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歷史散文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戰國策》,你看過嗎

2021-01-16 涅槃之約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介紹《戰國策》。

大家應該都知道《戰國策》,西漢劉向編訂的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遊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

在我們大家的認知裡,《戰國策》作者是西漢劉向,但是事實並非如此。《戰國策》用於編輯戰國策的原文章的作者直到現在也沒有確定,羅根澤疑出於蒯通。這些文章原有《國策》、《國事》、《短長》、《事語》、《長書》、《修書》等名稱。

西漢末年,劉向校錄群書時在皇家藏書中發現了六種記錄縱橫家的寫本,但是內容混亂,文字殘缺。於是劉向按照國別編訂了《戰國策》。因此,《戰國策》顯然不是一時一人所作,劉向只是戰國策的校訂者和編訂者。因其書所記錄的多是東周后期時諸國混戰,縱橫家為其所輔之國的政治主張和外交策略,因此劉向把這本書名為《戰國策》,而該時期亦因此被史家稱為戰國時代。

說起《戰國策》版本,也是眾說紛紜啊!北宋時,曾鞏奉旨「訪之士大夫家,始盡得其書」,並加以校補,以成今《戰國策》三十三篇,非復舊本,清學者多疑偽,古《戰國策》早已亡佚,今本是取自《史記》之偽本。姚宏、鮑彪、吳師道皆有注本。

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一批帛書,其中一部類似於今本《戰國策》,整理後定名為《戰國縱橫家書》該書共27篇,其中11篇內容和文字與今本《戰國策》和《史記》大體相同。

《戰國策》共33卷,約12萬字。因書所記載的多是戰國時縱橫家為其所輔之國的政治主張和外交策略,因此劉向把這本書名為《戰國策》 ,沿用至今。北宋時,《戰國策》散佚頗多,經曾鞏校補,是為今本《戰國策》。反映了戰國時期各國的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動情況和社會面貌。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總共三十三篇,按國別記述,計有東周一、西周一、秦五、齊六、楚四、趙四、魏四、韓三、燕三、宋、衛合為一、中山一。所記載的歷史,上起前490年智伯滅範氏,下至前221年高漸離以築擊秦始皇。

《戰國策》記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統一。以策士的遊說活動為中心,反映出這一時期各國政治、外交的情狀。全書沒有系統完整的體例,都是相互獨立的單篇。雖然我們習慣上將《戰國策》歸為歷史著作,但是與《左傳》、《國語》等有很大不同。有許多記載,作為史實來看是不可信的。如《魏策》中著名的「唐雎劫秦王」,寫唐雎在秦廷中挺劍脅逼秦王嬴政(即秦始皇),就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這一類內容,與其說是歷史,還不如說是故事。

《戰國策》的思想觀念,就其主流來說,與《左傳》等史書也有截然不同之處。劉向序說:「戰國之時,君德淺薄,為之謀策者,不得不因勢而為資,據時而為畫。故其謀扶急持傾,為一切之權;雖不可以臨教化,兵革救急之勢也。」戰國時代,是春秋以後更激烈的大兼併時代,過去還勉強作為虛飾的仁義禮信之說,在這時已完全被打破。國與國之間,如今講的是以勢相爭,以智謀相奪。那些活躍在政治舞臺上的策士,也只是以自己的才智向合適的買主換取功名利祿,朝秦暮楚,毫不為怪。

《戰國策》善於述事明理,大量運用寓言、譬喻,語言生動,富於文採。無論個人陳述或雙方辯論,都喜歡渲染誇大,充分發揮,暢所欲言,具有很強的說服力,此外,描寫人物形象極為生動,而且善於運用巧妙生動的比喻,通過有趣的寓言故事,增強文章的感染力。《戰國策》所記人物是複雜的,有縱橫家,如蘇秦;有義士,如魯仲連、唐雎、顏;有不怕死的勇士,如荊軻、聶政。這些人物形象逼真,刻畫得栩栩如生。

《戰國策》是先秦歷史散文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該書文辭優美,語言生動,富於雄辯與運籌的機智,描寫人物繪聲繪色,常用寓言闡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畫蛇添足」「亡羊補牢」「守株待兔」「狐假虎威」「南轅北轍」等。這部書有文辭之勝,在我國古典文學史上亦佔有重要地位。

