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24顆距離地球超100光年的「超宜居」星球

2021-01-08 驕陽網

新華社報導,近期,美國和德國研究團隊在《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文章,詳細介紹了 24 顆距離地球超過 100 光年的 超宜居星球。其中...

新華社報導,近期,美國和德國研究團隊在《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文章,詳細介紹了 24 顆距離地球超過 100 光年的 「超宜居」星球。其中一些星球比地球更古老、稍微大一些、略溫暖些、可能更溼潤。它們圍繞旋轉的恆星壽命比太陽長且變化更慢,生命體因而可能更容易在這些星球生長。

「超宜居」判斷標準包括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他們根據這些標準最終從 4500 顆已知地外行星中篩選出 24 顆 「超宜居」行星。一般能滿足 4 個條件,意味著生命體可能在那裡生活得比在地球更舒適。

IT之家獲悉,此外,所謂宜居,並不意味著這些星球上一定擁有生命體,僅表示它們的條件有助於生命體生長。

相關焦點

  • 比地球更舒適!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距地球超100光年
    美國航天局 2014 年 2 月 26 日宣布,克卜勒太空望遠鏡任務團隊新確認 715 顆太陽系外行星的存在。這是美國航天局提供的新確認的行星運轉概念圖。新華社 / 美聯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 24 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
  • 地球成為「備胎」?科學家發現24顆星球,每一個都比地球適宜居住
    在人類誕生之初,我們是沒有「地外生命」這個概念的,隨著近代社會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不斷加深,我們才赫然的發現除了地球之外,宇宙中還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星球,因此我們不免遐想,宇宙那麼大,是否存在和我們一樣(或者相似)的外星生物呢?
  • 比地球還完美的星球?科學家已經發現24顆行星,更適合人類居住
    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我們的環境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有科學家認為再過10億年的時間,地球將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所以科學家一直都在宇宙中尋找一個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終於經過科學家們的多方研製,終於找到了24個行星,而且它們具有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生存環境。
  • 科學家發現24個可供人類居住星球,宜居程度更甚地球!
    據海外媒體10月6日報導,最近美國的科學家就在移民外星這一課題上有了重大發現。來自華盛頓大學的一群科學家,一直致力於研究地球以外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勤勤懇懇研究了數十年,沒想到還真讓他們找到了,還不止一顆,足足有24顆!甚至這些星球比地球還適合人類居住!
  • 科學家發現24顆宜居星球適宜生命延續
    在很久以前,人類對地球都尚未探索完全,根本就不會想到會有什麼外星文明,而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曾經巨大的地球已經變成了「地球村」,我們的科學家們終於開始探索地球之外的其他世界,猜想這個宇宙中是否存在與我們人類相似的智慧文明。
  • 距離地球100億光年,科學家發現直徑10光年的「宇宙牆」
    長城式宇宙牆我們知道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等其他星系組成了直徑1000萬光年的本群星系。本群星系又隸屬於室女座超星系團,其直徑約1.1億光年。在我們的可觀測宇宙中,星系網絡構成的宇宙結構往往不超過12億光年。而三年前新觀測到的星系群結構直徑卻達到了13億光年。
  • 10.7光年發現宜居星球,未來移民太空將成真
    在人類的快速發展中,人類對資源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通過對地球的資源不斷開採,地球資源越來越短缺,地球的生態環境也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倘若隨著地球這樣的發展趨勢發展下去的話,那麼在未來地球將不再適合人類生存。
  • 科學家證明6光年之外的蛇夫座那裡存在著一顆「超級地球」
    由於人類發展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因此地球上的資源一直在不斷的被耗盡,倘若人類沒有辦法快速的尋找到其他能源能夠代替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的話,那麼在接下來的100年時間又或者是幾百年的時間裡,地球將會慢慢的變成一顆資源耗盡的星球。
  • 科學家發現了24顆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和進化的超適居行星
