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條路可是報紙電視都報導過的,看看,漂亮吧。」見到有路過的行人在小巷中舉起手機拍照,二裡莊環巷的居民湊上前,滿臉自豪地推介著。經過連續三年整治提升,二裡莊環巷已成為依居民心意打造而成的創意暖巷。
二裡莊環巷全長457米,其所在的二裡莊社區建於上世紀90年代初,是個典型的「90後」。
但這個「90後」,過去可並不怎麼光鮮。三年前,二裡莊環巷百米的距離內,就聚集了10多家小商鋪,幾乎家家都將門臉向外延伸擴張。原本三米多寬的人行步道上,胡亂蓋滿了小菜店、水果店、小賣部等違建商鋪,行人只剩下一米多寬的路面可以通行。
違建佔道不算完,商鋪還將攤位從店內挪出佔道經營。「蔬菜籃子、水果箱子、鍋碗瓢盆,各種各樣的小攤在路邊擺一大排。還有個賣魚的店,當街殺魚賣,別提多亂了。」海澱區學院路街道二裡莊幹休所社區主任林傑回憶說。
2018年,二裡莊環巷被納入背街小巷整治範圍內,「治亂」成了首要任務。
隨著架空線入地,橫七豎八布滿天空的「蜘蛛網」一下子不見了蹤影。隨著違建拆除,開牆打洞封堵,無照經營取締,路邊一下子清淨了。馬路整修後,主幹道拓寬了兩米,路側新增50個正規停車位,居民出行一下子不堵了。2018年8月,整修一新的1.0版二裡莊環巷正式亮相。
小巷整修一新,但想要實現長治久安,居民必須參與到「社區營造」。
2019年,二裡莊環巷2.0版整治提升正式啟動。
「我們搞了個『城事設計節』,想邀請居民為整治一新的背街小巷進行環境設計。」海澱區學院路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王進向居民們舉例,比如開牆打洞封堵後,小區中形成了一堵100多米長的圍牆。這段圍牆想怎麼美化,大家都來說說看。
環保主題牆、核心價值觀主題牆、垃圾分類主題牆……各種題材的想法層出不窮。最終,北京林業大學一支學生團隊設計的「家 記憶」手繪主題牆,從眾多方案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居民們的一致認可。
孩子喜愛的迷宮畫上了牆,居民的生活照上了牆,可供塗鴉留言的小黑板上了牆,量身高的標尺上了牆。透著濃濃生活氣息的手繪牆一亮相,立刻受到了男女老幼各年齡段人群的喜愛。在手繪牆前駐足的老人孩子多了,在手繪牆前自拍的年輕人多了。
很快,街道的工作人員就發現,不少家長都願意在手繪牆前排隊等候接孩子。大家靈機一動,不如在牆上給大家安上一排木質靠背吧。於是,在圍牆離地一米多高的位置,一排木質靠背「上崗」。每天臨近放學時間,每個靠背上都倚靠著幾位聊天等候的家長。「說明這個設計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有用。」王進表示。
考慮到小巷中分布有北京石油學院附屬小學和本真雙語藝術幼稚園兩所學校,為此,街道的工作人員特別用白色護欄隔離出了一段百米長的專用「學生高峰通道」,上學的孩子從小巷入口就可以通過這條安全通道直達校門口,避免了人車混雜可能帶來的安全隱患,這一暖心設計獲得了家長們的一致讚揚。
2020年,二裡莊環巷與時俱進地開始了3.0版本提升。
隨著《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實施,小巷路邊擺放起了可智能投放的分類垃圾桶,原本垃圾混投的二裡莊密閉式清潔站也通過改造,徹底解決了異味擾民問題。
「小巷兩側,光是小型超市就布置了三家,最近稻香村也正式入駐了。過去的修車攤位,應居民要求予以保留,最大限度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王進表示。
三年三升級。近日,二裡莊環巷正式獲評2020年「北京最美街巷」。
來源:北京日報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