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有品生活
ID:pinpinlife
你有沒有想像過自己退休之後的生活?
是在家帶孫兒,與家人共享天倫,還是住進養老院,跟一群不相識的老人一塊慢慢變老?
有那麼一群人,選擇找一處房子,與朋友們像友鄰一樣同居,回歸初心,過互幫互助的晚年生活。
這種養老模式有點像co-living(共生居住),貼近每個人的獨立生活需求,卻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從血緣中脫離,構建友鄰型社區。
01
廣州七閨蜜抱團養老:
長租一棟房子改造成理想的家
看了日本7位單身女性的養老生活,也許你不會那麼懼怕孤獨的晚年。
大概十年前,這7位平均年齡近80歲的奶奶組成養老姐妹團「個個seven」,先後購入同一棟公寓的不同房間,開啟了友鄰式的養老生活。
「個個seven」的奶奶們活得時尚又精緻,比如良江奶奶挑染了綠色和紅色的頭髮,時髦達人安田奶奶出門必化妝,村田奶奶則是口紅剁手一族。
每人一套房子,鑰匙共享
7位奶奶住在同一棟公寓,分別擁有自己的房子,每個人家裡都有廚房、餐廳、臥室、衛生間,很好地滿足了日常生活的需求。
雖然平常只有一個人住,但家裡的餐廳卻是可供多人使用的,偶爾姐妹來串門聊天,空間也不侷促。
七位姐妹平日裡各自獨立居住,但每個人家裡都裝有SOS呼叫系統,把彼此連接起來,比如家裡沒茶葉了,一個呼叫,鄰居姐妹就把茶葉拿來了。
不懂電腦操作,就求助善於用電腦的姐妹。大家已經習慣了這種互幫互助的生活,即使是尋常小事,也會不知不覺求助朋友。
她們彼此共享家裡的鑰匙,其他姐妹有需要隨時可上門,比如有事出門,就可以拜託其他姐妹到家裡幫忙給花草澆澆水。
一間公用房間,定期舉辦茶話會
友鄰生活最有趣的莫過於大家能夠聚在一塊暢聊,聊著天時間不知不覺就溜過去了,但留下了快樂的回憶。為了方便大家聊天,她們還準備了一間公用的房間,定期舉辦茶話會。
房間裡有一張超大的長方桌,足以讓七個人圍坐在一塊,在這裡,她們圍繞某個話題,你一言我一語,聊得很是盡興!
大家聚在一塊,讓生活更有意義了,其中一位奶奶忍不住感慨,死後希望墓碑上只有一句話:啊,這一生真有趣啊!
這7位姐妹已經共同度過了10年,她們和諧有愛的友鄰式養老生活,也感動了無數人。
02
廣州七閨蜜抱團養老:
長租一棟房子改造成理想的家
7位女生是在公司認識的,正處於30、40歲的年紀,七個人志趣相投,她們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希望未來能在一起抱團養老。
誰說養老要等到退休之後才可以開始?她們想到就做,趁著年輕有精力,在廣州近郊的南坑村租下一棟三層半的毛坯房,花十個月時間裝修改造成理想的居所。
不得不說,這棟改造後的白色房子,就是讓人憧憬的理想的家!
房子一共有三層半,面積多達700多㎡,整個改造花了差不多400萬。
面向稻田的超大開放式廚房、餐廳
一樓是公共區域,有一個面對稻田的開放式廚房,面積達到30平方米,L型的操作臺面和島臺都非常長,7個人一起下廚也不顯得擁擠。
超大的長方形餐桌,同時容納二十個人吃飯都沒問題。
一樓還有長桌沙發落地窗,是閨蜜們看書聊天的好所在~
滿足愛好的室外茶室
因為7位女生都喜歡喝茶,一樓的室外茶室應運而生,由竹子棧道連通房子和茶室,茶室位於稻田中央,就像安放在畫中央,非常唯美。
鋪上摩洛哥風格的地毯,茶室可坐可躺~在這裡飲一杯香茗,賞月聽風吟,好不詩意!
