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耳朵分泌物多?先別急著洗耳朵!!!

2022-01-05 萌爪醫生


你家貓咪耳朵的分泌物多嗎?


相信絕大多數鏟屎官看到貓咪耳朵分泌物多,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耳蟎,而且覺得不管是什麼原因,清洗總是沒錯的。

但其實,這種判斷有時候反而會害了貓咪……

急診室這位諮詢的鏟屎官,就是在醫院給貓清洗耳朵之後,出現了更加嚴重的症狀反應:

王醫生高度懷疑貓咪患了中耳炎或者內耳炎,建議儘快帶貓咪去醫院做一下檢查:

在這裡也藉機給廣大鏟屎官提個醒,在耳朵髒的時候,如果沒有確診耳蟎,最好不要急著洗耳朵。

就像這隻小貓咪,耳朵的炎症只是初期,僅僅從症狀來排除判斷是不可靠的,而內耳炎和中耳炎只有做過核磁共振之後才能確診。

綜合剛才主人的描述來分析,貓咪雖然之前症狀不明顯,但耳朵裡面估計已經產生了鼓膜穿孔和感染。

洗耳朵沒法清洗到中耳,但清洗液流入造成環境潮溼,產生的疼痛也容易引起應激,甚至加劇了耳朵的炎症。


考慮到貓咪的症狀,王醫生建議儘快前往醫院進行檢查。

可以給貓做核磁的醫院很少,王小磊醫生建議主人先以退燒和抗炎為原則進行嘗試性的用藥。(這樣貼心的醫生哪裡找??)

貓咪現在已經出現了厭食的症狀,為了預防因為斷食引起的脂肪肝,王醫生也貼心地提醒主人保證貓咪的進食:

最後,王醫生也根據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給出了中耳炎和內耳炎的用藥建議,方便主人就診時參考:

養貓問題千千萬,問過獸醫才好辦。

這位家長提問所在的「急診室群」,就是我們為鏟屎官們推出的貼心諮詢和交流平臺,我們邀請了資深的專業獸醫在群裡來為大家免費答疑解惑,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直接進群

無論是貓咪生病,還是日常照料與護理,線上寵物醫生都能給出專業的解決方案供鏟屎官們參考。諮詢全程免費,無需擔心額外支出。加好友之後大家只需要簡單填寫一份資料,就可以直接進行提問了。我們等你本文寵物養護知識由宋醫生(BVM.執業獸醫師)審核更多養寵問題請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領取您的專屬獸醫~可以轉發給你身邊需要的鏟屎官,一起守護小貓咪的健康安全。

