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什麼長著張「鞋拔子臉」

2021-01-08 騰訊網

兒子朱棣做「形象建設」 民間百姓搞自由創作

兩年前電影《邪不壓正》上映,其中有這樣一個橋段:廖凡飾演的朱潛龍刻意將下巴微微突出,對著一旁明太祖朱元璋的畫像「認祖歸宗」,姜文飾演的藍青峰一番譏諷:「哎呀,太像了!一看就是親孫子!」

今年初歷史劇《大明風華》熱播,明成祖朱棣的夢中,出現了父親明太祖朱元璋。鏡頭切換到高度還原古畫的朱元璋,一張下顎向前凸出、兩頰變形拉長、布滿黑痣、醜態盡顯的面孔,立刻把朱棣嚇得一臉驚恐。觀眾倒是一點也不奇怪——這張「鞋拔子臉」如今已然成為流傳最廣、最深入人心的朱元璋形象。

在近期舉辦的「妙合神形——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肖像畫展」「帝王·皇族」單元中,「鞋拔子臉」朱元璋毫無懸念地高調亮相,一幅來自明代的無款識圖掛於展廳右側。然而僅一門之隔,展廳左側的另一幅朱元璋,畫風卻截然不同。畫中人天庭飽滿,面頰光潔,正襟危坐,俊朗和煦,一副標準「帝王之相」。

此類相貌堂堂的朱元璋畫像中,最有名的是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明太祖坐像》和裝成冊頁的《明太祖半身像》。此次展品來自民國畫家俞明的仿品。

一張長臉醜像,另一張圓臉俊像,兩者對朱元璋的描繪可謂天懸地隔。展廳中,如此風格迥異的兩幅畫,成為最吸睛展品,引來無數觀眾駐足。事實上,左側圓臉俊像是官方、正史的符號與化身,右側長臉醜像則是民間、野史的演繹與想像。

「形似之外,加穆穆之容」

作為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一生堪稱傳奇。據《明史》記載,朱元璋的相貌,對他的發跡起到了重要作用。

參加元末起義軍前,貧農朱元璋一直給地主家幹活,後來遭遇災年,除了二哥入贅其他人家活了下來,朱家就只剩下了他一個。1344年,16歲的朱元璋進了皇覺寺當和尚,四處化緣。25歲時,他來到離家鄉鳳陽不遠的濠州,見到了紅巾軍領袖郭子興,從此命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明史·郭子興傳》中如此記載此次相遇:朱元璋誤入軍營,守衛懷疑他是敵軍派來的奸細,把他綁起來,帶去見郭子興。郭子興親眼見到朱元璋,「奇之狀貌」,於是立即為他解綁,將他收之麾下,並命他做十夫長。後來,郭子興的夫人張氏見到朱元璋,也不禁感慨:「此異人也。」

這是正史中第一次記載朱元璋的狀貌,僅用了一個「奇」和一個「異」。現今的《明史》專家認為,郭子興「奇之狀貌」,並不是因為朱元璋長得醜,而是覺得他眉如利劍、面露霸氣,是塊參加起義軍的好料子;張氏感嘆朱元璋為「異人」,也不是說他真的長相怪異,而是說,在一群大字不識的農民軍中,朱元璋為人機智,能出謀劃策,極富作戰才能。

郭子興識人很準。朱元璋不負所望,「數從戰有功」。軍隊裡上上下下都尊稱他一聲「朱公子」,郭子興還將養女許配給了他。1355年,郭子興病逝,其勢力大抵被朱元璋繼承。1367年,朱元璋帶著起義大軍消滅了陳友諒、張士誠等割據勢力,又舉兵北伐,推翻元朝統治。一年後,40歲的朱元璋在應天府登基,國號大明,年號洪武。當初嫁給他的郭子興養女,便成了後來的「大腳馬皇后」。

後人評朱元璋,認為他是位體恤百姓的開國皇帝。建國之初,百廢待舉,朱元璋曾下令,凡事以樸實節儉為準,禁奢侈華靡。當時修建金陵的三殿六宮,為節省資源,都不做草圖。他嚴懲貪官、興修水利、減免賦稅、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等到政局穩定、經濟復甦,出於政治教育的需求,朱元璋才徵召了天下善畫之士入內廷給自己作畫,以此樹碑立傳。

