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將朱元璋塑造成「豬腰子臉」,是惡意醜化嗎?

2021-01-08 騰訊網

「豬腰子臉」並非民間對朱元璋的惡意醜化,相反,它是民間畫師根據相士袁忠徹留下的文字記載,做出的一種圖像化還原;而袁忠徹父子,是朱棣最信任的相術師,參與了「朱元璋整容工作」,了解朱元璋父子的真實相貌。

這兩天,電視劇《大明風華》遭到了不少「明粉」的攻擊,原因是該劇中的朱元璋造型是這樣子的:

對這張臉,很多人無法接受,認為《大明風華》是在「按照清朝的朱元璋畫像來還原本人形象」,並據此痛罵電視劇胡編亂造。

這個事,從歷史考據的角度來看,劇組其實蠻冤的:

(1)朱元璋的「豬腰子臉畫像」,並不是什麼「清朝的畫像」,更不是清廷為污衊朱元璋而作,而是明朝即已存在。這是一個基本的歷史常識。

(2)朱元璋那英氣逼人的標準像,並不是他的真面目。

(3)「豬腰子臉」並非民間對朱元璋的惡意醜化,相反,它是民間畫師根據相士袁忠徹留下的文字記載,做出的一種圖像化還原;而袁忠徹父子,是朱棣最信任的相術師,參與了「朱元璋整容工作」,了解朱元璋父子的真實相貌。

關於上述結論的具體考據過程,可參見下面這篇舊文。

朱元璋的「臉」,是怎麼丟掉的?

文 | 言九林

明清兩代藏於宮內、傳世至今的朱元璋畫像,共計13幅。這些畫像,可區分為兩種截然不同的面貌(見圖1)。

圖1:朱元璋傳世的兩種容貌截然不同的畫像

一種是面如滿月、慈眉善目、神態安詳,一盛年,一老年,共計兩幅。另一種,臉長額隆、鼻如蒜頭、下額前突,頗為怪異,即俗謂的「豬腰子臉像」,共計十一幅。

前者當是明代官方確定的「標準像」。後者為何會藏入清宮南燻殿,迄今並無史料可以說明。

那麼,朱元璋究竟是不是豬腰子臉(或謂鞋拔子臉)呢?

「豬腰子臉」並非清朝刻意醜化

坊間有一種流傳甚廣的說法,稱朱元璋「豬腰子臉」的歷史形象,是清朝為了抹黑前朝,刻意製造的一種醜化。

這種揣測不成立。「豬腰子臉」畫像,早在明朝就已經出現了。

活躍於明朝嘉靖、萬曆年間的官員張翰,在其《松窗夢語》一書中,記錄了這樣一段親身經歷:

為南司空,入武英殿,得瞻二祖御容。太祖之容,眉秀目巨,鼻直唇長,面如滿月,須不盈尺,與民間所傳之像大不類。相傳圖太祖像時殺數人,後一人得免,意者民間所傳即後一人像,未可知也。」

張翰在武英殿所見朱元璋畫像,「眉秀目巨,鼻直唇長,面如滿月,須不盈尺」,顯然指的是上文提及的官方標準像。「與民間所傳之像大不類」一句,則透露類似「豬腰子臉」的怪異畫像,當時已在民間流傳。

活躍於明朝萬曆年間的另一位官員範守己,在其《曲洧新聞》一書中,也記錄了相似的親身經歷:

「在武英殿見太祖真容有二:壯年者,黑須,長寸餘,面微長而豐,色甚皙,眉目有異。暮年者,須鬢若銀,面益豐而圓矣,色更皙。乃知外間所傳龍頷虯須,面有瘢志者妄也。

也就是說,明朝嘉靖、萬曆年間,武英殿裡供奉的朱元璋標準像有兩幅,一盛年一老年。這兩幅畫像,都流傳到了今天(如圖2)。與張翰一樣,範守己也見過民間流傳的「龍頷虯須,面有瘢志」的另一種朱元璋像。

