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地球更舒適!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距地球超100光年

2021-01-08 瀟湘晨報

美國航天局 2014 年 2 月 26 日宣布,克卜勒太空望遠鏡任務團隊新確認 715 顆太陽系外行星的存在。這是美國航天局提供的新確認的行星運轉概念圖。新華社 / 美聯

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太陽系外有 24 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

同時就職於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和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的教授德克 · 舒爾策 - 馬庫赫牽頭這項研究,與德國馬克斯 · 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和美國維拉諾瓦大學天文學家合作,確定 " 超宜居 " 標準,例如行星年齡、質量、體積、表面溫度、是否有水、與恆星距離等。他們最終從 4500 顆已知地外行星中篩選出 24 顆 " 超宜居 " 行星。不過,沒有一顆行星能滿足所有 " 超宜居 " 條件,但一般能滿足 4 個條件,意味著生命體可能在那裡生活得比在地球更舒適。

研究團隊近期在美國《天體生物學》雜誌發表文章,詳細介紹這些距離地球超過 100 光年的 " 超宜居 " 星球。其中一些星球比地球更古老、稍微大一些、略溫暖些、可能更溼潤。它們圍繞旋轉的恆星壽命比太陽長且變化更慢,生命體因而可能更容易在這些星球生長。

這是美國航天局 2015 年 7 月 23 日公布的地球(左)和太陽系外行星克卜勒 -452b 的對比概念圖。新華社 / 法新

值得一提的是,所謂宜居並不意味著這些星球上一定擁有生命體,僅表示它們的條件有助於生命體生長。

舒爾策 - 馬庫赫說,這項研究可能有助科學家今後使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詹姆斯網絡太空望遠鏡、歐洲航天局柏拉圖太空望遠鏡等工具對這些星球展開進一步觀察," 獲取更多信息 "。" 選擇目標很重要,我們必須把精力集中在部分對複雜生命體而言擁有最有利條件的行星上。但我們必須謹慎,不要糾結於尋找第二個地球,因為可能有些行星比我們的地球更適合生命體生長 "。

按照舒爾策 - 馬庫赫說法,不少人認為地球是全宇宙 " 最佳行星 ",但 " 我們擁有大量複雜且多樣的生命形式,許多能夠在極端環境中倖存下來。隨遇而安不錯,但那不意味著我們什麼都是最好的 "。

(新華社)

