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認為恐龍沒有全部滅絕,還生活在地球,人類身邊隨處可見

2020-12-18 量子探索

01進擊天空,遨遊藍天,最早的鳥類是如何出現的?

從目前的研究來看,關於鳥類的起源有三種假說。1,鳥類起源於恐龍;2,鳥類起源於槽齒類爬行動物,與恐龍是近親;3,鳥類起源於鱷類。目前來看,鳥類是從恐龍進化而來的機率最大!

鳥類可以自由翱翔在天空中,對於大部分結構複雜的生物來說,想要在進化出飛行的能力,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因為生物的進化之路是從海洋到陸地,然後再進軍天空,想要一下子完成「三級跳」是很困難的,當然鳥類並不是最早可以飛行的生物,昆蟲因為身體結構簡單,登陸時間較早,成為了第一批進軍天空的生物。

早在5億年前,一批海洋中的節肢動物跟隨蕨類植物來到了陸地,並且快速的繁榮了起來,它們就是如今地球上十分活躍的昆蟲類群,並且在泥炭紀時,因為地球充沛的氧氣含量,讓這些昆蟲的體型都十分龐大,但是因為身體構造的原因,對於昆蟲來說,身體過於龐大並不是一件好事,反而和會讓它們行動緩慢。

這些最早進入天空的生物,並沒有因為比別人早一些就成為了天空的霸主,反而成為了後來進入天空動物的口糧,或許對於昆蟲來說,最適合它們的生活方式,就是在夾縫中生存,填補生態圈中的空缺,大部分鳥類的生物,就是這些比它們早進入天空的老前輩「昆蟲」。

02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

那麼最早的鳥類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它們真的是恐龍的後代嗎?在動物學中,我們其實針對恐龍有兩種簡單的分類,已經全部滅絕的「非鳥類恐龍」已經生存到今天的「鳥類」,也就是說恐龍其實沒有全部滅亡,至少有一部分恐龍進化成為了鳥類,成功倖存到了今天。

第一隻鳥類是怎麼出現的?這個問題很難得到真正的答案,因為時間太過久遠,想要找到鳥類和恐龍之間進化過程的每一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當然,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恐龍至少和鳥類擁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它們都是由爬行類進化而來。

或許有人會想起「翼龍」,認為鳥類或許和翼龍有一些血緣關係,畢竟翼龍很早就進入了天空,人類目前發現的最大飛行動物就是一種翼龍。但是鳥類和翼龍沒有任何關係,翼龍只是動物進化史中一次進入天空的嘗試,甚至翼龍也不屬於恐龍,它們是一種比恐龍還要古老的爬行類。

翼龍的成功證實了爬行動物的進化潛力,在如今為數不多的飛行哺乳動物中,蝙蝠和翼龍有些相似,這就證明翼龍的進化方向並沒有錯誤,只是它們選擇的生態位並不適合它們,天空中的生態圈很難承載大型的捕食者。

英國的一位科學家在食用火雞時發現,雞的骨骼和恐龍高度相似,於是大膽的猜測「鳥類是由恐龍進化而來」拉開了關於鳥類起源的各種爭端。這位學者是達爾文進化論的忠實擁護者,他認為鳥類實現飛行必然是一個漫長的演化過程,在長時間的自然選擇下,恐龍再向鳥類過渡的過程中,身體結構大部分異化,才有了如今的鳥類。

可惜的是,因為缺乏恐龍和鳥類之間的確切過渡化石,我們無法真正證明這一觀點。這種現象在古生物學中十分常見,按理來說,生物的進化應該是一個十分緩慢的過程,但是每到重大的進化轉折時,似乎生物的進化就會莫名的加快,快速的完成千萬年都難以實現的跨越,就像是人類一直沒有找到我們的祖先和現代人類的過渡化石一樣,似乎在一夜之間,進化就完成了。

03最初的進化,最多的謎團

關於恐龍和鳥類之間的謎團,直到我國科學家在冀北、遼西地區發現了大量似鳥類和早期鳥類化石,關於恐龍是如何從陸地生物進化成為天空霸王的謎題才被解開,一種稱為「顧氏小盜龍」的過渡品種,被認為填補了進化的空缺。

這種恐龍化石的出現,似乎可以填補上鳥類進化中缺失的一環,它們的飛行器官並不完善,擁有四個翅膀,不能做到遠距離的飛行,只能在茂密的叢林中滑翔。在如今的地球上,一些生活在叢林的動物也具備短距離滑翔的能力,這些動物有哺乳類,也有爬行類,或許在數億年後,這些動物也可以登上天空的舞臺。

但是在後來的研究中發現,始祖鳥和燕鳥,要比這種小盜龍出現的時間要早,它們的飛行器管也要比小盜龍更加完善,因此這種恐龍並不是鳥類進化中的過渡物種,它只能向我們證明,有很多恐龍都選擇了進入天空。

04或許永遠沒有答案

和很多人想像的不一樣,在恐龍遍布地球的時代,鳥類就已經飛向在天空中了,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有很多人懷疑,鳥類或許並不是從恐龍進化而來,而是從一種和鱷類接近的原始爬行類進化而來。但是我們又可以在一些恐龍化石上,發現它們正在向鳥類進化,和一些相似的身體構造。

