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之選 回歸生活本味

2020-12-26 騰訊網

生活、時尚、感性、資訊,盡在鳳凰生活V刊

吃素的理由,有很多。有人是為了讓身體減少負擔,吃得健康;有人是為了環保,為地球著想;有人是為了宗教,也有人是不想殺生......近年的素食世界,早已變得不一樣,以素食為主打的餐廳、炮製的手法、店鋪經營的方式,層出不窮。茹素的人,也不再局限於年齡及宗教信仰,只彰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善待自己、追求原味,希望世界更好的生活態度。

私房素食

實現小時候的夢想

進入這個小空間,四周全是白色牆身,店主愛花,除了在牆上、天花板掛上鮮花,地上亦放有盆栽,比起餐廳,倒不如說像個小花園,這正正切合店名Sow,撒播種籽的意思。

「讓大家擁有全新的素食生活習慣,是我們希望做到的。」眼前這位不苟言笑、神情嚴肅的小女生,就是這家私房菜的主理人Pamela。向來熱愛下廚的她,在英國讀書時因為腸胃健康問題而成為素食者,從此打開新世界的大門,發現素菜的可塑性,因而更醉心鑽研廚藝。大學心理學系畢業後,到倫敦藍帶廚藝學院學廚半年,直到2015年才回國。

「雖然我吃素,但在煮肉食的菜式中,也可以學到不同的煮食技巧。」學廚時期Pamela需要烹調肉食,作為全素者,由於茹素只為健康,沒有宗教包袱,故她認為煮肉和自己的飲食習慣沒有牴觸,反而可將當中的廚藝基本功,運用在素菜上,平日她亦會在肉類食譜中,取得創作素菜食譜的靈感,使她用心鑽研烹飪。

在藍帶修讀完廚藝課程後,她到了一家素食私房菜做兼職,學習素菜製作和店鋪運營。半年後,剛巧遇到以前在英國high school認識的朋友Marium。「從小我們希望開café,這次重逢,把小時候的夢想實現。」

廚房這個小小空間,就是Pamela平日埋首苦幹、鑽研食譜的地方,每天起碼花上半天時間在這裡。

Pamela平時會參考很多烹飪書,以啟發創作靈感

私房菜內的擺設,細緻到連天花板也掛上盆栽

環境十分講究,除了四周擺放不少植物外,所用的餐桌更是特別訂製,富田園感。

私房菜內四周放了不少盆栽,打造一種清新的感覺,令人心情放鬆。

Pamela愛搜集廚具,廚房內不少爐具杯子都是從外國帶來。

Tasting menu

堅持食物本味

由於有營運私房菜的經驗,再考慮到成本和人手有限,二人選擇了在工廈開私房菜。兩人分工合作,Pamela是主廚,全職打理私房菜,而Marium則有律師的正職,只有在下班和假日才過來幫忙。Pamela認為私房菜和餐廳不同之處,是可以直接和客人交流,故店內採用開放式廚房,客人可以直接看到清洗、切菜、烤焗、上碟等過程,她又可不時跟客人閒聊幾句,拉近跟客人的距離。私房菜最多只能容納12人左右,Pamela可以每端上一道菜,就向客人介紹菜式,這樣她可以更直接傳達健康素食理念。

店內所有菜式均由Pamela一手創作,每道菜也做得精緻,這大概是由於她曾在藍帶學廚,而本身也鍾愛食物攝影的原因。例如一道紅菜頭沙拉,先在碟中灑上一道麵包屑,再以交叉形式,放上紅菜頭和橙肉,最後才加上醬汁,不論是食物的擺位或是顏色配搭,絲毫不馬虎。

Pamela堅持保留食物的原味,不會做豆制素肉,故她認為製作素食頗具挑戰性,平日會看不同餐廳的餐牌,研究當中的烹飪方式,從中轉化成素食食譜。例如製作麵包,可以不用蛋、奶,只用油、醋、豆,亦可做到相同的質感,Pamela覺得這就是當中的一大樂趣。食物著重新鮮、有機,Pamela除了會在外國的food market購入天然的醬料、香草,同時她亦支持本地的有機菜,平日會向新界的農夫選購當造蔬菜入饌,為了確保新鮮,每次只取2至3天的貨量。

