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地魔為什麼殺不死哈利波特

2021-01-10 曾小賢的曾閱讀

「打工是不可能的,我這輩子都不會去打工!」

這句話配上網友的製作的表情包圖片,迅速躥紅了。每個人對於生活,對於物質,對於權力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渴望。

有的人會靠自己努力,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學習,爭取在高考大考中展現自己的實力;有的人卻在高考這麼重要的考試中撕掉同學辛辛苦苦做完的答題卡。

有的人面對領導的破口大罵,心裡暗暗的下定決心,我一定要好好努力工作,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我讓你明天高攀不起!有的人面對不公正的待遇,卻把怨氣撒在無辜的同事身上,幾年不間斷地投毒,讓同事身心都受到重創。

有的人在生活拮据的時候,咬咬牙,認真打工,省吃儉用的存下一分一毛,為父母孩子撐起了一片天。有的人卻寧願偷盜搶劫坐吃山空也不願意去老老實實打工維持生計,寧願坐牢也不打工!

是什麼造成了這樣巨大的差距呢?有的向陽而生,走了一條坦蕩的星光大道;有的跌入黑暗的深淵一去不復返,越陷越深。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我們將會找到答案。

本書主要講的是一個每天睡在樓梯下邊的碗櫃裡,被姨父姨母還有表哥欺負了十年的小男孩哈利·波特,歷經困難重重到了霍格沃茨學校。在學校裡,他不僅學會魔法還收穫了友誼。他為學院贏得了魁地奇比賽,為自己的學院爭回了臉面。面對魔鏡的誘惑時,能保持本心。在得知大魔頭想搶走保存在學校的長生不老的魔法石時,他和他的兩個好朋友一起機智得制服了有三個頭的看門大狗,穿越了活板門,在伏地魔強大的魔法下,保住了魔法石。

本書作者是英國作家J·K·羅琳,她從小喜歡寫作和講故事。剛開始創作哈利叢書時,她和女兒的生活極其艱辛。本書前後共寫了5年,因為自家的屋子又小又冷,她時常到家附近的一家咖啡館裡寫稿。故事完成後,她多次寄出書稿均遭到拒絕。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在一所小印刷商Bloomsbury接下印刷權後,一出版便備受矚目,好評如潮,獲得了英國國家圖書獎,兒童小說獎,以及斯馬蒂圖書金獎章獎。

好,介紹完這本書的基本情況和作者概況,接下來,我將分為三個重點,來為你詳細講述書中內容。

第一個重點:適當的磨難是成功路上的墊腳石。

第二個重點:堅固的友誼是成功路上的支柱。

第三個重點:無私的愛是成功路上的力量源泉。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個重點:適當的磨難是成功的墊腳石。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想法,生活好難啊,有沒有從天而降的餡餅啊,不用去拼搏,不用吃苦,可以坐吃躺贏。但是在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適當的磨難會讓我們越走越遠。

當小男主角哈利的父母犧牲後,有老師認為應該把哈利接回魔法部,如眾星捧月般養著,因為他的父母是對抗大魔頭伏地魔的英雄,他理當被所有人都知道,並且了解他,崇拜他,看著他就能想起來他偉大的父母。

但是鄧布利多校長堅決不同意,校長認為哈利的姨媽家才是他最適合的地方,如果哈利從小就如一個傳奇人物,家喻戶曉的名人般活著,他會衝昏頭腦的。不會走路,不會說話的時候就一舉成名!甚至是為了他根本不記得的事情成名!這樣對他的成長不利,讓他遠離過去的地方成長,直到他能接受這一切,再讓他知道會更好。

的確,十年在姨媽家艱苦的生活,讓他心智更加堅韌,更善良,更有勇氣。

在馬爾福欺負同學時,別人都不敢多管閒事,有的甚至圍觀嘲笑,但只有還沒來得及學魔法瘦小他能挺身而出;在朋友遇險時,別的同學都自顧不暇,一窩蜂得快速逃跑去避難,只有他和羅恩不顧自身安危,逆風前行,及時營救。

我們試想下,如果哈利從小生活在魔法部,大家都捧著他,他會認真學習各項魔法嗎,他會為朋友挺身而出嗎?大概率應該是不會的吧,被捧著的他會變得自私,認為所有應該圍著他轉,要滿足他要求。

就像有的媽媽,含辛茹苦的把孩子拉扯大,捨不得他吃苦吃虧,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麼都包辦,結果到孩子三四十了還沒自理能力,不工作,天天打遊戲,如螞蟥般得吸著父母的血汗錢。