圖2:朱元璋標準像的盛年版與老年版

活躍於明朝萬曆、天啟年間的官員張萱,在其《疑耀》一書中,也留下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記載:

「先大父令滇時,從黔國邸中摹高皇御容,龍形虯髯,左臉有十二黑子,其壯甚奇,與世俗所傳相同,似為真矣;及餘直西省,始得內府所藏高、成二祖御容。高皇帝乃美丈夫也,須髯皆如銀絲,可數,不甚修,無所謂龍形虯髯十二黑子也。」

明人稱祖父為「先大父」。也就是說,大約在正德、嘉靖年間,張萱的祖父在雲南黔國公(沐英的後人)府中看到過朱元璋的畫像,「龍形虯髯,左臉有十二黑子」。後來張萱自己得見宮中所藏朱元璋晚年版標準像,發現乃是「美丈夫」,與黔國公府所藏大為不同。

綜上可知,朱元璋的「豬腰子臉」,至晚在明朝中後期已在民間廣為流行。相反,作為官方標準像的「美丈夫」版本,其傳播範圍仍相當有限。

所以,「清朝刻意醜化」之說,是不成立的。

第一次整容,神賜「項上奇骨」

朱元璋的時代,沒有照相技術。要辨別其畫像的真偽,只能依靠文字史料。

明朝官方資料,關於朱元璋的容貌,可見於「孝陵神功聖德碑」。其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龍髯長鬱,然項上奇骨隱起至頂,威儀天表,望之如神。

這段碑文,立於永樂年間,得到了明成祖朱棣的認證(甚至有可能直接出自朱棣的手筆)。

「龍髯長鬱」,說的是朱元璋兩頰的鬍子長且茂盛;「威儀天表,望之如神」,說的是朱元璋的整體形象端莊威嚴,有如神人。總之,相貌很好,很有氣勢。

比較難以理解的,是「項上奇骨隱起至頂」這個表述。

「項」,是脖子的後部。脖子後面有一塊「奇骨」,沿著後腦向上延伸到頭頂,這個在「官方標準像」中,是表現不出來的,因為這些畫像都是「著冠正面像」,看不到後腦勺。

關於這塊「奇骨」的由來,永樂九年至十六年第三次修纂的《明太祖實錄》,在「吳元年十二月戊申」條下 ,有一番神話式的交代:

「上夢人以璧置於項,既而項肉隱起微痛,疑其疾也。以藥傅之,無驗,後遂成骨,隆然甚異。

神人在夢中把玉璧放在朱元璋的脖子上,讓朱的脖子鼓了個微痛的包,用藥沒能治好,包最後變成了骨頭。

這種故事,是為政治服務的(朱元璋於次月,即戊申年乙亥日登基稱帝),自然不能當真。朱元璋的後脖子曾經得病,影響到他的後腦輪廓,則應該實有其事。

圖3:孝陵神功聖德碑

第二次整容,加穆穆之容

關於朱元璋標準像的由來,活躍於明朝成化年間的官員陸容,在其《菽園雜記》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高皇嘗集畫工傳寫御容,多不稱旨。有筆意逼真者,自以為必見賞,及進覽,亦然。一工探知上意,稍於形似之外,加穆穆之容以進,上覽之,甚喜,仍命傳數本以賜諸王,蓋上之意有在,它工不能知也。」

陸容出生時,朱元璋已去世近40年。

朱元璋建都南京,洪武年間受召入宮「寫御容」的畫師,如趙原、沈希遠、陳遇陳遠兄弟等,多來自江浙。陸容曾官任浙江右參政,其記述大約聞自江浙畫壇。

「筆意逼真」難獲賞識,「稍於形似之外,加穆穆之容」則能得皇帝的歡心,似可說明朱元璋的真實相貌並不出眾,須做一定的「藝術渲染」才能成為「標準像」。

第三次整容,父承子貌

不過,流傳至今的這兩張「朱元璋標準像」,應該成型於朱棣時代。

據清光緒三年刊刻的《鄞縣誌》記載,靖難之變後,曾在洪武年間入宮為朱元璋「寫御容」的浙江畫師陳遠,曾受召前往北京,憑記憶重繪朱元璋標準像:

「永樂四年,某殿災,失太祖遺像,復召遠繪。遠為追想濡染如生,成祖對之,不覺淚下。」

圖4:清光緒三年《鄞縣誌》卷四十五「陳遠條」,照片引自國家圖書館數字方志

這段清光緒年間的記載,雖去朱元璋、朱棣時代已遠,但據書中注釋,其材料取自《明州畫史》(明州即今寧波一帶),作者邱承嗣,生於明代天啟初年,卒於清代康熙中期。邱撰寫《明州畫史》,除利用《圖繪寶鑑》及郡志外,尚參考了當地諸多家譜,如《陳氏譜》《錢氏譜》等,非是道聽途說之作。

朱棣登基時,朱元璋藏於宮中的標準像已遭毀壞一事,還可見於永樂年間的官修史書《奉天靖難記》,該書竭力渲染朱棣討伐建文帝的「合法性」,對建文帝極盡污衊之能事。其中一條,就是栽贓建文帝破壞朱元璋標準像:

「(朱允炆)日益驕縱,焚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御容。

圖5:王崇武注本《奉天靖難記》封面,1948年商務印書館出版

這種記載,自然是不可信的。建文帝是朱元璋生前親自指定的接班人,焚燒朱元璋標準像,對建文帝而言並無任何好處。

也正是考慮到難以取信後人,晚於《奉天靖難記》成書的另一官修史書《明太祖實錄》(第三版),刪去了「建文帝焚燒朱元璋標準像」這段記載。

但是,在永樂初年,《奉天靖難記》是一部公開刊行的著作,是一次覆蓋全國的政治宣傳。該書既然宣揚建文帝焚毀了朱元璋標準像,自然,朱棣登基後,就「有責任」召人重繪朱元璋的標準像(其實,宣揚朱允炆焚燒朱元璋標準像,目的正在於重繪)。

《奉天靖難記》撰成的時間,上限是永樂二年十二月,下限是永樂四年八月前(見吳德義先生的考據)。《明州畫史》記載,陳遠於永樂四年受召,前往北京,憑記憶重繪朱元璋標準像。

這種時間點上的重疊,自然不是巧合。

但陳遠「追想濡染」出來的朱元璋新標準像,有著新的變化。

前文提到,活躍於明朝嘉靖、萬曆年間的官員張翰,曾得到機會入武英殿瞻仰朱元璋的標準像。他發現,標準像裡朱元璋的容貌端莊祥和,與民間流行的「豬腰子臉」大相逕庭。

除此之外,張翰在武英殿,還有另一個非常重要的發現:

「成祖之容大類太祖,但頤間多髯,二縷長垂至腹。

「大類」是非常像的意思,「頤」即兩腮。

張翰發現,武英殿的標準像裡,明成祖朱棣,與明太祖朱元璋,除了鬍子有區別之外,簡直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因為二人的標準像都流傳了下來,可以很直接地檢驗張翰當年的記載是否屬實。如下圖:

圖6:朱元璋、朱棣父子標準像對比圖

儘管一張是正面像,一張是略側臉像,仍可以很容易地看出:這二人的臉型、眉毛、眼眶、眼睛、鼻子、嘴型、耳朵,近乎一模一樣。唯一的區別只有鬍子。

父子之間容貌有相似處,是正常的。但撞臉到此種程度,仍屬罕見。

這種撞臉,其實是有意為之。

永樂初年,為了證成自己推翻建文帝奪取帝位的合法性,朱棣對建文帝極盡污衊之能事,還利用《奉天靖難記》一書,篡改了自己的身世,將母親更改為馬皇后,以取得「嫡子」身份。借相士之言,渲染自己僅就面相而言亦當做天子,也是這場宣傳工作的一部分。

《奉天靖難記》中有如下敘述:

「上(朱棣)容貌奇偉,美髭髯,舉動不凡。有善相者見上,私謂人言:龍顏天表,鳳資日章,重瞳隆準,真太平天子也。」

同期,朱棣命人重修《太祖實錄》,其中出現了「(郭子興)見上狀貌奇偉,異常人」這樣的描述;「孝陵神功聖德碑」裡,則出現了「龍髯長鬱」」威儀天表,望之如神」的描述。

這是一番環環相扣的運作:

(1)通過發行《奉天靖難記》一書,朱棣將自己的相貌定位為「奇偉,美髭髯」。

(2)通過修改《太祖實錄》、撰寫「孝陵神功聖德碑」,朱棣將朱元璋的相貌整容為「奇偉」、「龍髯長鬱」

(3)通過召陳遠等在洪武時代參與過「寫御容」的舊畫工,來京重繪朱元璋標準像,造成一種朱元璋、朱棣父子容貌極其相似的效果。

通過給朱元璋整容,使其容貌與宣傳語境中的朱棣容貌高度相似,進而證成朱棣擁有帝王之相,是此番運作的核心目的——朱元璋以布衣起兵,其相貌已被「證明」是帝王之相,如果朱棣的相貌,在核心特徵上,與朱元璋高度相似,自然,也就「證明」了朱棣同樣具備帝王之相。

意即:那張「朱元璋標準像」,其實是按照朱棣的標準像整過容的,並非朱元璋的真實相貌。

第四次整容,豬腰子臉橫空出世

目前可見最早記載朱元璋長了一張「豬腰子臉」的材料,是明代著名相士袁忠徹所撰的《古今識鑑》一書。

書中借方士「鐵冠道人」之口,如此描寫朱元璋的相貌:

「明公狀貌非常,龍瞳鳳目,天地相朝,五嶽俱附,日月麗天,輔骨插鬢,聲音洪亮,貴不可言。」

相術裡,「天」指天庭,即額頭,「地」指地閣,即下巴。「天地相朝」,意即額頭與下巴同時前凸,形成一種遙遙相對之狀。這種臉,民間俗謂「鞋拔子臉」或「豬腰子臉」。

圖7:《古今識鑑》中對朱元璋容貌的描述

下圖引自袁珙(袁忠徹的父親)所撰《柳莊相法》,紅色方框已標識出天庭、地閣、日角、月角、輔骨的具體位置。對照此圖,當不難理解所謂「日月麗天,輔骨插鬢」是什麼意思。

圖8:《柳莊相法》中所繪相術名詞位置圖

至於「五嶽」,在《柳莊相法》中的具體位置,如下圖:

圖9:《柳莊相法》中所繪五嶽位置圖

所謂「五嶽俱附」,亦即臉上的這五個部位,呈一種向內歸附的態勢,大致相當於俗謂的「臉沒有長開」。

之所以袁忠徹在《古今識鑑》中的這段記載值得重視,是因為他與父親袁珙,曾同時以相術服務於朱棣,深受朱棣的信任。

永樂八年,袁珙去世,朱棣「為之哀悼」,賜鈔六百錠辦理喪事,並命姚廣孝為其撰寫墓志銘。據姚廣孝所寫墓志銘,袁珙在相面時,曾如此描述朱棣的面相:

「龍形而鳳姿,天廣地闊,日麗中天,重瞳龍髯,二肘若肉印之狀,龍行虎步,聲如鍾,實乃蒼生真主,太平天子也。年交四十,髯須長過於臍,即登寶位。」(姚廣孝,《故承直郎太常寺丞柳莊袁先生墓志銘》)

姚廣孝這段記載,與袁忠徹在《古今識鑑》中記述的袁珙相朱棣(見圖10),內容大體相似,惟後者多了一些內容。

其中,最引人注意者,是多出了一項「伏犀灌頂」——前文曾提到,經朱棣認證的「孝陵神功聖德碑」裡,關於朱元璋,也有一項是「項上奇骨隱起至頂」(亦被簡化為「奇骨灌頂」)。