私房菜採用品嘗菜單的形式,沒有固定餐單,大約一個半月會轉一次,全視Pamela的靈感。店內分午餐和晚餐2個時段,午餐只有4道菜式,而晚餐則有6道。以人均400多元的價錢,雖然不算很便宜,但可以在一個Homey的環境下,靜靜享受味蕾在食物烘、烤、炒、煮等過程的變化,也是個不錯的體驗。

時令蔬菜配腰果奶油檸檬汁及小米

提子乾經炒香後,加熱水模仿小米口感,入口鬆軟,不會黏在一起,當造的蘆筍、黃甜椒和小西紅柿甜香,配上腰果製成的奶油和檸檬汁打成的泡沫,搭配剛剛好。

烤茄子配開心果、檸檬皮、薄荷葉

茄子灑上黑胡椒粒、粉紅鹽後,焗約20分鐘,又軟又惹味,醬汁則由檸檬汁、蒜頭和橄欖油製成,有很強烈的蒜味,加上開心果、檸檬皮、薄荷葉等,層次豐富。

紅菜頭橙沙拉配芝麻醬

在紅菜頭和橙肉上,灑上麵包屑、龍蒿,入口帶少許薄荷味,再配上味道濃鬱的芝麻味噌醬,豐富了味道層次。

自製酸種麵包

酸種麵包由自家酵母做成,塗麵包的奶油蘑菇黑松露醬,則以鷹嘴豆水取代奶油,吃罷有很濃的菇菌味。

幹柚子豆瓣湯

湯由西洋菜和番薯做成,加上柚子皮,入口清新。

Sow Vegan

香港地址:觀塘鴻圖道43號鴻達工業大廈11樓1102室

心靈食糧

全日餐單Go Green

一陣陣檀香湧入鼻中,四周的布置也微帶宗教色彩,更不時坐著數位僧人在用餐。這家新開Café 有別於一般咖啡店形象。正在我疑惑時,餐廳義工許小姐走了過來,解答了我的疑惑。「我們希望客人在這裡可以慢慢地享受心靈食糧。」

餐廳於去年年底開設,由一家藏傳佛教出版社所開,餐廳所得收益,會全數捐到不同的慈善團體。擁有這種背景,理所當然以為開的是中式素菜館,想不到卻賣起西式all day breakfast和pasta。許小姐解釋,西式素菜相比起傳統中式素菜,製作時較少油煙,而且開店是希望大家有個小空間,讓心靈平靜,又可看看書,故以咖啡、輕食配搭,是最好不過。

店內的選擇其實不多,但製作非常用心,蔬菜全選自本地菜農種植,其中大啡菇、部分沙拉的菜更是有機的。每天來貨,保證客人吃到最新鮮食材,又不時會有師兄免費送來自己在粉嶺種植的水耕菜。店內一半員工,包括侍應和廚師更是義工。這樣難得,皆因營業不求回報,為此吸引了一批無私付出的人。

食物以輕食為主,像素漢堡、all day breakfast、意粉和熱狗,當中主打的全日餐,分豪華和輕量2個版本,有滑蛋、沙拉、腸仔、西紅柿、大蘑菇、粟米等,當中的腸仔和雞扒則由大豆製成,大啡菇粒粒如掌心般大,肥大肉厚,菇味尤其突出,除用來做All Day Breakfast,做成不同的菜式如漢堡、意粉都很相襯。要數餐牌中最特別的,非「隨緣」這道菜莫屬,菜式由廚房決定,天天不同,可以是壽司、檬粉、薄餅,如果想不到今天吃什麼,不妨點這道菜,由廚師幫你決定,任由那是鹹是甜、是酸是苦,也學習隨緣。