鳥類究竟在生什麼時候出現在地球上,它們的祖先又是誰?或許永遠沒有答案。在漫長的進化中,有些動物可以高速進化,從陸地進入海洋,甚至是從海洋進入太空,一些魚類已經可以做到短距離的滑翔,或許在未來天空中也有它們的一席之地。

恐龍或許並沒有消失,選擇進入天空的鳥類恐龍成功渡過了災難,成功繁衍生息,沒有一種生物敢說自己永遠不會滅絕或者是消失,就算是人類也有可能在未來進化成為和現在完全不同的物種。

相關焦點

  •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人類有機會出現嗎?地球可能誕生「恐龍人」!
    人類還沒有出現以前,地球存在著一個讓所有人畏懼的生物,它就是在6500萬年前消失的恐龍,它們在地球上生存超過1.6億年的時間,沒有任何一種生物可以威脅到它的地位,因為一場隕石的到來讓它們退出了歷史舞臺。
  • 恐龍當年差點進化成人類?幸虧滅絕了,不然可能沒有我們什麼事了
    而在人類出現之前,發展最久的物種可能就是恐龍了。根據研究表明,恐龍生活在地球上至少有兩億到三億年,這段時間裡整個地球都是由恐龍統治,這不禁也讓人十分好奇,為什麼人類在地球上只有幾百萬年的時間卻能發展出這麼高智慧的文明,而恐龍經歷了好幾億年的時間卻走向了滅絕?雖然人類對於恐龍的認知還不是非常透徹,但是通過我們不斷的發現和鑽研,也基本摸清了恐龍在地球上的發展歷史。
  • 火山爆發導致恐龍滅絕?美科學家:隕石撞擊才是真相
    有科學家據此認為,大規模的火山爆發才引發了地球氣候變化,恐龍無法適應新環境,才走向了滅亡。那麼,究竟哪一種說法才靠譜呢?據衛星網消息援引門戶網站Phys.org報導稱,美國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得出結論,導致66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元兇是巨型隕石墜落,而不是像以前認知的那樣,是由火山爆發引起的。
  • 恐龍是因何滅絕的?科學家認為,隕石撞擊並不是根本原因!
    恐龍是因何滅絕的?科學家認為,隕石撞擊並不是根本原因!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也是有一定的生物存在的,不過他們收到了各種各樣的環境變故影響而在地球上消失不見,就比如恐龍就是一個科學家們認為在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而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科學界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食物短缺,有人說火山爆發。
  • 4億年前,恐龍和人類還沒有誕生,那個時候的地球是什麼樣子?
    人類就是誕生於500萬年前的誕生生命,而在人類誕生之前,地球還出現過一個同樣非常輝煌的時代,那就是恐龍時代。恐龍生活在6500萬年前,稱霸地球長達1.6億年時間,那個時候的恐龍數量眾多,遍布全球,可是後來一顆小行星的撞擊滅絕了恐龍。那麼在恐龍之前的地球又是什麼樣子呢?曾經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4億年前,恐龍和人類還沒有誕生,那個時候的地球是什麼樣?
  • 人類發現恐龍時代的礦物質,有生物滅絕證據,或可還原當時的場景
    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恐龍曾經統治了地球很長一段時間,這個時間超過了一億年時間,但是因為一場毀滅性災難,恐龍徹底消失在地球歷史的舞臺,這場災難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很多人以為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巨大的撞擊,其實這個時候恐龍只是死亡了一部分而已,之所以恐龍大規模的滅絕,是因為後續的環境變化造成的
  • 地球隔一段時間就經歷大滅絕,每三千萬年就換主人?人類束手無策
    恐龍原本是地球上公認的地球霸主,位於食物鏈上的最頂端,被認為是最可怕的生物,但是恐龍最終也沒有躲過地球生物大滅絕的危機。後來人們對於恐龍的滅絕也是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有人認為恐龍的滅絕是因為隕石的撞擊,有人認為恐龍是因為無法適應地球的環境,還有物種鬥爭說、地磁變化說、酸雨說等等,至今恐龍滅絕依舊是未解之謎。
  • 假如恐龍沒有滅絕,世界將會怎樣?
    6600萬年前,一顆直徑15公裡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其威力相當於100億顆廣島核彈。充滿放射性的火球將方圓數百英裡內的一切化為焦土,撞擊還造成了席捲半個地球的海嘯。甚至大氣都可能發生燃燒,陸地上超過25公斤的動物無一倖免。事實上,大約75%的物種都滅絕了。所謂的"非鳥類"的恐龍毫無希望,只有小型的、身披羽毛的飛行恐龍倖免於難,它們就是我們現在所知的鳥類。
  • 研究者:太陽的邪惡伴星,生物滅絕的元兇,歸來後或將滅絕人類
    研究者:太陽的邪惡伴星,地球生物滅絕元兇,歸來後或將滅絕人類! 近期有消息報導聲稱,科學家在一發現的太陽系外行星中挑選出了24顆超宜居星球。它們的星球環境可能要比地球更加適合生命的發展。很多多朋友評論道「地球不再完美了!」
  • 小行星碰撞地球導致恐龍滅絕卻帶來一片生機
