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豪言壯語,她一直在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默默奉獻。她始終以紮實的工作作風教書育人,以忘我拼博的精神激勵人,以獨特的教學方法帶動人。她就是五華縣水寨中學曾裕玉老師,學校優秀骨幹老師。一名普通的中國共產黨員,中學語文一級教師。她推崇學生學做現代社會的高尚人,引導學生不斷努力學習,達到人生高遠的目標和志向。
作為語文老師,她始終明白:「教師在乎什麼,學生就發展什麼!教師給學生什麼樣的課堂,學生就會擁有什麼樣的人生」。她希望學生們在課堂上充滿情感,融情於課堂,融情於人生;希望在課堂中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讓學生們學會去交流,去展示自己;希望在課堂中學生們能學語文走出語文,學會去探究、去感悟人生,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所以,在她的課堂,總是能感受到獨具特色的「導-學-練,疑-探-悟」課堂模式。
「導-學-練」是一節課的框架,是課堂步驟,是明線。導,即教師起主導作用,教師認真備好課,有目的去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在上課過程中明確自己所要學習的內容。可以用問題、導學案的形式。學,即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有目的去學習。大膽放手讓學生去學,去交流、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教師充當引導者、協助者、總結者。練,即是通過課堂學習的知識點,去做習題,去應用,鞏固知識點。
課堂學生討論、交流片段
課堂上學生表演片段
「疑-探-悟」是課堂的精華,是暗線。如何在語文課堂上更好地運用這條暗線,這又需要課堂與課外相結合。課堂上,「疑-探-悟」就體現在「導-學-練」中的學的過程中。學生在學的過程中會產生疑問,有疑問就會去探究,有探究就會有感悟。那麼一節課就會學有所得。課堂外,「疑-探-悟」就體現在學生把知識的遷移。所以作為語文老師,無論在課內還是課外,要儘量提供平臺讓學生去展示、去實踐、去感覺受美。讓學生體會知識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
一、勞動中感受美
二、藝術中感受美
三、郊遊中感受美
四、跨年活動中感受美
五、誦讀中感受美
六、閱讀課中感受美
七、寫作中感受美
在這種「導-學-練,疑-探-悟」課堂模式影響下,構建了高效課堂,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習能力、實踐創新能力,為終生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近5年來,她送走了一批批優秀學生。她執教的班級無論平均分、優良率,還是高分尖子,都在全縣穩居第一,而且數字是遙遙領先。在2017年中招考試中,她任教的語文高分尖子中李渝116.5分,居全縣第1名……
十三年來,她勇挑重擔,能勝任初中語文循環教學。她曾多次被評為校級優秀班主任、縣教學能手、縣學科優秀教師、縣優秀學生輔導老師。她多次上各層次的公開課,獲得一致好評。她執教的《黃鶴樓》課例,獲得全國中小學優質課一等獎,梅州市課例一等獎,五華縣優質課一等獎。她的課件《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獲得全國優質課件一等獎。她所撰寫的教學論文《關於初中生作文的困境和對策》曾多次在省、市、縣獲得一等獎。
來源:五華水寨中學
版權歸原創,版權及國外任教和其他事宜,請關注私信。教育關乎國運,歡迎你的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