這當然不是巧合,而是朱棣在利用袁珙這些相士,刻意將自己與朱元璋的相貌特徵,塑造成一模一樣。

圖10:袁忠徹《古今識鑑》所載袁珙相朱棣

袁忠徹這本《古今識鑑》,刊刻於景泰二年,距離朱元璋去世,已有53年。根據書中序言,有「以遺識者,應有所鑑戒焉」等語,應該是一本私人性質的撰述(有學者稱該書是奉旨撰寫,誤)。

於是,一個有意思的情況出現了:

(1)朱棣時代形成官方文字材料裡,朱元璋的面貌的核心特徵,與朱棣是完全一樣的(奇偉、美髭髯、奇骨灌頂),畫像材料(標準照)也證明了這一點。

(2)袁珙、袁忠徹父子作為朱棣最信任的相術師,參與了對朱元璋的整容工作(袁珙相朱棣,是這工作的一部分)。但在袁忠徹所著的非官方資料《古今識鑑》裡,朱元璋的形象,並沒有與永樂年間的官方材料保持一致。在這本書裡,朱元璋的相貌是「天地相朝」,朱棣的相貌卻是「天廣地闊」。

這種矛盾,只能解釋為:親自參與了針對朱元璋的整容工作的袁忠徹,知道那幅標準照,並非朱元璋的真實相貌。

袁珙、袁忠徹父子籍貫鄞縣,受召北上為朱棣重繪朱元璋標準像的畫師陳遠,也是鄞縣人。陳遠來到北京城時,袁忠徹父子也正以相術服務於朱棣(甚至是直接負責執行對朱元璋的整容工作),他們有機會從陳遠口中獲悉朱元璋的真實相貌。

袁忠徹於1439年退休回鄉,閒居鄞縣二十年,於1451年撰成《古今識鑑》一書。鄉居期間,他也有足夠多的機會,從陳遠的後人口中獲知朱元璋的大致相貌。《古今識鑑》中為朱元璋相面的「鐵冠道人」,恐不過託名而已。

流傳至今的所有南燻殿所藏朱元璋「豬腰子臉」畫像,帶有一種很明顯的共同特徵:服飾全然不合規制、面容畸形到不似人類所應有,比如下面這張。

圖11:臉部畸形到超出正常想像力的朱元璋像

顯然,這些畫像絕非出自曾受召入宮「寫御容」的畫師如陳遠等人之手——這些人至少不會畫錯服飾的形制——而應該是民間畫師根據民間傳聞所繪。這種民間傳聞,又無疑發端於袁忠徹的《古今識鑑》。

以圖11為例,這位奇醜無比的朱元璋,簡直完全滿足《古今識鑑》裡的文字表述:

「龍瞳鳳目(龍瞳圓、鳳目長),天地相朝(額頭與下巴外突),五嶽俱附(全往中間長),日月麗天(麗,附著之意,日角和月角附在天庭上),輔骨插鬢(眉骨及略向上部位的骨頭斜插向上,直入鬢角)。」

簡言之,袁忠徹父子自某些渠道(如陳遠等畫師)獲悉了朱元璋的真實相貌,他們先按照相術原理,將該相貌用相術名詞進行一番處理,形成相術語言。某些民間畫師,再依據這些相術語言,一板一眼地繪製朱元璋像。在這一「由畫像(畫師口述)翻譯成相術語言,再由相術語言回譯成畫像」 的過程中,朱元璋的臉,很自然地就被整容成一張誇張的「豬腰子臉」,朱元璋也成了一個望之完全不像正常人類的醜八怪。

圖12:這張朱元璋像,完全符合《古今識鑑》的相術語言

經過這般四次整容,朱元璋的真實樣貌,就此消失了。

這四次整容,無論是宣揚神賜「項上奇骨」,還是不喜歡「筆意逼真」要求增加「穆穆之容」,還是按照朱棣的標準像重繪朱元璋的標準像,抑或按照「帝王之姿」的相術文字轉化而成的豬腰子臉,本質上都是權力催生出來的怪胎。

換句話說,朱元璋的「真臉」之所以會失蹤,完全是老朱家自己不想要臉的緣故,朱元璋不想要自己的真臉,朱棣也不想要他爹的真臉。

(完)

