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地球最像的星球,有山有水有大氣層,宜居星球榜榜首!

2020-12-13 觀星居

文/冰辰

想要找到適宜居住的星球談何容易,而且還要考慮距離的問題,那麼就只能在太陽系中尋找。地球作為八大行星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已經是一個奇蹟了,所以說想要找到「第二個地球」還是很有難度的。可即使再困難也不會阻止人類進步的步伐,目前人類已經有目標星球,那就是火星以及土衛六。相信很多小夥伴對火星都有所了解了,對於土衛六可能不太了解,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土衛六這顆星球吧!

土星算是一個「皇帝」,因為它「後宮佳麗三千」。土星擁有很多的衛星,而土衛六則是最大的一顆,應該算是「皇后娘娘」!同時土衛六還是太陽系中衛星大小排名第二大的衛星。在1655年3月25日那天,荷蘭的科學家惠更斯發現了它。土衛六之所以能成為科學家的目標之一,是因為它有大氣層!

宇宙中有很多行星,我們不可能都一一去探索,只能選擇性地去探索,我們的篩選條件有很多,但都是以地球為模型來選擇的,比如說大氣層。土衛六是太陽系中唯一一個擁有大氣層的衛星,如此特別必然要研究一番。

科學家認為土衛六極有可能存在生命,因為它有大量的甲烷,甲烷是有機物質,微生物最愛的食物,經過探測發現土衛六上存在甲烷海洋。此外,土衛六還和地球很相似,或許是地球的「前世」。這對研究地球的起源史有很大的幫助。

在尋找宜居星球時,人們常常會考慮行星而不是衛星,這是因為衛星很難被恆星照耀,會失去一部分能量。可是土衛六卻不同,它自身的地熱能能夠自給自足,即使沒有恆星照耀,它也能自己發熱。麥可-馬拉斯認為土衛六的地表下可能存在很多微生物,在自然界存在只需要碳氫化合物就能生存的生物。因此科學家推測土衛六可能含有大量的生命。

那麼土衛到底適不適合人類居住呢?此前,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科研團隊對多個星球進行了評估,土衛六就在其中。其評估結果顯示,宜居星球可能性排行榜,土衛六位居榜首。該團隊指出:土衛六和地球極其相似,是最有可能宜居的星球,此外還有系外行星Gliese 518g,位於天平座的星球。由此可見,土衛六真的有可能成為「第二個星球」。

