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怎麼治療?提醒:緩解心悸教你3個方法,尤其是第1種非常管用

2020-12-13 妙手醫生健康科普

心悸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導致這種疾病的原因有很多。我們身邊的人經常會感到胸悶,喘不上氣來,它一旦發作起來,會讓人十分痛苦,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我們重視起來,患者要注意什麼?有哪些好的治療方法?下面就跟我一起來看看吧!

心悸是患者主觀感受害怕,心慌的感覺。正常情況下運動、激動、緊張等均會引起心悸。一部分心悸病機為氣血陰陽虧虛,心失所養所致。

緩解心悸的方法只需要4個方法:

1、合理飲食、補氣血為原則

平時可以吃一些補氣血的食物如如石榴,紅棗,豬肝,瘦肉,桂圓,黑木耳等。也可以服用具有補血作用的中成藥如石榴補血糖漿等。

石榴補血糖漿是由石榴和酸石榴組成。酸石榴能降低肝臟之熱,清心安神。石榴能清熱補心,補肝壯陽。石榴含有的多種營養成分,具有美容養顏、抗衰老、保護心臟、軟化血管、補血養氣的功效。

可以提高免疫力,降血脂,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其所含的石榴多酚還有較強的抗氧化的功能,對於女性還能夠改善氣色,延緩衰老,美容養顏,緩解更年期症狀。

飲食在心功能不全的康復中佔重要地位,其原則為低鈉、低熱量、清淡易消化,足量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無機鹽,適量禁菸、脂肪,酒。還應少食多餐,因飽餐可誘發或加重心衰。

2、合理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態

休息是減輕心臟負擔的重要方法,可使機體耗氧明顯減少,以免發生腦供血不足,急性期和重症心衰時應臥床休息,待心功能好轉後應下床做一些散步、太極拳等活動,但要掌握活動量,當我們有氣急、心慌、心絞痛發作時,應停止活動並休息。

平時放輕鬆,不要緊張,以免產生不良的情緒,對大腦產生刺激,心臟供血不足,導致心慌。

3、經常按摩、中藥泡腳

從足底反射原理來看,建議用艾草用水煎煮後使有效成分溶入水中,足部浸泡後,一方面通過水的溫熱刺激。

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改善組織營養,一方面藥物有效成分可滲透皮膚,通過經絡將藥力送達機體內部而發揮不同的作用,從而起到預防、治療疾病的作用。

臨床患者泡腳水的溫度以38~43°C為宜,但由於個體差異的不同,少數人可耐受高達45°C的沐足水,但最好不要超過45°C,以免發生燙傷,引起不適,通常應從38°C開始,逐漸增至40~42°C。

同時希望大家要積極的治療,身體不適要隨時就診,定期體檢,以免病情嚴重。鼓勵大家,一起努力,加油,沒有了健康一切都是浮雲!

更多閱讀:

OMG!開塞露還能用來擦臉?是真有奇效,還是僅為博眼球?