作者認為,適當的苦難都是人生必須的修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其實作者本身也是這樣的,這本書是在極其困難簡陋的條件下創作,雖然艱苦,但是作者仍然相信成功就在不久後,將來這段艱苦的歲月會成為人生的一筆財富。

雖然適當的苦難可以磨練我們的意志力,但是沒有喜歡一直吃苦,那我們怎麼收穫生活中的甜了,也許友誼會給我們帶來溫暖。接下來,讓我們看看第二個重點。

堅固的友誼是成功路上的支柱

適當的苦難是成功的墊腳石,在修行的路上,面對各種接踵而來的困難,我們有時候也會疲於應付,那是什麼在支撐我們前進了?那現在我們就要靠友誼了,堅固的友誼會讓我們如虎添翼,攻克各種難關。

在舉辦魁地奇比賽時,身為勝負關鍵的找球手哈利被人惡意使壞,因為有人給他飛天掃帚念惡咒,他的飛天掃帚被控制了就等於他被控制了,不能參與到比賽中,只能幹著急,什麼也做不了。好朋友赫敏是位聰明且學習努力的女孩子,她第一時間發現哈利的不對勁,並且及時想到了解決辦法,就是她機智得解除了惡咒,所以哈利才贏得了比賽。為學院爭取榮譽也有她的一份功勞。

在本書的最後,哈利,赫敏和羅恩為了尋找魔法石,歷經千辛萬苦穿越了活板門時,他們突然被魔鬼網纏住了,在快要不能呼吸生死一線時,是理論強大的赫敏認出了這是魔鬼網,及時的解救了他們。在障礙棋局下,羅恩以暫時犧牲自己為代價下贏了那盤巨星棋,成功又開啟了一扇門。最後赫敏又在熊熊烈火中,冷靜地進行邏輯推理,讓哈利順利的進去了收藏魔法石的房間。

培根說:「友誼不但能使人生走出暴風驟雨的感情而走向陽光明媚的晴空,而且能使人擺脫黑暗混亂的胡思亂想而走入光明與理性的思考。」的確,好的友誼是我們一生的財富,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並肩,我們會越走越遠!

有時候,朋友之間也會有意見分歧,有不同的思想。當我們之間有矛盾怎麼辦?沒關係,只要愛還在,我們的友誼就在。接下來,我們來看第三個重點。

無私的愛是成功路上的力量源泉

前面我們講了適當的磨難和堅固的友誼都是成功路上的影響因素,但是支撐這兩點的是什麼了,是愛,無私的愛是我們前行的力量源泉!

在哈利第一次去古靈閣時,有兩扇門上鐫刻著如下的文字:請進,陌生人,不過你要當心貪得無厭會是什麼下場,一味索取,不勞而獲,必將受到最嚴厲的懲罰,因此如果你想從我們的地下金庫取走一份從來不屬於你的財富,竊賊啊,你已經受到警告,當心招來的不是寶藏,而是惡報。

我們每個人都有欲望,有貪念,有的人會控制欲望和貪念;有的人會被欲望和貪念控制。

奇洛教授因為自己的欲望和貪念,把自己賣給了伏地魔,和他共用一個身體,為了滿足伏地魔長生不老的貪念,殘忍的殺害了獨角獸,還想霸佔魔法石。伏地魔為了永生,犧牲了無數人。

其實,哈利也有貪念,但是他貪念是與父母相聚的日子,因為這個不可能實現,所以這是他的執念,因此面對魔鏡所呈現出來的幻影時,他也曾經深陷其中。

羅恩也有貪念,在優秀哥哥們的襯託下,他一直顯得平平無奇,所以他在魔鏡裡看到了將來成功,閃閃發光的他。但是他們有良知有善心,他們不會為了自己的欲望和貪念傷害無辜的人。只有心中有愛的人才會合理的控制自己的貪念和欲望。同時愛也是我們身上的盔甲,一直保護著我們前行。

哈利一直奇怪,為什麼奇洛教授不能碰自己,後來終於明白是愛啊!他母親是為了救他而死的。像他母親對他那樣強烈的愛,是會在他身上留下自己的印記的。不是傷疤,不是看得見的痕跡。

被一個人這樣深深地愛過,儘管那個愛我們的人已經死了,也會給我們留下一個永遠的護身符。它就藏在你的皮膚裡。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奇洛不能碰他。因為奇洛內心充滿仇恨、貪婪和野心,把靈魂出賣給了伏地魔,他碰了一個身上標有這麼美好印記的人,是會感到痛苦難忍的。這就是愛的力量!

