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是不可能的,我這輩子都不會去打工!」
這句話配上網友的製作的表情包圖片,迅速躥紅了。每個人對於生活,對於物質,對於權力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渴望。
有的人會靠自己努力,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學習,爭取在高考大考中展現自己的實力;有的人卻在高考這麼重要的考試中撕掉同學辛辛苦苦做完的答題卡。
有的人面對領導的破口大罵,心裡暗暗的下定決心,我一定要好好努力工作,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我讓你明天高攀不起!有的人面對不公正的待遇,卻把怨氣撒在無辜的同事身上,幾年不間斷地投毒,讓同事身心都受到重創。
有的人在生活拮据的時候,咬咬牙,認真打工,省吃儉用的存下一分一毛,為父母孩子撐起了一片天。有的人卻寧願偷盜搶劫坐吃山空也不願意去老老實實打工維持生計,寧願坐牢也不打工!
是什麼造成了這樣巨大的差距呢?有的向陽而生,走了一條坦蕩的星光大道;有的跌入黑暗的深淵一去不復返,越陷越深。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我們將會找到答案。
本書主要講的是一個每天睡在樓梯下邊的碗櫃裡,被姨父姨母還有表哥欺負了十年的小男孩哈利·波特,歷經困難重重到了霍格沃茨學校。在學校裡,他不僅學會魔法還收穫了友誼。他為學院贏得了魁地奇比賽,為自己的學院爭回了臉面。面對魔鏡的誘惑時,能保持本心。在得知大魔頭想搶走保存在學校的長生不老的魔法石時,他和他的兩個好朋友一起機智得制服了有三個頭的看門大狗,穿越了活板門,在伏地魔強大的魔法下,保住了魔法石。
本書作者是英國作家J·K·羅琳,她從小喜歡寫作和講故事。剛開始創作哈利叢書時,她和女兒的生活極其艱辛。本書前後共寫了5年,因為自家的屋子又小又冷,她時常到家附近的一家咖啡館裡寫稿。故事完成後,她多次寄出書稿均遭到拒絕。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在一所小印刷商Bloomsbury接下印刷權後,一出版便備受矚目,好評如潮,獲得了英國國家圖書獎,兒童小說獎,以及斯馬蒂圖書金獎章獎。
好,介紹完這本書的基本情況和作者概況,接下來,我將分為三個重點,來為你詳細講述書中內容。
第一個重點:適當的磨難是成功路上的墊腳石。
第二個重點:堅固的友誼是成功路上的支柱。
第三個重點:無私的愛是成功路上的力量源泉。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個重點:適當的磨難是成功的墊腳石。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想法,生活好難啊,有沒有從天而降的餡餅啊,不用去拼搏,不用吃苦,可以坐吃躺贏。但是在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適當的磨難會讓我們越走越遠。
當小男主角哈利的父母犧牲後,有老師認為應該把哈利接回魔法部,如眾星捧月般養著,因為他的父母是對抗大魔頭伏地魔的英雄,他理當被所有人都知道,並且了解他,崇拜他,看著他就能想起來他偉大的父母。
但是鄧布利多校長堅決不同意,校長認為哈利的姨媽家才是他最適合的地方,如果哈利從小就如一個傳奇人物,家喻戶曉的名人般活著,他會衝昏頭腦的。不會走路,不會說話的時候就一舉成名!甚至是為了他根本不記得的事情成名!這樣對他的成長不利,讓他遠離過去的地方成長,直到他能接受這一切,再讓他知道會更好。
的確,十年在姨媽家艱苦的生活,讓他心智更加堅韌,更善良,更有勇氣。
在馬爾福欺負同學時,別人都不敢多管閒事,有的甚至圍觀嘲笑,但只有還沒來得及學魔法瘦小他能挺身而出;在朋友遇險時,別的同學都自顧不暇,一窩蜂得快速逃跑去避難,只有他和羅恩不顧自身安危,逆風前行,及時營救。
我們試想下,如果哈利從小生活在魔法部,大家都捧著他,他會認真學習各項魔法嗎,他會為朋友挺身而出嗎?大概率應該是不會的吧,被捧著的他會變得自私,認為所有應該圍著他轉,要滿足他要求。
就像有的媽媽,含辛茹苦的把孩子拉扯大,捨不得他吃苦吃虧,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都包辦,結果到孩子三四十了還沒自理能力,不工作,天天打遊戲,如螞蟥般得吸著父母的血汗錢。
作者認為,適當的苦難都是人生必須的修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其實作者本身也是這樣的,這本書是在極其困難簡陋的條件下創作,雖然艱苦,但是作者仍然相信成功就在不久後,將來這段艱苦的歲月會成為人生的一筆財富。
雖然適當的苦難可以磨練我們的意志力,但是沒有喜歡一直吃苦,那我們怎麼收穫生活中的甜了,也許友誼會給我們帶來溫暖。接下來,讓我們看看第二個重點。
堅固的友誼是成功路上的支柱
適當的苦難是成功的墊腳石,在修行的路上,面對各種接踵而來的困難,我們有時候也會疲於應付,那是什麼在支撐我們前進了?那現在我們就要靠友誼了,堅固的友誼會讓我們如虎添翼,攻克各種難關。
在舉辦魁地奇比賽時,身為勝負關鍵的找球手哈利被人惡意使壞,因為有人給他飛天掃帚念惡咒,他的飛天掃帚被控制了就等於他被控制了,不能參與到比賽中,只能幹著急,什麼也做不了。好朋友赫敏是位聰明且學習努力的女孩子,她第一時間發現哈利的不對勁,並且及時想到了解決辦法,就是她機智得解除了惡咒,所以哈利才贏得了比賽。為學院爭取榮譽也有她的一份功勞。
在本書的最後,哈利,赫敏和羅恩為了尋找魔法石,歷經千辛萬苦穿越了活板門時,他們突然被魔鬼網纏住了,在快要不能呼吸生死一線時,是理論強大的赫敏認出了這是魔鬼網,及時的解救了他們。在障礙棋局下,羅恩以暫時犧牲自己為代價下贏了那盤巨星棋,成功又開啟了一扇門。最後赫敏又在熊熊烈火中,冷靜地進行邏輯推理,讓哈利順利的進去了收藏魔法石的房間。
培根說:「友誼不但能使人生走出暴風驟雨的感情而走向陽光明媚的晴空,而且能使人擺脫黑暗混亂的胡思亂想而走入光明與理性的思考。」的確,好的友誼是我們一生的財富,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並肩,我們會越走越遠!
