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日大使:相信日本能在中美之間把握好平衡

2020-12-26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海外網12月25日電據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網站消息,12月3日,駐日大使孔鉉佑接受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會刊《國際貿易》專訪,宣介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中日關係、中美關係,鼓勵日本經濟界繼續加強對華合作。採訪實錄如下:

問:近期,中國共產黨召開了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會議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明確多個強國目標。您怎麼解讀中國的新發展格局,未來中國將如何與世界開展合作?

答: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提出了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受到了日本各界的廣泛關注。五中全會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舉行的。當前,全球經濟嚴重衰退,世界動蕩變革,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任重道遠。中國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絕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旨在更好聯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國都可同中國分享發展新機遇。今後一段時期,中國將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深化與世界的合作:

一是團結合作抗擊疫情。有效控制疫情是實現經濟復甦的前提條件。對於各國而言,當前最重要的是加強抗疫合作。中國將繼續積極支持世衛組織發揮關鍵領導作用,加強國際聯防聯控,主動分享經驗,繼續積極參與疫苗國際合作。

二是堅持開放發展。改革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過去40多年的歷史證明,改革開放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未來中國將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堅定不移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攜手各國保障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暢通,降低貿易壁壘,助力各國儘快恢復經濟。

三是堅持創新增長。中國將與各國一道,利用好疫情催生的新業態、新模式,加大對數字基礎設施投入和建設,加強科技創新合作,共同實現更高質量、更具韌性的發展。

四是堅持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中方將推動RCEP儘快生效,積極考慮加入CPTPP,促進區域內的商品、技術、服務、人員、資本流動,形成域內統一的經貿規則體系。

問:剛剛您在介紹新發展格局時,強調這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與此同時,新發展格局的一大特點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這是否意味著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將轉變為內需?

答:的確如此。過去,中國經濟發展主要靠投資和出口拉動。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經濟體量不斷擴大,預計今年國內生產總值將達15萬億美元。國內消費能力持續提升,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持續提升。中國提出構建以國內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是基於經濟發展客觀規律而做出的科學判斷。未來,中國將堅持擴大內需,發揮好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作用。

問:剛剛您提到了RCEP,這是中日韓三國間首次達成自貿協定,這對於三國而言有什麼重要意義?

答:RCEP的正式籤署對於區域經濟一體化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不論是日本經濟的發展,還是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歷史成就,都離不開堅持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體制。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沒有出路,只有團結合作才能實現共同發展,這是不應人為意志而轉移的歷史潮流。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是中日韓三國共同的目標。正是在這一目標的指引下,我們成功籤署了RCEP,邁出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第一步。三方應以RCEP為基礎,加快商籤中日韓自貿區(FTA),努力達成更高水平的經貿規則,中方還將積極考慮加入CPTPP,努力實現構建亞太自由貿易區的最終目標。

問:中美關係備受世界關注。11月美國大選結果出爐,拜登將取代川普入主白宮。川普執政時期,推行單邊主義和美國優先,擾亂國際秩序,對中國不斷施壓。拜登與川普不同,其更加重視國際合作。觀察普遍認為,拜登上臺後將調整對華政策。您如何看待今後中美關係的走向呢?

答:習近平主席日前已致電祝賀拜登當選美國總統,指出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不僅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而且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希望雙方秉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同各國和國際社會攜手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

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最受關注的雙邊關係之一。中美建交40多年來,早已形成了最廣泛的交流合作和最大的共同利益。中美雖有分歧,但更有廣泛合作空間。

中國對美關係的基本立場始終一以貫之。人類社會正在探尋後疫情時代的發展之路。我們期待美國新政府與我們共同認識到,這個世界是多元、多彩的,任何國家都有權利根據自身歷史、文化、國情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誰都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去改變對方,而是應尊重對方人民做出的自主選擇。中美作為世界大國,應以建設性方式管控好分歧,開展有利於兩國和國際社會利益的合作,共同為推動「後疫情時代」世界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增長作出貢獻。