然而另一方面,朱元璋又是一個嗜殺成性的暴君。明人張瀚在《松窗夢語》中記載為朱元璋作畫時的殘酷場景:「太祖圖像時殺數人,後僅一人得免。」被徵召的宮廷畫師,一個個惶惶不可終日。相傳,他們最初都描摹得十分逼真,自以為必能有賞,沒想到惹得朱元璋大怒,引來殺身之禍。直到一位畫師揣摩出聖意,「形似之外,加穆穆之容」,朱元璋才點頭。

「穆穆之容」,大概指的是大耳、廣額等面部特徵。事實上,在朱元璋之前,歷代皇帝畫像都會融入這些代表尊貴的符號,體現出「真龍天子」的神韻。相傳朱元璋有一幅漢高祖肖像畫,畫中劉邦就是一位有著「穆穆之容」的貴氣男子。朱元璋每日看著這幅畫作,常自擬於高祖。

朱元璋生性多疑,不願被太多人見到自己的真實長相。於是,他命人複製了不少「加穆穆之容」的失真畫作,賜給王侯將相、各級官員,讓大多數無緣得見他真容的臣子,都以為他就是這樣一副氣宇軒昂的模樣。同時又達到了混淆視聽,以防刺客偷襲的目的。

在大明王朝200餘年中,朱元璋這張肖像畫被官方蓋章認可,供奉於南京武英殿、北京太廟、奉先殿等。如今人們稱此為「正形像」,此次展出的圓臉俊像就屬於這一類。

朱棣的「形象建設工程」

展廳中另一幅猥瑣駭人的長臉醜像,則誕生於朱元璋去世之後,被稱為「異形像」。他的兒子朱棣是這張「鞋拔子臉」的第一個「設計者」。

和父親一樣,朱棣也是殺伐果斷的狠角色。他還有一大愛好——研究相面之術。明初最著名的相士袁珙、袁忠徹父子都深受朱棣信任。但凡騎兵打仗,選拔人才,朱棣都要找他們算一算、相一相,看看運勢。相傳1399年朱棣最終決定起兵,從侄子朱允炆手中奪走皇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此前袁珙相他為「太平天子」。

朱棣在位初期,官方文獻對朱元璋的長相記載,發生了微妙變化。編纂於永樂九年(1411年)的《太祖實錄》三修本中,就有這樣一段:朱元璋正籌備稱帝登基時,做了個奇怪的夢,夢到自己的脖子被玉璧套住,玉璧逐漸融入肉中,變成異骨,隆了起來。

夢中之事,本不應該記在「實錄」中。《太祖實錄》破例記載此事,大概是因為信奉相面術的朱棣,要藉此渲染父親「雄奇異於常人」的外貌,也告訴世間眾人,朱元璋雖出身草根,建立大明卻是「天意所歸」。

到了永樂十一年(1413年),朱棣為紀念父親,建孝陵神功聖德碑,朱元璋的長相又變了:「龍髯長鬱,然項上奇骨隱起至頂,威儀天表,望之如神。」碑文所描繪的朱元璋,生著長而茂密的龍鬚,脖子上的奇骨,隱然上行,直到頭頂。這是朱棣第二次為父親搞「形象建設」。他包裝出的這副異相,正是一張威嚴的「龍顏」。

到此為止,朱元璋的御容,已經顯出奇異特徵,但還不算太偏:兩頰沒有黑麻子,「龍骨」也只是微微隆起。而到了明中期,民間開始在「龍顏」基礎上「添油加醋」,開啟了一系列自由創作。

編於景泰二年(1451年)的《古今識鑑》,講了一段太祖軼事。曾有個道士給他看相,說他:「龍瞳鳳目,天地相朝。」這個描述很經典,與朱元璋傳世的醜像十分接近——「天地相朝」,說的正是「天庭」額頭與「地閣」下巴突崛相對,構成了兩頭彎的「鞋拔子」。