環境闊落,帶有民族宗教風,時不時有僧人前來用餐聊天,多了一種禪味。

牆上掛不少盆栽和擺設。

卡邦尼亞意粉

有蘑菇、腸仔做配菜,所採用的白汁和坊間不同,沒有牛奶成分,只以油和芝士製成,因此味道較淡一點,但芝士味很香。

豆纖芝士漢堡

漢堡總共有3層,由素雞扒、西紅柿、芝士、生菜組成,足足有成4寸厚, 麵包十分鬆軟,半溶芝士熱辣辣。

Sujata Cafe

地址:香港觀塘成業街11-13號華成工商中心9樓907號鋪

註:不設加一 ,只收現金。

讓素食走得更遠

無肉自助餐

「這個新鮮出爐的芝士撻,一眨眼就被搶空,義大利青醬焗西紅柿,客人常好奇當中的豐富口感,另外純素蛋糕也大受歡迎……」

甫一進餐廳,老闆阿邦如數家珍似的介紹餐廳主打菜式,「吃素一點也不悶,最重要的是有得挑選」他說。

這間人氣素食自助餐,在全港開設了3間分店,餐廳成功的背後,店主阿邦也經歷不少磨難事。

當大家對素菜的印象仍停留在綠色蔬菜時,阿邦已於2015年推出素食自助餐,本身茹素的他,有感平日的素食餐廳選擇不多,素食者難以覓食,他希望可以經營一間餐廳,讓大家有更多素菜可嘗,因此和另外3位志同道合的朋友開店,第一間選址在北角,初期以超低午市自助餐,吸引了大批客人,但由於經驗不足,上菜速度、款式、員工訓練等未能完善,除了收到很多客人投訴外,也回不了本,弄得焦頭爛額。阿邦後來吸取了教訓,慢慢學習如何控制上菜時間,和各方面溝通,餐廳才漸漸上軌道,甚至越來越多回頭客。

自助餐食物由一開始只有20多款菜式,到現時已超過50款的熱食、冷盤、點心、甜品和湯水等,選擇豐富得多,中式西式都有,光是熱食,已有欖菜翠玉瓜、炒麵、蘿蔔糕、春卷、炸地瓜圓、炸腐皮卷等30多款,相當豐富,當中最受歡迎的,一定是招牌拔絲和純素蛋糕,每次一推出便被搶空!期間菜式會不停轉換,力求帶給客人新鮮感。重量之餘,還重質,店內的蔬菜食材,全是自助餐開始前一兩個小時才送到,然後由廚房處理,非常新鮮。

直到現時,餐廳已累積了一堆熟客,不少是由北角首間店跟到旺角店,而且由一開始以年長客人居多,到後來越來越多年輕人捧場,阿邦對此十分感恩。「我們會繼續推廣,以相對便宜的價錢,令更多年輕人接觸素食」。走到第3間店,阿邦仍然非常用心。

自助餐有熱食、冷盤、點心、甜品和湯水等超過50款食物,也設沙拉吧,有青瓜、西紅柿、羽衣甘藍、藜麥、紅菜頭等多種選擇。

冬瓜盅

內有薏米、蓮子、杞子、百合、淮山等,足料清甜。

煎餃子

內有雞頭菇、秀珍菇、金菇、木耳絲,吃起來有一點爽口,而且菇味很香

芝麻醬冷豆腐

豆腐滑溜,配上鹹香適中的醬汁,面上還有一片片紫菜和素肉鬆,吃來一點也不寡淡。

純素蛋糕

無蛋、奶成分的蛋糕,上層是巧克力味、下層是綠茶味,質感實在。

無肉食(旺角店)