【來源:齊魯壹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24顆距離地球超100光年的「超宜居」星球
    新華社報導,近期,美國和德國研究團隊在《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文章,詳細介紹了 24 顆距離地球超過 100 光年的 超宜居星球。其中... 新華社報導,近期,美國和德國研究團隊在《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文章,詳細介紹了 24 顆距離地球超過 100 光年的 「超宜居」星球。
  • 比地球還完美的星球?科學家已經發現24顆行星,更適合人類居住
    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我們的環境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有科學家認為再過10億年的時間,地球將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所以科學家一直都在宇宙中尋找一個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終於經過科學家們的多方研製,終於找到了24個行星,而且它們具有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生存環境。
  • 可能宜居的地球大小行星,距地球僅100光年
    首個可能宜居的類地行星被發現! 1月7日,NASA宣布,「行星獵人」苔絲(TESS),發現了一顆名為,To700d的系外行星,不同於以往發現的行星,TOI 700d,大小和地球相似,並滿足存在液態水的條件
  • 地球成為「備胎」?科學家發現24顆星球,每一個都比地球適宜居住
    在人類誕生之初,我們是沒有「地外生命」這個概念的,隨著近代社會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不斷加深,我們才赫然的發現除了地球之外,宇宙中還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星球,因此我們不免遐想,宇宙那麼大,是否存在和我們一樣(或者相似)的外星生物呢?
  • 科學家發現24個可供人類居住星球,宜居程度更甚地球!
    據海外媒體10月6日報導,最近美國的科學家就在移民外星這一課題上有了重大發現。來自華盛頓大學的一群科學家,一直致力於研究地球以外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勤勤懇懇研究了數十年,沒想到還真讓他們找到了,還不止一顆,足足有24顆!甚至這些星球比地球還適合人類居住!
  • 科學家發現了24顆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和進化的超適居行星
    其實你無法數清它們的數量,每顆恆星附近都可能有一顆行星,它們被稱為系外行星,其中一些的系外行星或許位於適居帶之內,並且擁有形成生命體所需的一切條件。在四千五百個已知的系外行星之中,科學家們確定了24顆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和進化的超適居行星。這類行星的質量必須是地球的兩倍。而且還要比地球大上1.3倍。
  • 科學家發現一顆行星,距地球111光年,大氣層中可能含有大量的水
    科學家在過去的20多年裡,通過天文望遠鏡觀測發現了數以千葉的系外行星,可是這些行星,大多數都不符合「超級地球」的條件,星球環境要麼太熱要麼太冷,這樣的星球上面很難擁有像地球一樣的自然環境,自然存在大量液態水的可能性就會很小。
  • NASA新發現一顆地球大小的宜居行星:曾被錯誤分類,高中生糾錯
    TOI 700d 是人類迄今為止在恆星的宜居帶(指一顆恆星周圍可能存在液態水的區域)中發現的,僅有的少數幾個地球大小的行星之一。其他還包括距離地球約 39.13 光年的 TRAPPIST-1 系統中的幾顆行星,以及 NASA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的少數行星。
  • 科學家意外發現超級地球,溫度竟比地球更適合生存!
    現在宇宙中已經發現了幾千顆太陽系外行星,其中上千顆所謂的類地行星、宜居帶行星也有幾百顆。所謂蛇夫座距離六光年的超級地球,就是巴納德b星。所以我們神秘兮兮地把這顆巴納德b星拿出來說事實在有些小題大做。巴納德星是距離我們地球第二近的太陽系外恆星,第一近的是比鄰星。
  • NASA 說可能發現了第二個地球
    15 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說,天文學家很有可能發現了第二個地球。天文學家新發現的這顆行星,集兩個 " 類地數據 " 於一身:大小和地球幾乎相同,它的軌道位於恆星的宜居帶,溫度接近地球,這意味著這顆行星的表面可能存在著液態水。液態水的存在,表明這顆行星可以維持生命。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比地球更舒適
    科學家發現了一個類地球行星,這個行星大概有14個地球這麼大,上面有河流和山川,也有四季,它上面比地球還舒適!科學家一直都在遙遠的太空探索,試圖找到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終於他們發現了類地行星。
  • 科學家證明6光年之外的蛇夫座那裡存在著一顆「超級地球」
    由於人類發展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因此地球上的資源一直在不斷的被耗盡,倘若人類沒有辦法快速的尋找到其他能源能夠代替石油煤炭等礦產資源的話,那麼在接下來的100年時間又或者是幾百年的時間裡,地球將會慢慢的變成一顆資源耗盡的星球。
  • NASA:100光年外有另一個「地球」
    據美國「太空」網站7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夏威夷舉行的美國天文學年會上宣布發現一顆與地球大小類似的宜居行星。這也是美國「系外行星探測器『苔絲』(TESS)」發現的首顆類地宜居行星。報導稱,「苔絲」的任務是在太空中找出和地球大小相當、繞行宿主恆星的類地行星。
  • 科學家發現兩顆最像地球行星 或存在海洋和生命 - 河青新聞網...
    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導 外媒稱,科研人員發現八顆位於恆星「金髮姑娘地帶」(即宜居帶,由童話《金髮姑娘和三隻熊》衍生出「金髮姑娘原則」,意指適中、剛剛好)的新行星,它們與恆星的軌道距離適當,可能存在海洋和生命。
  • 距離地球100億光年,科學家發現直徑10光年的「宇宙牆」
    長城式宇宙牆我們知道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等其他星系組成了直徑1000萬光年的本群星系。本群星系又隸屬於室女座超星系團,其直徑約1.1億光年。在我們的可觀測宇宙中,星系網絡構成的宇宙結構往往不超過12億光年。而三年前新觀測到的星系群結構直徑卻達到了13億光年。
  • 科學家發現比鄰星不只一顆行星,還有一顆6倍地球質量的潛在行星
    比鄰星是距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只有4.22光年,它也是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中人類攜帶地球前往的地方,4.22光年的距離也使得地球航行了2500年才得以到達。那麼比鄰星系是怎樣的情況呢?那裡有行星存在嗎?行星上面有生命存在嗎?
  • 又發現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僅距地球4光年,人類能否到達?
    事實上,科學家們已經在宇宙中發現了很多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其中「克卜勒452b」被認為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還一度被稱為「地球的表哥」。從它的稱呼中,相信大家也能感受到,其與地球究竟有多像了。克卜勒452b據悉,克卜勒452b是美國國家宇航局發現的一顆行星,其直徑是地球的1.6倍,與地球的相似指數為0.83(地球相似指數,既其他行星與地球的相似度,分為在0-1之間,數值越大,相似度越高)。
  • 拯救世界的,果然還是水瓶座:水瓶座內首次發現的7顆「戀母」行星,其中有3個宜居​
    追夢團長:科學家又有新發現啦,在距離地球39光年的地方,首次發現了7個地球大小的行星圍繞一顆暗弱的紅矮星運行的行星系統,7個行星的軌道都遠遠小於水星的繞日軌道
  • 65光年處發現一顆超級地球,與地球環境極相似,科學家卻不願前往
    地球是因為擁有剛好的條件,適宜的陽光,豐富的水源以及充足的氧氣才能夠孕育出人類。這些都是地球與生俱來的物質條件,是目前任何一個星球都很難具備的。再者,科學家也將這些條件作為第二星球的基本門檻。除非這個星球都具備這些條件,否則根本不適合人類生存。在人類數十年的尋找過程中,科學家已經發現了好幾顆類地行星,但是在這些類地行星都不是科學家尋找的第二星球。
  • 100光年外發現第2地球,科學家:這次有些不太一樣,真實性很高!
    人類企圖去找到新能源來代替曾經傳統能源,給地球造成的汙染,但很顯然,目前地球上的資源結構還是以石油為主的,並未造成實質的改變。而這也大大的增加了科學家們對地球未來發展,和人類族群繁衍的擔憂。美國NASA一直都是世界上非常頂尖的科技機構,並且對於地外星球的探索也非常具有權威性,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發射了旅行者一號,旅行者二號,甚至探月工程也是第一人,而美國對地外星球的探索也有的很多卓越的成就,比如說近些天來,NASA宣布發現了一顆和地球接近的行星,或適合人類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