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的朱元璋畫像,「鞋拔子臉」上忽然又生出了麻子,還出現了12顆、24顆、48顆、72顆等多個版本。書法家張萱的父親在雲南作知縣時,曾於黔國公府「摹高皇(朱元璋)御容」。他看到的那張畫像,「龍形虯髯,左臉有十二黑子,其狀甚奇」。

不過,民間的自由創作並非醜化朱元璋。恰恰相反,在中國古代文化觀念裡,長相決定命運,貴人必有異相。民間對「帝王相」的評價不以美醜為標準,而是看他長得奇不奇,於是在朱元璋的畫像上,特意添加了「天地相朝」「滿臉落花」。

到了明中期之後,政治腐敗,國勢日衰,北虜南倭,交相來襲。百姓過得苦不堪言,愈加懷念「掃孽胡而握漢統」的太祖皇帝,民間流傳的畫像就更加奇特了——麻子更多,臉更長。在時代大變遷的背景下,朱元璋形象的演變越來越誇張。

所以,明朝200餘年間,當朱元璋正形像被皇子皇孫奉於太廟,供天潢貴胄們頂禮膜拜之時,在民間鄉裡,父老鄉親們卻一直認為那張長滿大麻子的長臉,才是真正的朱元璋。在百姓看來,這張摻雜著逆襲故事、離奇傳說的醜臉十分親切;倒是那張毫無表情的圓臉,儼然一副統治民眾的官僚面孔,很不得人心。

正如《相術、符號與傳播 ——對「朱元璋相貌之謎」的考析與解讀》一文中寫道:「朱元璋醜像的塑造,基礎就是民間對恢弘開國歷史的集體記憶。」

朝野之間的充分互動

按道理說,民間流傳的朱元璋醜像,應該被大明朝廷「毀屍滅跡」。有意思的是,朝野之間卻互動了起來,官方逐漸認可了一臉麻子的朱元璋畫像。由於相術之學風靡,朱氏皇子皇孫對祖先的「雄奇」異像,不但沒有感到憤怒,反而引以為傲。

對此一個最好的例證,是宮廷舊藏中的朱元璋肖像圖。古代宮廷有專門機構收藏曆代帝後圖像,相當於一個圖像資料庫。明時,這些圖像藏於內庫。清軍入關後,接收了這批畫作。乾隆十四年(1748年),朝廷將它們重新裝裱,移藏於紫禁城南薰殿內。據嘉慶翰林院編修胡敬所撰的《南薰殿圖像考》,當時紫禁城所藏曆代帝王肖像畫中,朱元璋畫像數量最多,總計13幅。這13幅中,端莊的圓臉俊像僅兩張,分別作於朱元璋盛年與老年時期;怪異的長臉醜相,卻達11幅之多,每一幅都大同小異,「隆鼻如蒜,拱嘴如豬」。放眼中國肖像畫史,現存帝王異形像也僅此一例。

關於帝王畫像,最早見於記載的是北魏張彝編繪的《歷帝圖》,收帝王128位,上自伏羲,下至東晉恭帝。現存世最早的帝王肖像畫,則是唐代宮廷畫師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共描繪從兩漢至隋代的13位帝王。不過在他們筆下,帝王形象大多流於模式化、概念化,幾乎是清一色的不苟言笑、矜持肅穆,很少有喜怒溢於言表的生動神態,缺少鮮明的個性特徵——帝王畫自誕生起,就是專門用來給後代或大臣供奉、祭祀和瞻仰的,其社會功能遠超藝術性,具有濃厚的教化色彩。而朱元璋異形像成為中國帝王肖像畫史上的一抹異色。

清時,義大利畫師郎世寧來到中國,將油畫技藝與西洋風貌一併帶到清宮,一板一眼的帝王肖像圖變得靈動活潑起來。以文人雅士自居的乾隆皇帝,就十分熱衷於讓畫師為自己創作肖像圖。除了充分展露皇帝尊嚴的標準畫像,還有穿戎裝、漢服、西洋服飾時的不同裝扮,讀書、彈琴、打獵、看風景時的舉止神態,他都命「首席畫師」郎世寧記錄在冊。

