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以「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為主題,旨在展示「雙城記」與「同城化」的美好願景,今日(12月9日)上午,成都國際詩歌周的分活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詩歌表達」主題對談在成都新華賓館舉行。作為在成都的重慶詩人,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成都市文聯主席、著名詩人梁平,對該主題有自己更多的感受。
梁平
「目前無論是從國內還是國際,成渝雙城經濟圈的融合,已是國家的重要戰略。這兩個城市本是一家。」梁平說,上世紀因為行政區劃,重慶成為直轄市。但兩座城市,無論是從文化背景、生活習俗上都有高度的相似。因此,國家提出的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證明兩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同等重要。
活動現場
雖然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但其內核與文化息息相關。「文化作為其中的重要基因,融合在兩地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剛剛結束的中國詩歌節,還是此前舉行的川渝兩地詩歌對話等其他的詩歌文化活動,對兩地詩歌的話題都做了探討和交流。」梁平認為,詩歌是雙城經濟圈發展中重要的文化符號,同時,成渝兩地均為中國詩壇重鎮,從兩個城市的詩人到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詩歌運動,很多作品都足以擔當起中國詩歌重鎮的責任。「希望通過不斷的交流,尋找兩個城市的個性表達,希望兩地的詩歌能夠一如既往的活躍,承擔起中國詩歌重鎮的符號,探尋現代中國漢語詩歌的現代性轉型升級。」
紅星新聞記者 邱峻峰 曾琦
編輯 李潔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