鄧布利多校長說,魔法石其實並不是多麼美妙的東西。有了它,不論你想擁有多少財富、獲得多長壽命,都可以如願以償!這兩樣東西是人類最想要的——問題是,人類偏偏就喜歡選擇對他們最沒有好處的東西。為什麼財富和壽命對人類沒好處了,因為人的欲望和貪念是無窮無盡的,永遠都填滿不了。唯有愛才能控制我們的欲望和貪念。

好了,我們再來總結下:適當的磨難是成功路上的墊腳石, 我們所經歷的磨難會讓我們更加堅韌,更有勇氣;堅固的友誼是成功路上的支柱,好朋友一生一世,在人生的路上,我們有了好朋友的鼎力相助,會越走越順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與朋友相互扶持才能走得更遠;無私的愛是成功路上的力量源泉。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會遇到各種誘惑,怎樣才能守住本心了,那就是愛,愛會讓我們無堅不摧,勇敢前行。

有時候,我們往往喜歡把自己的不幸歸咎於童年的不幸。認為父母沒有給我們一個幸福的童年,所以長大一直在治癒童年。但是我們往往忘記了,父母本質還是愛我們的,他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不可能完全顧及到我們。我們只是想給自己的不幸找個與自己無關的理由,其實真正的成長就是接納過去不完美受害的自己,努力擁抱未來的自己。望我們往後的日子都能背著「愛」前行!