《戰國策》是我國一部優秀散文集,他文筆恣肆,語言流暢,論事透闢,寫入傳神,還善於運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來說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濃厚的藝術魅力和文學趣味。《戰國策》對我國兩漢以來史傳文政論文的發展都產生過積極影響。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古代文學史——《中國文學史》先秦文學(四)
    △《戰國策》的鋪張揚厲,氣勢充沛,還與行文的誇張鋪陳,大量運用對偶排比有關。○《戰國策》文章辯麗橫肆的文風,雄雋華瞻的文採,是當時縱橫捭闔時代特徵的體現,標誌著先秦敘事散文語言運用的新水平。  第五節 先秦敘事散文對後世文學的影響 【為史傳文學直接祖述】△先秦敘事散文的體例、思想、寫作藝術等對後世史傳文學的創作有直接啟發。《史記》體例是在先秦編年史、國別史的基礎上的創新和發展,而《漢紀》、《資治通鑑》等,則是《春秋》、《左傳》編年體史書的直接繼承。
  • 先秦諸子散文概說
    墨學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所謂兼愛,包含平等與博愛的意思,與儒家的別愛(「親親有術,尊賢有等」)相反。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礎上相互友愛「愛人若愛其身」,並認為社會上出現強執弱、富侮貧、貴傲賤的現象,是因天下人不相愛所致。同時,墨子也看到春秋戰國時期,最大的弊病就是戰爭,因此,從兼愛的思想中,引申出了非攻,反對戰爭,提倡和平。
  • 關於中國歷史,你不能不看的經典書籍
    歷史是一面鏡子,是一種生活裡最厚重的色彩,是智慧,是哲思,是悲歡喜怒,是日出日暮,是輝煌與落寞,是敬意和緬懷,是歷史讓中華民族在漫長而冰涼的歷史長河裡有了自己的溫度。讀史是一個有內涵的人所必需的事情,是讀史人在浩瀚歷史星河沉醉的過程。
  • 《戰國策》裡的10條傳世智慧,通古今,曉人情!
    《戰國策》是我國古代一部著名的歷史學著作,屬於國別體史書,又被稱為《國策》。它是我國古代記載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政治軍事鬥爭的最完整的歷史著作,主要記載了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鬥爭,實際上是當時縱橫家遊說之辭的彙編。南轅北轍出自《戰國策·魏策四》。
  • 我們為什麼要讀先秦諸子
    先秦諸子的思想,是傳統文化的核心中的核心;先秦諸子的著作,是古代經典中的經典。 這個判斷,幾乎可以算正確的廢話。
  • 你知道中國古代的《七大名著》嗎?
    古典文學作品浩如煙海,不知凡幾,從先秦散文,到漢魏的賦,再到唐詩、宋詞、元曲,最後是明末清初的小說,這些都是古典文學的輝煌成就,也是那個時代的「國粹」。這七部代表了2000多年歷史上最高的文學成就。為什麼流傳至今的只有四部名著?因為,被刪掉的三本書不適合當時的民眾閱讀,列為「禁書」。開除名著的三本是《金瓶梅》、《儒林外史》和《聊齋志異》這三部名著為什麼會被開除?
  • 推薦歷史小說:五本好看的上古先秦小說,帶你覽上古先秦風採
    推薦歷史小說:五本好看的上古先秦小說,帶你覽上古先秦風採 在網絡小說有著一個這樣的流派,展露的主題以及講述的故事以上古先秦為賣點,全文穿插上古先秦的文化,展開行文,構築一個古色古香的龐大修真世界。小編(我愛小小書)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五本好看的上古先秦小說,帶你覽上古先秦風採,分別是:《秦吏》、《春秋我為王》、《戰國野心家》、《大爭之世》、《春秋小領主》。好看的上古先秦小說排行榜:《秦吏》作者:七月新番,總字數:335.9萬字。《秦吏》本書主角是被警校畢業生魂穿的「雲夢秦簡之黑夫家書」的主人,目前已連載至第三卷。
  • 猜猜,現在的我們,會留給歷史什麼樣的文化瑰寶
    不知道,現在的我們,有沒有創造出什麼可以值得歷史銘記的文化,留給後人傳承呢?每逢盛世,必有文藝復興,用以記錄當朝的興盛。作為一個純血統的中國人,我們可以很牛氣的說,中國的文化傳承,一直沒斷。漢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
  • 《影響世界歷史100名人》十大思想巨匠,「世界上不分國籍的人」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歷史老師,今天講的是在這個世界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的人數永遠最少,但他們對人類文明的影響永遠最大。他們生來就屬於少數,但他們卻為所有人而活著。他們就是思想家,說一說影響世界歷史的十大思想巨匠。第一位: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李耳中國春秋時代思想家、哲學家,老聃曾擔任守藏史(藏書室室長)。著有《道德經》一書,是道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他的學說後被莊周發展。道家後人將老子視為宗師,與儒家的孔子相比擬,史載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關於禮的問題。老子的著作、思想早已成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寶貴財富。
