式的一大亮點。由中央民族樂團演奏家、中國音樂家協會箜篌協會副會長吳琳和天元箜篌樂團的表演者帶來的箜篌演奏《醉客伏泥》,與塞爾維亞詩人德拉甘·德拉戈洛維奇為創作的抗疫詩歌《隱形的敵人》以及墨西哥詩人馬加裡託奎亞爾創作的詩歌《隔離》,中外交疊、古今融合,相得益彰。
蓄力三年
詩歌周影響力日益凸顯
本屆詩歌周由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人民日報海外版等指導四川省作協、四川省文聯、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等支持,成都市文聯、成都市文廣旅局、五糧液集團公司主辦,成都市文聯《草堂》詩刊社等承辦。
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輯李舫特別發來書面致辭,祝賀詩歌周舉行。她表示:「我相信成都的魅力一定可以和詩人敏感的心靈共振耦合,碰撞出繽紛的詩意和多彩的詩行。」
作為主辦方,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伯超表示:「成都國際詩歌周」會因越來越多國內外朋友的關注與參與,更有時代性、更有文化味、更有國際範,成為重要的國際文化交流平臺。
據了解,成都國際詩歌周從2017年開始舉辦,每年都有100多位中外詩人參與。詩人們通過開幕式、創作採風、主題論壇、詠頌會,多層面多角度,全方位感受了成都的詩歌底蘊和歷史文化,並為成都留下諸多詩篇,創造了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成都國際詩歌周品牌影響力日益凸顯。
繼2017·天府詩韻、2018·成都與巴黎、2019·一個需要消除壁壘的世界之後,為了體現全球抗疫過程中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時代性,擴大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以「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為主題,除了精彩的開幕式,12月9日-10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主題訪談、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詩歌朗誦會、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主題訪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沙龍等活動輪番上陣,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展現全球抗疫精神、中國力量、展現詩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