地址:香港旺角洗衣街88號2樓

註:不設加一, 只收現金

文/Helen 圖/Fion、相關機構

編輯/Rooris

相關焦點

  • 8本素食啟蒙+7本營養健康+16本素食食譜+6本素食生活方式書單大集合!(珍藏版)
    她近20年以文字的形式,長期為實驗的動物、被娛樂的動物、被當成經濟利益等為人奴役的動物之處境發聲寫下《生命的權益》一書,提示我們關於道德更深廣的可能,而這個可能必須貼合實踐,足以開創一個嶄新的生活方式。
  • 戴軍:只用天然之味調百味,讓當代素食綻放舌尖
    當代餐飲,素食潮流正席捲全球,越來越多的大廚與食客感受到素食帶來的美好,探索豐富味感的同時,也引領著自然生活的本真風向標。戴軍 山河萬朵中國素食廚師長如今,戴軍師傅執掌山河萬朵中國素食的出品,呈現蔬食的味與美,以國際視野的東方意境為出發點,將「自然、脈、質樸、酵、風土、藝術、視野」作為菜品哲學。尊重食材,回歸本初,菜品展現色彩斑斕。時令料理與藝術、空間相結合,打造出一系列頗受食客歡迎的創意主題菜單。
  • 福利|免費品嘗熱土養生莊園「夏日素食之味」
    幾年前,身材偏胖的林萍,在一位外國朋友的推薦下去菲律賓接受了清腸排毒的養生療程 ,此後,便逐漸產生將此類療程引進國內的想法。由於考慮到身體的休養生息,她需要一個與自然接近的美好環境,苦苦尋覓後,終於找到了九溪。 「到了這裡,就先有了幾分『素心』」,於是「一間真正的素食餐廳」,成為這個莊園的靈魂。
  • 自然回歸——素食文化
    素食主義是一種飲食的文化,表現出回歸自然、回歸健康和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返樸歸真的文化理念。
  • 世界讀書日 | 20本素食食譜+6本素食烘焙+7本素食營養,一鍵收藏最全食譜秘籍
    材料、色調搭配吸引眼球,素食也可以充滿熱情和活力!推薦指數:五星08—《食悟》作者:一天一素這是一本純淨素食食譜書,匯集了」一天一素「團隊四年的匠心之作。《四季素寫本》,用一幅幅讓人心動的水彩畫把大家眼中的素食世界重新勾勒著色呈現出來。以四季為主線,穿插春季野餐、夏季派對與海灘、中秋月圓、聖誕之夜和春節團圓的生活片段,描繪出一個乾淨簡潔的素食世界。
  • 一種素食,百味生活
    食之以素,對於他們而言,最切合實際的是它在健康、生活方面的積極作用,還有對人身心修養潛移默化的影響。堅持素食的她,畢業以後參加工作,長期蟬聯業務冠軍,成為公司的驕傲。她為何總是屢創佳績?她說營銷之道居然也跟吃素有關。「這些年我一直堅持吃素,廣結善緣,上天都會格外眷顧我。所謂『道可道,非常道』,但如果非要總結定性,那就是一個字:善!」「人有善念,天必佑之。」母親常常教導她要將「善」字貫徹在工作和生活中,並且把修行導入到人生歷練與事業發展中。
  • 首發 | 賈懷南:回歸本味,回歸生活——日本饗家燒肉HIBIKIYA成都店
    ︾回歸本味,回歸生活
  • 【美食】回歸自然品素食,武夷山莊幔亭素食自助餐等你來嘗鮮
    吃素不僅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還是一種默默的修行!
  • 【寶蓮素食】素食是尊重大自然 達到身心平衡的「精進」之道
    素食並不等於粗食,吃,不只是一種生活習慣,更是生活這場修行裡的一個至關重要的部分;吃,不只是果腹,更是通過品味食材本身的味道,儘可能地不浪費一絲一毫,從而和大自然有進一步的交流;素食,是尊重大自然,達到身心平衡的「精進」之道。
  • 吃素論素|拋棄素菜葷名的「假素食」,回歸見素抱樸的素食本懷
    從以上素的本義,我們可以看出,很多素食館裡的菜餚五花八門,沿襲了普通餐飲「過度烹飪」的惡習,沒有從素食的本真入手,還是「上下其手」,「做了手腳」的脾性。有的素食,還用各種「高科技」手法,做成魚肉之形狀,是典型的「齋口不齋心」,取名更是素菜葷名,如「紅燒東坡肉「,「五香大腸「,「松子黃魚」,「糖醋裡脊」,名字比葷菜館還葷,這讓那些清淡若荷、「守身如玉」的素食食客們情何以堪?