相關焦點

  • 《哈利波特》:伏地魔為什麼殺不死哈利?
    但是他擁有黑魔頭所不了解的能量,一個必須死在另一個手上,因為兩個人不能都活著,只有一個生存下來那個擁有征服黑魔頭能量的人將於第七個月結束時出生。伏地魔這個人其實很迷信預言這個東西,或者說因為西比爾·特裡勞妮預言很準確地說出了他的第一次失敗,所以伏地魔很在乎這個預言。這也導致了伏地魔夜闖神秘事務司,從而暴露了自己。
  • 為什麼伏地魔不知道哈利波特是個魂器?
    伏地魔創造了六個魂器,哈利波特是第七個,但是他為什麼不知道他最大的敵人也是一個魂器呢?伏地魔創造了六個魂器,哈利波特是第七個,但是他為什麼不知道他最大的敵人也是一個魂器呢?在追求永生的過程中,伏地魔創造了魂器,但他不知道他無意中創造了第七個:哈利波特。1997年,《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向讀者介紹了魔法世界,這是七本系列小說中的第一部。小說講述了哈利·波特的故事,因是唯一一位兩次在阿瓦達索命咒下依然存活的人,被稱為「大難不死的男孩」(The boy who lived),因為他在小時候就躲過了最黑暗巫師伏地魔的攻擊。
  • 為什麼伏地魔不知道哈利波特是魂器
    立足霍格沃茨,報導魔法世界HOGWARTS JOURNAL為什麼伏地魔不知道哈利波特是魂器翻譯:kako桑伏地魔創造了六個魂器,哈利·波特是第七個,但他為什麼不知道他最大的敵人也是一個魂器呢?在追求長生不老的過程中,伏地魔創造了魂器,但他不知道自己意外地創造了第七個:哈利·波特。1997年,《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向讀者介紹了魔法世界,這是後來一系列七部小說的第一部。小說講述了被稱為「大難不死的男孩」的哈利·波特的故事,因為在他還是個嬰兒的時候,就遭到了最黑暗的巫師伏地魔的襲擊。在這七本書以及後來的八個電影,觀眾們跟隨哈利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度過了他的歲月。
  • 哈利波特:伏地魔的粉為什麼如此忠心
    前言:喜歡哈利波特的小夥伴都知道,伏地魔有許多狂熱的死忠粉。即使在伏地魔消失的11年中,依然有許多巫師光明正大地打著他的旗號。有些雖然被關進了阿茲卡班受著攝魂怪的折磨也不願放棄信仰。這些都是為什麼呢?那麼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吧。
  • 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只有哈利能夠殺死伏地魔?錯誤的認知
    為什麼在《哈利波特》系列的電影中只有哈利能夠殺死伏地魔?不是的,其他的巫師當然也可以擊殺伏地魔!這並不是哈利·波特的特權,而事實上最後殺死伏地魔的人並不只有哈利·波特,還有他的好友納威·隆巴頓。
  • 小天狼星之死:信息詐騙犯伏地魔與中二少年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與鳳凰社劇照其實小天狼星的死,是源自伏地魔導演的一場信息詐騙。小天狼星之死小天狼星是為了救哈利波特和他的小夥伴們,在馳援的過程中死在自己的堂姐貝拉特裡克斯.萊斯特蘭奇的手下的。哈利波特是因為擔心小天狼星的安危才受騙的,但一番操作之後,小天狼星到底還是沒躲過這一劫,最終還是死在伏地魔指定的地點——魔法部神秘事務司。
  • 《哈利波特》中哈利最後沒有被伏地魔殺死,原因不是復活石!
    在《哈利波特》系列中,哈利從一出生就在和伏地魔作鬥爭,被人稱作「被詛咒的孩子」,頭上那到閃電的疤痕就是最好的證明。在最後以哈利為代表的正義一方與以伏地魔為代表的黑暗勢力的戰鬥中,哈利一方寡不敵眾,人員傷亡慘重,死的死傷的傷,有的剛剛結婚,有的是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有的是失去了自己的親生手足,伏地魔此時要求,只要眾人交出哈利,就答應不再傷害任何一個人。而哈利在看到這一切後,又深知自己就是最後一個魂器,自己不死,伏地魔還是會活著。哈利思索再三後決定,自己只身前往禁林。
  • 《哈利波特》:伏地魔之前最強大的黑巫師—格林德沃
    說起黑巫師,除去大名鼎鼎的伏地魔,其實在《哈利波特》中還有一個被認為有史以來最強大的黑巫師——格林德沃。在《哈利波特》中格林德沃就像獨孤求敗一樣,他的強大隻出自於別人的敘述。他在尋找隱形衣的過程中於戈德裡克山谷,結識了阿不思·鄧布利多,兩人相戀成為愛人,建立血盟。沒錯格林德沃和鄧布利多是戀人。格林德沃和鄧布利多相處的這段時間其實可以看作是鄧布利多的黑歷史,格林德沃和鄧布利多計劃尋找死亡聖器,成為死神的主人,並利用這種力量領導巫師界的革命,推翻《國際保密法》、建立由智慧和強大的男女巫師領導的新全球秩序。
  • 歪批哈利波特:一條預言引發的慘案,不作死就不會死的伏地魔
    整個《哈利波特》系列魔幻巨著的故事,都可以追溯到一個預言。伏地魔因為只得到一半的預言,選擇去襲擊波特家,他殺死了年輕的波特夫婦,卻如預言所說的那樣倒在了小嬰兒哈利.波特身前。最終伏地魔也如預言所說的那樣,徹底被哈利.波特所消滅。