想持續續航,他達拉非效果能保證多久?提醒:服用前最好先明確6件事

這種草在農村隨處可見!能保肝退黃、降轉氨酶!但能讓B肝轉陰嗎

相關焦點

  • 心悸焦慮症 如何緩解 怎麼克服心悸焦慮症
    心悸焦慮症 如何緩解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都已經開始關注焦慮症這種常見的心理疾病。焦慮症的治療方法比較多樣化,可以通過藥物進行治療,也可以通過其他方法治療。其中,心理治療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心理治療到底是怎樣的呢?1、增加自信自信是治癒神經性焦慮的必要前提。
  • 突然心悸 突然心悸嘔吐怎麼回事
    突然心悸有些人總是會無緣無故的頭暈,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很多人並沒有把頭暈當疾病治療過,覺得暈一會就過去了,沒有治療的必要。醫學中有很多疾病可以引起頭暈現象,下面小編就介紹幾種常見的疾病引起的頭暈。
  • 心悸是什麼意思 心悸應該這樣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心悸是許多心臟不好的人經常會遇到的一種症狀,心悸是指心臟部位慌亂,有些不舒服,那麼請問心悸是什麼意思?心悸的症狀是什麼?治療心悸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心悸是什麼意思心悸非常常見,心悸主要指自覺心跳或心慌,而且還會有心前區不舒服的感覺到,一般是在安靜的情況下,或者是稍微活動之後,就會明顯感覺到自己的心臟在跳動。
  • 心悸是怎麼回事?
    心悸時,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率失常,心率和心律正常者也可以有心悸,那麼心悸的發病原因是什麼呢?  1、心臟搏動增強心臟收縮力增強可引起心悸。心悸可為生理性或病理性。生理性者可見於健康人在強烈體力活動或精神過度緊張之時。
  • 更年期胸悶心悸,怎麼辦?專家:5個方法可以緩解
    胸悶心悸就是症狀之一。主要是心慌氣短,短暫的血壓升高,胸部刺痛等。專家稱,更年期是一個自然的過渡時期,在這種正常的生物學轉化過程中,出現心悸等不適症狀是正常現象。這時候需要我們用科學合理的態度來對待。以下5個方法是緩解更年期心悸的良方:
  • 年輕人心悸的原因是什麼,年輕人心悸如何緩解呢
    年輕人心悸的原因包括這3點:1、引起年輕人心悸的原因是比較多的,如果患者長期吸菸吸菸、飲酒、精神壓力過大都可以導致出現心悸的症狀。除此以外,病理性原因常常可見於心臟方面的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也是可以導致年輕人出現心悸症狀的。
  • 頻繁熬夜導致心悸是怎麼回事
    一次通宵改稿後,他剛站起來伸了個懶腰,就感覺眼前發黑,左胸隱隱作痛,好像有石頭壓著似的,左手臂到小指也不太舒服。聯想到近期頻繁報導的青年熬夜猝死事件,他有點擔心,趕緊去醫院急診。大夫給他做了一張心電圖,說他有「竇性心動過緩」,讓他回去好好休息即可。那麼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麼辦呢?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熬夜導致的心悸是怎麼回事。
  • 心悸是什麼意思?
    經常心悸的人應該多做散步、慢跑或者打太極等強度不劇烈的運動,以便增強心臟的功能,可以降低心悸發生的概率。  心悸:安撫心悸需養血一般來說, 健康的人在安靜的狀態下對自己的心臟跳動不會有太明顯的感覺。當你總是感覺心跳或心慌,並伴有心前區不適的時候,說明你有心悸的症狀了。中醫認為,心悸大多是由心失所養造成的。心悸急救深呼吸,按摩心俞穴、郄門穴、曲澤穴等相關穴位。嚴重時應及時送醫院做心電圖檢查。
  • 心悸是什麼引起的?
    心悸其實是個醫學專用名詞,它是一種自覺心臟跳動的不適感或心慌感。心悸時,心跳可正常,也可快、可慢,也可有心律失常。非醫學人士很少人知道這個名詞,所以每個人對心悸的描述都不一樣。  (3)其他心律失常:期前收縮心房撲動或顫動等,由於心臟跳動不規則或有一段間歇,使患者感到心悸,甚至有停跳感覺。      3.心力衰竭  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均可以出現心悸。
