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剛剛好!10.7光年發現宜居星球,未來移民太空將成真

2020-12-16 洋子話科學

在人類的快速發展中,人類對資源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通過對地球的資源不斷開採,地球資源越來越短缺,地球的生態環境也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倘若隨著地球這樣的發展趨勢發展下去的話,那麼在未來地球將不再適合人類生存。

為了讓人類能夠長遠的發展下去,科學家也在不斷探索「第二地球」,希望在未來人類可以實現移居外太空,經過多年的探索,科學家也發現了很多宜居星球,但是其中有很多宜居星球卻並不適合人類生存。

人類能夠生存的主要因素主要是水,水資源對於人類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此科學家在探索外太空的時候,水資源也還是排在第一位的。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在10.7光年處有一顆宜居星球,這個距離相比較太空中的其他星球來說,還是比較近的。

有科學家在對這顆星球進行研究時表示,這顆星球很有可能會為人類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這個星球與地球有很多相似之處,它被命名為Lacaille 9352,它的環境與地球很像,環境剛剛好,溫度也很適宜。

這顆星球仿佛為人類量身定做一般,它的一切都是剛剛好,除了環境、溫度都合適以外,這顆星球不冷也不熱,同時在它的表面還存在液態水,不過由於人類還無法登上這顆行星,因此人類對於這顆行星的具體情況還不夠了解。

從初步的研究數據顯示,Lacaille 9352是有可能適合人類生存的,但是人類目前掌握的技術還比較有限,要想實現移居太空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不過大家不要灰心,美國SpaceX公司已經制定計劃,要在2030年前將人類送上火星,並且建立永久居住地,因此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很有可能會實現移居太空計劃。

雖然現在在我們看來移居太空是很遙遠的,但是人類的科技是不斷向前發展的,目前科學家發現的這顆Lacaille 9352星球在未來也很有可能成為人類的居住地,不知道大家期不期待呢?那麼大家對於這件事情還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留言。