  • 紅星書評|章夫,先秦的抵達者、徘徊者與守望者
    今天(9月20日)上午10:30,這個時間屬於作家章夫,就是曾經影響十萬人的《窄門》《少城》的作者章夫,他帶著新書《徘徊:公元前的廟堂與江湖》,在散花書院(文殊坊店)三樓舉辦了一場新書分享會。不過,這次他的新書不是聚焦少城,而是把目光放射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山東、河南、陝西等地,和你分享孔子、秦始皇等歷史名人的故事,帶你從歷史中感知文明的進程。周末讀什麼好書?今日,紅星新聞推薦章夫和他的新書《徘徊:公元前的廟堂與江湖》。
  • 當代文壇散文「八大家」,餘秋雨居榜首,余光中、賈平凹入列!
    而這個榜單上,有很多耳熟能詳的散文作家。冰心、季羨林、汪曾祺、余光中、餘秋雨、賈平凹、林清玄、劉亮程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作家」。餘秋雨 開一代風氣之先在當代中國文壇,不管是從知名度、作品發行量、讀者群體還是各種評選榜單,在散文領域,餘秋雨毫無疑問是名氣最響、影響力最大的一位。當之無愧的「中國歷史文化散文第一人」。雖然這樣的稱呼很多人會覺得很有爭議。
  • 中國歷史上的名醫,其中一位不知名,卻影響最大
    中醫歷史源遠流長,在歷史上有許多傳說級的名醫,我們最為熟悉的就有華佗、扁鵲、孫思邈等等。這些名醫留下的專著,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財富。 不過許多醫生雖然沒有華佗和扁鵲這樣的人物名氣大,卻在成就上絲毫不比這些舉世皆知的名醫遜色,甚至有些醫生在某方面的價值還要大過這些知名的醫生。
  • 東北歷史(1):東北三大土著民族之一,東胡族的名字咋來的?
    東胡人古代中國,東北地域寬廣,人煙稀少。講述東北的歷史,就要從東北的土著居民講起。今天,我們就一起聊聊東胡族的名字是如何來的。東北人歷來彪悍,而追溯到先秦時期的東北土著居民,更是彪悍,東胡就是代表之一。我們都知道匈奴族很善戰,曾經與漢朝打了幾百年。但是,曾經的一段時間裡,匈奴族在東胡族的眼裡,那就是一隻小螞蟻,不堪一擊,逢年過節,匈奴族都要給東胡族送禮上供。
  • 他是蘇東坡的恩師,開創一代文風,宦海沉浮絲毫不影響詩文成就
    難道還是小孩子,怕先生罵你嗎?」歐陽修笑道:「不怕先生罵,卻怕後生笑。」這種文學史意識和認真的態度,成就了一代文學巨匠。放榜的時候,那些寫「太學體」而自高自大的考生發現自己居然沒有被取中,紛紛鬧事,甚至有人說要到街上截住歐陽修痛打。但皇帝充分相信歐陽修的人品和判斷力,給予了他極大的支持。
  • 來自《戰國策》的成語,個個經典,值得收藏學習
    《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學著作,又稱《國策》。記載了西周、東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各國之事,記事年代起於戰國初年,止於秦滅六國,約有240年的歷史。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遊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也可說是遊說之士的實戰演習手冊。
  • 高中語文必備常識必修+選修匯總,你不懂的都在這裡……
    依孔子修定的魯史《春秋》編次,主要記載了東周前期240多年間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也是優秀的散文著作。5、《戰國策》是西漢劉向根據史料編定的,共33篇,屬國別體史書。主要記載戰國時代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鬥爭及有關的謀議或辭說。
  • 中國古代數學著作,都有哪幾個
    《九章算術》,為《算經》十書中重要的一部,是一本綜合性歷史著作,也是當時世界上最簡練有效的應用數學,作者不祥,約成書於公元前一世紀。一般情況下,多認為它是經歷代各家的增補修訂,逐漸成為定本,最後經西漢的張蒼、耿壽昌,進行增補和整理,形成最終版本。此書成書時間,應最遲在東漢前期。
  • 《洗冤集錄》:世界上最早的法醫學著作,對世界法醫產生巨大影響
    《洗冤集錄》是一部法醫學著作,它的作者是我國古代的法醫學家宋慈。宋慈從事司法刑獄工作,積累不少驗屍的經驗,以此為基礎,結合了前人所傳下來的驗屍之書及其方法,一併收集整理,著錄成了《洗冤集錄》。往後的歷朝歷代,法醫學都有相應的著作,在不斷發展中完善起來。宋人宋慈在朝為官時,不僅事事親為,還為百姓沉冤昭雪。為了更進一步,審理案子,在案件中不易出錯,宋慈用自己的經驗及前人留下的法醫學著作集錄成古代系統的法醫學著作——《洗冤集錄》。《洗冤集錄》共有五卷,53條,題材分別是檢驗總論、驗屍、驗骨、驗傷、中毒及救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