10間相互獨立的房間,採光視野非常好
二樓以上的空間作為相對私密的空間,設計出相互獨立的10個房間,分別命名為去拙、趁早、樸定、少言、未滿、小住、未遲、無二、隴上、參差。
除了舒適的床鋪,每間房都有陽臺或大露臺,擺上茶几和椅子,就能愜意地享用下午茶。
每個房間都裝上了玻璃落地窗,有的房間還在靠窗的位置設計了榻榻米。室內採光視野都非常好,看向落地窗,就像一幅美麗的山水田園畫~
從房間內部,一眼就能看到稻田和山景,躺在床上還能欣賞晨曦與落日~
其中二樓的框架向外延伸,打造成50㎡的大露臺,仿佛一個玻璃盒子,置身稻田中,「方寸之間,觀景也觀心」。
目前7位閨蜜正處於努力為人生奮鬥的年齡,相聚的時間還不是很多,因此這棟房子暫時作為民宿對外開放,掙的錢用作養老基金。
03
美國四對夫妻同居養老:
建四棟相連的房子
在美國德州,有四對夫妻已經同居養老了20年,他們的「老年生活」悠閒豐富,讓人心生羨慕。
四對夫妻養老的房子建造在一片杳無人煙的郊區,這裡遠離城市的喧囂,有山林有湖泊,景色美不勝收。
四棟相鄰的房子,彼此獨立
四棟相鄰的原木房子一字排開,構建成他們養老的居所,每棟房30㎡左右,卻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房子裡的雙人床、雙人沙發、茶几椅子一應俱全,滿足日常的坐臥起居~牆上開了兩個長方形的窗戶,還安裝了寬大的玻璃門,為房子帶來良好的通風與採光。
家具大多是原木材質,老人們喜歡看書,將幾排隔板安裝到牆面,就是一個巨能裝的書架,上面放著老人們愛看的書。
外牆設計成波紋狀,能在夏日起到反射陽光的作用,小小的居所冬暖夏涼,住起來很舒服。
由於當地氣候比較乾燥,水資源相對缺乏,他們通過向內傾斜的屋頂收集雨水~下雨後,雨水流經連接的導管,被收集到水桶中,節能又環保。
公共的餐廚空間,一起下廚吃飯聊天
除了四間房,他們還搭建了一個公共空間,設計了一個開放式廚房,還有一張可容納8人一塊就餐的原木餐桌。
平常大家一塊種種菜、釣釣魚,一起下廚,吃飯,遛狗,談笑風生,把晚年生活過得有聲有色~
04
同居養老需要滿足的條件
同居養老聽起來很美好,但真正踐行起來也是有條件的。
同居的對象
首先是要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居對象,各自都有一定的經濟能力,而且身體相對健康,日常生活能自理。
尤其是志同道合這個點非常重要,畢竟是長期住在一塊,不同道的人通常會面臨話不投機半句多的窘境,但志同道合的人就能聊到一塊,大家彼此理解,同居的生活也會有趣很多。
選址要考慮就醫條件
其次是養老住所的選址,最好不要過於偏僻,如果哪天生病了,就醫要儘可能快。因此選址如果不在市內,最好位於市郊,並且是一個小時內可直達市區的區域。
同居/友鄰式養老住所設計的要點
大家在一塊養老,要考慮隱私保護,因此獨立的個人空間必不可少,可以像廣州7位閨蜜那樣在同一個家中設計不同的房間,也可以讓每個房間獨立成棟,或者像日本7位奶奶那樣住在同一棟公寓的不同套房中。
同居/友鄰式養老的一大樂趣就是大家能玩到一塊,因此要有一個能容納多人聚會的公共空間,超大的開放式廚房、餐廳都是不錯的選擇,大家可以一塊下廚,一起吃飯聊天。
當然了,如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廚房,一間公用的起居室就很適合大家聚會。
和閨蜜、朋友一起度過的晚年,不再孤獨無聊,反而讓生活擁有了更多可能,你喜歡同居/友鄰式養老的生活嗎?
點個【在看】,願你一生都有愛自己的才華。因為那是,兌換幸福的唯一籌碼。
*來源:有品生活(pinpinlife)。
*圖片微博@宛若故裡、NHK紀錄片《七位一起生活的單身女人》、網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