參考資料

金性堯,《明太祖御容》。收錄於:金性堯,《爐邊話明史》,紫禁城出版社,2011,第25~27頁。

夏玉潤,《漫談朱元璋畫像之謎》,《紫禁城》2008年第4期。

謝巍,《中國畫學著作考錄》,上海書畫出版社,1998。

吳德義,《<奉天靖難記>》的編撰與歷史書寫》,《江西社會科學》2014年第3期。

胡丹,《「相人術」與明代前期政治》,《北大史學》,2013;胡丹,《相術、符號與傳播:「朱元璋相貌之謎」的考析與解讀》,《史學月刊》2015年第8期。這兩篇文章提出的「朱棣給朱元璋整容」的觀點給筆者的啟發甚大,特此致謝。不過,這兩篇文章認為朱棣的整容方向,是把朱元璋往醜了整,這是筆者完全不能認同的。該文對《太祖實錄》中的「上狀貌奇偉」之「奇偉」等詞的解釋,筆者亦認為不確,有涵義顛倒之嫌。

相關焦點

  • 《大明風華》醜化朱元璋?子孫都是圓臉,卻非說像廖凡的鞋拔子臉
    編者按:最近,電視劇《大明風華》可以說是非常火了。但也有不少人指出其有服化道的硬傷。比如官員帽子上胡亂加東西,皇帝帶著明朝後期出現的金龍翼善冠等等。當然,最大的爭議就是該劇中明太祖朱元璋的奇醜造型。一些人認為這是清朝對於朱元璋的醜化,另一些人則表示,朱元璋就是長這樣子,因為教科書上就是這麼畫的。那麼,朱元璋到底應該長啥樣呢?
  • 朱元璋堂堂開國之君,為何一副「豬腰子臉」?龍行臉審美還真難懂
    電視劇《大明風華》裡的朱元璋,露臉的那一刻大概能嚇哭小孩子。但是,別說劇組是為了博人眼球才這麼選角,人家有依據,朱元璋的確有一系列畫像長著個「豬腰子臉」。第一次看到的時候,我還以為是惡搞的,哪有人長這樣?但後來才知道,不只以前的教材用「豬腰子臉」這個版本,明孝陵發現的朱元璋畫像也是那模樣。
  • 大明風華:「鞋撥子臉」湯唯造型,朱亞文造型,頻繁登上熱搜
    大型古裝劇《大明風華》於12月17號登陸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該劇一經播出迅速引起廣大網友熱議,而且熱度居高不下.被議論最多的是朱元璋的「鞋撥子臉」和湯唯的造型以及令人意想不到的電視劇演技,朱亞文的「東廠公公」造型。
  • 趙本山到底是豬腰子臉還是鞋拔子臉?盤點娛樂圈中的鞋拔和豬腰
    也正是因為這部小品,使得我知道除了有鵝蛋臉、瓜子臉、肚肺臉還有兩種臉,那就是鞋拔子臉和豬腰子臉。豬腰子有點像初五的月亮,比較肥胖。豬腰子其實和餃子也挺像的啊,為什麼那些內凹的年不叫餃子臉,而叫豬腰子臉,不是淨撿難聽的說嗎?鞋拔子其實和豬腰子還是比較像的,只是鞋拔子顯得有稜有角,而且現在不少人都用的長條鞋拔子,所以鞋拔子臉和豬腰子臉相比就是窄一點、稜角分明一點。
  • 朱元璋真的是鞋拔子臉嗎 還是說另有隱情
    過年的那段時間,有一部大名風華的電視劇小火了一把,劇中有過朱元璋的短暫露面,當朱元璋轉身過來的時候,只見是一個眉毛上挑,雙眼深陷,表情猙獰,與歷史教科書上那副朱元璋鞋拔子臉的畫簡直不能再像了,那朱元璋真的是長這樣嗎,從明朝皇室後代的模樣來看,明朝皇室後代都有一個稍微長一點的下巴,那朱元璋的下巴應該也是存在的
  • 胡善祥:《大明風華》非正史
    序言:由著名導演張挺執導的古裝劇《大明風華》,其之所以能夠一面世就受到很多觀眾的追捧,相信除了演員精湛的演技和緊湊的劇情以外,那個跟畫像極為神似的明太祖朱元璋角色形象也絕對貢獻出了不少的功勞。從而讓很多觀眾進入了誤區,誤以為《大明風華》就是依據「正史」拍攝的。