按照美國大選安排,明年1月20日,拜登將正式接任總統。在此之前,我們難以預測美國政策的走向。但可以肯定的是,拜登作為民主黨領導人,其政策一定會與川普有所不同。如果拜登政府願通過對話解決中美之間的分歧,中方願以誠相待。可以說,未來中美關係的走向決定於拜登政府的選擇。

日本是美國盟友,我們尊重日美發展正常合作關係。但對日本而言,對美關係不是全部,為了日美關係而影響正常的對華合作,也不符合日本利益。希望並相信日本能在中美之間把握好平衡,發揮更加積極和建設性作用。

問:中日經貿關係是雙邊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日本企業重視發展對華合作,對中國大市場充滿期待。與此同時,當前日本對華投資增速放緩,結構不斷調整。新形勢下,您如何看待中日經貿關係的未來發展?對日本企業有什麼期待?

答:新冠疫情發生後,中日經濟界精誠合作、相互支持,推動在華日企順利復工復產,受損的產業鏈供應鏈得到迅速修復,全球500強日本企業繼續擴大在華戰略性投資,雙邊貿易企穩回升,商務人員往來「快捷通道」於11月30日順利開通。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0.7%,帶動日本對華出口連續4個月增長,成為日本經濟三季度回歸正增長的重要動力。這些充分顯示出,兩國互利共贏的合作態勢沒有發生改變,經貿紐帶的強大韌性沒有改變。

日本新內閣成立後,習近平主席與菅義偉首相舉行電話會談,就持續改善發展中日關係達成重要共識,明確下階段中日關係發展方向。上月底,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訪問日本,與菅義偉首相、茂木敏充外相等日本新內閣高層深入溝通,達成許多重要共識和具體成果。兩國經濟界應共同積極落實,擴大互利合作,攜手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經貿關係,為共同迎接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積累成果。我對日本經濟界有三點期待:

一是繼續堅定對華合作信心。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積極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國人均GDP已經突破1萬美元,有超過4億中等收入人口,有預測顯示明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將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希望日本經濟界抓住機會,進一步擴大對華經貿合作。

二是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繼續開展抗疫合作,擴大經貿投資、服務貿易、節能環保、電子商務、醫療康養、數字經濟等領域互利合作。積極參與第三方市場、科技創新等合作機制,爭取形成更多成果。抓住RCEP籤署的重要契機,推動區域內各類經濟要素深度整合,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三是深化與中國企業的互惠合作關係。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強行拆分世界市場,動輒威脅「斷供」,只會切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阻斷自身獲取更大市場、接觸先進技術的機會。希望日本經濟界尊重市場規律,從自身利益出發,繼續與中國企業開展互利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問:中日間業已形成了你中有我、相互依存、互利共贏的經貿關係。不同於持續強化的雙邊經貿紐帶,兩國國民情感卻出現了惡化的趨勢。11月中日兩國聯合調查顯示,日本方民眾對華不抱有好感的比重增至89.7%,認為中日關係十分重要的比重也首次跌破70%。您認為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答:中日兩國地緣相近,利益深度融合,兩國民間交流密切。兩國間一年人員往來已突破1000萬人次,貿易往來超過3000億美元,在華日企超過3萬家。如此緊密的交流,在全球範圍內都是十分罕見的。這讓我聯想到歐盟成立前法國和德國之間的交流。上世紀50年代,如何癒合二戰給歐洲帶來的創傷,推進地區一體化成為歐洲大陸亟待解決的問題。歐洲的政治家們認為必須要改善國民感情,推進國民大交流。這一倡議首先在德法兩國間實現,逐步覆蓋了西歐,有力推進了歐洲一體化進程。這一段歷史極富啟示意義。中日兩國本就是不同的國家,兩國關係既有複雜歷史,又有現實利益,同時又受到來自國際社會的各種影響。實現中日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離不開兩國民間友好。為此,我們一直致力於改善兩國國民感情。比如,疫情發生後,兩國民眾圍繞抗擊疫情積極互動,共同譜寫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友好篇章。使館組織推動日本各界組團訪華,同日方共同舉辦「中國節」等活動,希望給日本普通民眾提供了解真實中國、同中國民眾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和平臺,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年來中國民眾對日好感度得到改善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令人感到遺憾的是,日本國內對華好感度仍在低位徘徊。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複雜多樣的。其一是在於中國發展迅速,早已今時不同往日,而日本還沒做好準備去接受和看待一個全新的中國。其二是來自國際社會的影響。在信息化時代,其他國家的對華認識不免影響到日本民眾看待中國的目光。其三則在於中日兩國本身。中日雙邊關係中存在一些敏感因素,能否妥善管控分歧,關係到兩國民間感情的好壞。同時,中日在體制、道路、價值觀等多方面上存在客觀差異,導致兩國在處理同一問題上往往採取不同做法,令日本國民在情感上難以接受。總的來看,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社會問題,不能一概而論。