  • 胸悶、心悸試試這3個穴位
    胸悶、心悸等症狀,平時多按摩下面這三個穴位,症狀就會得到緩解。
  • 喝完咖啡會心悸,有緩解方法嗎?
    有一篇研究也是找了50位心律不整的病人,分成兩組,一組喝無咖啡因咖啡,一組喝含200mg咖啡因的咖啡(為無咖啡因咖啡另外加入咖啡因),並監測3小時,結果也並未發現這兩組病患心悸現象指標有任何差異性。「你喝咖啡嗎?」 「不要,這麼晚喝我會睡不著」「不了,喝咖啡會導致心悸!」
  • 更年期心慌慌,4種食物緩解心悸
    食材: 黃豆 豬手 油  黃酒  鹽  冰糖  老抽  桂皮 茴香  生抽  姜  紅椒製作方法:1.  食材: 西洋參 桂圓  枸杞  冰糖製作方法:1.  桂圓和西洋參放入電飯煲內膽中,添加適量水燒煮20分鐘;2.
  • 失眠心悸吃什麼 失眠心悸吃什麼食療
    以上幾種食材配在一起燉煮,就能收到滋陰潤燥,養顏護膚的輔助作用。治療皮膚轉季乾燥粗糙,皮膚瘙癢等症。三、黑糯米補血粥黑糯米、桂圓和紅棗是大家都知道的補血好咚咚,再加上營養價值很高的山藥,益氣養血的功效更顯著。黑糯米、紅棗、桂圓、山藥、紅糖,桂圓雖然可以補血氣、促進血液循環,但是因為不易消化,每次儘量下七八個個就可以(寒胃的朋友可以下2片紅參)。
  • 當你感覺到明顯的心跳時,可能是心悸了!
    看到心儀的人出現眼前,很多人都有小鹿亂撞、臉紅心跳的經歷,或激烈運動過後發現心臟噗通、噗通急速跳個不停,感覺整顆心臟快要從胸口跳出來。雖然心臟無時無刻、每分每秒持續跳動著,但在正常情況下,無論是走路、工作、逛街、休息等日常活動,一般人其實無法察覺心臟跳動,如果感覺到心臟的跳動,即為心悸。
  • 【李輔仁◎益心湯】幾十年治療胸痺、心悸之驗方
    主治:心悸氣短,胸悶憋氣,早搏,心前區痛,心房纖顫,失眠,脈結或沉細或澀,舌質暗或紫暗苔薄。用法:湯劑共煎30分鐘,頭煎、二煎藥液合併約400毫升,早晚2次,每次200毫升,每日1劑,以2-3個月為1療程,可服6個月,以資鞏固。
  • 心悸是一種什麼感覺?是什麼引起了心悸
    你會經常心煩意亂嗎?你的心臟跳動次數過多嗎?        要知道這可能不僅僅只是一時的症狀。雖然在多數情況下,這些都是激動和開心的表現,但有時這也可能是某些麻煩的預兆。比如這有可能是心悸——心臟跳動的輕微異常,一般在你的胸部、喉嚨或頸部會出現明顯反應。
  • 心悸痰瘀論
    歷代醫家對心悸論述頗多,病機無非虛實兩端。虛證多為氣血不足,心失所養;而實證可見於痰溼、鬱熱、血瘀、氣滯等。以筆者臨床所見,心悸以痰瘀阻絡者為多。即使一些氣血不足的患者,也常伴有痰溼內阻、血瘀氣滯。因此,在心悸的治療中,重視溫陽化痰、祛瘀通絡往往是提高療效的關鍵。
  • 心悸頭暈四肢無力 心悸頭暈四肢無力手發抖
    2.月經後期指月經周期經常錯後7天以上來潮,甚至每隔40~50天行經1次,又稱為「月經錯後」。此症狀主要因血虛致經血推遲來潮。患者可出現月經延後、量少色淡、小腹空痛、體弱乏力、面色蒼白、頭暈乏力、心悸少寐、筋骨酸痛、皮膚乾枯、舌淡苔少、脈細無力。3.月經過多指月經量多、過期也淋漓不止,因氣虛致血液妄行而致。
  • 心悸、失眠多夢怎麼辦?試試這些穴位!
    厥陰俞穴可寧心安神,對心臟諸多不適頗有療效,搭配內關穴、神門穴的按摩,尤其適用於心悸、氣短患者;心俞穴可寬胸理氣、養心定神,是緩解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穴位;膏肓穴可滋陰潤燥、清心養神,經常按摩有利於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臟功能,改善心悸引起的各種不適;神道穴位於兩心俞穴之間,心主神明,有利於緩解心痛、心悸等不適。
  • 什麼是心悸?對健康危害大嗎?
    「心悸」一詞最早見於仲景之書,是一種自覺心臟跳動的不適感或心慌感。排除各種疾病的原因,在亞健康狀態下的心悸無心電圖異常,一般不為醫生所重視,多認為無需治療。但研究表明,此類亞健康狀態下的心悸多與心理問題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