    經過這一悲慘事件,包括恐龍在內的全球四分之三物種滅絕消失。然而,這場災難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一項由36位科學家參與的國際合作研究表明,白堊紀末期物種大滅絕可能使海洋減輕與小行星碰撞地球同時發生大規模火山噴發產生的衝擊。
  • 恐龍存在1.6億年滅絕,人類能存在多久?物理定律給出可怕答案
    從宏觀角度來看,即便人類擁有智慧,又創造了諸多輝煌的文明成果,其實本質上和恐龍並沒有區別,因為兩者都是地球這個搖籃中所孕育出的生物,甚至深究起來兩者在幾十億年前還是同源。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科學家:地球正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人類活動引起全球變暖是徹頭徹尾的偽命題,請問第四季冰川消融是恐龍造成的嗎?保護環境倒是沒錯,也不能這麼絕對,但是保護環境真的是人人有責感興趣的話跟著小編一起一趟究竟吧!
  • 小行星撞擊是恐龍滅絕主因?恐龍身上還有哪些謎團
    該研究認為,在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代末期,一顆小行星在現今墨西哥海岸的位置撞擊了地球。撞擊時釋放的粒子和氣體阻擋太陽光線長達幾十年,造成持續冬季。這項研究還通過建模分析顯示了小行星撞擊對恐龍棲息地的破壞性影響。該消息很快登上了熱搜。
  • 如果恐龍還存在,我們又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的解釋讓人慚愧
    如果恐龍還存在,我們又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的解釋讓人慚愧在有人類之前,地球上面最多的就是龐大的恐龍了,那個時候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還有水裡面遊動的到處都是,那個時候植物長的大,恐龍長得更大。從後來人們在土地裡面發掘出來的恐龍的化石就可以看出來。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如果到來,科學家找到證據,人類可能是最大推手
    一個科學家團隊通過對一些滅絕哺乳動物的化石進行分析,他們發現這些物種的滅絕事件和人類活動遷徙的時間相吻合,也就是說人類一進入新的生存領地,該地區附近生存的一些物種就開始滅絕,科學家認為這主要和人類的過度捕殺有關。
  • 人類只有幾百萬年,恐龍卻有1.6億年,為什麼它們沒有進化呢?
    人類只有幾百萬年,恐龍卻有1.6億年,為什麼它們沒有進化呢?如果要說出現在地球上最為強大的物種是什麼?可能很多人都說恐龍,在6500萬年前,它們確實是地球上絕無僅有的霸主,在地球上的統治時間超過了1.6億年,但是終究逃不過被滅絕的命運,關於滅絕的原因至今科學家都沒有準確的定論。有科學家認為是隨著一顆小行星的到來才導致它們消失不見的,不管滅絕的原因是什麼,可以肯定的是,這曾經確實是地球上的主宰者,實現了海陸空三個領域真正的統治。
  • 假如人類未來滅絕了,接管地球的下一個物種會是誰?
    如今地球的科學技術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無論是探索地球本身,還是探索宇宙外太空方面,人類都做出了傑出的成就,並且人類還研製出了威力巨大的核武器,有科學家表示,哪怕是外星文明敢來入侵地球,那麼核武器也不會讓他們好受。
  • 如果那顆滅絕恐龍的隕石,再次撞擊這個地球,人類能支撐多久呢?
    在65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無情的撞擊在地球表面,導致恐龍的滅絕,那麼大家想過沒有,如果那顆小行星再次撞擊現如今的地球,人類該如何應對?或者人類會怎麼樣呢?人們經常說到,如果恐龍沒有滅絕,可能自然界中都不會存在人類,其實這句話並不是空穴來風,因為當時的恐龍太過強大,毫不誇張的說,在自然界中根本沒有天敵。恐龍是生活在2.3億年前中生代時期的一類爬行動物,四肢矯健、身材巨大,尤其是腿骨相當結實,以此來負擔它們巨大的身體,外形上來看,像極了巨型蜥蜴,這也跟它們名字的由來有很大的關係,恐龍也就是"恐怖的蜥蜴"。
  • 【未解之謎】6500萬年前,霸王龍頭骨上發現彈孔,專家:恐龍滅絕或另...
    眾所周知,幾億年前的地球霸主是恐龍,等到我們人類在地球上活動的時候,恐龍早都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現在的我們只能通過研究恐龍化石來還原它們當時的生活場景。至於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科學家們對此也是眾說紛紜。其中影響力最為廣泛的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說,然而這種說法只是推測,並沒有明確的證據。
  • 5種存在時間最久的動物,其中一個無限接近恐龍,瀕臨滅絕
    前面說到,我們人類對地球來說是個新朋友,那麼我們究竟從誕生到現在在地球上生活了多少年呢?據科學家調查發現,在最早發現的猿人化石,經過鑑定後得知,我們人類在地球上最多生活了300萬年。300萬年這個數字看起來很長,其實和有些動物比較起來,太短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