  • 走進外婆的廚房:學習精緻生機素食,回歸身心喜悅
    幾本書的時間,帶你走進外婆的廚房,學習精緻生機素食,回歸身心喜悅,成為生機素食達人。【內容簡介】《精緻生機素食》:第一本全中英文對照生機食譜 "Raw In the City",藉此幫助更多人減少吃加工精製肉類,並將養生素食融入日常飲食中,以達到排毒、抗衰老、
  • 專題 素味平生:城市貴族的素食營養哲學
    而水果和蔬菜的汁液中含有自然的植物化學物質可以幫助我們排毒,放棄肉類有助於清除體內那些使內臟系統超負荷工作而致病的毒素(環境汙染物、農藥、防腐劑)。好處四:長壽素食是最自然的長壽之道。有研究顯示,素食者比肉食者大約多活15年的時間。素食讓你遠離各種疾病,減少對動物毒素的吸收,減慢衰老。
  • 周一吃素:素食是尊重大自然 達到身心平衡的「精進」之道
    沒了胃口,再美味的食物都叫人食之無味,於是食慾的養成在我們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更需要一點智慧和理性。素食並不等於粗食,吃,不只是一種生活習慣,更是生活這場修行裡的一個至關重要的部分;吃,不只是果腹,更是通過品味食材本身的味道,儘可能地不浪費一絲一毫,從而和大自然有進一步的交流;素食,是尊重大自然,達到身心平衡的「精進」之道。
  • 還原本味的天然蔬食,減負養生從這裡開始!
    在物質條件富足的當下,大魚大肉和矜貴食材並不少見,但一席還原本味的天然蔬食,總能給人身心舒暢的別樣感受。素食,正流行的生活方式忙碌都市生活,身體也需要減負對於生活在鋼筋水泥叢林,沉浮在物慾生活中的都市精英們來說,山珍海味和矜貴奢華的宴席並不少見。但是寧靜舒心,可以擁抱自然的雅靜空間,卻是都市中難得的一份寧靜。
  • 素食讓身體回歸自然狀態
    女性在社會上待的越久,越想回歸樸實的自然生活。
  • 馬可:回歸生活的簡單與本真
    從過去汲取養分使其轉化為與現代生活接軌的創新,也是屬於我們「無用」原創的東西。然後想如何能夠讓所有東西取之於自然又回歸於自然, 「無用」的定位慢慢就出來了。如果能夠從無限制貪婪的欲望中解脫出來,真正回歸到平和自然,懂得感恩滿足,會發現過很簡單的生活就已經可以很幸福。
  • 這家素食餐廳,倍兒有「肉味」
    菽水小館,是在魔都素食界界名氣響噹噹的的素食品牌「大蔬無界」旗下首家豆漿素食店。它是大蔬無界和東北豆腐世家五代傳人劉玉國合作創立的品牌,所以主要是做豆腐美食的。從冷冷淡淡的素色門面,到清新淡雅的素色內飾,菽水小館裡裡外外都透著一種拋去繁華、回歸質樸的素淨。
  • 泰不同之旅三|曼谷素食地圖:尋找泰式素味
    此次佛圖網帶著一顆虔誠的「素心」前往泰國,在曼谷一路素行,唇齒間的意外收穫,讓短暫的「泰不同」之旅變的有滋有味。雖然素有「黃袍佛國」美譽的泰國信奉南傳佛教,並沒有吃齋的傳統,但佛圖網將藉此次因緣,為您推介別有風情的泰式素館。
  • 8歲創辦素食公司,11歲開素食餐廳,12歲出版首本素食菜譜,他依舊是那位堅定宣揚素食的少年!
    素食大廚奧馬利·麥奎因是位家喻戶曉的名人麥奎因8歲就創辦了自己的素食公司11歲開了間快閃純素餐廳今年12歲的奧馬利馬上又要出版第一本素食書籍開啟自己開掛的素食人生!麥奎因研發的所有蘸醬完全適合純素者,Dipalicious的蘸醬有三種口味,分別是加勒比泡菜味(芒果、鳳梨、辣椒),甜泡菜味(芒果、梨、蜜桃)和椰香咖喱味(椰子、咖喱香料)。
  • 這家隱藏在別墅區的素食餐廳,連食物都是空靈之聲!
    —— 村上春樹愛吃的你們有沒有發現,隨著物質生活的愈加豐富,很多健康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卻日漸成為一種奢侈。最近小編發現,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素食生活的行列。哪怕不能每日全素,但不可否認偶爾的「食素」,已經成為很多人努力向健康飲食靠攏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