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 喜添貴子 樂不可支
紫玥和楊濤喜結良緣後,他們把充沛的精力用在潛心學業務、鑽技術上,沒有急著要孩子。婚後第三年,小夫妻事業小有所成時,他們才盤算著要孩子。沒過多久,他們順利懷上了孩子。整個孕期,紫玥過得輕鬆愉快,她不負所望,生下個胖小子。
前來恭賀的親朋好友,對這胖小子讚不絕口,都爭著要好好看看、抱抱寶貝兒,這讓紫玥一家人喜上眉梢,樂不可支,他們把這心肝寶貝視為掌上明珠。
〇 睡眠倒置 喜憂參半
寶貝兒在一家人的呵護下,長得活潑可愛。在白天,寶寶很乖,哭鬧時,只要逗逗他或給他吃點東西,便不哭不鬧了,而且入睡快,睡得香甜,睡著後怎麼逗寶寶,他都不會輕易醒來。可到了晚上則完全相反,大人累得眼皮直打架了,寶寶還是怎麼哄都不睡,也不哭鬧,就是瞪著大大的眼睛看著大人,或者自個兒在那裡伸手踢腿,咿咿呀呀地玩著。每當把寶寶放上床熄燈後,寶寶都會哭鬧著不睡,要大人抱著逗著玩。
最初那幾天,紫玥以為寶寶高興,只是暫時睡不著。可日子久了,寶寶仍然是白天睡得香甜,晚上難以入睡。
每每看到寶寶晚上沒睡好覺時,紫玥就疼在心裡。她想,在白天若將熟睡中的寶寶弄醒,寶寶可能會精神不振,食慾不佳,這會影響到生長發育。於是,她便一個勁地遷就著寶寶,讓寶寶好好地睡,而不忍心輕易將寶寶弄醒。
「寶寶夜間不睡白天睡,這讓大人晚上休息不好睡不好,第二天怎麼有精力上好班呢?」紫玥想到面對產假很快結束,又將要堅守在那緊張的工作崗位上這一現實,開始焦慮起來。
在朋友的提醒下,紫玥帶著「寶寶睡眠白天與夜間倒置是怎麼回事? 能調理糾正嗎」等疑惑,特意走進了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向兒科主任醫師做諮詢。
〇 不分晝夜 未建規律
許多初為人之父母者,大都會遇上寶寶的睡眠時間晝夜倒置的問題,即白天睡眠時間長睡得好,而夜間卻沒有睡意,這是一個較普遍的問題,也是一個正常的現象。
引起寶寶睡眠晝夜倒置的原因,主要是未建立白天、夜晚的規律。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長達9個多月,一直處於「黑暗」的環境裡,「見到的」總是「黑黑的」,沒有白天與夜晚的意識區分,不需要適應晝夜循環的不同要求,基本上都是在呼呼大睡。但在出生後,卻須面臨白天與夜晚的區別。如果寶寶在母體內的「作息」習慣是在晚上活動,出生後自然也會延續這種作息習慣。加之寶寶大腦功能發育還不是很完善,尚未適應外界環境,對白天和黑夜未形成概念,未建立規律,不會分辨白天、夜晚,也不在乎是白天還是黑夜,只要自己有奶吃,被窩暖和,有人陪,就心滿意足了。
寶寶出生後,對白天、夜晚交替的規律,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逐漸建立起來。在此階段,如果父母不分晝夜隔一會兒就餵一次奶、換一次尿布或其他護理,寶寶就容易形成晝夜不分,甚至出現夜間精神好、興奮,睜著大眼睛毫無睡意,如果熄燈就哭鬧不止,而白天反而睡得又香又甜的情形,即形成「睡眠晝夜倒置」的現象。
作為父母,如果只是單方面考慮寶寶晚上沒睡好覺,便在白天任由寶寶好好地睡,而不輕易有意地幹擾熟睡中的寶寶,或將寶寶弄醒,則會促使寶寶白天睡得香甜,夜間興奮沒睡意的形成。
〇 妥善調理 睡得香甜
做父母的自己在白天忙碌勞累一天,已經疲乏睏倦,在夜間想好好休息,睡個好覺,而面對寶寶白天睡得太足,晚上沒有睡意,精神又好的現狀,很多人感到不知所措。
其實,不必為寶寶睡眠晝夜倒置著急,只要從多方面入手,善於調理,方法妥當,不僅有助於培養寶寶良好的睡眠規律,還可讓寶寶有個香甜的美夢,父母在夜間也能休息得好。
晨不晚起 早上不能起得太晚。一般在清晨,要給寶寶營造一個起床的環境,首先打開窗簾讓陽光照射進來。要讓寶寶在稍微固定的時間範圍內起床,如果到點還沒起床,可以輕聲喚醒寶寶。只要慢慢培養寶寶的睡眠規律,適應一段時間後,寶寶就能自然在比較固定的時間段起床。
