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了20多年,眼見街道越變越美……260米的中街一巷變了樣

2020-12-13 北京日報客戶端

「我在這住了20多年,眼見著這條街越變越美。」家住通州區梨園中街一巷的小巷管家蘆鳳群又出門巡邏了。這條原本連棵樹都沒地兒栽種的背街小巷,經過一年多的整治和一年精治,260米長的街面上不光多出了4個迷你花園,街邊還與時俱進地增設了垃圾分類毛線畫宣傳櫥窗等景觀節點,路面上乾淨得連片落葉都「留不住」。

梨園中街一巷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核心位置,被夾在玉橋南裡小區的樓群間,是一條典型的背街小巷。別看街面上最寬的地方不過10米,過去路邊卻一輛挨一輛、騎著馬路牙子停滿了機動車,行人無奈之下只能在車縫裡穿行。在蘆鳳群的印象裡,由於小巷過於狹窄,幾十年來,路邊連種一棵樹、擺一盆花的地方都沒有。小巷北口原本有一片200平方米左右的小空場,卻被柵欄圈起,違規建起彩鋼板房,開起了文具用品店和早點鋪。

「我們這條小巷,什麼時候也能美美?」在群眾的期盼中,2018年1月,梨園中街一巷整治提升正式啟動。

為了便於停車,路側施劃了45個虛線停車位,專供玉橋南裡小區的居民停車使用。小巷北口的違建拆除後,改成了步入式的口袋花園,座椅和花草樹木一應俱全。通過向玉橋南裡小區「借地」,260米長的小巷路邊又擠出了3處可供行人休憩的「沿街花園」。春天槐花飄香,夏天月季盛放,秋天棗樹、山楂掛果,冬天松樹常綠,家住附近的居民終於過上了三季有花、四季見綠的日子。

今年5月1日,隨著《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實施,「垃圾分類」這一新時尚也悄悄進入了梨園中街一巷。當地著名「玉橋十姐妹」工作室中的十位巧手居民,特意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用五顏六色的毛線編織出大幅「垃圾分類」主題宣傳畫。「自從『十姐妹』編織的垃圾分類毛線宣傳畫擺進了小巷臨街的櫥窗裡,居民路過的時候,都愛停下腳步看上幾眼,比貼宣傳海報的效果還好呢。」玉橋南裡社區主任劉羽佳介紹說。

小巷整治完成,想要「一直美下去」,卻還需要後續的「精治」管理。

何謂「精治」,通州區城管委環境建設管理科工作人員郭娜告訴記者,就是要對整治完成後的背街小巷進行精細化管理,在達標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比如整治提升後的「精治類」背街小巷,每天都要有專人進行巡視;小巷管家每天巡視的時長不能少於2小時,巡視發現的問題必須記錄在案,形成「小巷管家日誌」;街巷長要有「街巷長日誌」,並附上整治前後的對比照片。以此形成長效機制,確保背街小巷的整治提升效果能夠保持下去。

雷打不動,蘆鳳群和其他五名小巷管家,每天每人都會在梨園中街一巷巡視兩次以上。在這條小巷上錯峰巡視的,還有「綠色志願環保隊」「365志願巡邏隊」等多支隊伍。看見有中學生直接把共享單車往小巷裡一扔就走,他們趕緊把共享單車挪到非機動車停車位上去;春天掃榆錢兒,初夏撿拾掉落路邊的桑葚,見到環衛工人忙不過來,他們出門總習慣拿上掃帚或是長柄夾子,讓一片落葉都無法在街頭久留。

今年,梨園中街一巷獲評「北京最美街巷」。「街面上美了,老百姓家門口也得美起來。」梨園中街一巷已經將「整治+精治」延伸到了背街小巷附近的居民院落內。「我們正在進行試點,選擇了梨園中街一巷路邊的一棟老樓,進行外立面整修、上下水管改造、樓頂防水加固等一系列美化和改造。如果改造效果好,試點將繼續鋪開,覆蓋沿街的其他老樓。」劉羽佳表示。