  • 朱元璋廣為流傳的5張畫像,並非清朝醜化的鞋拔子臉,圖5才是真面目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們不可以從道聽途說的言論中加上自己的觀點,然後再將這樣的言論散播出去。如果這樣的言論真的出現了,是不被道德所接受的。這個道理就像是人們在了解歷史知識的時候,也不可以通過一些道聽途說的觀點來了解的態度是一樣的。就比如說商紂王到底是不是一個暴君,現在也有很大的爭議性。
  • 朱元璋為什麼長著張「鞋拔子臉」
    今年初歷史劇《大明風華》熱播,明成祖朱棣的夢中,出現了父親明太祖朱元璋。鏡頭切換到高度還原古畫的朱元璋,一張下顎向前凸出、兩頰變形拉長、布滿黑痣、醜態盡顯的面孔,立刻把朱棣嚇得一臉驚恐。觀眾倒是一點也不奇怪——這張「鞋拔子臉」如今已然成為流傳最廣、最深入人心的朱元璋形象。
  • 《大明風華》幾位皇帝金帽子造型是錯誤的,還是劇組特意的
    電視劇《大明風華》裡面中不論是閃現的明太祖朱元璋還是明宣宗朱瞻基,帶的都是金燦燦的皇帝帽,皇帝作為一國之主,似乎也只有他能戴的起這等豪華的黃金帽子。這種帽子有個好聽的名字——金絲翼善冠。以此為依據,很多人看《大明風華》,裡面出現的「鞋拔子臉」朱元璋戴的是金絲翼善冠,朱瞻基戴的也是金絲翼善冠,就說導演和製片組連最基本的衣冠都不清楚,導致罵聲一片。其實在《大明風華》中,朱棣、朱祁鎮、朱祁鈺都是戴的烏紗翼善冠。
  • 朱元璋真的長了一張鞋拔子臉嗎?真實面貌是這樣?
    一直以來,人們對朱元璋的長相議論紛紛,畫像上的他,真的是無法言說,滿臉麻子,面露兇光,還長了一張鞋拔子臉。那麼,朱元璋真的長了一張鞋拔子臉嗎,有何依據?其實,關於朱元璋的畫像,共有兩個版本,一個如我們所說,滿臉麻子、一張鞋拔子臉貫穿一生;另外一個,不僅不醜,還呈現出天庭飽滿、器宇軒昂的樣子。實際上,故宮中收藏的明朝官方畫像,就是這般。所以,第二個才比較符合事實!何況,朱元璋子孫後代也不少,個個都是天庭飽滿,一臉福相,頂多就是個國字臉而已,沒有出現過鞋拔子臉的情況。
  • 被評為最醜皇帝,頂著鞋拔子臉,長得像猿猴,朱元璋到底有多醜?
    一般人提到朱元璋的臉,第一個想到的是那張骨骼驚奇的豬腰子臉。但實際,他還有張面容端正,大氣中透著幾絲清秀的畫像。對於朱元璋的人物畫像流傳很多。既有宮廷的,也有民間的,版本達十幾種,僅是故宮所藏,就有13張(北京1張,臺北12張),另外流傳在民間的,南京、鳳陽等多地,均有所藏。
  • 朱元璋那張鞋拔子臉的畫到底是清朝抹黑還是明朝自己畫的?
    朱元璋的鞋拔子臉在今天看來是醜化,但在明朝則是奇人異相,真龍天子的形象,清朝入關的皇帝哪個不崇敬朱元璋的?就算是崇禎帝也被清人敬佩不已,何來醜化呢?宮廷畫像一般都是當朝畫師繪畫,只可能存在美化現象,不可能存在醜化的,除非不要命了。
  • 《大明風華》大結局,人生贏家孫皇后是真實存在的嗎?
    但我唯一有意見的就是對女主的塑造,她雖然的確是一個有故事的女同學,可強行讓她「大女主」卻十分不符合歷史。 當屢次看到劇中將很多不屬於她的功績或者事件加到她身上,我都有一種強烈地吐槽衝動。 「那真的不是她幹的啊!」
  • 歷史上朱元璋長真的如畫像上那樣是馬臉嗎