相關焦點

  • 宜居星球陸續被發現,星球移民計劃或將實現
    逃離地球,前往那片未知的星域一探究竟,或是尋找第二顆宜居星球,拋開在地球上的一切,開展全新的生活,這是20世紀後期鬧得沸沸騰騰的星球移民計劃。在當時,星球移民是一個值得憧憬、帶著人類無限希望的詞語,然而到了今天,這似乎成了人類未來唯一尋求生存的途徑。
  • 科學家發現24個可供人類居住星球,宜居程度更甚地球!
    據海外媒體10月6日報導,最近美國的科學家就在移民外星這一課題上有了重大發現。來自華盛頓大學的一群科學家,一直致力於研究地球以外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勤勤懇懇研究了數十年,沒想到還真讓他們找到了,還不止一顆,足足有24顆!甚至這些星球比地球還適合人類居住!
  • 科學家發現24顆距離地球超100光年的「超宜居」星球
    新華社報導,近期,美國和德國研究團隊在《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文章,詳細介紹了 24 顆距離地球超過 100 光年的 超宜居星球。其中... 新華社報導,近期,美國和德國研究團隊在《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文章,詳細介紹了 24 顆距離地球超過 100 光年的 「超宜居」星球。
  • 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距地球超100光年
    美國航天局 2014 年 2 月 26 日宣布,克卜勒太空望遠鏡任務團隊新確認 715 顆太陽系外行星的存在。這是美國航天局提供的新確認的行星運轉概念圖。新華社 / 美聯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 24 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
  • 三體成真?比鄰星發現潛在宜居行星!
    幾個星期來,急不可耐的新聞媒體一直在傳播這樣的傳言:紅矮星比鄰星周圍存在一顆潛在宜居行星,比鄰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   如今,天文學家終於準備好揭開這個外星世界的神秘面紗了。   位於智利的天文臺確實發現了一顆質量與地球相當的行星在圍繞比鄰星旋轉,該行星距離地球4.24光年,被命名為比鄰星b。
  • NASA新發現一顆地球大小的宜居行星:曾被錯誤分類,高中生糾錯
    如果說人類尋找新能源是為地球的未來提供更多選擇,那麼在宇宙中尋找下一個「地球」,或許就是給人類的未來提供備選出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其凌星系外行星巡天衛星,也是被譽為「行星獵人」 的 TESS (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在其觀測的恆星宜居帶區域中發現了第一顆與地球大小相當的行星
  • 科學家證明6光年之外的蛇夫座那裡存在著一顆「超級地球」
    6光年之外的蛇夫座,科學家以強有力的證據證明,那裡存在著一顆「超級地球」。這顆超級地球是一顆冰質行星,其質量是地球的3倍多一點。這顆新發現的超級地球被科學家稱作Barnard's Star,在圍繞著一顆亮度僅為太陽亮度3%的紅矮星運轉,其運轉周期為233天。
  • 三體成真?比鄰星發現宜居類地行星,只有4光年遠!
    這顆巖石星球只比地球略重一點,是離我們最近的系外行星——或許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太陽系外生命可能的居所。描述這一裡程碑式發現的論文,2016年8月25日將發表在《自然》雜誌上。比鄰星是一顆紅矮星,距離太陽系只有4光年多一點,是除太陽以外離地球最近的恆星。這顆溫度較低的恆星位於半人馬座,太過黯淡而無法用肉眼看見,附近還有另外兩顆比它明亮得多的恆星——半人馬座α(南門二)A和B。
  • 美媒:TESS發現首顆宜居系外行星
    原標題:美媒:TESS發現首顆宜居系外行星參考消息網1月9日報導美媒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說,負責系外行星勘察任務的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ESS)發現了一顆可能宜居的系外行星,這顆行星的大小與地球相似,
  • 又發現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僅距地球4光年,人類能否到達?
    事實上,科學家們已經在宇宙中發現了很多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其中「克卜勒452b」被認為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還一度被稱為「地球的表哥」。從它的稱呼中,相信大家也能感受到,其與地球究竟有多像了。據悉,克卜勒452b離地球大約有1400光年,即便人類以光速前進,在有生之年內也難以到達。所以,克卜勒452b只能人類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既然克卜勒452b如此遙遠,那我們就挑近的!事實上,科學家們在距離地球4.2光年的地方還真的發現了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而這顆行星的名字就叫做「比鄰星b」。
  • 太陽系中的宜居星球已找到,存在海洋和大氣層,或許有生命!
    1657年的10月份,第1顆人造衛星進入到了外太空,打開了探索宇宙之路,人類真正走出了地球,才意識到原來兩者之間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別。星球之間的差距目前人類已經加快探索宇宙中的其他星系,人類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想要星際移民,畢竟在近幾年地球的環境出現了很嚴重的變化,如果持續惡化的話,未來人類很有可能難以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地球用了數10億年的時間進行演化,形成一個如此龐大的生態系統,人類還沒有誕生之前所有的資源都沒有機會被其他生物使用,直到人類出現後改變了這一切
  • NASA 說可能發現了第二個地球
    同年 12 月,美國宇航局克卜勒計劃確認了首顆位於宜居帶的系外行星,名叫克卜勒 -22b。它距地球 587 光年,圍繞一顆與太陽非常相似的恆星公轉。2012 年 11 月,一個國際天文學團隊聲稱發現了一顆系外類地行星 HD40307g,質量至少是地球的 7 倍,人稱 " 超級地球 ",距地球約 42 光年。
  • 如果真的實現星球移民,人類在太空中如何繁殖?美已做出實驗!
    如果真的實現星球移民,人類在太空中如何繁殖?美已做出實驗!自從太空移民這項計劃被提出之後,受到了眾多人的追捧,科學家們也因此制定了月球基地計劃和未來的火星登陸計劃,在地球環境日益惡劣的情況下,在未來或許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真的可以真正的移民太空,但是有一個新的問題卻在困擾著我們,如果在未來某一天,我們真正的登陸了其他的星球,在宇宙的環境當中,人類是否可以正常的繁衍,這也是在未來我們需要考慮的一大問題。
  • 宇宙中有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人類可以「移民」過去嗎?
    於是,在2009年,美國國家航天局發射了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從發射之處,到現在克卜勒望遠鏡已經發現了4000多顆候選行星,其中已確認的超過了1/4,而上面我們說的克卜勒候選星KOI4878.01就是未被確認的候選星。
  • 1光年等於多少年?幻想宜居「星球」還不如健康養生
    【天極網家電頻道】對於人類而言,要想實現生存,水和氧氣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而已知的那些宇宙中發現的超級地球,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條件缺失。在宇宙中發現另外一個類似地球的天體,對於現在的人類而言,還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 被NASA看好的克卜勒星球,與地球高度相似,或早有生命存在
    特別是已經退役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就曾經為人類在1400光年之外的地方,發現了一顆與地球相似度高達98%的克卜勒452b。而目前被NASA認為與地球最相似的一顆星球,是距離地球492光年的克卜勒186f,它圍繞著一顆紅矮星運轉,不僅大小與地球相仿,而且通過測算,它也恰好處於行星的宜居帶中,它的上面極有可能存在大氣層、磁場和液態水,這也意味著它可能早就擁有生命。
  • 拯救世界的,果然還是水瓶座:水瓶座內首次發現的7顆「戀母」行星,其中有3個宜居​
    追夢團長:科學家又有新發現啦,在距離地球39光年的地方,首次發現了7個地球大小的行星圍繞一顆暗弱的紅矮星運行的行星系統,7個行星的軌道都遠遠小於水星的繞日軌道
  • 距離地球600光年,有大氣和水資源,但人類只能望塵莫及
    著名的科學家霍金在生前也曾說過,人類應該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一些,努力的在星際空間中尋找第二個可以移居的星球,只有那樣,在地球不再適合人類居住的時候,至少可以有另一個星球可以接納人類。自從人類有能力向外太空發射探測器的那一天開始,便開始了對第二個家園的搜索。從最初探索月球到後來探索火星,再到土星的衛星。
  • 科學家發現24顆星球,每一個都比地球適宜居住
    答案很顯然不是前段時間,國外科學家公布了一項研究數據,在目前人類已知的上千顆行星中,至少有24顆星球適宜生命的存活,而且這些星球在某種程度上比地球更加的「宜居」。除了水和氧氣之外,一些「宜居行星」的生態條件幾乎和早期的地球一樣,非常適宜新生命的誕生。
  •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宜居帶正向外遷移,地球何時會走向滅亡?
    在這個直徑20萬光年,有著2000億顆恆星,130億歲的銀河系中,也許有很多來自其它世界的飛船,正在探索著這個世界,往返於星際之間,尋找著適合生命紮根的新世界。去近距離地觀察生命是如何誕生的,以及那些即便是它們,也無法知曉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