不過,小編認為:「想要移居到其他星球還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畢竟人類現在的科技還不足以支撐我們進行大規模的星際移民。而且土衛六目前的地表環境也不太適合居住,不過既然有了目標,就要去奮鬥。但還是要強調一點,我們一定要保護地球,如果地球能夠永遠安好,那麼我們就不用去其他星球了。」對此你們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太陽系中的宜居星球已找到,存在海洋和大氣層,或許有生命!
    科技的進步影響著地球上的生態環境,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不久的將來人類文明巨大突破,地球很有可能不再適宜人類生存下去,如果人類想要延續自己的文明,必定要去到其他星球上,而探索宇宙的首要任務,要尋找人類的新家園,那麼在太陽系內能否有人類的新家園嗎?經過人類半個世紀的努力,終於成功找到了一顆適宜人類居住的衛星土衛六和木衛二。
  • 你想過逃離地球嗎?宜居星球陸續被發現,星球移民計劃或將實現
    逃離地球,前往那片未知的星域一探究竟,或是尋找第二顆宜居星球,拋開在地球上的一切,開展全新的生活,這是20世紀後期鬧得沸沸騰騰的星球移民計劃。在當時,星球移民是一個值得憧憬、帶著人類無限希望的詞語,然而到了今天,這似乎成了人類未來唯一尋求生存的途徑。
  • 和地球最相近的星球,有風有雨有大氣,或許有生命存在!
    地球上擁有適宜的溫度,充足的水分,溼潤的空氣以及大量的生活資源,正是地球的饋贈,才讓生物能夠自由自在的生活。宇宙浩瀚無垠,想要找到和地球一樣的星球,其實並不難,但是否也能和地球一樣孕育出生命呢?從概率上來說是很大的,科學家們一直都在尋找地外生命,想要在太空當中尋找另一顆適於居住的星球,於是便發射了許多的探測器,希望能夠有不一樣的發現。
  • 環境太像地球了,儲水量比地球多100倍,人類有望移居這顆星球!
    有水有大氣,這顆星球與地球高度相似,科學家早已按捺不住了!長期以來,科學家的目標就是探索外太空,渴望能夠一一揭曉外太空的秘密,同時希望能找到一顆與地球環境高度相似的星體。如今的地球早已沒有了以往的生機和活力,變得千瘡百孔,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讓人不得不擔心地球未來的走向會是如何。很多問題一覽無遺的展現在大家面前,例如全球氣候變暖、塑料垃圾、資源短缺等等,這些已嚴重波及到人類的生存。
  • 被NASA看好的克卜勒星球,與地球高度相似,或早有生命存在
    而目前被NASA認為與地球最相似的一顆星球,是距離地球492光年的克卜勒186f,它圍繞著一顆紅矮星運轉,不僅大小與地球相仿,而且通過測算,它也恰好處於行星的宜居帶中,它的上面極有可能存在大氣層、磁場和液態水,這也意味著它可能早就擁有生命。
  • 科學家發現一顆行星,距地球111光年,大氣層中可能含有大量的水
    所以,地球生命的組織中大部分的物質都是水,就拿人類來說,人類體內的物質70%都有水的參與。正是由於水對於生命的重要性,所以科學家在尋找地外生命星球的時候,探索觀測是否存在液態水資源是一個重要的目標。那麼水這種物質在宇宙中多嗎?水的元素組成非常簡單,主要是氫元素結合一定量的氧元素形成,從化學構成的角度我們都知道,水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 山的高度有限制嗎?宇宙中有沒有行星的山脈超越自己的大氣層?
    我們都知道,一顆行星或衛星的大氣層一般都會包裹著整個星球,但這些星球上總有一些因為板塊運動形成的地質構造,其高度在我們人類看來是不可企及的。因此我們就會想有沒有一顆的星球的山體超出了它的大氣層?直戳太空?這個其實問題可以分成兩部分:一座山能有多高,山的高度受哪些限制?行星的大氣層有多高?
  • 「新地球」現身,有大氣層有液態水,為何科學家不建議人類移居?
    「新地球」現身,有大氣層有液態水,為何科學家不建議人類移居?地球是宇宙中最幸運的星體,為什麼這樣說呢?它擁有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周圍存在無數的保護星,彰顯地球的與眾不同。更令人讚不絕口的是,地球孕育數不勝數的生命,提供豐富的資源,例如陽光、水、氧氣、大氣層等等。因為有了這些資源的供應,生物才能安然無恙的生存。近幾年地球環境突發驟變,多種災難的接連湧現,令人承受不住。與此同時,科學家們加快尋找地球的步伐,奈何宇宙太過浩瀚,耗費這麼長時間,都沒有找到任何痕跡。
  • 我們能從零開始建造一個宜居的星球嗎?
    面對氣候變化、人口過多和大流行病等全球性威脅潛伏在地球的每一角落,準備備份計劃總是一件好事。顯而易見的計劃是深入太空並發現可以在地球之外建立殖民地的地方。我們經常在科幻小說中看到人類居住在行星大小的物體上。從傳說中的《星球大戰》中的死亡之星到《銀河旅行者指南中》的行星建造設施,像我們這樣的怪人一直思考製造宜居星球問題。
  • 如何讓火星上充滿水,從而成為宜居星球?
    基本參數是:火星直徑約地球的一半,體積約地球的15%,質量約地球的11%;火星上有稀薄的大氣,約達到地球大氣密度的1%,但主要是二氧化碳;火星有水,主要是以固體冰凍水的形式存在於極地和地層深處;火星自轉軸傾斜25.19°,因此與地球差不多,有了一年四季;火星有兩顆衛星,但比較小,呈土豆不規則形狀,大的約20幾公裡直徑,小的約12公裡多。