相關焦點

  • 北京通州梨園中街這條小巷變了樣,路面乾淨得連片落葉都「留不住」
    本報記者 白繼開攝「我在這住了20多年,眼見著這條街越變越美。」家住通州區梨園中街一巷的小巷管家蘆鳳群又出門巡邏了。這條原本連棵樹都沒地兒種的背街小巷,經過一年多的整治和一年「精治」,260米長的街面上不光多出了4個迷你花園,街邊還增設了宣傳櫥窗等景觀節點。梨園中街一巷位於城市副中心的核心位置,被夾在玉橋南裡小區的樓群間,是條典型的背街小巷。別看街面最寬的地方不過10米,以前路邊卻一輛挨一輛、騎著馬路牙子停滿了機動車,行人只能在車縫裡穿行。
  • 整治+精治 小巷變了樣 街邊增設宣傳櫥窗等景觀
    「我在這住了20多年,眼見著這條街越變越美。」家住通州區梨園中街一巷的小巷管家蘆鳳群又出門巡邏了。這條原本連棵樹都沒地兒種的背街小巷,經過一年多的整治和一年「精治」,260米長的街面上不光多出了4個迷你花園,街邊還增設了宣傳櫥窗等景觀節點。
  • 「整治+精治」,通州這條260米小巷變出4個迷你花園
    「我在這兒住了20多年,眼見著這條街越變越美。」家住通州區梨園中街一巷的小巷管家蘆鳳群又出門巡邏了。這條原本連棵樹都沒地兒栽種的背街小巷,經過一年多的整治和一年「精治」,260米長的街面上不光多出了4個迷你花園,街邊還與時俱進地增設了垃圾分類毛線畫宣傳櫥窗等景觀節點,路面上乾淨得連片落葉都「留不住」。梨園中街一巷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核心位置,被夾在玉橋南裡小區的樓群間,是一條典型的背街小巷。
  • 一人弄,二郎巷,三茅觀巷司前街 祝枝山住過的冷僻小巷長啥樣?
    空調開到18度,裹著被子翻開一本志怪小說可是人間第一大快事。最愛的還是《聊齋志異》,忽略其諷刺意義,純粹看花妖狐魅的故事就足夠動人。三茅觀巷就是在N 刷《聊齋》之後的某天下午去的,當時腦子裡裝滿了奇思妙想,總覺得巷子裡頭的三個茅草觀,還不夠發生點什麼嗎?
  • 創建天府旅遊名縣|老巷變網紅,金牛這條街道成新風景
    創建天府旅遊名縣|老巷變網紅,金牛這條街道成新風景 最美街道網紅地 金沙巷文化牆 金牛區撫琴街道
  • 盤點瀋陽中街的老胡同
    胡同和巷都是街以下那些較短、較窄的街道的命名,不過巷往往是街的直接分支,而且平直的更多些。胡同則是既可能是街的細分,也可能是巷的分支,或胡同與巷互分分支。胡同的走向有正向也有斜向,有曲線也有折線,有通行的,也有一頭不能通行的「死胡同」。胡同流行於我國北方,瀋陽直至20世紀80年代仍稱為胡同,後統改為巷。
  • 那就要堅持這幾個習慣,才能讓你越變越美
    那就要堅持這幾個習慣,才能讓你越變越美。任何女一個女孩子都希望自己變身成為女生,可是想要變身女神,很多人認為那肯定是非常難的。實際上想要變身女神並不難,只要堅持這幾個習慣就能夠讓你越變越美成為女神。第1個變身成為女神的習慣就是要堅持護膚,而且護膚是不能夠只注重白天不注重晚上的,我們一定要堅持早晚護膚,才能夠擁有白皙又靚麗的肌膚。
  • 貴陽白雲區大山洞街道紅雲巷舊貌換新顏
    9月3日上午八點多,家住白雲區大山洞街道新園小區15棟4單元的居民趙敏在家吃完早餐準備出門遛彎兒去。「以前門口這條巷子路邊停滿車,上班早高峰人車混擠,堵得死死的,寧願避開早高峰,早點出門去外面過早。現在改造以後環境好了,路暢通了,在家吃了早餐慢慢再出門,舒服得很。」趙敏說。今年69歲的趙敏已在新園小區住了十五年,談起紅雲巷的變化他很有發言權。
  • 三年三升級,北京市海澱區二裡莊環巷變創意暖巷
    見到有路過的行人在小巷中舉起手機拍照,二裡莊環巷的居民湊上前,滿臉自豪地推介著。經過連續三年整治提升,二裡莊環巷已成為依居民心意打造而成的創意暖巷。  二裡莊環巷全長457米,其所在的二裡莊社區建於上世紀90年代初,是個典型的「90後」。  但這個「90後」,過去可並不怎麼光鮮。三年前,二裡莊環巷百米的距離內,就聚集了10多家小商鋪,幾乎家家都將門臉向外延伸擴張。
  • 趙麗穎產後越變越美?是get了這個小技巧:「提高腰線」穿搭法
    趙麗穎產後越變越美?原來是get了這個穿搭小技巧:「提高腰線」穿搭法! 最近在錄製中餐廳的趙麗穎生圖上了微博熱搜,讓大家驚呼怎麼這麼美這麼會穿!之前一直給人感覺不夠時尚的小趙,生完小孩復出後,竟越來越有時髦感,讓人頻頻眼前一亮。究竟小趙的穿搭技巧是什麼?翻閱小趙最近的圖片,不難發現最重要的穿搭技巧就是:「提高腰線」穿搭法!
  • 吉祥巷,長沙最後的「城中村」!
    但要是提到吉祥巷,大多數年輕人恐怕都要搖頭。距離五一廣場地鐵站僅有500來米,處在長沙娛樂休閒地標的輻射區,很多人仍然不知道它的存在。雖然正對著樂和城,但是在路口稍不留意,四五步就會錯過這裡。吉祥巷西起藩城堤,東止黃興北路。劉權宅第位於街之北,主人為圖吉利,因此將街道命名為「吉祥巷」。即使處於市中心,這裡的生活百態卻仿佛是另一個世界。站在巷子中的任何方位抬頭看,都能望見高樓的身影,而巷子兩旁擁擠著的幾乎都是六十年代的老房子。