對於今日的觀眾來說,一幅幅帝王肖像畫所展示的,有畫匠的精湛技藝、皇室的肅穆威嚴,還有宮廷中的起居日常與生活情態。

然而,拂去歷史及民間的各種神化、附會,朱元璋的真實樣貌究竟如何,仍是畫史上的一大謎團。有人認為,從遺傳的角度來看,朱棣及其後的明代皇帝肖像畫都是圓臉,所以那張正形圖更靠近朱元璋真實面貌。而那張 「鞋拔子臉」,伴隨著關於太祖皇帝的民間傳說,遺聞軼事、小說戲曲,成就了朱元璋在民間複雜詭譎的帝王形象。

孰真孰偽或許並沒有那麼重要。聰明的古代畫匠,將朱元璋的貧賤與富貴兩種狀態,乞丐與皇帝兩種身份,化為兩張面容,留給後人。展廳裡的兩幅迥異畫像,也讓我們讀懂了朱元璋一生的起落與功過。

相關焦點

  • 朱元璋真的長了一張鞋拔子臉嗎?真實面貌是這樣?
    一直以來,人們對朱元璋的長相議論紛紛,畫像上的他,真的是無法言說,滿臉麻子,面露兇光,還長了一張鞋拔子臉。那麼,朱元璋真的長了一張鞋拔子臉嗎,有何依據?其實,關於朱元璋的畫像,共有兩個版本,一個如我們所說,滿臉麻子、一張鞋拔子臉貫穿一生;另外一個,不僅不醜,還呈現出天庭飽滿、器宇軒昂的樣子。實際上,故宮中收藏的明朝官方畫像,就是這般。所以,第二個才比較符合事實!何況,朱元璋子孫後代也不少,個個都是天庭飽滿,一臉福相,頂多就是個國字臉而已,沒有出現過鞋拔子臉的情況。
  • 朱元璋真的是鞋拔子臉嗎 還是說另有隱情
    過年的那段時間,有一部大名風華的電視劇小火了一把,劇中有過朱元璋的短暫露面,當朱元璋轉身過來的時候,只見是一個眉毛上挑,雙眼深陷,表情猙獰,與歷史教科書上那副朱元璋鞋拔子臉的畫簡直不能再像了,那朱元璋真的是長這樣嗎,從明朝皇室後代的模樣來看,明朝皇室後代都有一個稍微長一點的下巴,那朱元璋的下巴應該也是存在的
  • 朱元璋究竟長啥樣?是不是圓臉?鞋拔子臉或許是他刻意為之!
    對於朱元璋的長相,傳世的有兩個版本,一個圓臉俊俏,一個卻是鞋拔子臉,在他流傳下來的13副畫像中,鞋拔子臉有11副之多,看起來似乎確實鞋拔子無疑了,但如果仔細想想,似乎不太準確,其實之所以會是這個樣子,主要跟古人的傳統思想有關。
  • 朱元璋那張鞋拔子臉的畫到底是清朝抹黑還是明朝自己畫的?
    朱元璋的鞋拔子臉在今天看來是醜化,但在明朝則是奇人異相,真龍天子的形象,清朝入關的皇帝哪個不崇敬朱元璋的?就算是崇禎帝也被清人敬佩不已,何來醜化呢?宮廷畫像一般都是當朝畫師繪畫,只可能存在美化現象,不可能存在醜化的,除非不要命了。
  • 朱元璋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就是鞋拔子臉,朱元璋有那麼醜嗎?
    在後人對於朱元璋長相的評價可以說是豐富多彩,什麼豬腰子連,什麼鞋拔子臉,總之就是一個特點臉太長了,那麼對於這樣的一個評價,其實朱元璋也不是他們所說的那麼醜,現在不是有很多人喜歡臉長一點的男人?那麼朱元璋在歷史當中究竟是什麼樣子的?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聊聊這件事情。
  • 趙本山到底是豬腰子臉還是鞋拔子臉?盤點娛樂圈中的鞋拔和豬腰
    也正是因為這部小品,使得我知道除了有鵝蛋臉、瓜子臉、肚肺臉還有兩種臉,那就是鞋拔子臉和豬腰子臉。豬腰子有點像初五的月亮,比較肥胖。豬腰子其實和餃子也挺像的啊,為什麼那些內凹的年不叫餃子臉,而叫豬腰子臉,不是淨撿難聽的說嗎?鞋拔子其實和豬腰子還是比較像的,只是鞋拔子顯得有稜有角,而且現在不少人都用的長條鞋拔子,所以鞋拔子臉和豬腰子臉相比就是窄一點、稜角分明一點。