  • 尋找下一個人類星球
    地球正因為有磁場的保護,大氣層和生命體才免受太陽風暴的破壞和輻射。因為克卜勒452b處於宜居帶上,所以很可能具備適宜生命存在的液態水和大氣。不過這顆行星距離地球約1402光年,即使是當前地球上最快的飛行器,也需要上千萬年才能到達。加上目前觀測技術的限制,它是否具有磁場、是否屬於巖石星球(而不是氣態星球等)還有待科學家考察。
  • 土衛六,太陽系裡和地球最為相似的一個星球
    不過我們現在來看,郝歇爾的命名似乎恰到好處,因為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表明,這顆星球很可能比火星更適宜於人類居住。2004年,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號宇宙飛船長途旅行到土星,並進入環繞這顆環狀行星的軌道,這些儀器才最終到位,得以穿透土衛六的大氣層。
  • 科學家在這顆星球上有重大發現,知道後激動不已,這是為什麼?
    面對浩瀚的宇宙,如果說只有地球這一顆生命星球,那我們也太坐井觀天了。地外生命的存在不用懷疑,可是想要讓猜測最終變成現實,我們還是需要真正搜尋到地外生命。而對於人類現在的科技來說,我們是沒有能力走出太陽系去探索的,想要尋找地外生命只能在太陽系內尋找。而太陽系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地方,那就是有水,有自己生態系統的星球。
  • 科學家發現24顆距離地球超100光年的「超宜居」星球
    新華社報導,近期,美國和德國研究團隊在《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文章,詳細介紹了 24 顆距離地球超過 100 光年的 超宜居星球。其中... 新華社報導,近期,美國和德國研究團隊在《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文章,詳細介紹了 24 顆距離地球超過 100 光年的 「超宜居」星球。
  • 宇宙內的4個「奇葩星球」,其中一個和地球相似,你知道幾個?
    像人類永遠不知道宇宙之外是否還存在另一個宇宙,從來沒有見過兩個太陽同時升起的模樣,或許都是宇宙神秘之處,宇宙有多個星系,地球身處在太陽系的宜居帶當中,一切似乎都是某種巧合。正因為地球在太陽系內,無論是氣候溫度還是水資源,都適應人類生存發展,或許地球是早已被設計好,才讓地球上種類變得多樣化,人類在這場無聲的戰爭中脫穎而出成為高級文明。
  • 科學家發現地球不是最完美的:宇宙或許有比地球更適合居住的星球
    ,但是火星上環境太差,人類只能穿著厚厚的太空衣在上面活動,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和地球一樣,有豐富的物種和美麗的大海,還有山川河流的星球長期以來科學家在尋找可能適合生存的系外行星時,通常習慣性地以地球為參照物,這也不怪他們,畢竟地球是我們所知道的唯一能夠支持生命存在的行星,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地球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適合居住的標準星球呢?
  • 太陽系除了地球之外,還有哪些星球可能存在生命或者生命遺蹟呢?
    所以,在太陽系內我們主要尋找的是在那些星球上有可能存在生命體,或者是曾經存在過生命的遺蹟。我們知道生命的存在需要很多的保障條件,包括溫度、水、光照等。火星從這個角度來看,太陽系內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就是「火星」,火星是距離太陽第四遠的行星,在地球軌道的外側,也勉強算是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內,雖然火星距離太陽有一定距離,表面溫度大約為
  • 科學家發現24個可供人類居住星球,宜居程度更甚地球!
    據海外媒體10月6日報導,最近美國的科學家就在移民外星這一課題上有了重大發現。來自華盛頓大學的一群科學家,一直致力於研究地球以外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勤勤懇懇研究了數十年,沒想到還真讓他們找到了,還不止一顆,足足有24顆!甚至這些星球比地球還適合人類居住!
  • 它是與地球相似的星球,有湖泊、大氣行星,但卻沒有水
    自從人類誕生以來,就一直渴望著能夠探索到地球以外的行星。起初沒有航天飛行器,人類能夠通過肉眼觀察許多恆星並了解地球以外的許多行星。有了航天飛行器後,人類希望能夠飛到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希望了解那裡的環境,知曉是否有外星生物。尤其是對於一些類似地球的行星,人類尤其感興趣。
  • 另一個地球?星球質量是地球的7倍,環境或適宜人類居住
    在我們高中的時候,學習地理知識,那時候我們就開始了解到地球為什麼會有生命的存在。是因為地球有合適的大氣層、適宜的溫度、有空氣、有水、有一年四季。曾經的我們不重視環境保護,讓地球母親受傷。近年來,我國有很多科幻題材的電影,假設地球滅亡,人類將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