  • 《哈利波特》伏地魔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
    導語《哈利波特》致巫師屆的頂流之一,鄧布利多哈嘍小夥伴們你們好啊,謝天謝地你終於來了!趕快隨一伶一起進入神奇的魔法世界吧~一伶看的第一部魔法電影就是《哈利波特》。鄧布利多不願意在他死之後老魔杖仍被人以決鬥的方式流傳,所以跟斯內普計劃好,讓斯內普在眾人面前演一齣戲,殺了本來就要死了的鄧布利多。這樣不僅可以得到伏地魔的信任,還可以讓人誤以為斯內普成了老魔杖的新主人(事實上也的確做到了,成功的讓伏地魔這樣誤認,也間接導致了斯內普的死亡)。
  • 哈利波特中鄧布利多是最偉大的巫師,他為什麼不直接打倒伏地魔?
    在哈利波特系列的設定中,鄧布利多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巫師」、「伏地魔唯一懼怕的人」,從鄧布利多的表現來看,他也確實對得起這個稱呼,當之無愧。可這就讓人產生了一個疑問,伏地魔在巫師界興風作浪,濫殺無辜,實力強大的鄧布利多為什麼不出手直接打到伏地魔呢?
  • 哈利波特:「全能選手」伏地魔,最後被哈利打敗得是否太敷衍?
    如果說哈利也是一個可以和伏地魔旗鼓相當的對手,輸給他,伏地魔「不丟人」。但問題是,哈利的實力與伏地魔差著「十萬八千裡」呢?即便是「越級殺」,這中間的級別差也不是個位數,伏地魔輸給一個幾乎是「孫子輩」的對手,是不是有點太敷衍了。
  • 鄧布利多為什麼不告訴斯內普:伏地魔不死哈利也不會死?
    在第四部火焰杯結尾,哈利已經告訴鄧布利多伏地魔用了他的血作為復活的原料,這時鄧布利多應該已經意識到伏地魔不死哈利也不會死。但在第七部死亡聖器中,鄧布利多在告知斯內普哈利也是魂器的一部分,哈利只有死才能消滅伏地魔時,並沒有告訴他伏地魔不死哈利也不會死,這是為什麼?個人認為西弗勒斯知道哈利不會死的真相後,可以更好地執行任務,也不會認為莉莉的兒子必須赴死從而過於難過。
  • 伏地魔被一個沒畢業的學生弄死,《哈利波特》算是戰力崩壞嗎?
    對一些不太熟悉《哈利波特》的朋友來說,惡貫滿盈的反派大BOSS伏地魔最終死在了哈利.波特這樣一個沒畢業的孩子手中,這樣看來似乎是戰力崩壞了。但細究之下,伏地魔被哈利消滅還是符合各方面情理的,並不算一般作品中的戰力崩壞。
  • 《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伏地魔為什麼不是一個迷人的反派?
    拉回年代久遠的回憶,《哈利波特與火焰杯》是系列的分水嶺。即便他燒殺搶掠、試圖一統地球,也帶著對自我身份不認同和自身力量不如哥哥強大的自卑感。這種複雜的情緒讓洛基的人格變得完整。有人會說洛基是亦正亦邪的角色,那我們可以再看看純粹之惡的代名詞,《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小丑。小丑認為如果不是為黑暗的現實所迫,誰不願意做英雄?
  • 哈利波特中最失智的情節,哈利離開女貞路導致穆迪被伏地魔殺死
    哈利波特中有很多沒有必要的劇情殺情節,比如最後大決戰中弗雷德·韋斯萊的戰死,就完全是沒有必要,但為了烘託悲劇的結局,韋斯萊雙子就死了一個。但整個哈利波特系列中,最劇情殺的情節,無疑是鳳凰社眾人帶哈利離開女貞路的時候,瘋眼漢穆迪被伏地魔殺死。
  • 哈利波特那麼有錢為何不送羅恩魔杖,原因是殺伏地魔需要
    在《哈利波特與密室》一章裡面,由於小精靈多比的阻攔,哈利波特和羅恩沒有通過9又3/4車站,錯過了到霍格沃茨的列車。二人沒辦法通過開飛車去學校,結果飛車出了故障,撞上了打人柳,羅恩的魔杖就斷了。那麼問題來了,哈利波特的爸爸媽媽給他留下了很多財產,在第一部的時候就說了,他為什麼不直接買一根魔杖送給羅恩呢?難道倆人是塑料友誼嗎?
  • 《哈利波特》中四位讓你肝腸寸斷的角色之死
    導語《哈利波特》中四位讓你肝腸寸斷的角色之死經歷了《哈利波特與鳳凰社》神秘事務司一站,小天狼星被殺事件後,史上最危險的黑巫師伏地魔回來的消息終於得到了證實。整個世界也因此陷入恐慌中。因伏地魔和他身邊其他的擁護者,與哈利有關的巫師犧牲了很多。本期,一伶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在《哈利波特》中四位偉大角色之死。多比"多比當然是來看哈利波特呀,多比會永遠保護哈利波特"。
  • 《哈利波特》深度解析伏地魔身世之謎
    導語:《哈利波特》伏地魔身世之謎,深扒歷史,看他如何成為魔王伏地魔是《哈利波特》中的大反派,黑暗邪惡的大壞蛋。為了霸佔霍格沃茨魔法學院不知殺害了多少無辜的好人。作為《哈利波特》系列的終極大boss,對於他的身世一直十分好奇。本期,一伶就帶領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伏地魔的出身,以及成長經歷。
  • 《哈利波特》:伏地魔的作死之路
    而且縱觀伏地魔的一生,少年時期他就很冷靜,進入霍格沃茲更是表現得品學兼優,並且有超強的策劃能力,以及很擅長蠱惑人心。所以如果拋開哈利的主角光環,怎麼看伏地魔都贏定了。特別是鄧布利多死後,已經沒人能抗衡他的強大實力。可惜他還是輸了。小編就來分析一下伏地魔的作死之路。