相關焦點

  • 如何給正確的貓咪洗耳朵???
    ,沒有異味和異常分泌物;否則,貓咪的耳道可能需要清潔了如果有任何異常狀況:外傷腫脹、棕黑色分泌物、惡臭等等,你的貓咪就可能患有耳道疾病例如真菌感染或者耳蟎,需要去醫師處確診病情,對症用藥冬天的時候可以放在暖氣上烤烤,讓液體不至於太涼6提起耳尖,往貓貓耳朵裡滴適量洗耳液
  • 送上貓咪黑下巴、洗澡、洗耳朵、洗眼睛的護理指南!
    洗澡澡步驟:1.提前準備好洗澡工具(毛巾、盆、貓貓專用沐浴液、浴巾、吹風機、暖氣等)2.調整好適宜水溫(35-39度)3.先用水輕輕撩在貓貓身上,看看貓貓的反應洗耳朵步驟:1.把貓咪抱在膝蓋上,安撫一會兒,也可以用伊莉莎白圈把貓咪固定住2.對準耳朵滴入洗耳液3.握住貓咪耳根
  • 養寵知識:自己在家給貓咪洗耳朵,想給貓洗耳朵怎麼做?
    養貓是一件幸福但是又繁瑣的事情,比如給貓咪洗澡、洗耳朵、剪指甲、鏟屎等都是需要貓主人做好的事情,雖然寵物店可以幫忙,但是價格卻不一定是貓主人的理想,所以想要自己給貓咪洗耳朵,還是先學習各種步驟吧!一、準備好洗耳朵所需的物品給貓咪洗耳朵可不像是貓主人自己掏耳屎這麼簡單,而且棉籤還有可能會傷到貓咪的耳道,所以在給貓咪洗耳朵之前要提前準備一些可能用得上的東西。比如棉花、嬰兒油、洗耳液、貓咪頭套等東西。如果貓咪有耳蟎等情況,可以適當參考(耳康、喵想抑菌液等)之類的用來幫助貓咪洗耳朵。
  • 貓咪耳朵清潔四技巧
    治療方法:  首先使用寵物專用的洗耳水徹底清潔耳道,然後滴入治療用耳藥水,在耳外側揉幾下,使藥均勻分布在耳內,一日2-3次。  清耳朵要點:先將洗耳水倒入耳道中,然後用一隻手將耳朵提起不讓洗耳水流出,另一隻手按摩耳道,讓洗耳水和耳垢充分作用。然後用卷好的棉花棒清耳朵,可反覆清潔幾次。
  • 貓咪耳朵有分泌物並非都是耳蟎,常見的耳部感染還有這些
    貓咪長了耳蟎不要嫌棄,要及時給貓咪清理,做一個勤勞的鏟屎官才能養出健康可愛的小貓咪。貓咪耳朵疾病有很多種,並非所有的耳部疾病都是耳疥蟲感染。今天這篇文章帶鏟屎官們全面認識了解貓咪的耳朵。(字數較多,建議收藏)貓咪耳朵構造貓咪的耳道較深,呈L型。
  • 怎麼給貓咪掏耳朵
    通常耳道健康的貓咪,不會出現過多的耳道分泌物。如感染耳蟎、真菌等,可能會讓貓出現耳道分泌物異常、並伴有瘙癢,此時主人需要定期為貓咪清理耳道。在清理耳道前,需要準備洗耳水、幹棉球、耳藥、報紙、零食等物品。
  • 乾貨:貓咪耳朵有分泌物並非都是耳蟎,常見的耳部感染還有這些
    比如吹空調容易感冒,容易受粉塵影響造成呼吸道感染,人吃的很多食物貓咪不能吃,很多盆栽對貓咪而言是劇毒。  新貓咪接回家的時候,最常見的就是耳部疾病就是耳蟎。這對很多新手鏟屎官來說,貓咪的耳朵是最容易忽視的地方。選購貓咪的時候,鏟屎官們看著貓咪顏值高,可愛呆萌,就著急接回家,卻忘記檢查貓咪的耳朵。
  • 貓咪科普 | 怎樣區分貓咪耳朵髒還是耳蟎?如何治療?
    養貓必看公眾號小貓咪耳朵髒,我們首先要區分是耳屎還是患了耳蟎。
  • 【知貓】貓咪耳朵構造及外耳炎治療
    這次我們主要是在介紹貓咪比較常見的外耳炎,讓貓奴們能夠更了解貓咪耳朵的構造、耳朵發炎的原因以及如何治療。外而感染通常源自細菌或真菌,針狀包括搖頭、撓耳朵和耳朵分泌物增多。嚴重且未經治療的感染,特別是伴隨嚴重面部皮膚皮炎時,可能導致外耳道狹窄。
  • 貓咪的眼睛該怎麼清洗呢?貓的耳朵怎麼洗呢?怎麼給貓刷牙呢?
    問:貓咪的眼睛日常如何清理,具體怎麼操作呢?答:健康的貓咪眼睛很少會出現分泌物,但是剛起床的貓咪眼角會有一些褐色分泌物,和人一樣,這些分泌物是自然形成的,並非是因為疾病。因為身體構造的原因,貓咪有時候並不能完全清理掉這些分泌物,這時就需要人幫忙清潔它的眼睛了。
  • 認識你的貓咪——耳朵篇
    貓咪的耳朵可以自由移動?30條肌肉主要是控制外耳廓能朝向聲音的來源方向,而這種移動外耳廓的速度,貓也比狗快得多。外耳廓就像漏鬥一樣可以收集外來的聲音,並將之傳送至耳膜,外耳廓的形狀就像一個不規則且不對稱的喇叭,加上肌肉可以控制外耳廓的運動,使得貓咪能很精確地聽出聲音所在的位置。
