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會上網?阿里柔軍推出 「小棉襖熱線」一對一幫助老人

2020-12-12 騰訊網

「我不知道怎麼網上掛號,孩子也挺忙的……」

「我讓孩子教我支付,他說現在網上騙子多,別學了。」

什麼時候,我們可以停下腳步,問一問父母、長輩,他們真正需要什麼?

11月26日,阿里巴巴客戶體驗事業群(簡稱:CCO)為老人們準備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一條專屬服務熱線。

打開手機淘寶,輸入「小棉襖計劃」,即可開啟預約,阿里CCO的小二們將在一周內提供一對一免費服務。

上月,阿里CCO在國內率先推出首個關愛老年人專項行動——「小棉襖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專屬熱線、淘寶直播、社區課堂、實體手冊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我們希望這個項目像一件貼心的小棉襖,當子女不在老人身邊時,幫老人切實解決數字生活中的難題,帶他們享受數字生活便利。」項目負責人王希表示。

小標:首次公測開放5000名額 覆蓋日常生活場景

無論是年輕人替父母,還是老人自己,都可以免費預約「小棉襖熱線」服務。

具體操作很簡單:進入手機淘寶首頁,在搜索欄內輸入「小棉襖計劃」,會看到預約頁面,根據提示填寫信息,就能完成預約。

或者,也可以在手機淘寶首頁選擇「我的淘寶—客服小蜜—在對話框裡輸入『小棉襖計劃』」進行預約。預約成功後,阿里CCO的客服小二們,會在一周內回訪,進行一對一電話服務。

「小棉襖熱線」首次公測開放5000個預約名額,服務內容包含網購、支付、打車、健康碼、網上掛號買藥等老年人常用的數位化生活場景,後續將逐步增加預約名額,覆蓋更多老年人。

除此之外,你還會在預約頁面上,看到「防詐騙」、「生活便利」等視頻內容。

據了解,「小棉襖熱線」是「小棉襖計劃」中的一部分。該計劃還包括「小棉襖課堂」,通過直播、視頻、實體手冊等方式,教老年人融入數字生活。在今天上線的熱線預約頁面上,老人同時能觀看「小棉襖課堂」的教學視頻、直播進行自主學習。同時,在國家開放大學老年大學的官網上,也有相關視頻課程入口。

「 取名『小棉襖』,就是貼心、溫暖、陪伴之意。」 王希介紹,「CCO在阿里內部被稱為阿里柔軍,代表有溫度和專業的用戶服務。我們願意向全社會開放『小棉襖學堂』的內容,並陸續擴展政府、教育機構等多方合作,想方設法為老年人解開數字生活難題。」

小標:「小棉襖計劃」內容持續拓展 幫更多老人輕鬆觸網

據《老年人數字生活報告》顯示,疫情以來,中國60歲以上的銀髮群體加速擁抱數字生活,第三季度老年人手機淘寶月活躍度同比增速遠超其他年齡組,高出整體29.7個百分點。然而,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普及,相當比例的老年人在生活中仍面臨「數字鴻溝」。

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遭遇不便,無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老人們迫切需要人陪伴他們,學習網際網路技能,跟年輕人玩在一起。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也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希望通過政策引導,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有效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讓廣大老年人更好地適應並融入智慧社會。

「我們從幾個月前就開始籌備『小棉襖』 項目,所有參與這個項目的小二,都在工作之餘為老人提供服務,沒有報酬,沒有獎勵,大家都是自願報名參與。」 王希表示,大家的出發點只有一個——讓老人們更好地了解網際網路知識,安心享受數字生活帶來的便利,不讓他們在信息化時代被遺忘。

目前,「小棉襖課堂」已在杭州、南京兩地進行了線下的課堂互動和線上的直播,數字手冊也已走進社區。目前已覆蓋了數萬老人。

在南京,阿里柔軍「小棉襖」為爺爺奶奶講解智慧型手機操作

「接下去,我們還將持續拓展『小棉襖計劃』的服務內容,從線上、線下幫助更多老人輕鬆觸網。」 王希說。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馬亮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利用數位化優勢大幅提高智慧助老的效率和覆蓋範圍上,平臺型網際網路企業大有可為,「阿里『小棉襖計劃』本身包含了各種豐富的形態和載體,讓老年人觸網學習有了豐富的選擇,也是一個線上線下聯動、傳統和智能打通的示範。」在馬亮看來,政企聯動,各界參與,能降低老人「掉隊」的不適感,提升老年人數字生活幸福感。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也會反作用於年輕人,讓他們重新思考代際關係,提升全社會的參與度。(張偉)