問:日本媒體在其中是否也起到了一定負面作用?

答:的確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就我們的觀察來看,日本媒體對中國的報導有失客觀和公允,對民眾形成誤導。

問:新年將至,您對本協會會員企業有何寄語?

答:2020年即將過去。過去的一年,對於中日兩國、對於世界、對於企業而言都是極不平凡、極具挑戰的一年。借《國際貿易》的平臺,我謹代表中國駐日本大使館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向貴協會會員企業致以新年問候,祝願大家迎來充滿希望的2021年,並對河野會長以及各位會員企業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中日經貿合作、中日關係發展表示誠摯的敬意和衷心感謝。

2021年,對於中日兩國以及雙邊關係而言意義非凡。2021年日本將舉辦東京奧運會,2022年北京將舉辦冬奧會,同時2022年還是中日兩國邦交正常化50周年。在即將帶來的新的一年裡,我們將落實好上述上述重要議程,進一步深化雙邊關係,發展兩國民間交流,推動兩國民眾用包容和友善的目光認識和理解對方的發展,客觀看待雙方的差異,做到真正的相互尊重,進一步挖掘中日同屬亞洲國家和東方文化的價值認同,增強兩國民眾共鳴。同時,支持雙方深化經貿合作,鞏固雙邊關係健康發展。希望以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為代表的日本經濟界能夠繼續予以支持。