營造環境 幫助寶寶區分白天和夜晚,建立好晝夜規律,很重要的一點是利用光線。白天拉開窗簾,保持自然光照。寶寶在白天睡覺時,房間光線適當明亮一些,不刻意營造安靜環境,家人在室內正常活動,無須輕手輕腳。可適當提供音樂、電視等聲音,周圍溫馨、悅耳的聲音,對寶寶聽力的發育,可起到良性刺激的作用。在晚上,則要營造讓寶寶多睡的安靜環境,如不開燈,入睡時不打擾。如果寶寶處於興奮狀態時,要儘量保持平靜,不與寶寶多說話、多逗玩。入睡後,不要輕易打擾寶寶,也不要時不時去餵奶,讓寶寶睡個安穩覺。要背光而睡,寶寶待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適應了黑暗的睡覺環境。所以,應讓寶寶朝著背光的方向睡,讓他慢慢適應。
幫助入睡 在晚上8點左右,先給寶寶洗個熱水澡,然後餵奶、換尿布,餵奶時一定要餵飽。此時,寶寶有疲倦感,會很快入睡。如果寶寶不睡覺、哭鬧,可將寶寶抱在懷中輕輕搖一搖,並小聲哼一首歌曲,把寶寶帶入夢鄉。還可以將所有的燈關閉,也不和寶寶說話,讓其自行入睡。如果寶寶還哭鬧不入睡,就要尋找哭鬧的原因,是否尿了、拉了、餓了、病了、環境不舒服等,如果沒有原因,就儘量「冷處理」。給寶寶蓋的東西要輕、軟、乾燥,睡前應先讓寶寶排尿。這樣,也容易幫助寶寶入睡。
適度幹擾 寶寶在白天醒著的時候,應儘量多陪寶寶玩,可以用玩具吸引寶寶多動一動,多做些互動交流。還可以帶著寶寶外出走走、看看,讓寶寶接受新事物的刺激,保持興奮,轉移注意力,以免一直在睡覺。餵奶時用目光與他交流,餵完後撫摸他,讓他儘可能醒著。如果白天睡得很深,可進行捏耳朵、彈足底等刺激、幹擾,使寶寶睡得不踏實。當然,家長不要過度幹預寶寶的睡眠,尤其是新生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很容易疲勞,而寶寶一旦疲勞,機體可加速分泌腎上腺素來對抗疲勞,寶寶就會表現出煩躁、哭鬧。
餵哺得當 適時餵哺寶寶,但不要一聽見寶寶哭就抱,一抱就喂,這樣容易引起寶寶一餵就睡的習慣,使得寶寶自然喪失了白晝與黑夜的區分,而將睡眠與清醒的節律建立在飢餓與哺餵行為上。如果寶寶在夜間熟睡不醒,就儘量少驚動他,可以將餵哺的間隔時間適當延長。在晚上餵哺或換尿布時,不要讓寶寶醒透(最好處於半睡眠狀態),這樣,餵哺或換完尿布後,會容易入睡。
傳遞信息 給寶寶固定的睡眠儀式,每次睡眠前做相同的事情,做完就讓寶寶睡在床上。如先給寶寶洗一個熱水澡、餵哺、換尿布,然後家長要暗示寶寶,用一些親暱的疊詞,如「寶寶洗澡澡以後,要睡覺覺了」等,不用擔心寶寶是否可以聽懂,每天堅持這麼做,以後每次做這些事時,就會有一個暗示傳遞給寶寶該睡覺的信息。
安穩睡眠 寶寶睡下後,如果情緒還是不太安穩,媽媽可以邊哼兒歌,邊輕拍寶寶,給寶寶一個愜意的心情和絕對的安全感。寶寶夜裡醒來時(此時大都是迷迷糊糊的),不要立刻抱他,更不要逗他,應該及時拍拍寶寶,想辦法安撫著讓寶寶重新進入睡眠狀態。一般情況下,處在迷糊狀態的寶寶都會慢慢入睡。寶寶晚上睡不安穩的原因較多,常與睡眠條件不適或身體疾患有關,也有可能是缺鈣的表現。其他與飢餓、被子蓋得太多、尿布溼了或尿褲太緊等也有關。因此,應多留心觀察、分析情況,及時地處置,進而使寶寶儘快恢復舒適的狀態,安撫後可使寶寶繼續睡覺。
經過上述調理,寶寶「睡眠晝夜倒置」 的狀況會逐漸得到糾正。如果不奏效,則須及時向醫生諮詢,或請醫生診治,以保障寶寶的健康發育成長。
總之,要改善寶寶睡覺晝夜倒置的狀況,爸爸、媽媽最需要的是耐心,要慢慢地讓寶寶適應晝夜有區別、睡眠有鐘點的生活習慣,在生活方式上逐漸與大人相仿,這既有利於孩子的成長,也能夠讓辛苦的大人得到更好的休息。沒必要為寶寶刻意地營造一個特殊的環境,畢竟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是需要適應這個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