  • 咬了口貓耳朵,結果耳朵流血了……
    上圖的症狀叫做「耳血腫」,是出現在貓咪耳部的一種較為嚴重的疾病。貓耳朵上腫脹充滿了血液,這種情況就需要進行手術,切開皮膚,將淤血排出後加壓處理。不僅恢復時間長,手術過後還可能會導致貓咪耳朵不同程度的變形:出現在貓咪耳部的嚴重疾病不多,但大多數疾病都是由一些很難引起鏟屎官們的重視小毛病導致的。
  • 醫生,貓咪需要和人一樣定期掏耳朵嗎?
    貓咪需要和人一樣定期掏耳朵嗎? 貓醫生 正常的貓咪耳朵是非常乾淨的,也無需定期掏耳朵或洗耳朵。 這隻貓咪會經常有撓耳朵、甩頭這種動作嗎?
  • 貓咪總抓撓耳朵的原因及規範處理方案
    因為你的寶貝貓咪可能感染了一種疾病----耳血腫。臨床研究定義,耳血腫是指耳軟骨板內血液積聚後在耳廓形成的腫脹。其特徵是在耳廓凹面上有一波動的充滿液體的腫脹,不同的病例其腫脹的範圍有大有小,有些僅如花生米大小,但有些卻可波及到整個耳朵,使得患病的耳朵顯得非常肥厚,原本是豎立的耳朵現在卻低垂下來了。
  • 好奇貓咪的耳朵是什麼味道,吸一口後我原地螺旋升天!
    貓咪可以說是最愛乾淨的動物了吧,每天洗臉,舔jiojio比我還勤快!但是你有沒有發現,雖然貓咪很認真在舔自己,它們卻不能「舔乾淨」自己的耳朵?耳朵不乾淨時,貓咪總是頻繁撓耳朵,甩頭,翻開一看,外耳道很油膩,黏糊糊的,伴有分泌物……這些都是耳垢,代表貓咪的耳朵需要清潔了。
  • 買回來3個月的貓咪,耳朵有黑褐色分泌物,這是感染耳蟎了嗎
    聽寵物Dr說分享病歷:主人敘述:這隻貓咪買回來有3個月左右了,最近老自己用爪子撓耳朵,而且還會用耳朵在地上蹭,看它耳朵裡面有黑黑的分泌物,不知道這是不是人們說的耳蟎?寵物醫生檢查:內耳道輕度紅腫耳道大量黑褐色分泌物外耳廓紅腫,有輕度炎性滲出物。用手和棉籤刺激耳道,有彈腳反射。耳道分泌物化驗:取內耳道分泌物做處理後,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大量活得耳蟎,而且混合馬拉色菌感染。化驗結果:耳蟎感染(++)馬拉色菌(+)主人問:耳蟎是怎麼感染的呢?
  • 泰迪耳朵裡面有褐色分泌物
    正常泰迪的耳朵裡是沒有褐色的分泌物的,一般是黃色或淡黃色的分泌物。如果是褐色,還伴有瘙癢、撓耳等的現象就是泰迪患上耳蟎了,泰迪耳朵內部的清理很容易被主人忽視,一段時間不清理的話,耳朵內部便很容易沉積一些細菌及塵埃,長久下去會引發嚴重的耳部疾病,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泰迪耳蟎的原因及處理辦法。
  • 貓咪耳朵髒?是不是得了貓耳蟎?怎麼辦?
    一、貓耳蟎耳蟎寄生貓的耳內壁的表皮中,以耳朵中的表皮殘渣和蠟質油脂物等耳垢為食物,我們的肉眼觀察不到,通過顯微鏡才可以看見。它會分泌出深褐色的膏狀的東西,發癢,嚴重的發炎感染,所以家長們一定要用心給貓咪治療。
  • 如何給貓洗耳朵
    一、貓咪為什麼要洗耳朵?       貓咪如果耳朵有問題,比如得了耳蟎,耳朵內會有很多咖啡色的汙垢。如果把耳藥膏直接塗到耳朵裡,卻沒有去除耳垢,藥物就很難發揮作用。      如果用普通的生理鹽水洗耳朵,不如專門的洗耳液好,因為酸性的洗耳液有融化蠟質的功效,可以快速去除大量的耳垢。二、多久洗一次耳朵?
  • 醫生,貓咪耳朵裡面總是很油,是怎麼了呢?
    貓家長  你好醫生,貓咪耳朵裡邊總是很油,每天都用溼巾擦一下,兩天不擦就有一點紅褐色的分泌物,半年前有去醫院看過,醫生說沒有耳蟎,這種情況是怎麼了呢?  貓醫生  半年前做的可能沒有什麼參考的意義了,如果耳道分泌物較多的話可以再去醫院做一下耳道分泌物的檢查,考慮可能有感染(寄生蟲、細菌、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