  • 不瞞你說:夫妻臥室擺有這「3樣」,招財添好運,運勢變好,會越住越有錢
    現在買房的主力軍是年輕人,在裝修的時候,房子的風格也會更趨向於個性化,不過很少有人會注重到風水問題,風水與我們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在擺放物品的時候,一定要多注意風水方面的知識,房子裡面擺放一些旺財的東西,這樣才能使家人越住越富裕
  • 社區環境怎麼變才更好?石橋鋪街道民調變現實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文/圖 部分圖片由石橋鋪街道提供居住在城市裡,什麼樣的環境才最適合居住,每一位居民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為了充分收集居民對街道生態環境的意見,今日(2日)上午,九龍坡區石橋鋪街道在仁悅天地開展提高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的集中宣傳活動,向居民收集有關環境的意見與建議。據了解,為了改善生態環境,今年以來,石橋鋪街道已經通過多種渠道方式進行民調,全方位地改變居住環境。
  • 大興興豐街道富華巷獲「北京市最美街巷」
    12月5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大興區獲悉,興豐街道富華巷榮獲「北京市最美街巷」榮譽稱號。據悉,從整治開牆打洞到街巷環境提升,富華巷實現了從「璞玉」變成「美玉」的涅槃重生。據悉,富華巷建設於八十年代末期,因地理位置比鄰富強西裡社區聯通興華中路故而得名富華,巷名有著祈願人民生活富裕、社區環境華美、中華民族富強的美好寓意。富華巷全長350米,本次背街小巷精細化整治提升項目將通過重塑富華巷整體的視覺體系,提煉富華巷的文化特質要素與民風民俗等關鍵內容,對富華巷進行完善的概念設計。
  • 學院路街道二裡莊環巷榜上有名
    除學院路街道二裡莊環巷獲評「最美街巷」外,中關村街道創業小徑、北太平莊街道轉河路獲得入圍獎。自2017年以來,北京市深入開展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和深化文明創建工作。今年,按照本市新一輪背街小巷精細化整治提升三年(2020-2022)行動計劃,背街小巷環境整治的任務擴大到了全市16區,整治工作重點也從硬體設施改造向提升居民生活環境轉變。
  • 想讓皮膚越來越好,一定要堅持這幾個好習慣,自己才會越變越美!
    想讓皮膚越來越好,一定要堅持這幾個好習慣,自己才會越變越美!第1個就是堅持護膚好的皮膚底子才能支持我們的臉,長期處於精緻的狀態,精緻的狀態條件很重要,所以大家在平時一定要做好護膚工作,除了我們經常使用的基礎護膚工作之外,還有就是要給肌膚補充足夠的水分,一定要讓肌膚保持水潤,這樣子才避免肌膚出現各種問題。
  • 蘭州市七裡河區西湖街道建工中街111號第1單元4層403室拍賣成功了
    拍賣標的:房屋位於蘭州市七裡河區西湖街道建工中街111號第1單元4層403室,該建築物建於2000年,總高8層,南北朝向,規劃用途為住宅,建築面積:71平方米,磚混結構。水、電、暖、天然氣、通訊、及各種配套設施齊全。
  • 這是陝西最治癒鄉愁的古城 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圖)
    古城始建於隋代,至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古城區的歷史格局完整,明、清風貌猶存,文化氣息濃厚,地方特色鮮明,古建完整精良,規模宏偉壯觀,目前分布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處。古城區的金城大街是歷史上形成的主要商業街,集中著眾多商業店鋪和大小街巷,明代即有「南門達北門,街宏而端;東門達西門,巷修而蛇」的記載,這個格局至今基本沒有改變。
  • 有樣學樣變靚妞
    時尚潮流搭配街拍 有樣學樣變靚妞時尚潮流搭配街拍 有樣學樣變靚妞>時尚潮流搭配街拍 有樣學樣變靚妞時尚潮流搭配街拍 有樣學樣變靚妞
  • 中街這幾家寶藏小吃,一家比一家難找!
    這可是工作日啊而且還是下午兩點多按理說已經過了飯點兒竟然還是這麼多人他家可真是火了這麼多年一點沒變價格有一丟丟小貴但是中街這個地段成本也高>飯量大的吃大份女生一般吃小盆就能吃飽了還是那個熟悉的味道上菜速度也是嗷嗷快老式麻辣燙吃的就是這種「清湯寡水」的感覺第一口不夠驚豔,但是越吃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