來源:光明網

相關焦點

  • 這個城市有個小棉襖熱線 專為老人服務
    為此,阿里CCO近日特意為老人們開闢了一條專屬服務熱線——小棉襖熱線。老人有什麼不會操作的,只需要打開手機淘寶,在搜索欄內輸入「小棉襖計劃」,在預約頁面中填寫信息,就能預約到熱線服務。預約成功後,阿里CCO的客服小二們,會在一周內回訪,進行一對一電話服務。
  • 職場人物/90後教90歲老人網購,當老人的「小棉襖」
    孟蝶搜索了很多商家,最終找到某國產品牌旗艦店有這樣的服務,她幫助葉老聯繫好安裝事宜。陝西農村一個60多歲的大爺,花了1500多元買了無人機,他說年輕的時候沒有機會看看世界,現在想用無人機的視角感受下大自然,但是因為操作問題,無人機飛沒了。孟蝶指導小二聯動商家通過GPS等方式幫助大爺找回。
  • 杭州這個社區開了一堂「小棉襖」課,真暖!老人們邊玩邊學好高興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方力 通訊員 朱銀玲 諸敏芳昨天(12月9日),杭州留下街道和家園社區舉辦了一場為社區老人打造的「小棉襖數字生活擂臺賽」。擂臺賽分為幾輪,每輪設置不同的主題,如購物、打車、坐公交、健康碼、找廁所等等,覆蓋老人常用的數字生活場景。現場報名的30位老人自主組隊,3人一組參賽,一邊玩一邊學。今年66歲的王玉華阿姨很興奮,這樣的活動,對於老年人來說很友好。
  • 教老年人使用智能設備免費「小棉襖」上線
    蘭州晚報訊 為幫助老年人學習使用智能產品,阿里巴巴在國內率先推出首個關愛老年人專項行動「小棉襖計劃」。11月26 日,記者從阿里巴巴了解到,「小棉襖熱線」目前處於公測中,服務內容包含網購、支付、打車、健康碼、網上掛號買藥等老年人常用的數位化生活場景,後續將逐步增加預約名額,覆蓋更多老年人。無論是年輕人替父母,還是老人自己,都可以免費預約「小棉襖熱線」服務。
  • 退休老人成立老媽媽愛心針線坊 縫棉襖免費送
    天氣越來越寒冷,不少人開始懷念起以前棉花做得棉襖。在濟寧有一個老媽媽愛心針線坊,一群退休老人組織起來為社區居民免費縫製棉襖,按老人們的話說,既高興了自己,又溫暖了他人,何樂而不為?一說起老媽媽愛心針線坊,濟寧市濟陽街道財工街社區裡的居民都知道,雖然剛成立不到兩年,家裡有孩子和老人的居民,幾乎家家都穿著他們做出來的棉襖。一位正在帶孩子外出的居民告訴記者,自己孩子身上穿的就是老人們縫製的棉質衣物,柔軟、衛生還暖和。最初想起成立這個愛心針線坊的是財工街社區的黨委主席胡鳳華。
  • 適老化陪聊:百度電臺、淘寶3000人熱線、抖音大學 | 黎阿姨聊養老
    前者在6-7年前有過創業者扎堆兒做過所謂「老年桌面」甚至「老年手機」(如卡布奇諾),但都已驗證是偽需求;後者已由小米/百度/喜馬拉雅等頭部玩家「順手兒」做掉阿里CCO(客戶體驗事業群)的「老年人一鍵呼入客服綠色通道」,包括60歲+淘寶天貓9510211客服熱線、65歲+支付寶95188客服熱線。
  • 「銀髮族」數字鴻溝洞察:半數老人不會手機支付
    據《中老年網際網路生活研究報告》調查,老年人在網絡上受騙之後尋求幫助的比例較低。68.3%的老年人表示「不尋求幫助,當經驗教訓」,只有 25.9%和17.9%的老人會選擇向子女和朋友求助,而選擇報警的僅有0.6%。因為不了解而導致的擔憂和被騙,如果遇到問題無法解決,就會產生更加不信任的惡性循環。
  • 幫助老人享受智能生活的美好(青春日記)
    然而一些老人卻因為不會上網、不會用智慧型手機而困難重重:到醫院無法自助掛號,路邊招手打不到計程車,沒有健康碼去不了公共場所……   面對這些白髮蒼蒼的老人,我們能做些什麼?2011年起,我和一群小夥伴們一起,在北京郵電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首都40餘所高校成立了夕陽再晨志願服務隊,千餘名志願者利用周末在社區開展科技助老志願服務。
  • 「小棉襖」張妙麗的美好服務,延伸「文明生態鏈」
    「小棉襖」張妙麗的美好服務,延伸「文明生態鏈」 ——文明賦能「詩意生活」「總系三農,妙手織春情意暖;常牽百姓,麗人舉善愛心誠。」這是近日運城市楹聯學會顧問、鹽湖區詩聯學會原會長孔春枝有感於《「小棉襖」張妙麗》一文,撰寫的一副對聯。
  • 青島移動正式推出關愛老人四大服務!
    「信息化建設既要有速度,又要有溫度」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及工信部25日新聞發布會具體要求切實解決新時代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的困難青島移動迅速行動為老年人提供適老化服務針對老年用戶群體推出四大貼心專屬服務開設老年人移動小課堂:為老年用戶講解手機常見小問題,(如:智慧型手機如何出示健康碼、微信支付、切換無線網絡、話費帳單查詢等。)智慧愛家針對獨居老人,推出智慧愛家守護服務,通過智能設備及千兆網絡接入實現對老人的全方位保護及突發狀況預警。移動看家,守護全家!智能監控設備,支持雙向對講,紅外夜視,報警等功能。