有時候,朋友之間也會有意見分歧,有不同的思想。當我們之間有矛盾怎麼辦?沒關係,只要愛還在,我們的友誼就在。接下來,我們來看第三個重點。
無私的愛是成功路上的力量源泉
前面我們講了適當的磨難和堅固的友誼都是成功路上的影響因素,但是支撐這兩點的是什麼了,是愛,無私的愛是我們前行的力量源泉!
在哈利第一次去古靈閣時,有兩扇門上鐫刻著如下的文字:請進,陌生人,不過你要當心貪得無厭會是什麼下場,一味索取,不勞而獲,必將受到最嚴厲的懲罰,因此如果你想從我們的地下金庫取走一份從來不屬於你的財富,竊賊啊,你已經受到警告,當心招來的不是寶藏,而是惡報。
我們每個人都有欲望,有貪念,有的人會控制欲望和貪念;有的人會被欲望和貪念控制。
奇洛教授因為自己的欲望和貪念,把自己賣給了伏地魔,和他共用一個身體,為了滿足伏地魔長生不老的貪念,殘忍的殺害了獨角獸,還想霸佔魔法石。伏地魔為了永生,犧牲了無數人。
其實,哈利也有貪念,但是他貪念是與父母相聚的日子,因為這個不可能實現,所以這是他的執念,因此面對魔鏡所呈現出來的幻影時,他也曾經深陷其中。
羅恩也有貪念,在優秀哥哥們的襯託下,他一直顯得平平無奇,所以他在魔鏡裡看到了將來成功,閃閃發光的他。但是他們有良知有善心,他們不會為了自己的欲望和貪念傷害無辜的人。只有心中有愛的人才會合理的控制自己的貪念和欲望。同時愛也是我們身上的盔甲,一直保護著我們前行。
哈利一直奇怪,為什麼奇洛教授不能碰自己,後來終於明白是愛啊!他母親是為了救他而死的。像他母親對他那樣強烈的愛,是會在他身上留下自己的印記的。不是傷疤,不是看得見的痕跡。
被一個人這樣深深地愛過,儘管那個愛我們的人已經死了,也會給我們留下一個永遠的護身符。它就藏在你的皮膚裡。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奇洛不能碰他。因為奇洛內心充滿仇恨、貪婪和野心,把靈魂出賣給了伏地魔,他碰了一個身上標有這麼美好印記的人,是會感到痛苦難忍的。這就是愛的力量!
鄧布利多校長說,魔法石其實並不是多麼美妙的東西。有了它,不論你想擁有多少財富、獲得多長壽命,都可以如願以償!這兩樣東西是人類最想要的——問題是,人類偏偏就喜歡選擇對他們最沒有好處的東西。為什麼財富和壽命對人類沒好處了,因為人的欲望和貪念是無窮無盡的,永遠都填滿不了。唯有愛才能控制我們的欲望和貪念。
好了,我們再來總結下:適當的磨難是成功路上的墊腳石, 我們所經歷的磨難會讓我們更加堅韌,更有勇氣;堅固的友誼是成功路上的支柱,好朋友一生一世,在人生的路上,我們有了好朋友的鼎力相助,會越走越順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與朋友相互扶持才能走得更遠;無私的愛是成功路上的力量源泉。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會遇到各種誘惑,怎樣才能守住本心了,那就是愛,愛會讓我們無堅不摧,勇敢前行。
有時候,我們往往喜歡把自己的不幸歸咎於童年的不幸。認為父母沒有給我們一個幸福的童年,所以長大一直在治癒童年。但是我們往往忘記了,父母本質還是愛我們的,他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不可能完全顧及到我們。我們只是想給自己的不幸找個與自己無關的理由,其實真正的成長就是接納過去不完美受害的自己,努力擁抱未來的自己。望我們往後的日子都能背著「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