  • 被評為最醜皇帝,頂著鞋拔子臉,長得像猿猴,朱元璋到底有多醜?
    一般人提到朱元璋的臉,第一個想到的是那張骨骼驚奇的豬腰子臉。但實際,他還有張面容端正,大氣中透著幾絲清秀的畫像。對於朱元璋的人物畫像流傳很多。既有宮廷的,也有民間的,版本達十幾種,僅是故宮所藏,就有13張(北京1張,臺北12張),另外流傳在民間的,南京、鳳陽等多地,均有所藏。
  • 《大明風華》醜化朱元璋?子孫都是圓臉,卻非說像廖凡的鞋拔子臉
    當然,最大的爭議就是該劇中明太祖朱元璋的奇醜造型。一些人認為這是清朝對於朱元璋的醜化,另一些人則表示,朱元璋就是長這樣子,因為教科書上就是這麼畫的。那麼,朱元璋到底應該長啥樣呢?▲人教版教科書上朱元璋畫像說其朱元璋的長相,影響最深的可能就是歷史教科書上的明太祖朱元璋畫像,其長的就是那種臉。
  • 古人沒有相機但有畫像:圖3是洋人偷畫的乾隆,圖5真是「鞋拔子臉」嗎?
    古人沒有相機但有畫像:圖3是洋人偷畫的乾隆,圖5真是「鞋拔子臉」嗎? 這幅乾隆畫像是郎世寧(義大利的傳教士)所畫,名為《乾隆皇帝半身冬裝像》,這張畫是郎世寧偷偷私自畫的,應該最接近乾隆皇帝的真實樣子。乾隆皇帝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漢學在此期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乾隆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
  • 史上最醜的幾位皇帝,鞋拔子臉、三乳、頭上長角……
    據《晉書》載:苻生「生無一目」,也就是天生獨眼龍,他不僅相貌長得醜,關鍵是心靈更醜,是我國最殘暴的皇帝之一。他爺爺開玩笑說:我聽說獨眼龍只有一隻眼睛能流眼淚。苻生當即用刀捅自己瞎的那隻眼睛,出血後說:此亦一淚也,對別人更是「截脛、拉脅、鋸項、刳胎」等,殘暴至極。
  • 教科書上朱元璋是鞋拔子臉。事實上,送他一個「美丈夫」不為過
    而南薰殿歷代帝王畫像中,唯有朱元璋的畫像最多,一共有13幅,但除了1幅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外,其餘的都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但13幅畫像中,只呈現了兩個朱元璋的臉型:一個是端莊的圓臉,有兩幅,分別是中年時期和老年時期的朱元璋;一個是長相怪異,臉型猶如芒果的朱元璋,其形象是額頭、下巴突出,隆鼻如蒜,拱嘴如豬,有的畫像臉上還滿是麻點。那麼,到底哪張才是真正的朱元璋真容?
  • 《大明風華》將朱元璋塑造成「豬腰子臉」,是惡意醜化嗎?
    對這張臉,很多人無法接受,認為《大明風華》是在「按照清朝的朱元璋畫像來還原本人形象」,並據此痛罵電視劇胡編亂造。 另一種,臉長額隆、鼻如蒜頭、下額前突,頗為怪異,即俗謂的「豬腰子臉像」,共計十一幅。 前者當是明代官方確定的「標準像」。後者為何會藏入清宮南燻殿,迄今並無史料可以說明。 那麼,朱元璋究竟是不是豬腰子臉(或謂鞋拔子臉)呢?
  • 小朋友舌頭擺放不到位,大概率會長成「鞋拔臉」
    這張拼圖完美的展現了這句口號:再能打的顏值,也扛不住「地包天」的摧毀~地包天的專屬容顏就是鞋拔子臉!鞋拔臉有多殺顏值?看另一個例子就知道了。明朝帝王朱元璋就是鞋拔子臉地包天的典型代表人物!至於為什麼醜化成鞋拔子臉,這意思還不明顯嗎?連古人也不待見鞋拔子臉!帥與醜,只差一個鞋拔子臉的距離。而所謂的鞋拔子臉其實是就是傳說中的「地包天」。