相關焦點

  • 駐日大使:日本媒體對中國的報導有失客觀公允,形成誤導
    駐日本大使孔鉉佑接受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採訪12月3日,駐日大使孔鉉佑接受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會刊《國際貿易》專訪,宣介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中日關係、中美關係,鼓勵日本經濟界繼續加強對華合作。中美作為世界大國,應以建設性方式管控好分歧,開展有利於兩國和國際社會利益的合作,共同為推動「後疫情時代」世界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增長作出貢獻。按照美國大選安排,明年1月20日,拜登將正式接任總統。在此之前,我們難以預測美國政策的走向。但可以肯定的是,拜登作為民主黨領導人,其政策一定會與川普有所不同。
  • 《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嗎?》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對話作者阿利森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網站12月5日消息,12月3日,崔天凱大使應邀出席中美研究中心2020年年會,就未來中美關係與哈佛大學教授、《中美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嗎?》作者格雷厄姆·阿利森進行視頻對話。對話由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史蒂夫·歐倫斯主持,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為年會致開幕詞。崔天凱在對話中提到,要避免掉入陷阱,最好的辦法是開闢一條新路。
  • 如何看中美關係走向?駐日大使回應
    12月3日,駐日大使孔鉉佑接受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會刊《國際貿易》專訪,宣介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中日關係、中美關係,鼓勵日本經濟界繼續加強對華合作。中美作為世界大國,應以建設性方式管控好分歧,開展有利於兩國和國際社會利益的合作,共同為推動「後疫情時代」世界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增長作出貢獻。按照美國大選安排,明年1月20日,拜登將正式接任總統。在此之前,我們難以預測美國政策的走向。但可以肯定的是,拜登作為民主黨領導人,其政策一定會與川普有所不同。如果拜登政府願通過對話解決中美之間的分歧,中方願以誠相待。
  • 駐日大使接受NHK專訪:中日關係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
    中新網1月31日電 據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網站31日消息,1月30日,駐日本大使程永華接受日本NHK電視臺專訪,就中日關係、中美貿易摩擦、朝鮮半島問題等闡述看法。程大使表示,當前中日關係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臨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機遇。
  • 白巖松再度連線駐美大使崔天凱,崔大使背景中的詩詞意味深長
    這幾個月,美國呈現出一種「雙高」的形象:一方面,新冠肺炎新增確診病例和累計病例一直高位運行;另一方面,美國對中國的攻擊和妖魔化調門逐漸升高。為什麼中美關係面臨著建交以來最嚴峻的挑戰?回到正軌,方向何在?《新聞1+1》評論員白巖松時隔兩個半月,再次連線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
  • ...蘭斯塔德為「重新平衡中美關係」做出了貢獻表示稱讚。哥倫比亞...
    【美駐華大使將換人?中國外交部:沒收到布蘭斯塔德大使將卸任的通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9月14日在推特上發文稱:「我感謝特裡·布蘭斯塔德大使作為美國駐中國大使為美國民眾服務了三年之多。」他在另兩條推文中還對布蘭斯塔德為「重新平衡中美關係」做出了貢獻表示稱讚。
  • 駐日本大使孔鉉佑接受三得利株式會社為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捐款
    駐日本大使孔鉉佑接受三得利株式會社為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捐款 2020-03-03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駐美大使把話挑明,美國醒醒吧,中美須面對「共同敵人」!
    美國何時能醒來?毫不誇張,疫情之下的美國已經淪為了新冠病毒的「巢穴」,單日新增無時不刻吸引著世界媒體的注意,這個有著第一強國頭銜的資本主義國家在這場災難面前卻顯得格外「脆弱」。由於社會階層高程度固化,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多數是那些承擔不起巨額的醫療費用的底層民眾,就算被感染也沒有基本的防護措施,這樣的現象導致美國疫情不斷加重。
  • 中國駐美大使兩連問:美國準備好與中國和平共處嗎?
    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大最近有兩次振聾發聵的發問,兩次發問場合不同,但問題一樣。最新一次,布魯金斯學會視頻交流主旨講話,崔大使問,在中國與現有國際秩序深度融合的情況下,美國能否容納中國,和一個歷史、文化、制度不同的國家和平共處?
  • 胡適擔任駐美大使,逐字反駁蔣介石來電,蔣介石:我是小學生嗎?
    當時中美關係其實並不密切,中國駐美大使館還是北洋時期留下來的,總共就三個人,也沒多少業務,基本上就是照轉,把國內來的轉給美國,把美國來的轉到國內,其它就沒什麼事兒了。抗戰開始之後,常公覺得這樣不行,要加強對美外交關係,找一個熟悉美國的人去當駐美大使。他覺得,既然胡博士在美國讀過書,影響又大,在美國應該是有很多人脈的吧?
