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怎麼網上掛號,孩子也挺忙的……」
「我讓孩子教我支付,他說現在網上騙子多,別學了。」
什麼時候,我們可以停下腳步,問一問父母、長輩,他們真正需要什麼?
11月26日,阿里巴巴客戶體驗事業群(簡稱:CCO)為老人們準備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一條專屬服務熱線。
打開手機淘寶,輸入「小棉襖計劃」,即可開啟預約,阿里CCO的小二們將在一周內提供一對一免費服務。
上月,阿里CCO在國內率先推出首個關愛老年人專項行動——「小棉襖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專屬熱線、淘寶直播、社區課堂、實體手冊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我們希望這個項目像一件貼心的小棉襖,當子女不在老人身邊時,幫老人切實解決數字生活中的難題,帶他們享受數字生活便利。」項目負責人王希表示。
小標:首次公測開放5000名額 覆蓋日常生活場景
無論是年輕人替父母,還是老人自己,都可以免費預約「小棉襖熱線」服務。
具體操作很簡單:進入手機淘寶首頁,在搜索欄內輸入「小棉襖計劃」,會看到預約頁面,根據提示填寫信息,就能完成預約。
或者,也可以在手機淘寶首頁選擇「我的淘寶—客服小蜜—在對話框裡輸入『小棉襖計劃』」進行預約。預約成功後,阿里CCO的客服小二們,會在一周內回訪,進行一對一電話服務。
「小棉襖熱線」首次公測開放5000個預約名額,服務內容包含網購、支付、打車、健康碼、網上掛號買藥等老年人常用的數位化生活場景,後續將逐步增加預約名額,覆蓋更多老年人。
除此之外,你還會在預約頁面上,看到「防詐騙」、「生活便利」等視頻內容。
據了解,「小棉襖熱線」是「小棉襖計劃」中的一部分。該計劃還包括「小棉襖課堂」,通過直播、視頻、實體手冊等方式,教老年人融入數字生活。在今天上線的熱線預約頁面上,老人同時能觀看「小棉襖課堂」的教學視頻、直播進行自主學習。同時,在國家開放大學老年大學的官網上,也有相關視頻課程入口。
「 取名『小棉襖』,就是貼心、溫暖、陪伴之意。」 王希介紹,「CCO在阿里內部被稱為阿里柔軍,代表有溫度和專業的用戶服務。我們願意向全社會開放『小棉襖學堂』的內容,並陸續擴展政府、教育機構等多方合作,想方設法為老年人解開數字生活難題。」
小標:「小棉襖計劃」內容持續拓展 幫更多老人輕鬆觸網
據《老年人數字生活報告》顯示,疫情以來,中國60歲以上的銀髮群體加速擁抱數字生活,第三季度老年人手機淘寶月活躍度同比增速遠超其他年齡組,高出整體29.7個百分點。然而,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普及,相當比例的老年人在生活中仍面臨「數字鴻溝」。
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遭遇不便,無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老人們迫切需要人陪伴他們,學習網際網路技能,跟年輕人玩在一起。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也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希望通過政策引導,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有效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讓廣大老年人更好地適應並融入智慧社會。
「我們從幾個月前就開始籌備『小棉襖』 項目,所有參與這個項目的小二,都在工作之餘為老人提供服務,沒有報酬,沒有獎勵,大家都是自願報名參與。」 王希表示,大家的出發點只有一個——讓老人們更好地了解網際網路知識,安心享受數字生活帶來的便利,不讓他們在信息化時代被遺忘。
目前,「小棉襖課堂」已在杭州、南京兩地進行了線下的課堂互動和線上的直播,數字手冊也已走進社區。目前已覆蓋了數萬老人。
在南京,阿里柔軍「小棉襖」為爺爺奶奶講解智慧型手機操作
「接下去,我們還將持續拓展『小棉襖計劃』的服務內容,從線上、線下幫助更多老人輕鬆觸網。」 王希說。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馬亮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利用數位化優勢大幅提高智慧助老的效率和覆蓋範圍上,平臺型網際網路企業大有可為,「阿里『小棉襖計劃』本身包含了各種豐富的形態和載體,讓老年人觸網學習有了豐富的選擇,也是一個線上線下聯動、傳統和智能打通的示範。」在馬亮看來,政企聯動,各界參與,能降低老人「掉隊」的不適感,提升老年人數字生活幸福感。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也會反作用於年輕人,讓他們重新思考代際關係,提升全社會的參與度。(張偉)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