    想必大家對於朱元璋都不陌生,他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他的一生也是十分的富有傳奇色彩,最開始的朱元璋就是一個乞丐,但是能夠用一生的時間,從一個乞丐做到一個國家的皇帝,可見朱元璋這個人的不凡之處,但是每當我們從網上搜索朱元璋的圖片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住院的長相真的是不敢恭維,那個臉,有些人用鞋拔子臉
  • 大明風華:朱高熾用死化解了朱瞻基的戾氣與怨憤,胡善祥藏男人?
    《大明風華》低開高走,口碑兩極化 《大明風華》自播出以來,先是在服道化方面遭到歷史愛好者的批評與貶低,不僅女主孫若微的造型單一難堪,而且劇中明朝官員的服飾與歷史並不相符
  • 朱元璋「豬龍」臉的長相很奇怪?明朝人:這叫富貴相,想長成這樣
    最近,一部以明朝為背景的古裝劇《大明風華》引爆熱點,其中很多人對朱元璋的長相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因為電視劇中的朱元璋長得真是有些奇特,甚至可以說是醜。那麼,大明皇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真的長得這麼醜嗎?《大明風華》中的朱元璋朱元璋有哪些長相呢?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的時候,想要直觀了解每個人的長相,唯一辦法就是畫像。
  • 《大明風華》裡皇帝常去此廟,今天被網傳求姻緣很靈
    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大明風華》裡老是提到一個寺廟,叫雞鳴寺,朱棣和皇太孫也常去這個寺廟。雞鳴寺今天仍在,而且很有規模,甚至被傳求姻緣很靈。雞鳴寺南側不遠的路口處,就能看到這樣的牌坊。沿牌坊東北方向200米就可以到雞鳴寺。
  • 大明風華主題歌是誰唱的?該劇改編自什麼小說?
    《大明風華》是由張挺執導,湯唯、朱亞文、鄧家佳、喬振宇、吳越、梁冠華領銜主演的古裝劇。這部電視劇真的是越看越好看啊,而且主題歌也是非常好聽的,那麼大明風華主題歌是誰唱的呢?一起來看看大明風華主題曲歌詞介紹吧!
  • (多圖)朱元璋畫像:是誰將他抹黑成豬腰子臉哪幅才是真實相貌
    大明風華劇照據說畫過朱元璋的畫師們都死了,看完以下這些明太祖朱元璋的畫像,我信了。然而傳說中的朱元璋一直是一副奇人異象,小編專門特意找來看了許多朱皇帝的龍顏,看完以後,小編真的整個人都不淡定了,三觀分分鐘被刷新~朱元璋長得非常抽象,這絕對不是一般人駕馭得了的容貌,中國歷史上醜人有很多,而且多是在某一領域特別厲害的人,如三國時期和諸葛亮齊名的鳳雛先生龐統就長得非常奇特,像李煜和舜帝還有兩個瞳孔(重瞳),皇帝朱元璋長相奇特
  • 大明風華:朱棣臨終召見楊士奇有深意,朱瞻基帶劍見太子彰顯決心
    :朱棣臨終召見楊士奇有深意,朱瞻基帶劍見太子彰顯決心  由湯唯,朱亞文,王學圻,俞灝明,梁冠華,鄧家佳聯袂主演的62集古裝權謀劇《大明風華》正在熱播,劇中以明朝為背景,不同於大眾熟悉的清廷故事,講述的是孫若微(湯唯飾)歷經明朝六帝五朝,見證了大明的榮辱興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