  • 適合老人玩的小遊戲盤點
    適合老人玩的小遊戲盤點猜謎會老人拿著謎底找謎面找對者加分這是一項智力遊戲在遊戲中老人開動自己的腦力主動參與活動達到延緩衰老速度降低患老年痴呆症的概率的效果套圈奪寶用易拉罐擺成三排老人在一定距離處用鐵圈
  • 老人在銀行辦理業務不會寫字,家屬幫忙被拒,怎麼辦?
    今早被一則網傳視頻刷屏,視頻中顯示一名老人在銀行辦理業務籤字時一直寫不成,老人身旁的家屬想扶著老人的手幫助籤字,銀行工作人員連忙出口制止:「不行,不能代籤」,老人窘迫的握著筆一聲不吭。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都會引起社會的熱議,這個時代發展的太快,把許多老年人都甩下了,他們許多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他們也是極力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奈何這中間的「鴻溝」不是他們能輕易跨越的。
  • 讓老人、讓群眾感受到更貼心的幫助
    讓老人、讓群眾感受到更貼心的幫助——湖北省仙桃市12309檢察服務中心著力打造文明接待 發布時間:2020-11-30 15:56 星期一 來源:​中國農網 「老年群眾進了12309檢察服務中心,會用這些電子設備嗎?
  • 「身邊好人」郴州雷芝蘭:爭做老人身旁的貼心棉襖
    她每次從郴州回村裡的第一件事情就要去村裡的老人家中走走看看,細心問問他們需要什麼、缺什麼,噓寒問暖一番後給他們送水送油。特別是看到雷本程家中缺水,她馬上叫人幫他解決了用水問題,讓老人能夠喝上乾淨的白開水。每當老人向她表達感謝,說自己家中也沒有什麼好的東西能送給她,她總是回答說這是應該的,不用客氣,需要什麼就直接向她提,村裡的老人逢人就會誇她。
  • 65歲老人不會手機掃碼,騎自行車從西安回鄠邑…這件事引起重視!
    我也有因為不會掃碼出不了車站的經歷」;「我也擔心不會用社保卡」;「不會玩微信,也不知道孩子們都在群裡聊些什麼」……13日,華商報B1版《智能時代 幫老人越過數字鴻溝》刊發後,引發了無數老年讀者的高度關注。
  • 普陀老人有福啦!電信業務辦理無需排隊,還可享七大適老化服務!
    愛心熱線直連接聽、愛心臺席優先辦理、愛心委託代辦渠道、愛心通道暢通無阻、愛心專員溫馨助力、愛心講壇增值服務、愛心產品智慧養老……新年伊始,中國電信上海公司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信息化助老服務創新並行,推出適老化服務七大舉措,為老年人提供更優先
  • 爆米花的老人(小小說)
    作者/李固國 爆米花的老人又來了,在胡同口擺好攤位,用不著張羅,只要聽到響聲,排隊挨號的人也夠他忙活一上午。老人古銅色的臉膛上布滿了皺紋,留著白色的山羊鬍須,戴著綠色的火車頭帽子,腳穿一雙黃色的棉膠鞋。他矮矮的身體,下身穿著黑色的棉褲,上身穿著黑色的棉襖。
  • 一段感人的故事,深圳小學生幫助老人,老人從江蘇寄來一封感謝信
    文/朝日社談導語:寒冬二月疫情期間,江蘇鹽城七旬老人冰面摔倒失智,神情恍惚,當時深圳育才四小六年級小學生陳爍瑄和爺爺經過,幫助老人送回家,一路艱辛。老人感恩不已,寫了4頁信寄到學校感謝陳爍瑄同學。他在信中描述道:一個小學生、一個小女孩、一付纖弱的小身板,攙扶著身高近1.8米的傷者,下防打滑,上防摔倒。靠近了,與防疫相背離遠了,離遠了又無法保證攙扶。試想當時的陳爍瑄有多難,有多險。」
  • 2020公務員面試熱點:等等不會用智慧型手機的老人們
    很多中老年人不會用智能設備,在無法出示有效健康碼的情況下,出行、購物都有諸多不便。在「數字時代」浩浩蕩蕩的前進浪潮中,老年人屬於被遺忘者,遠離網絡生活的老一輩,無可避免地成了與時代科技脫軌的「數字難民」。二、模擬題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04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4.5%。
  • 「兒媳婦是我的貼心小棉襖」
    本報訊 都說女兒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可在83歲的孫宏珍眼裡,兒媳張瓊玲才是自己的「貼心小棉襖」。二人相伴30多年來,兒媳事事為她著想,處處以她為先,無微不至地照料她的生活起居。在孫宏珍心裡,兒媳比女兒還要親近體貼。為此,她特意向本報手寫了一封感謝信,表揚孝順的兒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