    其實你無法數清它們的數量,每顆恆星附近都可能有一顆行星,它們被稱為系外行星,其中一些的系外行星或許位於適居帶之內,並且擁有形成生命體所需的一切條件。在四千五百個已知的系外行星之中,科學家們確定了24顆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和進化的超適居行星。這類行星的質量必須是地球的兩倍。而且還要比地球大上1.3倍。
  • 又發現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僅距地球4光年,人類能否到達?
    事實上,科學家們已經在宇宙中發現了很多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其中「克卜勒452b」被認為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還一度被稱為「地球的表哥」。從它的稱呼中,相信大家也能感受到,其與地球究竟有多像了。克卜勒452b據悉,克卜勒452b是美國國家宇航局發現的一顆行星,其直徑是地球的1.6倍,與地球的相似指數為0.83(地球相似指數,既其他行星與地球的相似度,分為在0-1之間,數值越大,相似度越高)。
  • 你想過逃離地球嗎?宜居星球陸續被發現,星球移民計劃或將實現
    你有沒有萌生過一種逃離地球的感覺?著名樂隊五月天有一首名為《逃離地球表面》的歌曲,其歌詞輕鬆有趣,主要內容是勸告人類拋棄手中的手機電腦,逃離現實世界中的壓力,逃離地球的表面。這首歌曲創意新穎,再配上輕鬆有趣的調子,聽起來別有一番風味,因而在年輕人群體圈子中廣為流傳。
  • 100光年外發現第2地球,科學家:這次有些不太一樣,真實性很高!
    人類企圖去找到新能源來代替曾經傳統能源,給地球造成的汙染,但很顯然,目前地球上的資源結構還是以石油為主的,並未造成實質的改變。而這也大大的增加了科學家們對地球未來發展,和人類族群繁衍的擔憂。美國NASA發現的這一顆和地球十分接近的行星,處在宜居帶中,所以這也代表著NASA發現的這顆星球中,很可能存在著水源。所以在地球上雖然非常的普遍,但是如果能夠在太空中的星球裡找到,這就有些不平常了,甚至也是人類可以發現生命,找到宜居星球的典型標誌。
  • 科學家意外發現超級地球,溫度竟比地球更適合生存!
    這顆m型矮星的質量和大小大約是太陽的1/3,比我們的恆星冷40%。後來又在2020年7月份,歐洲南方天文臺eso陸基望遠鏡現已發現50多顆系外行星,其中包括一顆潛在孕育生命的超級地球行星。那麼什麼是超級星球?所謂的超級星球就是類地行星,就是像地球這樣有著堅硬外殼,可能在所謂宜居帶的行星。這在每個恆星中都可能存在,距離我們最近的比鄰星存在,距離我們第二近的巴納德星也存在。
  • 美媒:TESS發現首顆宜居系外行星
    原標題:美媒:TESS發現首顆宜居系外行星參考消息網1月9日報導美媒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說,負責系外行星勘察任務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發現了一顆可能宜居的系外行星,這顆行星的大小與地球相似,
  • 65光年處發現一顆超級地球,與地球環境極相似,科學家卻不願前往
    地球是因為擁有剛好的條件,適宜的陽光,豐富的水源以及充足的氧氣才能夠孕育出人類。這些都是地球與生俱來的物質條件,是目前任何一個星球都很難具備的。再者,科學家也將這些條件作為第二星球的基本門檻。除非這個星球都具備這些條件,否則根本不適合人類生存。在人類數十年的尋找過程中,科學家已經發現了好幾顆類地行星,但是在這些類地行星都不是科學家尋找的第二星球。
  • 拯救世界的,果然還是水瓶座:水瓶座內首次發現的7顆「戀母」行星,其中有3個宜居​
    追夢團長:科學家又有新發現啦,在距離地球39光年的地方,首次發現了7個地球大小的行星圍繞一顆暗弱的紅矮星運行的行星系統,7個行星的軌道都遠遠小於水星的繞日軌道
  • 尋找下一個人類星球
    人類自古以來就對事物抱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熱情,依靠這種天性,人類不僅想將地球探索個遍,也把浩瀚的宇宙當成了目標。人類一方面想知道其他星球上是否還有生命,另一方面也希望發現其他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就像幾百年前探索新大陸一樣。經過評估,目前科學家們認為下面這些星球可以入圍「候選之星」。
  • 宇宙中的天然實驗室,科學家在32光年處,找到了一顆奇葩星球
    宇宙中的天然實驗室,科學家在32光年處,找到了一顆奇葩星球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都想要搞清楚太陽系的誕生、演化之謎,特別是地球、金星、火星等這些處於宜居帶之中的巖石行星,它們是何時從太陽系的原始星盤殘骸中孕育而生的,也想搞清楚早期太陽系中是否擁有支持生命存在的元素
  • 可能宜居的地球大小行星,距地球僅100光年
    首個可能宜居的類地行星被發現! 1月7日,NASA宣布,「行星獵人」苔絲(TESS),發現了一顆名為,To700d的系外行星,不同於以往發現的行星,TOI 700d,大小和地球相似,並滿足存在液態水的條件
  • 體積是地球的14倍?科學家再次發現「超級地球」:環境與地球相似
    眾所周知,由於近代人類的科技發展,消耗了許多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能源,而且在這過程中,還破壞了許多地球的生態環境。因此,現如今我們地球可以說的是日益惡劣。而在這種情況下,一部分人並沒有想著從自身做起保護環境,而是想著在地球之外找到一顆堪比地球的生命行星,從而進行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