  • 李嘉欣長這麼美,姐姐卻長了張鞋拔子臉
    我們很多人的容貌都是天生的,就像我們小時候長什麼樣子,到了我們大了以後,我們便會是這個輪廓,,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在長大以後我們會不滿足自己的長相,從而選擇一些不一樣的方式去改變,這時候就會出現很多的整形醫院,它們的出現使很多女生可以改變缺陷。
  • (多圖)朱元璋畫像:是誰將他抹黑成豬腰子臉哪幅才是真實相貌
    ,但小編覺得一定是有人給他可以加工過,因為這麼長的下巴一定會影響到吃東西的。誠意伯劉文成公劉伯溫曾描述過太祖皇帝的長相,「高額細眼,凹鼻闊唇,耳雖小廓卻厚,頰雖突而頦碩;身長而背弓,腿長而膝弓,腰粗而肩窄,手闊而指細;行動如蝦在水,聲音則鷹鳴而猿啼。」額這明顯是說的小編麼……不打岔了,這相貌若是擱到現在也一定是為威猛的標準美男子。
  • 盤點四位鞋拔子臉女明星,最後一位只有8090後才認得
    宋丹丹曾在某小品中說過趙本山的臉「長得跟鞋拔子似的」,那麼你知道什麼叫鞋拔子臉嗎?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月亮臉。這種人臉下巴部位向前彎出來,形成一道弧線,臉比較長。一般情況下沒有什麼太大的危害,只是影響美觀。
  • 朱元璋廣為流傳的5張畫像,並非清朝醜化的鞋拔子臉,圖5才是真面目
    但是關於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畫像,人們也可以在這個問題之下得出屬於自己的答案。 公元1328年10月份,朱元璋出生,小的時候做過很多苦工,比如說放牛、當和尚,甚至是乞丐。但是在公元1356年,陸續消除了陳友諒等地方割據勢力之後,順利於1368年登基成為皇帝,改國號為大明,開始了明朝政治的歷史。
  • 鞋拔子臉能自然矯正嗎 女生的命運是怎樣的
    鞋拔子臉,這個也是臉型中的一種了,是很多人都是知道的,這種臉型是和長臉比較像的,那麼鞋拔子臉能自然矯正嗎?
  • 歷史上朱元璋長真的如畫像上那樣是馬臉嗎
    想必大家對於朱元璋都不陌生,他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他的一生也是十分的富有傳奇色彩,最開始的朱元璋就是一個乞丐,但是能夠用一生的時間,從一個乞丐做到一個國家的皇帝,可見朱元璋這個人的不凡之處,但是每當我們從網上搜索朱元璋的圖片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住院的長相真的是不敢恭維,那個臉,有些人用鞋拔子臉
  • 佟麗婭點評鞋拔子臉素人長的像易烊千璽,是被迫要求還是低下審美?
    佟麗婭點評鞋拔子臉素人長的像易烊千璽,是被迫要求還是低下審美? 番茄臺的一檔綜藝《舞者》開播,因是素人嘉賓選拔優秀舞者的比賽,所以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不過擔任此次節目的嘉賓卻都是大牌明星。金星,佟麗婭,任嘉倫,朱正廷四位舞蹈領隊,選擇心儀的舞者加入自己的隊伍,類似也是選秀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