  • 「穿旗袍鞠躬女孩」來到中國駐日使館轉交50餘萬日元善款,大使題字...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官網消息,2月13日,日本東京一改前幾日的寒涼,迎來一個撥雲見日的好天氣。就在這天下午,中國駐日本大使館也迎來了幾位令人暖心的客人。之前火遍全網的「穿旗袍的鞠躬女孩」跟隨自己的母親,還有「東京燈會滿月節」實行委員長尾崎隆信等人一起來到使館。
  • 中美沒有回頭路?對英反制雷聲大雨點小?我駐英大使回應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微信公眾號8月2日消息:2020年7月30日,劉曉明大使就當前中英關係舉行網上中外記者會。韓國、寮國駐英大使,歐盟、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墨西哥、阿根廷、緬甸、巴西、沙特等國駐英外交官,以及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蘇婉玲等在線出席。駐英使館通過劉大使社交媒體帳號對記者會進行全程直播。CGTN、路透社、美聯社等對記者會進行了直播報導。BBC、天空新聞臺等媒體在各自電視臺和網站進行了廣泛報導。
  • 美媒追問湖北為何換帥 中國駐美大使回應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2月15日電據中國駐美大使館官網消息,2月13日,崔天凱大使接受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早間新聞」(Morning Edition)節目主持人英斯基普(Steve Inskeep)採訪,就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美關係等回答了提問。
  • 中國駐芬蘭大使:人為製造的「修昔底德陷阱」,導致中美關係朝著...
    據中國駐芬蘭大使館網站消息,9月7日,陳立大使在芬蘭媒體《芬蘭日報》發表題為《共同維護戰後國際秩序》署名文章,中文全文如下:共同維護戰後國際秩序今年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美關係的影響早已超出雙邊範疇,具有深遠的全球意義。當前一些人沉迷冷戰思維和戰略對抗,把中美關係當做你得我失、你贏我輸、你存我亡的零和遊戲,把亟待解決的全球性危機變為大國角力,人為製造「修昔底德陷阱」,導致中美關係朝著錯誤方向發展。如果國際體系被拖入失序對抗,人類社會退回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時代,將是人類文明的災難。
  • 中美已無回頭路可走?對英反制雷聲大雨點小?駐英大使回應
    來源:中國駐英國大使館2020年7月30日,劉曉明大使就當前中英關係舉行網上中外記者會。韓國、寮國駐英大使,歐盟、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墨西哥、阿根廷、緬甸、巴西、沙特等國駐英外交官,以及香港駐倫敦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蘇婉玲等在線出席。駐英使館通過劉大使社交媒體帳號對記者會進行全程直播。CGTN、路透社、美聯社等對記者會進行了直播報導。BBC、天空新聞臺等媒體在各自電視臺和網站進行了廣泛報導。
  • 蓬佩奧宣布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將訪臺
    蓬佩奧宣布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將訪臺 2021年01月07日 15:1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蓬佩奧宣布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將訪臺。(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1月7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7日凌晨宣布,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將訪問臺灣,但並未透露具體日期。報導稱,克拉夫特過去多次發聲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組織。
  • 中方公布華萊士專訪駐美大使崔天凱未播出內容
    原標題:中方公布華萊士專訪駐美大使崔天凱未播出內容  10月12日,崔天凱大使接受美國福克斯電視臺「周日新聞」節目主持人華萊士採訪,就中美關係、經貿摩擦、朝核問題等回答了對方提問。有關採訪已於10月14日在該臺「周日新聞」節目中播出。以下為文字實錄:
  • 崔天凱替中國人發問:美國能做什麼,改善下中美關係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官網8月10日消息,4日崔天凱大使應邀出席2020年阿斯彭安全論壇,崔大使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同阿斯彭戰略小組執行主任尼古拉斯·伯恩斯以及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對外政策首席記者安德利亞·米歇爾進行對話。
  • 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只要中法相互理解和尊重 就沒有什麼能夠...
    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國際在線報導(記者賈延寧、呂茜):中、德、歐領導人會晤將於當地時間14號舉行。今年是中國同歐盟建交45周年,雙方關係發展面臨重要機遇。日前,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就中法關係、中歐關係發展接受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的專訪。
  • 美駐日大使卡羅琳參觀日珠寶商御木本「珍珠島」
    美國駐日本大使卡羅琳·甘迺迪(左三)美國駐日本大使卡羅琳·甘迺迪(左三)【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4月16日報導,美國駐日大使卡羅琳•甘迺迪16日參觀了日本珠寶商御木本(MIKIMOTO)位於三重縣鳥羽市的綜合休閒設施「MIKIMOTO珍珠島」。島上博物館內展示著創始人御木本幸吉全球首創的珍珠養殖技術歷史以及珍珠工藝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